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李煥宇】7月30日,新華社援引臺北榮民總醫院消息稱,臺灣當局前領導人李登輝因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於7月30日19時24分病亡。終年97歲。
李登輝,曾拋出分裂祖國的「兩國論」,公然挑釁「一個中國」。還曾公然宣稱「我22歲以前是日本人」、「領導世界的只有日本」。
對於這位「臺獨」教父,《人民日報》早有評價——「站到了全體中國人民的對立面 ,成為中華民族利益的出賣者。」新華網也毫不客氣地評論稱,李登輝「必定會被牢牢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李登輝
公開資料顯示,李登輝,祖籍福建省永定縣,1923年生於臺北,在日本殖民當局推行所謂的「改姓名運動」期間,李登輝更名為「巖裡政男」。他1941年畢業於淡水中學,並考入臺北高等學校文科,1943年入日本帝國大學農業經濟系,1946年肄業。
微信公號「補壹刀」介紹稱,此人對日語《古事記》《源氏物語》《平家物語》耳熟能詳,「國語」(日文)考試能得滿分,並對農業經濟學專家新渡戶稻造的《武士道》一書佩服得五體投地。二戰期間,他受武士道影響自願參加日軍,並稱「為了自己的國家,就算戰鬥到死也無怨無悔」。
由於身心高度「精日」,在臺灣光復後,他甚至對國民黨去日本化政策感到氣憤,稱「國民黨在臺灣灌輸中國觀點的歷史文化,企圖把臺灣人變成中國人」。
日據臺灣時期的李登輝(右)
1946年,李登輝進入臺灣大學農業經濟系,還參加了中國共產黨外圍組織讀書會,並在1947年1月加入共產黨。同年3月,他又參加「臺灣自治青年同盟」,並在8個月後參加「臺灣民主自治同盟」。1949年4月,李登輝被捕,叛黨,之後獲釋,並在當年畢業後留校任教。對於這段歷史,臺灣已故作家李敖曾評論道:「李登輝是個十足的共產黨變節分子,並且以出賣同志來做晉身之階,太可恥了。」
1952年,李登輝獲愛荷華大學經濟碩士學位。1968年,又獲美國康奈爾大學農業經濟博士學位,其博士論文《臺灣農工部門間之資本流通》獲全美最佳博士論文獎,引起蔣經國重視。
1972年,蔣經國延攬李登輝入閣,任「政務委員」,至此他投身政界,為國民黨新生代臺籍政客骨幹人物。
蔣經國認為可以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讓李登輝逐漸擺脫日本「皇民化」的影響。1978年,李登輝調任臺北市長;1981年,他又得以出任「臺灣省主席」;1984年,他被蔣經國提升為「副總統」,刻意培植其為接班人。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逝世,李登輝當天繼任「總統」,旋即出任國民黨代理主席,總「十三大」上正式當選主席。
李登輝自稱是經國學校的學生,可他的所作所為完全違背了蔣經國的精神,其最重要背叛,莫過於他與「臺獨分子」的勾結。
蔣氏父子在世時對主張「臺灣獨立」的一夥反動勢力始終嚴厲打擊和鎮壓,李登輝上臺不久,就把流亡美國的臺灣最大「臺獨」頭目彭明敏禮迎回臺,並且單獨會見。在執政晚期,因其「臺獨」思想作祟,甚至公然背叛國民黨的切身利益,暗中聯合與支持陳水扁及民進黨的極右分子,致使「臺獨」分裂勢力逐漸坐大直至擊敗國民黨奪取政權。
蔣經國媳婦方智怡曾表示,其夫蔣孝勇在生前向她透露,蔣經國在晚年時,很後悔用了李登輝。
李登輝的「臺獨」言論的逐漸暴露。據中新社報導,執政初期,他信誓旦旦地要堅持「一個中國」,但在1991年,他主導出臺 了「國統綱領」,其中包含兩岸是「對等政治實體」。
1993年,他出臺了「階段性兩個中國」言論,並推動臺灣「重返聯合國」。1994年,臺「陸委會」又拋出「臺海兩岸關係說明書」,稱「一個中國」是歷史的、地理的、血緣的中國,政 治上的一個中國並不存在,又稱兩岸是「對等政治實體」,並將「政治實體」解釋為可指國家。同年,李登輝又授意「修憲」 ,將「總統」改為直選,並實現政權的「臺灣本土化」。
1996年,李登輝出臺「戒急用忍」政策,限制兩岸關係進一步發展。次年,臺「行政院新聞局」發表《透視「一個中國」問題》說帖,稱「一個中國」是「口頭吞併」臺灣,因此不能再講「一個中國」,而只能講「一個分治的中國」。李登輝還於同年推動通過「精省」方案,為行政區劃的「臺灣化」拉開了序幕。此後,又以修改法律的形式將臺灣「領海」確定在臺澎金馬及其附屬的島嶼。
1999年,李登輝先是出版《臺灣的主張》一書,主張要將中國分成七塊,七月他又對德國媒體發表了一段令世界震驚的談話,公開宣稱兩岸是「 兩個國家,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兩國論」推出,其分裂中國的圖謀徹底暴露。
2000年3月24日,由於國民黨在選戰中敗給民進黨的陳水扁,迫於黨內的巨大壓力,李登輝上午宣布辭去國民黨主席職務,由連戰接任。但是,李登輝的「臺獨」、「媚日」行為並未因此告終。
李登輝與陳水扁 圖片來源:央視網
據新華網報導,2001年,日本漫畫作家小林善紀出版了一本歪曲日本侵略歷史、美化在臺殖民統治的《臺灣論》,遭到島內輿論一致批判。而李登輝看後卻對小林大為讚賞,稱「只要看你的《臺灣論》,簡直不需要任何其他參考書就可以知道臺灣的歷史。」
2002年、2003年、2008年、2010年、2011年,李登輝均有「釣魚島是日本領土」的言論見報。2012年9月,在日本「國有化釣魚島」舉動引發兩岸人民強烈憤慨之時,李登輝卻聲稱「這件事與我們無關」,這是「日本人的事」。
2015年,李登輝更投書日本媒體,公然否認臺灣同胞反抗日本侵略和殖民統治的史實,聲稱「臺灣與日本是同一個國家」,妄言「慰安婦問題已經解決」,並誣指「九二共識」「是偽造的產物」。
儘管李登輝是「臺獨」教父,但他的「媚日」行為就連臺灣民眾都看不下去了。2017年,臺媒以「歷史大審判!誰是臺灣發展的歷史罪人?」為題進行網絡票選,李登輝以361票榮登榜首,投票民眾認為李登輝稱「釣魚臺是日本的」,這句否認擁有釣魚島主權的話,實為「喪權辱國」,也讓人懷疑「李登輝其實是日本人」,更有人戲稱他是「李番顛」。
對於李登輝卸任後的種種「臺獨」、「媚日」出格言論,國臺辦曾在2015年發表談話,指出李登輝曾經炮製「兩國論」,幾度挑起臺海危機,是不折不扣的麻煩製造者。歷史已經並將繼續證明:賣國者從無好下場!「九二共識」是鐵的歷史事實。任何人想製造「臺獨」分裂,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終將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