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到底安不安全?不是政治人物說了算

2020-12-14 海峽新幹線

就在馬英九數月前舉辦「臺灣不安全研討會」,引發民眾對臺海緊張情勢的關注之後,民進黨也在島內北中南召開一系列的「臺灣安全研討會」,強調只要「壯大自己,臺灣就會安全」,讓島內陷入「臺灣到底安不安全」的爭辯當中。

從內容來看,民進黨在研討會中,依然不脫「甩鍋馬當局」的慣例,把臺灣現今的不安全,歸咎於馬時期的「親中」政策,稱「讓中國(大陸)全面滲透臺灣、經濟過度依賴大陸以及防務軍心動搖,還強調現今的蔡當局,只是在『力挽狂瀾』」。

對民進黨當局潑來的髒水,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今天回應:他不知道民進黨字典裡面的安全定義是什麼,但好像跟一般民眾心裡感受的安全定義不一樣。難道每天解放軍軍機繞臺,這就叫安全嗎?馬英九「執政」的八年間,不管是對美、對陸的關係都維持相對穩定,臺海也相對平靜跟安全。

江啟臣

如果按照民進黨的邏輯,馬當局的過去8年,是「臺灣不安全的根源」,那麼,「執政」已經超過4年的蔡當局,真有「撥亂反正」、「力挽狂瀾」嗎?

蔡英文 資料圖

從數據上來看,今年上半年臺灣對大陸出口依賴達46%,創下歷史新高,反觀其力推的「新南向」政策,對東協國家出口卻是連3年衰退,民進黨「執政」4年,大陸仍然是臺灣最大的出口地,這叫「力挽狂瀾」嗎?

從現實面來看,從今年以來,解放軍便頻繁地在東海、臺海進行軍演,解放軍軍機「打卡」臺灣周邊空域的次數更加頻繁,連負責情報偵搜的「安全局長」邱國正都說,近期臺海局勢是蠻緊張,兩岸發生戰爭機率也比過去高。蔡英文「執政」之後,兩岸局勢真有「撥亂反正」嗎?

其實,臺灣安不安全,從來不是政治人物說的算,而是臺灣人民的真實感受,其有軍事意涵及心理因素。

自從2017年以來,美國已經連續十度宣布「對臺軍售」,總金額超過5000億元新臺幣。這是軍事上的不安全感。

「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近日更公開稱,2020年臺灣是公認美國對外軍售最大宗客戶,總計118億美元的紀錄是臺灣史上單一年度最高金額。

今年以來,為了因應解放軍軍機繞臺,臺軍軍機在清晨及夜間起降的次數比過去更加頻繁,這讓臺灣出現一種特別的現象,就是每當軍機在夜間起降,就會在網絡上引發一陣騷動,讓已經入睡的居民驚醒,整日擔心是否解放軍「犯臺」,這是心理上的不安全感。

而臺灣到底安不安全?整日擔心吃到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以及夜晚被軍機引擎轟轟聲驚醒的臺灣民眾,應該最能感同身受。

本文摘編自臺灣《聯合報》

相關焦點

  • 網友錄視頻diss臺灣政治人物,怒吼「我們不是白痴」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九合一」選舉進入倒計時,各候選人使出渾身解數奮力一搏。針對隨處可見的選舉廣告牌、宣傳車、播放政見的電視牆,臺灣網友邱志恆(嗨咖)自製視頻短片進行吐槽,怒稱「我受夠政治人物了。」視頻截圖邱志恆在視頻中吐槽說,臺灣政治人物為了在選民心中刷存在感,每天在新聞節目、網絡媒體宣傳,連他出去買午餐也會看到政治人物的廣告牌。而且每年一到選舉都會造橋,鋪路拼政績。談到政治人物的能力,邱志恆諷刺道,「如果你今年23歲,剛剛大學畢業,對於未來沒有想法,而且什麼都不會,恭喜你,你已經就有了可以成為『立法委員』的所有能力」。
  • 臺灣政治人物很迷信,近三分之二的「立委」相信風水
    臺灣政治人物中,迷信神鬼、風水者,大有人在;不僅辦公室風水要請高人指點,選戰是贏是輸,也要求神問卜。過去曾做過調查,高達近三分之二的「立委」相信風水,是政壇上最愛算命的一群人。這或許與臺灣政治變化長期不穩定有關,因為從政是高風險行業,在輪替很快的情況下,政治人物很容易有不安全感,進而形成他們對命運的不確定感;由於「立委」不是政務官,當選4年之後須再次選舉,這種不確定感更強烈,更增加了篤信風水的意願,為臺灣政壇增添八卦色彩。
  • 現在臺灣島內一號政治人物,是他
    現在臺灣島內一號政治人物,是他 2020-06-30 1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盧秀燕拒絕進口美國萊豬,美方首次回應臺灣政治人物爭議
    AIT發言人孟雨荷昨天兩度發出聲明,強硬表態,宣稱所有美國出口產品安全無虞,又警告「臺灣政治人物散播不實資訊,並引發毫無根據的焦慮,對所有人來說都是無益的。」據稱這是美方首次回應臺灣今次開放萊豬爭議。AIT聲明不只針對盧秀燕,還針對臺灣反萊豬的所有人,包括政治人物。AIT大動作,嚇到了一些人,令卑躬屈膝者或將現形。
  • 她倆,是大陸網友最喜歡的臺灣政治人物
    來源:中國臺灣網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前右)12日赴大陸訪問。(圖:臺灣「中央社」)「九二共識是什麼,誰能告訴我?」有一說一,耿直率真,不矯揉,不造作,正是洪秀柱能夠在兩岸年輕人中都擁有高人氣的原因。她始終堅持「兩岸同屬一中」,敢於在臺灣那樣複雜的政治環境中喊出「我們未來的目標就是統一」,她多次說出「臺灣若拒絕統一就是死路一條」「兩岸統一之後,臺灣就不怕被人糟蹋侮辱了」,她也曾自嘲「渾身是傷,全身是膽」。
  • 世界觀|臺灣「立法院」亂不亂,這頭豬說了算
    到時候藍營民眾齊上街,高呼口號要跟民進黨以及民進黨的豬鬥到底。再往前,10月13號,國民黨「立法委員」帶著一隻模型豬衝進「立法院」,質詢正在做「施政報告」的民進黨籍「行政院長」蘇貞昌。一句話,臺灣政壇亂不亂,這頭豬說了算!到底是怎樣的一頭豬,讓臺灣政壇這麼熱鬧呢?
  • 臺媒:不是政治「冷感」 臺灣年輕人是政治反感
    絕大部分20-34歲的年輕人,低薪悶了多年,終於可以在世足年,管他老闆、管他期末考,熬夜的熬夜、下注的下注,這種年輕世代集體小確幸已經不小了,是一種大確幸,所反映的已經不是政治冷感,而是政治反感。民進黨執政這2年,很多暗潮洶湧是他們缺乏能力發覺的,因為他們和過去國民黨的衰敗過程一樣,帶頭的幾個都在老化。
  • 春聯政治學:臺灣政治人物必修課 一門大學問
    ,一門大學問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魏允平】每年臨近春節,臺灣政治人物都喜歡向民眾派發春聯、紅包等小禮品。臺灣《聯合報》5日報導稱,春聯像是一支溫度計,測試島內政治人物的人氣指數。同時,「春聯政治學」也是政治人物的必修課。  春聯受歡迎程度與政治人物的人氣成正比。據《聯合報》5日報導,馬英九與夫人周美青聯名狗年春聯「海宇熙春金雞去,乾坤生意駿犬來」意外掀起熱潮,總計22萬份已被索取一空。
  • 「館長」被槍擊住院,政治人物紛紛探望,網友嘆:臺灣政治的悲哀
    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臺海大師兄)擁有127萬粉絲的臺灣網紅「館長」陳之漢,日前因遭槍擊,再一次成為島內輿論關注的焦點。更讓人驚訝的是,他負傷住院後,包括新北市長侯友宜、臺北市長柯文哲、「時代力量」前主席黃國昌紛紛在百忙之中前去探視,有網友直言,「政客對一個網紅點頭哈腰,真是臺灣政治的悲哀!」「面目可憎」為啥成為網絡大V從長相看,陳之漢就「很社會」:五大三粗、全身刺青,平時說話也是「三字經」不離口。
  • 北大「學霸」陳玉珍:普查臺灣政治人物論文
    對此,國民黨「學霸立委」陳玉珍,更贊成全面普查政治人物的論文,給大家警惕。另一名同黨「立委」林為洲則說,談到學位,他很有感。不過,多年過去了,他認為「從工作中學習,比學位重要,這是我後來的心得。」擁有臺灣大學、北京大學、日本九州大學、美國哈佛大學等名校學位的陳玉珍表示,社會上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想法,導致很多政治人物「洗學歷」,只是在職專班學生以職場表現取勝,可檢討有無撰寫學術論文的必要性。
  • 臺灣政治人物迷失方向了嗎?王衛星:兩岸必須必將必然統一
    編輯:凝冰審稿:臨既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並沒有讓兩岸關係有所緩和,民進黨當局反而在疫情期間更加肆無忌憚擺出要跟中國大陸對抗到底的姿態,借著疫情不斷地在島內煽動王衛星:兩岸必須必將必然統一,是大勢所趨,希望民進黨當局認清這一點其他黨派,以及島內的政治人物,出於各種原因考慮,均採取作壁上觀的態度,用冷漠態度,冷眼旁觀民進黨當局的做法,能發聲堅決支持統一的人寥寥無幾,從而也說明島內政情民情社情的複雜性,因此引發「武統」聲音,如果島內這些政治人物不從迷夢中清醒過來,直面兩岸必須統一的事實
  • 核四公投、媒體恐怖與無解的臺灣政治僵局
    儘管投入好麼多錢,但是大家還是懷疑,中間那麼多變故,核四到底安不安全?那麼大家對核四安全性的懷疑有沒有合理的基礎?應該說是有的。因為當初設計的人和現在正要施工的人是截然不同的。儘管這個問題可以有其他的途徑來解決,例如組建一個國際團隊,或者請國際原子能委員會派專家來檢測等等辦法。但這當中又牽扯出一個問題,因為臺灣電力公司是一家國營企業。
  • 親綠民調:臺灣民眾對政治人物好惡排行,蔡英文蘇貞昌反響兩極
    臺灣民眾對於政治人物的好惡,親綠機構「臺灣民意基金會」今天發民布調顯示,在最喜歡的政治人物排行榜中,蔡英文高居第一,侯友宜第二,賴清德第三,柯文哲與鄭文燦並列第四,蘇貞昌第五,韓國瑜第六,陳時中第七,馬英九第八。至於最討厭的政治人物,前三名則是蘇貞昌、馬英九、韓國瑜。
  • 被娛樂化的臺灣「政治網紅學」何以甚囂塵上?
    你好臺灣網9月5日消息 臺灣政治網紅「館長」當街被槍擊一事這兩天在島內不斷被熱炒,「網紅」一詞也再度進入人們的視野。不僅有「網紅」頻頻發聲,臺灣政治人物也紛紛跑去慰問,蹭「網紅」熱度。臺灣政治人物為何熱衷上搭「網紅」快車?「政治網紅」文化在島內政治生態中到底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 臺灣政治人物聲望排名出爐 蔡英文慘變倒數第一
    蔡英文(臺媒)原標題:臺灣政治人物聲望排名出爐蔡英文慘變倒數第一海外網11月30日電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過後,臺媒對島內12名主要政治人物的聲望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根據臺灣TVBS民調中心30日公布的島內政治人物聲望調查結果,準高雄市長韓國瑜的聲望達62%居冠,略高於臺北市長柯文哲的61%,第三為桃園市長鄭文燦(58%),準新北市長侯友宜(54%)排名第四,新北市長朱立倫、落選的臺中市長林佳龍均為43%,並列第五;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36%,排名第七;蔡英文的聲望則下滑至15%,排名最末。
  • 臺灣「最討厭的政治人物」還想賴多久
    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上任今滿兩年。這位不久前被島內民眾評選為「最討厭政治人物」的政客,這兩年來的種種表現可謂是「德不配位」。自蘇貞昌擔任行政機構負責人以來,不斷破壞兩岸關係、損害島內民眾福祉,炒作「恐中仇中」氣氛、離間兩岸骨肉天親,勾結外部勢力謀「獨」挑釁、妄圖將臺灣社會綁上「臺獨」的戰車。儘管島內輿論要求蘇貞昌下臺的呼聲不斷,但被蔡英文罩著的他依然賴著不走。 鼓吹「臺獨」「借疫謀獨」頻頻破壞兩岸關係2019年出任行政部門負責人後,蘇貞昌就放話挑釁大陸。
  • 看過那麼多臺灣政治人物,為什麼大陸網友最愛的還是洪秀柱?
    臺灣政壇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買方市場。為了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臺灣政治人物在與同行的競爭、比拼過程中,磨礪出了一流的口才和辯才,養成了溫文爾雅,謙和有禮的氣質和形象,當然還有各種親民作風和接地氣的言行。但不要忘記,印象並不是對事物本質的準確認知,尤其對於擅長進行表情管理和形象經營的臺灣政治人物,說句老實話,這些年大陸網友吃過不少虧、上過不少當、寒過不少心。
  • 臺灣「政治網紅」大行其道,箇中原因蘇恆為你解析
    那麼臺灣「網紅」都在做什麼呢?與島內「政治人物」一起做直播!近幾年,臺灣「政治網紅」大行其道,「政治網紅學」甚囂塵上,箇中原因,請看新黨青年蘇恆為你解析。臺灣政治網紅「館長」當街被槍擊一事這兩天在島內不斷被熱炒,「網紅」一詞也再度進入人們的視野。不僅有「網紅」頻頻發聲,臺灣政治人物也紛紛跑去慰問,蹭「網紅」熱度。臺灣政治人物為何熱衷搭上「網紅」快車?
  • 王建民:「政治優先」導向加速臺灣經濟衰落
    蔡英文在就職演講中,講得最多的是經濟問題,華廣網今日刊載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的評論文章指出,但上臺執政後的蔡英文卻是「政治優先,經濟靠邊」,在處理經濟問題上依然不脫「空心菜」的特色,建立「創新經濟模式」也只有概念與口號,如此,如何能夠解決經濟問題?如何能夠振興經濟?反而只會加速臺灣經濟的困難。
  • 這是臺灣政治轉型的陣痛——王金平關說案背後的臺灣社會
    猶記得一年前的民調,臺灣人還把「賄選」、「請託關說」及「送紅包」列為最被詬病的違反廉政行為。為什麼真有人要打關說「老虎」時,馬英九的棒子已高高舉起,民意卻想輕輕放下? 解讀臺灣政治,既要聚焦政治人物的言行舉止,也要明察政治人物背後的暗流湧動;既要分析司法與政治體制的運行規則,也要深入臺灣政治文化的語法體系,特別是長時態的歷史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