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臺灣網9月5日消息 臺灣政治網紅「館長」當街被槍擊一事這兩天在島內不斷被熱炒,「網紅」一詞也再度進入人們的視野。不僅有「網紅」頻頻發聲,臺灣政治人物也紛紛跑去慰問,蹭「網紅」熱度。臺灣政治人物為何熱衷上搭「網紅」快車?「政治網紅」文化在島內政治生態中到底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新黨青年成員蘇恆在接受總臺記者採訪時表示,「政治網紅」大行其道,實質是臺灣政治的一種怪相。
個個是「演員」 臺灣政壇掀直播熱
蘇恆表示,臺灣近兩次「大選」中突然出現了「政治網紅」這樣一個角色,之前自稱「政治素人」的他們如今在網絡上侃侃而談,談他們對臺灣政治及政治人物的看法。蘇恆強調,政治和「網紅」的相互加持是能最快吸引眼球的方式,也是最快拉高流量的方式。一旦「政治網紅」們發表稍微激進一點的觀點,流量瞬間就會被刺激上升。也許本來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明」突然間就會變成世人皆知的「超級網紅」。正因為這樣,很多「網紅」們乾脆放棄了原有在直播間裡賣命帶貨的路線,直接變身「政治網紅」,這樣既不需要投資很多設備,也不需要太多專業技術去練習,很快就能夠吸引眼球和流量,何樂而不為? 這就是臺灣「政治網紅」越來越多,出現頻率越來越高的原因。
凡事皆是雙刃劍 臺灣「政治網紅」能走多遠?
當前,臺灣「網紅政治學」當道,不少政治人物熱衷直播積累網絡聲量。在蘇恆看來,不論是2018年的地方選舉還是2020「大選」,一時間,臺灣政治人物似乎人人都成了「網紅」,最大的原因是臺灣很多年輕人很推崇「網紅」,而這恰恰是最快、最直接接觸年輕人的方式。但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就像當初韓國瑜和「館長」搭檔的直播節目,非但沒有給韓國瑜的形象加分,甚至有些扣分效應。這也就再次印證了「網紅政治」是把雙刃劍的說法。配合得好可以送你上天堂;而配合的不好,效果會大打折扣。
蘇恆表示,很多人會猜測,屏幕上的那些「網紅」真的就像我們看到的那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嗎?其實並沒有。網絡發達的今天,很多資料可以輕鬆找到,關鍵是這些「網紅」未必有能力去爭辯這些資料的正確性,所以經常會講出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但是我們不得不肯定這些「網紅」們的表演功力,他們不是跟你慢慢的講道理,而是用非常激烈的方式及肢體語言給觀眾帶來強烈的衝擊感和即視感。所以他們講的那些似是而非的道理也會被多少影響人們。
蘇恆強調,目前臺灣「網紅」們所扮演的角色,仍以敲邊鼓、帶風向的形態為主,並非有其真正的「理念」。縱觀臺灣整個政治狀態,基於李登輝這30年來對臺灣課綱的整改,再加上民進黨對媒體的「塑造」,造成臺灣目前只剩下一種「聲音」,也只能容許一種「聲音」存在的怪相。這種局面對「網紅」們來說就太好操作了,他們只要跟著這種聲音走,大家就喜歡聽。
臺灣「政治網紅」大行其道,政治娛樂化何時休?
蘇恆表示,臺灣的「政治網紅」大行其道,成為臺灣政治的扣分項。比如我們在討論「網紅現象」對臺灣政治的影響這一話題時,大家理性的討論有正有負,這是一件非常正面的事情。而對於「網紅「來說,就只是一個單向的輸出問題,他們的觀點一旦傳出,我們沒有討論對錯的空間,只能聽到和接受這個聲音。甚至一些政治人物,他們在沒有辦法做到引領潮流和引領民意時,有時就會隱藏自己原有的理念和觀點,這樣就造成了臺灣的政治越來越走極端路線的局面。
蘇恆最後強調,我們目前沒有更多的數據去證明「政治網紅」現象對臺灣的前途和未來的影響。但很多政治人物卻希望看到這樣的局面,越是民眾只看表面問題,不去思考問題的本質,留給他們伸展的空間就越多。試問,如果這樣的狀況一直延續下去,對臺灣的前途和未來會有正面影響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記者:程莎莎 編輯:李覲如、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