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報:仇中媚日是臺灣政治墮落的主因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臺報:仇中媚日是臺灣政治墮落的主因
2015-08-10 10:12:16來源:中國臺灣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朱念

2015年08月10日 10:12 來源:中國臺灣網 

參與互動

(

)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8日發表評論說,算算臺灣推動政治民主化的時間,也已經有20多年了。若以民眾的平均素質來說,應該越來越不容易受到天花亂墜的政客們影響才對,或是意識到,我們應以選票讓這些偏激、毫無誠信可言的政治人物退場,還給大家一個清靜、可理性討論政治議題的空間。

  隨著民主化的深根,本土化也逐漸成為政治主流,但言論緊箍咒也隨之而來,「臺獨」主張就在本土化的包裝下,逐步侵佔檢驗政策的理性辯論空間。

  臺灣政壇的亂象就像外媒評論所說,「臺灣是個濫情、不講道理的地方。」任何政策的對錯,只要牽涉到政治立場及意識型態,都會被敵對陣營不分青紅皂白地痛批,導致真心想做事的人不是被抹黑、就是乾脆選擇不問世事,所以在政壇上充斥著盡些只顧著私利的政客,怎可能進步呢!

  號稱「民主進步」的民進黨不正是抹黑造謠的箇中翹楚嗎?自從馬英九上任以來,臺灣政壇不缺的,就是「親中賣臺」、「國共聯手賣臺」等的政治語言。雖然蔡英文為了自己的選情而要求該黨不得進行泥巴戰,但一些綠營候選人為了自己,根本不願遵循民主規則,冀望以丟泥巴的口水戰來淹沒政策辯論。

  就以兩岸關係為例。馬當局這7年多來的兩岸政策,就在「親中賣臺」的政治口水中行進,時而驚險過關、時而遭受挫敗,甚至在明明綠營政客們也從中獲利的情況下,還被抹紅污衊。

  臺南市長賴清德擔任「立委」時,抨擊馬當局的兩岸直航政策是「木馬屠城」的陰謀。而自己卻在去年訪問大陸時,搭著所謂的「木馬」到上海訪問。另外,在臺灣大聲批評「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雲林縣長蘇治芬,多次到大陸推銷該縣農產品,也曾公開向大陸喊話,稱讚ECFA,希望擴大臺灣農產品銷陸的規模。至於其他綠營政治人物一方面在臺灣批評馬當局的兩岸政策,一方面卻在大陸大撈一票的例子,簡直多到罄竹可書、不勝枚舉。

  探究綠營政治人物的思維脈絡,我們可發現一個潛規則,那就是既然仇視中國大陸,就該尋求外來盟友作為後盾,以免單獨面對。而環顧亞洲,只有目前的日本是最適合的夥伴。加上臺灣與日本的歷史情結,一體兩面的「仇中」與「媚日」遂成了綠營的神主牌,除了選舉動員,也成了攻擊馬當局的思想檢驗工具:不符「臺獨」路線就是賣臺、不媚日者就是親中。

  李登輝就是綠營最明顯的代表人物。他毫不掩飾自己對日本殖民統治的推崇,自豪自己過世的哥哥為日本戰敗的功績,甚至以敵視中國大陸的各種言行向日本交心。此次他在日本脫口「釣魚島列嶼屬日本」的一席話,差點讓民進黨喘不了氣,蔡英文急忙表達不同意見,因為縱使想「聯日抗中」,她也不敢如此公然出賣國土,更何況她還要競選,不敢在此議題跌跤。

  試想,如果李登輝的話是由藍營的任一指標性政治人物說出,那會是什麼樣的結果呢?綠營鐵定傾巢而出,賣臺事小,可能連祖宗都遭殃。面對李登輝,這些平時耀武揚威的綠營政客們,個個低調無聲,恍若無事,只希望該爭議早日落幕,避免影響蔡英文的選情。

  這就是臺灣政治無法向前進步的原因:一切都以選舉為考量,連基本捍衛國家主權的立場,都需端看是否合乎自己利益而定。既然李登輝有利爭取本土票,就不該公開為敵,以免打壞自己選情。如此是非不分的結果,當然就是沒有理性政策辯論的空間,只有藍綠對立的民主內戰,也連帶影響年輕世代對民主政治的認識,以為政治正確高於一切,甚至連歷史都可拋棄。

  綠營在面對中國大陸或日本時,常常出現前恭後倨的可笑姿態。以為向大陸叫囂,才能顯得臺灣人的骨氣;但對日本卻應放低身段,好共同圍堵中國大陸。這是當前綠營政治人物的最真實寫照。文章最後說,如果民眾無法覺醒,淘汰媚俗的政客,臺灣永遠不可能進步的!

相關焦點

  • 電影《KANO》臺灣大賣 引發「媚日」討論
    電影由上世紀30年代的真實故事改編,敘述1931年由日本人和臺灣人共組的嘉農棒球隊,在日本教練的帶領下過關斬將、勵志求勝的過程。該片在宣傳詞中強調「族群融合」、「找回臺灣的美好年代」,雖然在臺灣票房大勝,卻引發是否媚日的尖銳討論——   有必要把殖民統治美化到有如天堂樂園的境界嗎?
  • 了解「乙未戰爭」真相 臺灣還媚日?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作者 王正方    清廷與日本的甲午戰爭,一敗塗地。籤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賠巨額款,將臺灣、澎湖割讓給日本。來年歲次乙未,日軍登陸臺灣。當地臺灣義民反抗日軍入侵,在各地以簡陋的武器進行武裝抵抗,造成日軍傷亡,但是日軍屠殺臺灣同胞數以萬計,瘋狂殘暴,不忍卒睹,史稱「乙未戰爭」。    知道乙未戰爭史實的人不多,特別在現今的臺灣,哈日媚日之風盛行,更有「臺獨」分子刻意的為日本軍國主義者遮羞,修改歷史課綱、扭曲臺灣近代史、稱二次大戰勝利為「終戰」、避談抗日戰爭,說那時臺灣人的祖國是日本、完全違反歷史事實真相。
  • 羅鼎鈞:日本嘲笑臺灣媚日,臺灣青年怎麼看?
    近日,日本富士電視臺製作了一檔節目,探討臺灣盜版日本商標等等問題,譏諷臺灣對於日本的抄襲。全程冷嘲熱諷,即便是平時「哈日」的臺灣朋友也笑不出來。而那一邊,臺灣民進黨籍立法院長蘇嘉全率團訪日,一如既往,又大談臺日關係有如「夫妻關係」。 這兩者雖然是發生在不同層面的事件,對臺日關係多少又一定程度的扭曲。但多少反映出臺日看待對方的心態。為何臺灣人如此友日?
  • 9成對白是日語 臺灣《海角七號》導演新片「媚日」?
    今天,魏德聖監製的電影《KANO》將在臺灣島內上映,預售票房已超3300萬(新臺幣),但是因大量起用日本演員、日語對白高達九成,在臺灣引起「媚日」的不小爭議。有人撰文指出「KANO腐蝕臺灣主體性」;還有網友表示,該片充斥日語對白,連金馬獎都報不了。魏德聖是臺灣知名導演,第45屆金馬獎年度臺灣傑出電影工作者。因2008年在內地公映的《海角七號》為大陸觀眾所熟識。
  • 國臺辦:臺陸委會、教育主管部門是臺灣「反中仇中」「黑保護傘」
    臺灣中原大學副教授招名威日前公開散布歧視陸生等言論,臺陸委會及教育主管部門卻對其表示支持。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13日答記者問時表示,這進一步證實臺陸委會、教育主管部門就是臺灣社會「反中仇中」的「黑保護傘」。馬曉光表示,我們注意到了有關報導。
  • 臺灣各界口誅筆伐聲討李賊登輝媚日言行
    被不少網友稱作「中華漢奸之王」的李登輝又噴出媚日言論了。如今已活過90的老李,數年來一再泯滅歷史良知,口出媚日狂言,挑釁民族大義,恬不知恥地充當赤裸裸的賣國賊子。特別是其最近發表的一系列涉日言論中,李登輝更是變本加厲,將自己背叛祖宗、顛倒是非、賣主求榮的醜惡嘴臉活靈活現演繹出來。
  • 島內「媚日神劇」停播,綠營硬扯大陸幹涉
    【環球時報記者 張雪婷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尚建松】一部名為《智子之心》的電視劇上周在臺灣大愛電視臺開播,很快就被網友發現涉嫌「美化日軍侵華」。大愛電視臺日前主動停播了這一僅播出了兩集的電視劇。島內綠營聲稱,停播此劇,與大陸國臺辦「關切」有關。但大愛電視臺對此予以否認。
  • 評論:臺灣人媚日,換來的是日本人徹底的鄙視!
    評論:臺灣人媚日,換來的是日本人徹底的鄙視!2017-02-18 14:33:54來源:環球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詩堯 2017年02月18日 14:33 來源:環球網
  • 對「臺灣之光」張經義開罰 民進黨「媚美抗中」達到登峰造極!
    現在張經義被川普威脅了,民進黨當局感到事態「嚴重」了,就立馬配合美國不問青紅皂白對張經義進行處罰,把昔日「臺灣之光」打成「臺灣之恥」。如此天壤之別的政治操作,不光張經義本人接受不了,連臺灣民眾也接受不了,讓那些曾經把張經義譽為「臺灣之光」的媒體特別是綠媒,情何以堪?民進黨當局針對特定個體解讀政策如此翻手如雲、覆手為雨的政治手段,真讓世人開了眼,大嘆臺灣的法律法規被民進黨當局褻瀆殆盡!
  • 「臺獨」教父李登輝,曾因「媚日」被票選為臺灣發展的歷史罪人
    據中新社報導,執政初期,他信誓旦旦地要堅持「一個中國」,但在1991年,他主導出臺 了「國統綱領」,其中包含兩岸是「對等政治實體」。 1993年,他出臺了「階段性兩個中國」言論,並推動臺灣「重返聯合國」。
  • 臺報:足球轉播小事也是大事 觀眾不會忍氣吞聲
    臺報:足球轉播小事也是大事 觀眾不會忍氣吞聲 2014-06-30 16:31:2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吳合琴     北京時間6月29日凌晨0點,巴西世界盃1/8決賽的首場較量在貝洛奧裡藏特的米內羅體育場打響,東道主巴西對陣同樣來自南美的智利,東道主取得勝利。
  • 安倍演說罕見提到臺灣 蔡英文立馬發表媚日言論
    原標題:安倍施政演說提到臺灣,蔡英文立馬發表媚日言論[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餘潞]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勝選沒幾天,就開啟了媚日節奏。據臺灣「中央社」21日報導,日本國會20日開議,首相安倍晉三發表施政演說時談到東京在1964年首度舉辦奧運會,如今再度舉辦,日本要辦一場帶給全世界感動的最精彩奧運。
  • 為何臺灣現在有不少人媚日?和日本侵華時期在臺灣的一項措施有關
    前兩天台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過世了,網上有很多人一提起李登輝,恨得牙根痒痒,為什麼,主要原因就是大家覺得他太媚日了。說實話作為一個中國人來講,你說你如果羨慕美國經濟發達,羨慕法國風景優美,甚至羨慕德國人的嚴謹踏實,這都沒大問題。
  • 臺灣人"雨神"?"臺聯黨"推銷"八田雨衣"遭批媚日
    世新大學傳播學院院長遊梓翔嘲諷說,「臺獨」面對臺灣族群對立,不思團結,卻炒作媚日。   「臺聯黨」前「立委」周倪安日前稱,幾百年來,臺灣是一個看天吃飯的島嶼,直到1930年嘉南大圳完工,八田與一可以說是「臺灣人心中的雨神,所以決定發售八田雨衣,來表達感念之意」。臺灣聯合新聞網25日稱, 這種說法真是「神邏輯」。
  • 臺灣媚日神劇提前下架 臺當局卻要強迫電視臺重新上架
    大愛電視臺媒體發展部經理歐宏瑜受訪時表示,下架沒有任何政治因素,也沒受到外界的幹擾,大愛目前沒收到NCC來函,待收到通知後會再向NCC做說明。據報導,《智子之心》在兩岸媒體引發熱議。國臺辦16日上午舉行例行記者會,發言人安峰山針對此事回答媒體稱:「我們也注意到,這部電視劇的預告片在臺灣播出後,立即受到了兩岸網民的一致譴責。」
  • 臺灣教授歧視陸生 國臺辦:臺陸委會是「反中仇中」的「黑保護傘」
    來源:海外網圖為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海外網5月13日綜合報導】臺中原大學一名副教授日前在課堂上拿「毒奶粉」、新冠肺炎挑釁,公開散布歧視陸生、攻擊大陸的言論,隨後陸委會及教育主管部門竟揚言對其表示支持招某在課堂上公開散布帶有歧視性、攻擊性的政治言論,嚴重違背學術倫理與職業道德,事實清楚、證據確鑿。臺陸委會、教育主管部門無視事實、罔顧是非,為其高調辯護,進一步證實他們就是臺灣社會「反中仇中」的「黑保護傘」。正是這類言行及民進黨當局的偏袒縱容,惡化了兩岸教育交流和陸生在臺就讀應有的正常健康的學習環境。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 媚日組織「美國臺灣政府」佔領臺灣省政府 現場插美國國旗
    位於臺灣南投市中興新村的「臺灣省政府」辦公大樓,7日下午遭上百人佔領。他們稱自己所屬的組織是美國體制下的「臺灣政府」,還在現場插起美國國旗。由於該組織既媚日又涉嫌詐騙,且這一幕發生在臺灣當局和民間紀念「七七事變」的當天,島內相當警覺。
  • 九成對白是日語 魏德聖新片惹「媚日」爭議
    不過,這部反映日據時期臺灣「嘉農棒球隊」故事的電影,因大量起用日本演員,並且日語對白高達九成,未上映就在臺灣引發不小爭議。有臺灣觀眾認為,這部電影充滿「媚日情結」;有人撰文指出「KANO腐蝕臺灣主體性」;還有網友表示,該片充斥日語對白,連金馬獎都報不了。臺觀眾誤以為是日本電影電影《KANO》因何引發爭議?這還得從劇情說起。
  • 臺灣知名政論家邱毅:從沒看過一個地方的媒體如此變態墮落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何婧):「我走過了半個地球,從沒看過一個地方的媒體是如此變態墮落。」臺灣知名政論家邱毅日前觀看了臺灣某電視臺的晚間新聞後,在社交媒體上發出了憤怒而又無奈的感嘆。他們曾經拿大陸醫護人員的照片講感動臺灣的防疫故事,污衊稱「大陸疫情期間缺少肉,沒有糧沒有蛋白質,缺乏到要去吃田鼠」。前幾天,綠媒在編排出 「北京沒有下水道」的奇葩言論之後,又出現了「三峽大壩洩洪淹掉鳳凰古城、黃河水殺到錢塘江口」這樣的謠言——在臺灣綠媒口中,三峽水能「逆流而上」直奔鳳凰古城,黃河水可以一路南下流到浙江!
  • 民進黨當局的「媚美」行為造成臺灣防疫破口,受害的卻是臺灣民眾
    臺灣從3月19日起,開始限制非臺籍人士入境,這也掀起了新一波返臺高峰。對此,民進黨民代王定宇在臉書上發文,聲稱臺灣第一波防疫本來「守很好」,但是這幾天確診都跟出境旅遊有關:「這個破口是某些臺灣人自己弄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