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一戰中的法國海軍也很強,那麼多戰列艦去哪了

2020-12-22 ALEX俊赫

【話說軍世】在殘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雖然作為戰勝國,但是也可以說傾盡了所有,不論是重要的兵力還是經濟都損失慘重,成為一代人難以磨滅的回憶,這也是二戰前,面對咄咄逼人的德軍,法國儘量避戰的一個因素之一,而一戰中,法國陸軍與德軍集團大戰,海戰卻是英國和德國之間大打出手,那麼法國海軍在做什麼呢?

一戰中的法國海軍也很強,那麼多戰列艦去哪了

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雙發總計參戰兵力達到了約6500萬人,協約國總計動員4200萬軍隊,其中法國陸軍是重要的主力,長時間與德國陸軍對攻僵持,不過在海戰中,德國公海艦隊主要的作戰目標一直都對面的英國大艦隊,而不是法國海軍。

此時的法國海軍也並非隱形,在地中海方向也參加了海戰,不過戰績上談不上優秀,反而成就了土耳其一艘小艦艇的榮光時刻,另外,此時的法國海軍規模上也無法與英國和德國比較。

一戰前,法國海軍主力無畏艦(戰列艦)只有4艘,對比小國海軍算是很強,但反觀日德蘭海戰,德國艦隊中有16艘戰列艦,英國則有28艘戰列艦,數量差距一目了然。

好奇心:法國海軍為何沒能發展像陸軍一樣強大的海軍?

法國海軍曾經也很強大,雖然在鐵甲艦興起時,法國和英國算是同時起步的,不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在英國和德國開始大量無畏艦的建造時,法國還沒有完全從1870年1871年普法戰爭中恢復元氣,主要因素有以下兩點:

1、 海軍軍費不足

前的1870時法國海軍軍費約有英國海軍的75%,不過戰爭後的1872年,法國海軍軍費已經不足英國的一半,直到1880年時,法國海軍的軍費仍然不足。

這也直接造成了法軍跟不上發展節奏,1880-1890年,法國海軍僅建造了5艘戰列艦,1890-1900年時也僅建造了10艘。

不僅如此,此時法國海軍發展戰列艦充滿了「創造精神」,一艘戰列艦上,裝備了看似口徑相同的艦炮,但是實際連型號都不能統一,建造的各艦之間,配置、裝備也都差異巨大,因此也被戲稱為「浮動的火炮博物館」。

此後,法國海軍對比英國海軍就開始落後了,1906年,英國無畏級建造下水開啟了戰列艦的無畏艦時代,緊接著美國的南卡級,德國的拿騷級也接連下水,而此時的法國海軍還在後面慢悠悠的發展落後的艦型,前無畏艦:丹東級。

2、理論學派的錯誤影響

另外,法國海軍發展緩慢,還有一個重要的理論影響,那就是「綠水學派」,主張「機動防禦」,建立了一支以大量輕型雷擊艦為主的艦隊,不過雖然數量龐大,威力也不錯,但是相比具有遠洋決戰的主力艦來說,無法撐起強海軍。

殘酷的海戰現實讓法國海軍還是投入和發展大型水面戰艦,不過戰列艦發展依舊換面,曾經被削弱的巡洋艦,也開始逐漸受到重視,1889,法國海軍訂購了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裝甲巡洋艦——杜普伊德洛姆號,艦體兩側都有裝甲完全覆蓋,裝備有193毫米艦炮,航速20節。

不過,此時的法國海軍大型戰艦的發展所以,已經跟不上其他強國了,曾長期佔據世界海軍噸位排行榜第二位的法國海軍,不僅沒有超過英國,隨後也還逐漸被新興的美、德兩國甩在了身後,甚至於日本海軍也擠了上來。

遲來的主力:法國第一艘無畏艦

相比較於1905年開工的英國第一艘無畏艦無畏號,1907年,德國海軍開工第一代無畏艦:拿騷級戰列艦,直到1909年,法國開工建造了自己的第一級無畏艦,科爾貝級戰列艦(也稱為孤拔級)。

科爾貝級最大滿載排水量達2萬6000噸,裝有6座雙聯裝主炮塔,有12門305毫米主炮,艦體舷側安裝有22座138毫米副炮,主裝甲帶最厚處262毫米,最大航速20節。

不過此時的法國戰列艦發展實在太慢,在大家已經豬呢比開打一戰時,1913年11月首艦才竣工,1914年8月法國海軍4艘初代無畏艦才全部完工,而此時的英國和德國的無畏型戰列艦們,已經發展了好幾級,並已經開始發展超無畏艦了。

而法國實際開工的第二級無畏型戰列艦,就是布列塔尼級,3艘艦在一戰中建成,並一直用到了二戰時代,分別被英國海軍擊沉,自沉於土倫港,還有一艘倖存到了二戰後。

法國海軍在無畏艦時代開始後,實際完工的第三型戰列艦,由於諾曼第級和裡昂級的落空,實際就已經是一戰後的敦刻爾克級戰列艦了,海軍假日期間的七大戰艦,也並沒有法國戰列艦。

相關焦點

  • 戰列艦發展史(四):戰列艦時代!
    上一期講到了一戰結束之後的1922年美國、英國、日本、義大利、法國在華盛頓籤署了《限制海軍軍備條約》,條約中不僅規定在1922年到1936年間各國擁有的海軍艦艇總噸位,也將戰列艦的噸位限制在了3.5萬噸,主炮口徑406毫米之內。
  • 帝國夢碎地中海,二戰中的義大利海軍最強戰艦維內託級戰列艦傳奇
    在近現代的歐洲列強中,義大利算是一個比較另類的存在,它的領土是羅馬帝國的故地,因此義大利人對羅馬帝國有著無比懷念,但是直到1870年義大利才真正實現統一,它也像歐洲列強一樣致力於對外擴張,但是在19世紀末,卻被東非的小國衣索比亞擊敗,而且還進行了向衣索比亞支付了戰爭賠款,它在一戰前因為與法國交惡,加入了德國的同盟國陣營,然而當一戰爆發後,義大利卻又轉投協約國陣營
  • 從「科羅拉多」級到「衣阿華」級,二戰中美國海軍主力戰列艦盤點
    珍珠港事件中的美軍戰列艦 除去部分一戰前後設計建造的老舊戰列艦,從華盛頓海軍條約開始到二戰結束,美國海軍戰列艦編隊中,從BB-45到BB-64這13艘較新的戰列艦,承擔了美國海軍大部分的艦炮作戰任務
  • 為何有了戰列艦和巡洋艦之後,還產生了戰列巡洋艦?
    他們所倚仗的力量,主要就是戰列艦。那時候的戰列艦,是國家力量的象徵。1793年,著名的英國馬戛爾尼使團來到中國,所乘坐的最大一艘艦船,就是裝有64門火炮的獅子號戰列艦。為了展示英國海軍的實力,英國國王喬治三世送給了乾隆皇帝一個裝有110門炮的君主號戰列艦模型——那不但是英國,也是世界上最先進、最大的戰列艦。當時清朝所有艦船火力之和,都比不上這艘君主號戰列艦。
  • 一戰時,英國皇家海軍共有多少戰列巡洋艦
    【話說軍世】比較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數次大海戰,如珊瑚海、中途島、雷伊泰灣的航母大戰,戰列巡洋艦對戰戰列艦的北角海戰,戰列艦對轟的丹麥海戰和蘇裡高海峽海戰等,而一戰中,規模較大的只有日德蘭海戰,其他時候,雙方的水面艦艇都較少出戰,那英德之間戰艦的數量差距有多大呢。
  • 「康尼狄格」級戰列艦——一戰期間美國海軍的主力戰列艦之一
    康乃狄克級戰列艦(USS Connecticut Class Battleship ),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海軍的主力戰列艦之一,該戰列艦後來在1923年拆解。康乃狄克級戰列艦,是美國歷史上最強的前無畏戰列艦,在世界前無畏戰列艦的綜合實力上也是數一數二的,其噸位甚至超過了一開始的美國無畏艦。首艦康乃狄克號在1903年於紐約布魯克林造船廠開始建造,並在1904年下水,最終在1906年服役。稍後康乃狄克號擔任美國大白艦隊旗艦,進行環球航行。
  • 希特勒的大炮巨艦夢想:從「俾斯麥」級戰列艦到H-45級戰列艦
    俾斯麥級戰列艦 俾斯麥級戰列艦是德國一戰後建造的第一級戰列艦,它以一戰時期德國海軍的「拜恩」級戰列艦為藍本,並大量借鑑了日德蘭大海戰的經驗,如對艦體進行隔艙劃分、良好的儲備浮力、裝甲帶和斜置裝甲板相結合以及在艦身殼體和魚雷防護帶保留較大的空間等,這使得俾斯麥級有能力能夠承受嚴重的損傷。
  • 將德國海軍俾斯麥號戰列艦擊沉需要花多大的代價?
    德國海軍俾斯麥號戰列艦俾斯麥號戰列艦(德語:Bismarck)是一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聞名於世的德國戰列艦。但隨後兩艦行蹤在挪威卑爾根附近海岸先後被瑞典巡洋艦和英國偵察機發現,為了阻截德艦進入大西洋,英軍調集了多艘軍艦前往圍殲。5月24日清晨,德艦在丹麥海峽與英軍爆發了丹麥海峽海戰,在短暫的激烈交火中,俾斯麥號在開戰不到十分鐘後就擊沉了被譽為英國皇家海軍驕傲的胡德號戰列巡洋艦。
  • 罕見戰列巡洋艦對決:一戰中8艘巨艦團戰,主炮彈擊穿艦體
    【話說軍世】作為海戰火炮對決時代的強力戰艦,戰鬥力僅次於戰列艦的戰列巡洋艦,是非大規模海軍對決海戰中的主力戰艦,在緊隨無畏艦興起之後發展的戰列巡洋艦,以英國和德國最為迅速,雙方互以對方為目標展開「競賽」,在一戰中英德兩國海軍的戰列巡洋艦也爆發過激烈的決戰。
  • 二戰俾斯麥號戰列艦最慘烈一戰,被英國艦隊圍殲,中400多發炮彈
    熟讀海戰歷史的朋友肯定會知道,戰列艦之所以被稱之為「戰列」,是因為交戰過程中,雙方會一字排開進行互相搶T橫的戰列線決戰,特別是一戰的日德蘭海戰。到了二戰,由於一些國家在政治和經濟的原因,戰艦製造技術發展緩慢並落後於時代,數量也遠不及一戰,甚至無法形成戰列線和對手對轟,例如著名的圍剿俾斯麥戰鬥。德國在一戰之後接受了一系列嚴苛的條約,這幾乎使大型戰艦製造工作陷入停滯。在二戰前設計建造俾斯麥時,除了一些一戰的老技術,基本沒有更多的經驗可以套用,差不多是摸著石頭過河。俾斯麥:我一艘船就是一整條戰列線!
  • 二戰日本戰列艦艦長:是什麼級別海軍軍官擔任的
    【話說軍世】二戰時代的戰列艦最然已經不再是決戰的主力艦,不過作為大炮巨艦的威風尤在,其艦員一般都在2000人左右,而二戰中,損失了絕大多數戰列艦的舊日本海軍,其戰列艦艦長一般都是什麼級別的軍官呢?而舊日本海軍的戰列艦同樣艦員眾多,比如說大和號戰列艦,這艘滿載排水量達7萬2810噸的軍艦,其艦員編制為2415人,在被美國海軍艦載機轟炸沉沒時,其艦長為賀幸作大佐,艦員全部陣亡。
  • 日本海軍製造的無用大玩具,誕生就落後於時代的大和級戰列艦
    而日本則更是對戰列艦表示了痴迷,建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噸位和火炮口徑最大的戰列艦——大和級戰列艦,歷史上最華而不實的戰列艦。一、戰列艦接著造在1934年,原本用來限制海軍競賽的華盛頓海軍條約基本上失去了作用,各國又開始管不住自己的手,紛紛摩拳擦掌準備大建一番。
  • 二戰日本戰績最佳的戰列艦:巨炮「舔」機場,「砸傷」戰列艦
    二戰日本戰績最佳的戰列艦:巨炮「舔」機場,「砸傷」戰列艦 在二戰的太平洋戰場美國海軍和日本海軍捉對廝殺,日本戰列艦方面表現最好的是金剛級戰列艦,該級戰列艦與被當寶貝一樣「收藏」,捨不得拿出來的大和號不同,是二戰中日本海軍出勤率最好的幾艘戰列艦,該級艦中戰績最好的應該是霧島號。
  • 舊日本海軍把戰列艦改裝成航母,加賀號誕生了
    日本海軍在甲午戰爭打趴下了滿清後,腰包瞬間就鼓了起來;不知道是不是在「三國幹涉還遼」事件中受了毛熊海軍的刺激,日本以毛熊太平洋艦隊為對手鼓搗出了一個「六六艦隊」的方案:用還沒在懷裡捂熱的滿清的賠款打造六艘戰列艦和六艘裝甲巡洋艦,去和毛熊太平洋艦隊比劃兩下。籤訂了《中俄密約》後俄國海軍在太平洋的存在感比美國海軍還強,絕非現在躺在海參崴港口裡生鏽的那一堆破銅爛鐵可比。
  • 「海軍恐慌」催生出的超無畏戰艦:「俄裡翁」級戰列艦
    可見這一級戰列艦是一款非常重要的軍艦,你要是不了解,就不能理解一戰時最大規模海戰為什麼要打、為什麼這樣打、為什麼打出「囚徒把獄卒打得鼻青臉腫,但仍衝不出牢籠"這麼個結果。英國作為一個海島國家,一開始也被外敵欺負,發展過程中,敵人不斷,開始的西班牙、荷蘭,後來的法國、沙俄,後來的德國、美國等,他們在應對這些外部壓力時,總能不斷革新創造,才能使他的海軍以及軍艦製造處於領先。到了無畏艦時代,英國外部的壓力更加明顯,對手的追趕腳步更加逼近,德國就是最接近的一個。
  • 戰列艦發展史三:無畏艦時代!
    上一期為大家介紹了幾款前無畏艦,相信大家也都明白了鐵甲艦和前無畏艦的區別,這期就給大家講講無畏艦的一些相關知識。無畏艦雖然已經具備了現代戰列艦的基本特徵但跟後來「衣阿華」級戰列艦這樣的大傢伙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這裡為了便於區分將其劃分為無畏艦和戰列艦兩個模塊來講。
  • 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艦長約翰·利奇海軍上校
    1941年12月10日,英國皇家海軍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在新加坡被日本轟炸機擊沉。和她一起沉沒的幾百個人中,有她的船長約翰·利奇。作為威爾斯親王號的艦長,利奇曾與可怕的困難作過鬥爭,並最終以勇氣和冷靜,在不可能的情況下做到了最好。他體現了最好的服務,真正體現了「皇家海軍的最高傳統」。
  • 戰列巡洋艦一戰後為何很少再建,其實是被更強者取代了
    【話說軍世】在航空母艦和海軍航空並成為海軍戰鬥的主力和核心之前,戰列艦作為海軍的主力艦,主炮口徑是決定海戰勝負的重要因素,而作為戰列艦「替身」出現的戰列巡洋艦,憑藉接近戰列家的艦炮火力,成為當時海軍艦艇中,僅次於戰列艦的存在。
  • 前無畏時代最後一級巨艦:納爾遜勳爵級戰列艦
    「納爾遜勳爵」級戰列艦是前無畏時代最後一級巨艦,和它的名字一樣,充滿了傳奇,夾雜著爭議更讓英國人懷念和尊敬。雖然這級戰列艦一開始建造就有落伍之嫌,但在它的服役過程中也為英國海軍做出不小的貢獻。1811年3月13日,在利薩海戰中,英國皇家海軍的霍斯特上校率領的4艘戰艦的艦隊被數量兩倍於己的法國艦隊包圍,危急關頭,霍斯特在旗艦上打出旗語「記住納爾遜」,英國海軍官兵立刻士氣大振,一鼓作氣打垮了法國艦隊;1905年,已經是特拉法爾加海戰後的100年,在英國留學並且非常崇拜納爾遜的日本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命令他的旗艦三笠號戰列艦升起當年納爾遜在特拉法爾加海戰中曾經升起的Z字旗,指揮日本海軍在對馬海峽打敗實力比自己高出一籌的俄國太平洋第二艦隊
  • 「戰艦系列」黎塞留級戰列艦——生於國難,命途多舛
    本期的內容是粉絲推薦的黎塞留級戰列艦,它是法國在二戰前夕建造的一級戰列艦。無論是從噸位還是作戰能力來看,本級艦在整個海軍史上都無疑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然而,生於亡國之時,縱使身被重甲巨炮,也只得撤出母港,流落異鄉。今天,我們將再次一同走進塵封的歷史,去領略法蘭西最後一級戰列艦非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