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尼狄格」級戰列艦——一戰期間美國海軍的主力戰列艦之一

2021-01-09 吹牛皮的娛樂者

康乃狄克級戰列艦(USS Connecticut Class Battleship ),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海軍的主力戰列艦之一,該戰列艦後來在1923年拆解。

康乃狄克級戰列艦,是美國歷史上最強的前無畏戰列艦,在世界前無畏戰列艦的綜合實力上也是數一數二的,其噸位甚至超過了一開始的美國無畏艦。

首艦康乃狄克號在1903年於紐約布魯克林造船廠開始建造,並在1904年下水,最終在1906年服役。稍後康乃狄克號擔任美國大白艦隊旗艦,進行環球航行。

排水量16000噸;艦長139.09米,寬23.42米,吃水7.47米;12座 Babcock & Wilcox鍋爐;航速18節;編制827人。

2座雙聯裝305毫米/45 Mark 5 主炮;4座雙聯裝203毫米/45艦炮;12座單裝178毫米/45艦炮;20座76毫米/50艦炮;12座單裝3磅(47毫米)炮;4座1磅(37毫米)炮;4座533毫米魚雷發射管。

相關焦點

  • 從「科羅拉多」級到「衣阿華」級,二戰中美國海軍主力戰列艦盤點
    「科羅拉多」級戰列艦——「海軍假日」時唯一建造的美國戰列艦 原本根據美國海軍自己的發展規劃,美國海軍打算建造一共10艘新銳戰列艦,以保證自己未來的戰鬥力。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隨著美國在1922年籤訂《華盛頓海軍條約》,美國海軍10艘戰列艦的建造計劃不得不被削減為3艘「科羅拉多」級戰列艦。
  • 戰列艦發展史(四):戰列艦時代!
    上一期講到了一戰結束之後的1922年美國、英國、日本、義大利、法國在華盛頓籤署了《限制海軍軍備條約》,條約中不僅規定在1922年到1936年間各國擁有的海軍艦艇總噸位,也將戰列艦的噸位限制在了3.5萬噸,主炮口徑406毫米之內。
  • 好奇心:一戰中的法國海軍也很強,那麼多戰列艦去哪了
    一戰中的法國海軍也很強,那麼多戰列艦去哪了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雙發總計參戰兵力達到了約6500萬人,協約國總計動員4200萬軍隊,其中法國陸軍是重要的主力,長時間與德國陸軍對攻僵持,不過在海戰中,德國公海艦隊主要的作戰目標一直都對面的英國大艦隊,而不是法國海軍。
  • 二戰日本戰績最佳的戰列艦:巨炮「舔」機場,「砸傷」戰列艦
    二戰日本戰績最佳的戰列艦:巨炮「舔」機場,「砸傷」戰列艦 在二戰的太平洋戰場美國海軍和日本海軍捉對廝殺,日本戰列艦方面表現最好的是金剛級戰列艦,該級戰列艦與被當寶貝一樣「收藏」,捨不得拿出來的大和號不同,是二戰中日本海軍出勤率最好的幾艘戰列艦,該級艦中戰績最好的應該是霧島號。
  • 希特勒的大炮巨艦夢想:從「俾斯麥」級戰列艦到H-45級戰列艦
    希特勒本人也非常嚮往一支大炮巨艦的強大艦隊,為此,一項雄心勃勃的龐大造艦計劃被迅速提上日程,即著名的「Z計劃」。按照這個計劃,到1945年德國海軍將建成2艘航母、6艘H級戰列艦、3艘O級戰列巡洋艦、12艘P級裝甲艦、2艘重巡洋艦、6艘輕巡洋艦和249艘潛艇。雖然由於戰爭的提前爆發而導致整個造艦計劃的中止,但是希特勒並沒有放棄,仍舊責成海軍部門繼續進行主力艦的研究設計工作,尤其是關鍵的戰列艦。
  • 日本大和級戰列艦
    大和級戰列艦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建造的最大一級海軍艦艇,也是人類海軍艦船史上最大的一級戰列艦,大和級戰列艦原計劃建造四艘,實際建成兩艘。並且最終都覆滅於艦載機的攻擊之下,預示著大炮巨艦時代的落幕。
  • 日本海軍製造的無用大玩具,誕生就落後於時代的大和級戰列艦
    日本把美國當做假想敵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由秋山真之和佐藤鐵太郎提出的"對美七成論",就可以說是日本海軍早期的對美作戰理論,它要求日本海軍的艦隊規模上起碼能夠達到美國海軍的七成數量,否則絕無戰勝美國海軍的可能。當時的海戰還是戰列艦對決,誰的戰列艦多誰就牛,所以日本海軍這麼做也不是沒有道理。
  • 二戰後航母稱霸海洋,衣阿華級戰列艦最終淪為博物館!
    上一期提到了一戰結束之後的1922年五個國家在華盛頓籤署了《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美國作為條約發起國之一自然也要帶頭執行。在這一條約期限內美國只建造了3艘「科羅拉多」級戰列艦,這一時期全球海上力量相對平衡且幾乎沒有戰事,因此也被稱為「海軍假日」。
  • 衣阿華級戰列艦:我才是終極戰列艦之王,奈何只有跑龍套的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拘泥於艦隊決戰思想的日本海軍建造了史上最大規模的大和級戰列艦,那麼,美國海軍能與之相抗衡的應該是戰爭末期服役的衣阿華級戰列艦了。其實在二戰時,航母與飛機已是戰爭的主角,戰列艦幾乎已成跑龍套的配角,然而,在20世紀80年代時,美國對此衣阿華級戰列艦進行現代化的大改造,重新煥發青春氣息,甚至還投入到90世紀初的海灣戰爭。
  • 美國沒有製造出來的超級巨艦,蒙大拿級戰列艦
    蒙大拿級戰列艦是美國海軍在第二次大戰期間計劃建造,但是卻從未實際建造的一艘戰列艦,同時它也是美國海軍設計的最後一級戰列艦。蒙大拿級戰列艦原本是美國為抗衡日本秘密建造的新型戰列艦。由於二戰的各種因素的影響有最終沒有建成。
  • 北海困獸——德國戰列艦一覽(前無畏艦)
    德國海軍——特別是德意志帝國海軍和納粹德國海軍在1890年代至1940年代期間建造一系列戰列艦。為了在戰時保衛其北部和波羅的海海岸,德國先前建造一系列小型鐵甲艦,其中包括岸防艦和裝甲巡防艦。而隨著1888年德皇威廉二世登基,德意志帝國海軍開始適合大國的海軍擴張計劃。海軍立即推動建造4艘布蘭登堡級戰列艦,之後不久又建造5艘德皇腓特烈三世級戰列艦。
  • 沙俄第一級無畏戰艦一甘古特級戰列艦
    甘古特級戰列艦是沙俄第一級無畏艦,也是蘇聯海軍從沙皇海軍繼承的唯一一級戰列艦,在相當長時間裡也是蘇聯海軍唯一的戰列艦。日俄戰爭之後,俄國海軍面臨戰列艦極度短缺的窘境。1906年,在設計和性能上有著革命性突破的英國無畏號戰列艦問世,它讓俄國艦隊僅剩的幾艘戰列艦也迅速地過時。
  • 「海軍恐慌」催生出的超無畏戰艦:「俄裡翁」級戰列艦
    早就想寫「日德蘭」海戰,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最大的海戰,也是對海軍發展有巨大影響的一場大海戰。但是寫了一點就寫不下去了,因為我沒辦法用較短的篇幅講清參戰的主力艦的情況。只好先把海戰放一放,回過頭來先寫「俄裡翁級戰列艦」,也叫「獵戶座」級戰列艦,前者是音譯,後者是意譯。
  • 22艘戰列艦艦隊:夜間遭遇驅逐艦,被擊沉萬噸戰列艦趕緊撤
    【話說軍世】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海軍力量最強大的是英國,具有挑戰英國海軍大艦隊實力的便是德國公海艦隊了,雖然整體規模上不如大艦隊,但是當時德國海軍的目標還是比較簡單的,就是擊敗英國,而一戰中海戰的高峰便是日德蘭海戰。
  • 為何有了戰列艦和巡洋艦之後,還產生了戰列巡洋艦?
    戰列艦為什麼這樣厲害?有兩點原因。一是火力大,二是裝甲厚。在火力上,戰列艦以裝備有密密麻麻的大口徑火炮聞名。從數量上來說,每一艘戰列艦都擁有幾十門到一百多門火炮。美軍依阿華級戰列艦有139門火炮,一分鐘齊射能頂3個陸炮營的火力。
  • 帝國夢碎地中海,二戰中的義大利海軍最強戰艦維內託級戰列艦傳奇
    於是1934年,義大利開始設計並建造維內託級戰列艦,最初義大利計劃建造兩艘,但是由於1937年義大利與英國、法國關係惡化,義大利又開始在1938年追加兩艘同級戰列艦。維內託級戰列艦滿載排水量達到4萬噸以上,主炮為3座三聯裝380毫米口徑,最大航速達到30節,續航能在14節時,可以航行4700海裡。
  • 日德蘭大海戰:英德主力艦隊正面交鋒,無畏級戰列艦最後的輝煌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與德國為了爭奪制海權,於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兩國海軍主力艦隊在丹麥日德蘭半島附近的北海海域展開了一場巔峰對決。而英國本土艦隊共151艘戰艦(28艘戰列艦,9艘戰列巡洋艦,8艘裝甲巡洋艦,26艘輕巡洋艦,78艘驅逐艦,1艘布雷艇,1艘水上飛機母艦)。英國海軍在戰艦數量上佔有絕對優勢。然而雙方交戰的主力艦艇當屬性能最為先進、威力最為強大的無畏級戰列艦了。
  • 大艦巨炮時代巔峰之作:二戰十大戰列艦(上)
    戰列艦(Battleship),是一種以大口徑火炮攻擊與厚重裝甲防護為主的高噸位海軍作戰艦艇,具有極強的單艦攻擊力和防護力。戰列艦曾經是人類創造出的最龐大、最複雜的武器系統之一,長期佔據海權國家主力艦霸主地位。在其極盛時期——20世紀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唯一具備遠程打擊手段的戰略武器平臺,因此受到各海軍強國的重視。
  • 戰列艦——金剛 KONGO
    當時日本的造艦技術長足進步,已開始自行建造戰列艦及大型裝甲巡洋艦,之所以向英國採購此艦,目的是為了進口技術。之後,日本便以金剛為樣本,又自行建造了3艘「金剛級」戰艦,分別為比叡,榛名,霧島。1931年6月1 日,日本海軍廢除了「戰列巡洋艦」艦種,金剛成為戰列艦。經過1931年和1937年的兩次升級改造,使它成為一艘強悍的高速戰列艦!
  • 戰列艦發展史三:無畏艦時代!
    上一期為大家介紹了幾款前無畏艦,相信大家也都明白了鐵甲艦和前無畏艦的區別,這期就給大家講講無畏艦的一些相關知識。無畏艦雖然已經具備了現代戰列艦的基本特徵但跟後來「衣阿華」級戰列艦這樣的大傢伙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這裡為了便於區分將其劃分為無畏艦和戰列艦兩個模塊來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