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克漢姆一家在美國洛杉磯買14億豪宅,豪華程度堪比白金漢宮!
看完之後,你是不是覺得很土豪?據悉,貝克漢姆這次在美國購入豪宅,一方面是想滿足老婆時尚工作的需求,在美國有個安身之處。另一方面也好讓擁有眾多美國朋友的大兒子布魯克林有個地方開趴。但是,你能想到這竟然不是最豪的,藝術收藏大亨們的豪宅才是真正的時尚和藝術品位兼具!不信,我們就來看看!你是否想過可以擁有這麼一間放著頂級藝術品的豪宅?
住在這麼舒適的豪宅中,每天過著悠閒自在的生活,空閒時喝著紅酒品著名畫,身邊再相擁著美人,這樣的藝術生活大家的內心肯定都有期待過!
然而,在現實生活的藝術圈裡就有這樣一群非常特殊的人,他們為藝術花費了數百萬美元以上,他們把藝術品視若珍寶,他們的豪宅裡就放置著無數在藝術史上留名的大師的重要作品,而這些人就是藝術品收藏家。除了是藝術品收藏家的身份,他們還是神仙眷侶,
甘茲夫婦位於紐約的公寓
看到上面這間掛滿了畢卡索作品的房間了嗎?它就是今天我們要介紹的第一對全球頂級藝術品收藏家夫婦——甘茲夫婦位於紐約的公寓!剛聽到甘茲夫婦這個名字大家或許會陌生,但是一談到他們就繞不開一個人,那就是畢卡索!
紐約佳士得「展望過去」夜間拍賣的封面拍品畢卡索的《阿爾及爾的女人(「O」版本)》
上面這幅以1.79億美元成交(約11.13億元人民幣)的拍品就是出自美國20世紀最重要的藝術品收藏家甘茲夫婦(Victor and Sally Ganz)。那麼甘茲夫婦到底是誰呢?
20世紀最重要的藝術品收藏家甘茲夫婦
甘茲夫婦是指維克多·甘茲(Victor Ganz)(1913-1987)及其妻子薩利·甘茲(Sally Ganz)(1912-1997),二人在一生中攜手致力於藝術品收藏。
維克多·甘茲
維克多·甘茲出生於紐約上西城區的一個德裔猶太家庭,經營其祖父創立的服飾珠寶生意。他對藝術的熱愛很早便已萌芽,在青少年時期,即收藏了Louis Eilshemius和Jules Pascin的水彩畫以及Raphael Soyer的油畫作品,其妻子薩利分享著他對藝術的熱愛。
薩利·甘茲
以今天的標準來看,甘茲夫婦算不上是「巨富」,他們超過45年的收藏經歷的總花費低於200萬美元(相當於現在的約1250萬美元),是憑藉有限的資源,創造了20世紀最為出色的私人珍藏系列之一。二人在生前即開始將作品陸續捐贈給博物館,在1997年薩利·甘茲臨近去世時,他們的子女將58件作品送往了拍賣。
甘茲夫婦
他們夫婦在這20年間,共藏購了畢卡索的24幅畫作、10幅素描、5座雕塑及上百幅版畫,囊括了藝術家各個時期的代表作。是名副其實的與畢卡索「戀愛」。下面我們就去他們夫婦倆的豪宅看看都有哪些畢卡索的畫!
畢卡索作品《夢》是甘茲夫婦收藏的首件畢卡索作品
1941年,當時還未成婚的甘茲夫婦在紐約羅森博格畫廊(Rosenberg Gallery)邂逅了畢卡索的作品《夢》,他們以7000美元的價格從當時的藏家手中買下了這幅畫作,在二人於1942年成婚後,開始了長達20年的唯獨鍾情於畢卡索的收藏曆程。
甘茲夫婦的書房,是專門陳列《阿爾及爾女郎》系列的地方
1956年,甘茲夫婦以總計21.25萬美元的價格從法國巴黎Louise Leiris畫廊悉數買下《阿爾及爾女郎》(Women of Algiersseries)系列的全部15幅畫作,後來賣掉了10幅,保留了其最珍愛的5幅。維克多·甘茲說,他從不輕易賣掉作品,除非他找到真正熱愛作品的買家。
甘茲夫婦收藏的畢卡索作品之一《斜靠的裸女》
1997年11月,在紐約佳士得舉辦的「甘茲夫婦藏品專場」拍賣會上,甘茲夫婦收藏的58件畢卡索以來的西方現當代藝術作品以2.06億美元的總額成交,創下了當時個人珍藏拍賣總成交額的世界紀錄。《阿爾及爾的女人(「O」版本)》在當時的成交價為3190萬美元,《夢》則以4800多萬美元成交,17件畢卡索作品的總成交額高達1.65億美元,而甘茲夫婦當時購買這批藏品的花費僅為約35萬美元,460倍的高回報率在藝術市場堪稱罕見。
甘茲夫婦的住所起居室內可以看到畢卡索、賈斯培·瓊斯和伊娃·赫西的作品
甘茲夫婦購買的赫西的軟雕塑作品《未完成》、《九個一組》和裝置作品《聯結 I》,當時的購買價格為1.6萬餘美元,而在1997年的佳士得拍場上則創造了424.25萬美元的高成交價。同時,甘茲夫婦收藏的其他幾位藝術新銳的作品也在當年的拍賣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價格升漲。
甘茲夫婦收藏的藝術作品同日常的起居陳設自然地融合
甘茲夫婦被稱為是「從未出錯的現代藝術收藏家」,他們的收藏在拍賣史上創下了回報率的傳奇。作為美國藏有畢卡索作品最多、最全面的收藏家,甘茲夫婦為畢卡索作品的市場推廣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特別是他們藏購的藝術家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代表作,更是成為了現世研究畢卡索的重要資料。
藝術品收藏大鱷夫婦-尤倫斯夫婦
當熱愛藝術的你聽到尤倫斯這個名字時肯定是不陌生的,那麼這個尤倫斯夫婦又是誰呢?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對,就是這個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而它就是由尤倫斯夫婦共同創建的,位於北京798藝術區核心地帶,總面積達8000平方米。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異常的親切呢?那麼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去認識一下藝術品收藏大鱷夫婦-尤倫斯夫婦!
尤倫斯夫婦合影
古·尤倫斯男爵和他的夫人米莉恩都有一些靦腆,不愛在公開場合高談闊論,但是,他們卻格外受藝術記者們的「關照」,此前傳出他們把價值千萬英鎊的英國風景畫大師特納的一批作品送交佳士得拍賣的消息,上千萬英鎊的估價震動一時!
尤倫斯夫婦合影
尤倫斯的收藏涉及各個不同的時期和文化形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藏品包括英國19世紀著名畫家特納的水彩畫,對,就是那個水彩中的泰納!
英國19世紀著名畫家特納的作品
英國19世紀著名畫家特納的作品
英國19世紀著名畫家特納的作品
作為當代藝術收藏界的「明星」,尤倫斯夫婦的一舉一動都受到非常大的關注。尤倫斯夫婦之所以能得到這麼多的關注,與他們早期在接近中國當代藝術領域裡最優秀、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之時,幾乎都以相比現今極為低廉的價格拿到了藝術家們的代表作有關。
中國藝術家曾梵志的《最後的晚餐》
曾梵志《最後的晚餐》以1.8044億港元成為首件過億的亞洲當代藝術品,而這件《最後的晚餐》就來自尤倫斯夫婦的收藏。這不是尤倫斯夫婦第一次在蘇富比出售其藏品,在之前的香港蘇富比秋拍上,尤倫斯夫婦就出售其在90年代早期收藏的37件中國當代藝術品(尤倫斯出貨早期當代藝術作品)。
尤倫斯夫婦的藝術行為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無論從商業投資角度,還是藝術收藏角度都是一個很好的範例。尤倫斯夫婦是藝術市場成功的投資者,他們受過良好的教育,擁有全球化的視野。尤倫斯夫婦進入藝術市場時有經驗豐富的顧問,而且他們的資本也很豐厚,這保證了他們能夠挑選到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品,並且可以長期持有,待到回報利潤很高的時候,再拋出來。
藝術收藏家路德維希夫婦
有這樣一位德國企業家,他的名聲在藝術界比在經濟界更為顯赫,但凡與藝術收藏沾點邊的人對他的名字一定不陌生——彼得路德維希。他和他的夫人對藝術的熱愛使得他們對藝術史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他是擁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博物館的藝術大藏家!
位於科隆的路德維希博物館
二十年前,路德維希夫婦向中國美術館捐贈了82位歐美藝術家的89件117幅藝術作品,價值高達2億多人民幣,其中包括4件畢卡索的作品,這是我國首次大量收藏西方藝術品。二十年後,紀念路德維希夫婦捐贈20周年的活動又再次將路德維希帶入公眾的視野。
路德維希夫婦
路德維希夫婦早在大學時期就開始收集藝術品,從古希臘、古羅馬的雕塑、中國古代的陶瓷、巴洛克藝術、哥倫布之前的美洲藝術、古典現代派藝術,到先鋒派藝術和德國當代藝術、美國波普藝術、廢金屬雕塑,直到前蘇聯、東歐社會主義藝術,幾乎貫穿了三千年的世界藝術發展史,藏品多達14000件。
路德維希捐贈給中國美術館的畢卡索的作品《花瓶邊的男人和女人,半身像》,1970年
在眾多的藝術家中,彼得路德維希對畢卡索情有獨鍾,他當年的博士論文《畢卡索人物畫是當代人生活感情的表述》更是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之後,他開始致力於畢卡索的作品收藏,最終收藏的畢卡索的作品多達800多幅,涵蓋了畢卡索創作的各個時期,使得他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畢卡索作品私人收藏家。 在1996 年捐贈給中國美術館的作品中就有4幅畢卡索的繪畫(3 幅肖像油畫,1 幅紙上繪畫),這也是所有捐贈作品中最珍貴的。這4幅作品是畢卡索晚年的代表作。
路德維希捐贈給中國美術館的畢卡索的作品《帶鳥的步兵》,1972年
上世紀90年代,路德維希夫婦來到中國,收藏了一大批中國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其中就包括了藝術家方力鈞著名的潑皮系列,以及黃永砅、胡志穎、方力鈞、曾梵志、餘友涵等一大批當代藝術家的作品。
路德維希收藏的方力鈞作品《系列二(之二)》
如果路德維希像其他的收藏家那樣,把藏品放在個人收藏室裡束之高閣,那麼他就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收藏家而已。然而,收藏只是他的第一步,無償捐獻才是他如此熱衷於收藏的目的。
路德維希夫婦
1957年起,路德維希與其夫人陸續向世界26個博物館無償捐獻了自己的藝術收藏品,並創建了12個以路德維希命名的博物館和藝術基金會,真正做到了讓藝術走進大眾,因此被譽為「終生獻給藝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