2020-12-20 18: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這快遞不是天天送到村裡,所以我們老哥倆就想讓村裡的人都能方便點,快遞不送的時候我倆來取,回到村裡有一些老弱病殘不方便取的,我們就給送到家裡。」正在突泉縣太平鄉快遞站點取快遞的福興村志願者楊忠義介紹說。
楊忠義和丁永富取完快遞迴村的路上
12月12日一大早,太平鄉福興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搭把手」志願服務隊志願者楊忠義和丁永富,就準時出現在了太平鄉快遞站點。為了方便本村及周圍村民能夠及時拿到快遞,從2020年6月開始,66歲的楊忠義和69歲的丁永富義務為村民取快遞,來回24公裡的路程,耗時1個多小時。近日,零下15攝氏度的氣溫讓老哥倆取快遞變得異常艱辛,老楊和老丁的舉動和精神贏得了村民們的點讚和好評。
「搭把手」志願服務隊是突泉縣創新建立的12支志願服務隊之一。據了解,自2018年起,結合群眾日常需求,突泉縣建立了「六到村六到戶」志願服務隊、文體指導志願服務隊和「E家人」志願服務隊等12支志願服務隊。同時,根據群眾的訴求需求,以這12支隊伍為服務主體,開展「12+N」志願服務,幫助全縣群眾更好地開展生產生活服務。
楊豔秋在家中編織草編工藝品
談起「六到村六到戶」志願服務隊對自己的幫助時,楊豔秋滿是感激:「我編的草編開始的時候賣不出去,駐村工作隊到我家入戶走訪,了解我的情況後,幫我出了很多主意,還幫我聯繫客戶,在他們的幫助下,我現在僅草編這一項,一年就能收入兩萬多元。」
楊豔秋是水泉鎮水泉村村民,2017年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每年僅靠幾畝地的收入,生活過得特別拮据。但楊豔秋是個頭腦活絡、心靈手巧的人,早些年在突泉縣步陽草編培訓基地學習了草編技術,農閒時間就在家中做起了草編工藝品,以此增加家庭收入。水泉鎮水泉村的「六到村六到戶」志願服務隊在入戶時,了解到楊豔秋的草編工藝品銷路並不好後,志願者主動幫助楊豔秋銷售草編工藝品,同時積極聯繫鎮內的金輝糧油貿易扶貧直播站點,幫助楊豔秋拓寬網絡銷售渠道,讓楊豔秋實現了穩步增收。
楊豔秋為「六到村六到戶」志願服務隊
志願者介紹草編的寓意
「自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開展以來,我們縣探索實施了『六到村六到戶』志願服務項目,到群眾家中收集群眾需求訴求,宣傳黨的理論政策,經過多輪收集群眾需求,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突泉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人員劉輝介紹說。
截至目前,突泉縣已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實踐所10個、實踐站197個,註冊34548名志願者,組建村級志願服務隊2645支,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53100餘場次,實現了群眾的需求在哪裡,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裡。
突泉鎮前進村召開環境衛生整治
志願服務宣傳動員會
近年來,突泉縣探索推行「12+N」志願服務機制,以點帶面,全面鋪開,結合群眾需求,不斷完善服務模式,提升文明實踐水平,真正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以便民利民的志願服務提升了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縣融媒體中心/李洋洋
原標題:《【文明實踐在行動】「12+N」志願服務 奏響服務群眾「大合唱」》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