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穎明:強化職前教育培育新時代工匠

2021-01-08 中國電力新聞網

強化職前教育培育新時代工匠

——訪全國人大代表、中石油錦州石化分公司加氫裂化車間班長 高穎明

中國電力新聞網見習記者 張溥

  作為奮戰在煉油一線近30年的基層職工,中石油錦州石化分公司加氫裂化車間班長高穎明是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範。從操作員到高級技師、裝置技能專家,高穎明在自我提升的過程中也一直關注著基層職工的成長和成才。今年,他帶來了設立職前培訓機構的建議,為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建言獻策。

  記者:您今年的建議關注什麼問題?為什麼關注這一問題?

  高穎明:當前,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地域因素的影響,企業人才流失很大,新入職者因對企業沒信心、對工作不滿意、對個人的發展前景不樂觀等原因頻繁跳槽、離職,對企業正常運行造成很大的影響,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職前教育缺乏針對性、規範性、系統性。    因此,我建議國家相關部門成立正規的、專業性強的職前教育機構,對就業人員和準員工在入職前進行全面輔導和教育。

  這樣可以使員工在入職前對企業有更充分的認識和了解,對所應掌握的技能也能有初步的理解,從某種程度上減少入職後員工的失落感、迷茫感,也減輕了企業的負擔,更大可能地留住了人才,培養了人才,保證了企業的安全生產,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也是一個強大的推動力。

  記者:從操作員一步步成長為裝置專家,您如何看待新時代的工匠精神?

  高穎明:無論我們從事哪一項職業,首先都要少一些浮躁,少一些投機取巧,多一些腳踏實地,多一些精益求精,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極致,這樣才能幹一行愛一行。尤其是企業中一些已經成長成才的員工,還要起到傳幫帶的作用,把自己的經驗傳給下一代、傳給新員工,大家一起進步,一起把企業的競爭力和產品質量提升起來,我認為這就是新時代的工匠精神,也是工匠存   在的意義所在。

  記者:在一線工作中,您多次提出設備改進的合理化建議,為企業節省了大量資金。您認為基層職工實現技術創新的難度如何?又有哪些優勢?

  高穎明:困難都是相對的,作為一線職工,我們的創新不一定都是高大上的東西,日常工作中也有很多創新的機會,在結合實際工作方面我們是有優勢的。在石油石化行業,我們常說「大平穩創造大效益」,在日常生產中我們把可能出現的問題、技術改造的靈感都記錄下來,然後在合適的時機,比如大檢修時提出並改進,這個優化過程就保證了生產的安全,可能就會創造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價值。通過這種接地氣的創新和改造,積少成多也能為企業帶來大收益。

  記者:您帶領的「高穎明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3年多來,已經湧現了不少創新成果。您是如何帶領工作室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實現技術創新和攻關的? 

  高穎明:工作室成立的3年多實現了有成果、出人才、創品牌和育文化。通過優化操作法提高產品產量,可以直接創造效益。這個過程能夠調動起員工積極性,一些技術骨幹就從中湧現出來,以更加精湛的技術投入到實際生產中去,這些從基層培育出的管理人員還能把經驗帶到未來的管理崗位中。目前,眾多勞模創新工作室可以說是遍地開花,大家在創新的氛圍中幹勁十足、比學趕幫,在超越別人的同時超越自己,形成良性循環,企業整體實力螺旋式上升。在勞模創新工作室形成品牌的過程中,艱苦奮鬥和無私奉獻的鐵人精神也傳承了下來,企業基層更加安定。

相關焦點

  •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培育德技並修大國工匠 創新「12357」三職...
    率先在全省成立教師工作部,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督查「三壇一堂」,開展「爭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教育實踐。致力於美德育人研究,每年立項課題達100多個,其中高職院校五個思政研究成為湖北省重大招標課題。培育孝心。以傳統孝文化宣傳教育為載體,培育學生孝親尊師、感恩社會的人文情懷。開展「我們的節日與中華孝德」「24節氣與傳統文化」「三個一」學生愛老孝親活動,湧現了孝老愛親的張遙遙、背母親上學權文斌等道德模範。培育善心。以社會公益活動、志願服務活動為載體,廣泛開展「弘揚雷鋒精神、爭做時代新人」、「我用青春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代言」等善心實踐活動。
  • 推進工匠精神培育與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
    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既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又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客觀要求。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育工匠精神,都應貫穿於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全過程各環節,二者相互融合、整體推進,在高職教育發展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將工匠精神培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是提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突破口,也是促進高職院校各項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
  • 全國人大代表高穎明:讓「孔雀」不再東南飛
    10462次閱讀 作者:張一峰   來源:中化新網    2020年05月29日 收藏   □ 全國人大代表、錦州石化加氫裂化車間班長 高穎明
  • 一體化實施「七彩」工程 高質量培育新時代大國工匠
    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站在新時代,要進一步提升思政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必須做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2018年11月27日,由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和交通運輸部人事教育司指導、全國交通運輸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的以「弘揚勞模工匠精神,爭做交通技術能手」為主題的「勞模工匠進校園」活動在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舉行 二、具體做法(一)課堂育人落實到位
  • 加強勞動教育 培育時代新人
    中共中央、國務院前不久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加強勞動教育,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這為新時代全面加強勞動教育,培育時代新人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加強勞動教育是新時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加強勞動教育是對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的價值彰顯。
  • 廣東技術師範大學:組合拳培育高素質工匠之師
    在2020年全國教師發展大會上,廣東技術師範大學校長駱少明介紹學校培養高素質「工匠之師」的經驗,「學校堅定『面向職教、服務職教、引領職教、特色發展』的辦學定位,以培養高素質『工匠之師』為使命擔當。」近年來,廣東技術師範大學(簡稱廣師大)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學校內涵式發展的關鍵抓手。
  • 工匠精神的內涵及時代意義
    原標題:【觀察思考】工匠精神的內涵及時代意義 建設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打造大國工匠、培育新時期的工匠精神已經成為社會各界熱議的話題。只有越來越多的大國工匠湧現出來,才能進一步提高我國職工隊伍的素質和產業工人隊伍的整體水平,從而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全面跨越。
  • 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用高質量職業教育培養「大國工匠」
    貴州日報2020年12月25日報導「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精神的基礎上,我們將結合實際,全力推動學院高質量發展,圍繞高質量發展大力培養技術技能人才、培育『大國工匠』,為貴州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技能人才支撐。」
  • 以工匠精神創新勞動教育模式
    隨著學校特別是相關行業院校「勞模工匠進校園」工作的不斷推進,以工匠精神創新開拓新時代勞動教育重在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第一,以「勞模工匠進校園」為載體,以課程設置為中心,將工匠精神融入勞動教育必修課程。一方面,進一步擴大「勞模工匠進校園」的廣度和寬度,靈活運用勞模工匠講師親身講述的授課方式,用鮮活的勞模工匠故事融入學生情感世界。
  • 職前英語教師語言評價素養的培育-中國社會科學網
    近年來,隨著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不斷深化,各種類型的評價項目和評價方式在教學中廣泛應用,對教師評價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具有良好評價素養的教師能幫助學生有效、高效地學習,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化,提高教學質量。培育職前英語教師的語言評價素養,對於未來從事教師職業的英語師範生的專業發展具有積極引領作用,可以在幫助他們更快適應實際教學環境的同時,適應新時代教育評價發展的現實需求。
  • 培育厚德之師、卓越之師、志遠之師、未來之師!辦好新時代教師教育...
    培育厚德之師、卓越之師、志遠之師、未來之師!辦好新時代教師教育,北師大這樣做!教師教育是培養教師的關鍵環節,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源頭活水。辦好新時代師範教育,深化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培養黨和人民滿意的教師,需要從師德養成、素質提升、政策引領、改革創新等多方面持續推動。厚德之師聚焦立德樹人,培育厚德之師。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教育工作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持續為黨和國家培養德才兼備的有用人才。
  • ...發展不可或缺---全國人大代表、錦州石化加氫裂化車間班長高穎明
    「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奮鬥精神的人民。」據了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在建議落實辦理中,會同相關部門在加強職業培訓工作力度、提升技術工人待遇等方面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出臺政策措施,引導企業積極組織開展對新招用人員和在崗職員的職業技能培養和提升工作。二是著力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三是營造有利於技術工人成長的政策環境。提高技術工人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作。
  • 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打造特色勞動教育體系 涵育工匠人才
    打造兩個陣地豐富教育內容學校探索構建兩大陣地來實施勞動教育:一是勞動精神的浸潤培養陣地,用勞模精神、工匠精神來引領新時代高職勞動教育,並將勞動教育融入校園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動文化中。學校經過不斷優化實踐,構建了「基礎課+專業課+實踐課」的勞動教育必修課程體系,分年級分時段學習、培育工匠精神,提升學生的勞動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就業創業能力。
  •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大力加強新時代勞動教育
    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立足新時代歷史方位,對勞動和勞動教育作出重要論述。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把勞動教育納入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總體要求之中,明確提出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近期,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新時代勞動教育做了頂層設計和全面部署,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我們必須增強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抓好新時代勞動教育的緊迫感、責任感。
  • 新知新覺:在新時代大力弘揚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種嚴謹認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於創新的精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弘揚工匠精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弘揚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在新時代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對於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 重慶市教育新聞研究會「傳承紅色基因 培育時代新人」專題座談會在...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28日9時28分訊(白濤 趙林娟)日前,重慶市教育新聞研究會「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專題座談會在風景秀麗的開州區雲楓中學召開,市教育新聞研究會中學階段會員單位和部分職中學校、小學書記、校長及從事德育工作的負責同志參加了座談會。
  • 「平語新時代」用科學家精神涵養時代新人培育
    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用科學家精神引領時代新人培育,要牢牢守住愛國初心,用科學家群體的愛國情懷感召學生,教育青年要正確處理好個人發展與國家需要之間的關係,堅定政治立場,實現個人發展與國家戰略需求同向同行,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創新精神是科學家精神的核心要義。
  • 時代新人培育的內在要求與實現路徑
    [摘  要]《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為新時代我國公民道德建設提供了根本指南,也對時代新人的培育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高校要重視道德建設對時代新人的塑造作用,把立德樹人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提升學生道德素養,深化道德養成,積極營造有利於思想道德建設的良好環境。
  • 新時代大學生法治價值觀培育路徑
    新時代大學生法治觀培育的目標任務是引導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形成法治信仰,具備法律理性思維,養成尊法、守法、用法、護法的意識和習慣,堅守法治並將其轉化為自身的內在需求,內化為自身的個性品質。
  • 以工匠精神匯聚新徵程的強勁動能
    11月24日,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總書記深刻闡述了「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深刻內涵和重要意義。他指出,在長期實踐中,我們培育形成了「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邁向新徵程,揚帆再出發,亟待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勞動者揮灑汗水、奉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