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成功的秘訣在哪兒,這則成語故事道出關鍵之處

2021-01-13 燦爛海灘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先主傳》,是作者陳壽對劉備的評語。原文如下:

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云爾。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劉備抱負遠大,意志堅毅,性格寬厚,了解他們,善待人才,有劉邦的風範和英雄的氣度。他將國家和家人都託付給諸葛亮時,心無雜念,這的確是君臣出自公心的典範。劉備的智謀和才略,都不及魏武帝曹操,因此蜀國的疆域也最為狹小。然而他屢遭挫折而不屈服,始終不甘心成為曹操的下屬,或許是因為他揣度以曹操的氣量一定不能容留自己的緣故,這不只是為了爭奪權力,而是也是靠此來避免災禍。

今天要介紹的三國成語,便是這段評價中提到的「折而不撓」,意為屢遭挫折而不屈服。這也是由陳壽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與曹操相比,劉備沒有顯赫的家族背景和巨大的社會影響力,與孫權相比,劉備又沒有父兄的餘蔭。劉備不過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草根,他完全是白手起家,才闖出了一番天地。那麼,劉備成功的秘訣究竟在哪兒呢?從劉備的經歷來看,折而不撓是劉備成功的關鍵。我們不妨先來回顧一下劉備從草根變成皇帝這數十年的歷程。

劉備在涿郡起兵時,要錢沒錢,要人沒人,要不容易得到中山富商張世平、蘇雙的資助,但這點人馬很快又在徵討叛軍的戰鬥中損失殆盡,劉備又只能重新開始。後來他得到了徐州牧陶謙的協助,組建了一支新軍,但沒過多久不僅幾乎全軍覆沒,連陶謙留給自己的地盤也丟了,劉備又不得不依附呂布。

此後,劉備又招兵買馬,好不容易又拉起了一支近萬人的隊伍,結果又被呂布擊潰,只能去投奔曹操。再到後來劉備又被曹操擊敗,幾乎是隻身投靠袁紹。凡此種種,劉備這一輩子所遇到的挫折都要遠遠多於曹操和孫權,其中有好幾次幾乎要了劉備的性命。然而,劉備從來沒有想過放棄,每一次劉備都堅強地站了起來。也正是因為這種「折而不撓」的精神,終於讓劉備有了崛起的機會,而他也抓住了這些機會,最終建立了蜀漢帝國。

參考書籍:《三國志》

相關焦點

  • 劉備為何能獲得成功,這則成語故事道出其中的奧妙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先主傳》,是作者陳壽對昭烈帝劉備的評語。原文如下: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
  • 諸葛亮借用一成語,道出天下大勢,也說出劉備的成功之法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出自《三國志·諸葛亮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所牽涉的人物有兩個,一個是劉備,一個是諸葛亮。先來看看原文: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
  • 魯肅的優劣之處分別有哪些,這則成語故事說得一針見血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呂蒙傳》,時間是在孫權建立東吳帝國之後,故事的主人公是魯肅。且其決計策,意出張蘇遠矣;後雖勸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損其二長也……子敬答孤書云:「帝王之起,皆有驅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內不能辦,外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責也。然其作軍,屯營不失,令行禁止,部界無廢負,路無拾遺,其法亦美也。」這段記載的大意是:孫權曾當著陸遜對周瑜、魯肅和呂蒙散熱做過一番評價。
  • 曹操軍力遠勝劉備,卻為何放棄漢中,這則成語故事答疑解惑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武帝紀》注引《九州春秋》,時間是在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主人公是曹操和楊修。原文如下:時王欲還,出令曰「雞肋」,官屬不知所謂。主簿楊修便自嚴裝,人驚問修:「何以知之?」
  • 瘋狂猜成語之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成語故事
    瘋狂猜成語之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成語故事 2013-08-21 17:02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劉備首創一成語,拒絕了孫權的建議,卻為關羽之死埋下伏筆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先主傳》注引《獻帝春秋》,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主人公是劉備。原文如下:備欲自圖蜀,拒答不聽,曰:「益州民富強,土地險阻,劉璋雖弱,足以自守。張魯虛偽,未必盡忠於操。
  • 這則成語故事道出原委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董和傳》,時間是在蜀漢帝國建立前後,主人公是董和。原文如下:先主定蜀,徵和為掌軍中郎將,與軍師將軍諸葛亮並署左將軍大司馬府事,獻可替否,共為歡交。
  • 曹操為何選擇強攻呂布,卻不去攻打劉備,該成語故事揭曉答案
    曹操為何要強攻呂布,卻不去攻打劉備,該成語故事揭曉答案(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荀彧傳》,時間是在獻帝興平元年(公元194年),主人公是荀彧。原文如下:陶謙死,太祖欲遂取徐州,還乃定布。
  • 劉備為何帶龐統入蜀而留下諸葛亮,這個成語故事揭示真相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龐統傳》注引《九州春秋》,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相關人物為劉備和龐統。原文如下:統說備曰:「荊州荒殘,人物殫盡,東有吳孫,北有曹氏,鼎足之計,難以得志。
  • 成語故事:長驅直入​
    【成語】:長驅直入 【拼音】:cháng qū zhí rù【解釋】:長驅:不停頓地策馬快跑
  • 大意失荊州 | 成語故事
    【成語】:大意失荊州【dà yì shī jīng zhōu】【基本釋義】本指關羽鎮守荊州時,因大意輕敵而導致荊州失守。
  • 一天一個成語故事之「開誠布公」
    大家好,我是不會寫文案的剪輯,今天是我們學習成語故事的第九天啦,感謝那些點讚和收藏的小夥伴們,也感謝那些悄悄看故事的小夥伴!( _)昨天我們學習的成語是「赴湯蹈火」,我們在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時,要有赴湯蹈火的勇氣!
  • 三國成語故事:先人後己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許靖傳》,時間是在獻帝興平二年(公元195年),主人公是許靖。原文如下:孫策東渡江,皆走交州以避其難,靖身坐岸邊,先載附從,疏親悉發,乃從後去,當時見者莫不嘆息。既至交阯,交趾太守士燮厚加敬待。
  • 三國成語故事:睚眥之怨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出自《華陽國志劉先主傳》,故事發生在獻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相關人物為法正、諸葛亮和劉備。原文如下:正既臨郡,睚眥之怨、一餐之惠無不報復。或謂諸葛亮曰:「法正蜀郡太縱橫,將軍宜啟主公。」
  • 三國成語故事:土崩瓦解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陸遜傳》,時間是在蜀漢章武二年(公元222年),主人公是劉備和陸遜。原文如下:(陸遜)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爾勢成,通率諸軍同時俱攻,斬張南、馮習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餘營。
  • 成語故事:韜光養晦
    成語指隱藏才能,不使外露,在不顯眼的地方養精蓄銳,休養生息。亦作「韜晦之計」。 近義詞:韜光晦跡、深藏若虛、深藏不露 反義詞:鋒芒畢露、霸氣外露 出處 《舊唐書·宣宗記》:「歷太和會昌朝,愈事韜晦,群居遊處,未嘗有言。」
  • 從市井小販到一方帝王,劉備成功的秘訣,是這兩樣東西!
    劉備年輕的時候本是街市小販以賣草蓆為生,為何他在江湖奔走多年後,能夠稱帝於一方? 相信很多人會說因為他先有關、張、趙等虎將,後有具經緯之才的諸葛亮輔助,才可稱帝於一方。但是若想深一層,劉備年輕時身無分文,又不在高位,為何能吸引到關羽、張飛,趙雲等人? 人到中年的劉備還是四處漂離,為何關、張、趙等虎將不離他而去,並更得到臥龍出山為他效力? 筆者認為劉備的資本根源其實只有兩樣東西,那就是姓劉與感性。當時漢室衰弱,隨時有傾覆之險,劉備姓劉本是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但是他懂得運用。
  • 劉備引用一成語,坦誠自己的不足,將希望都寄托在這個人身上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出自《三國志·諸葛亮傳》,發生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冬,主人公有兩個,一個是劉備,另外一個則是諸葛亮。原文如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
  • 劉備借用一成語,抨擊曹操抬高馬超,卻不料戳中馬超痛處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出自《三國志·馬超傳》,發生時間是在蜀漢章武元年(公元221年)。故事的主角有兩個,劉備和馬超。先來看看原文:章武元年,(馬超)遷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策曰:「朕以不德,獲繼至尊,奉承宗廟。
  • 諸葛亮之子諸葛瞻能力如何,這則成語故事道出真相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諸葛瞻傳》,時間是在蜀漢延熙七年(公元244年),故事的主人公是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原文如下:瞻字思遠。建興十二年,亮出武功,與兄瑾書曰:「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