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的別墅,都藏了哪些大師作品?

2021-01-19 IDC設計家年華

貝克漢姆一家在美國洛杉磯買14億豪宅,豪華程度堪比白金漢宮!

看完之後,你是不是覺得很土豪?據悉,貝克漢姆這次在美國購入豪宅,一方面是想滿足老婆時尚工作的需求,在美國有個安身之處。另一方面也好讓擁有眾多美國朋友的大兒子布魯克林有個地方開趴。但是,你能想到這竟然不是最豪的,藝術收藏大亨們的豪宅才是真正的時尚和藝術品位兼具!不信,我們就來看看!你是否想過可以擁有這麼一間放著頂級藝術品的豪宅?

住在這麼舒適的豪宅中,每天過著悠閒自在的生活,空閒時喝著紅酒品著名畫,身邊再相擁著美人,這樣的藝術生活大家的內心肯定都有期待過!

然而,在現實生活的藝術圈裡就有這樣一群非常特殊的人,他們為藝術花費了數百萬美元以上,他們把藝術品視若珍寶,他們的豪宅裡就放置著無數在藝術史上留名的大師的重要作品,而這些人就是藝術品收藏家。除了是藝術品收藏家的身份,他們還是神仙眷侶,

甘茲夫婦位於紐約的公寓

看到上面這間掛滿了畢卡索作品的房間了嗎?它就是今天我們要介紹的第一對全球頂級藝術品收藏家夫婦——甘茲夫婦位於紐約的公寓!剛聽到甘茲夫婦這個名字大家或許會陌生,但是一談到他們就繞不開一個人,那就是畢卡索!

紐約佳士得「展望過去」夜間拍賣的封面拍品畢卡索的《阿爾及爾的女人(「O」版本)》

上面這幅以1.79億美元成交(約11.13億元人民幣)的拍品就是出自美國20世紀最重要的藝術品收藏家甘茲夫婦(Victor and Sally Ganz)。那麼甘茲夫婦到底是誰呢?

20世紀最重要的藝術品收藏家甘茲夫婦

甘茲夫婦是指維克多·甘茲(Victor Ganz)(1913-1987)及其妻子薩利·甘茲(Sally Ganz)(1912-1997),二人在一生中攜手致力於藝術品收藏。

維克多·甘茲

維克多·甘茲出生於紐約上西城區的一個德裔猶太家庭,經營其祖父創立的服飾珠寶生意。他對藝術的熱愛很早便已萌芽,在青少年時期,即收藏了Louis Eilshemius和Jules Pascin的水彩畫以及Raphael Soyer的油畫作品,其妻子薩利分享著他對藝術的熱愛。

薩利·甘茲

以今天的標準來看,甘茲夫婦算不上是「巨富」,他們超過45年的收藏經歷的總花費低於200萬美元(相當於現在的約1250萬美元),是憑藉有限的資源,創造了20世紀最為出色的私人珍藏系列之一。二人在生前即開始將作品陸續捐贈給博物館,在1997年薩利·甘茲臨近去世時,他們的子女將58件作品送往了拍賣。

甘茲夫婦

他們夫婦在這20年間,共藏購了畢卡索的24幅畫作、10幅素描、5座雕塑及上百幅版畫,囊括了藝術家各個時期的代表作。是名副其實的與畢卡索「戀愛」。下面我們就去他們夫婦倆的豪宅看看都有哪些畢卡索的畫!

畢卡索作品《夢》是甘茲夫婦收藏的首件畢卡索作品

1941年,當時還未成婚的甘茲夫婦在紐約羅森博格畫廊(Rosenberg Gallery)邂逅了畢卡索的作品《夢》,他們以7000美元的價格從當時的藏家手中買下了這幅畫作,在二人於1942年成婚後,開始了長達20年的唯獨鍾情於畢卡索的收藏曆程。

甘茲夫婦的書房,是專門陳列《阿爾及爾女郎》系列的地方

1956年,甘茲夫婦以總計21.25萬美元的價格從法國巴黎Louise Leiris畫廊悉數買下《阿爾及爾女郎》(Women of Algiersseries)系列的全部15幅畫作,後來賣掉了10幅,保留了其最珍愛的5幅。維克多·甘茲說,他從不輕易賣掉作品,除非他找到真正熱愛作品的買家。

甘茲夫婦收藏的畢卡索作品之一《斜靠的裸女》

1997年11月,在紐約佳士得舉辦的「甘茲夫婦藏品專場」拍賣會上,甘茲夫婦收藏的58件畢卡索以來的西方現當代藝術作品以2.06億美元的總額成交,創下了當時個人珍藏拍賣總成交額的世界紀錄。《阿爾及爾的女人(「O」版本)》在當時的成交價為3190萬美元,《夢》則以4800多萬美元成交,17件畢卡索作品的總成交額高達1.65億美元,而甘茲夫婦當時購買這批藏品的花費僅為約35萬美元,460倍的高回報率在藝術市場堪稱罕見。

甘茲夫婦的住所起居室內可以看到畢卡索、賈斯培·瓊斯和伊娃·赫西的作品

甘茲夫婦購買的赫西的軟雕塑作品《未完成》、《九個一組》和裝置作品《聯結 I》,當時的購買價格為1.6萬餘美元,而在1997年的佳士得拍場上則創造了424.25萬美元的高成交價。同時,甘茲夫婦收藏的其他幾位藝術新銳的作品也在當年的拍賣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價格升漲。

甘茲夫婦收藏的藝術作品同日常的起居陳設自然地融合

甘茲夫婦被稱為是「從未出錯的現代藝術收藏家」,他們的收藏在拍賣史上創下了回報率的傳奇。作為美國藏有畢卡索作品最多、最全面的收藏家,甘茲夫婦為畢卡索作品的市場推廣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特別是他們藏購的藝術家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代表作,更是成為了現世研究畢卡索的重要資料。

藝術品收藏大鱷夫婦-尤倫斯夫婦

當熱愛藝術的你聽到尤倫斯這個名字時肯定是不陌生的,那麼這個尤倫斯夫婦又是誰呢?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對,就是這個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而它就是由尤倫斯夫婦共同創建的,位於北京798藝術區核心地帶,總面積達8000平方米。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異常的親切呢?那麼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去認識一下藝術品收藏大鱷夫婦-尤倫斯夫婦!

尤倫斯夫婦合影

古·尤倫斯男爵和他的夫人米莉恩都有一些靦腆,不愛在公開場合高談闊論,但是,他們卻格外受藝術記者們的「關照」,此前傳出他們把價值千萬英鎊的英國風景畫大師特納的一批作品送交佳士得拍賣的消息,上千萬英鎊的估價震動一時!

尤倫斯夫婦合影

尤倫斯的收藏涉及各個不同的時期和文化形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藏品包括英國19世紀著名畫家特納的水彩畫,對,就是那個水彩中的泰納!

英國19世紀著名畫家特納的作品

英國19世紀著名畫家特納的作品

英國19世紀著名畫家特納的作品

作為當代藝術收藏界的「明星」,尤倫斯夫婦的一舉一動都受到非常大的關注。尤倫斯夫婦之所以能得到這麼多的關注,與他們早期在接近中國當代藝術領域裡最優秀、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之時,幾乎都以相比現今極為低廉的價格拿到了藝術家們的代表作有關。

中國藝術家曾梵志的《最後的晚餐》

曾梵志《最後的晚餐》以1.8044億港元成為首件過億的亞洲當代藝術品,而這件《最後的晚餐》就來自尤倫斯夫婦的收藏。這不是尤倫斯夫婦第一次在蘇富比出售其藏品,在之前的香港蘇富比秋拍上,尤倫斯夫婦就出售其在90年代早期收藏的37件中國當代藝術品(尤倫斯出貨早期當代藝術作品)。

尤倫斯夫婦的藝術行為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無論從商業投資角度,還是藝術收藏角度都是一個很好的範例。尤倫斯夫婦是藝術市場成功的投資者,他們受過良好的教育,擁有全球化的視野。尤倫斯夫婦進入藝術市場時有經驗豐富的顧問,而且他們的資本也很豐厚,這保證了他們能夠挑選到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品,並且可以長期持有,待到回報利潤很高的時候,再拋出來。

藝術收藏家路德維希夫婦

有這樣一位德國企業家,他的名聲在藝術界比在經濟界更為顯赫,但凡與藝術收藏沾點邊的人對他的名字一定不陌生——彼得路德維希。他和他的夫人對藝術的熱愛使得他們對藝術史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他是擁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博物館的藝術大藏家!

位於科隆的路德維希博物館

二十年前,路德維希夫婦向中國美術館捐贈了82位歐美藝術家的89件117幅藝術作品,價值高達2億多人民幣,其中包括4件畢卡索的作品,這是我國首次大量收藏西方藝術品。二十年後,紀念路德維希夫婦捐贈20周年的活動又再次將路德維希帶入公眾的視野。

路德維希夫婦

路德維希夫婦早在大學時期就開始收集藝術品,從古希臘、古羅馬的雕塑、中國古代的陶瓷、巴洛克藝術、哥倫布之前的美洲藝術、古典現代派藝術,到先鋒派藝術和德國當代藝術、美國波普藝術、廢金屬雕塑,直到前蘇聯、東歐社會主義藝術,幾乎貫穿了三千年的世界藝術發展史,藏品多達14000件。

路德維希捐贈給中國美術館的畢卡索的作品《花瓶邊的男人和女人,半身像》,1970年

在眾多的藝術家中,彼得路德維希對畢卡索情有獨鍾,他當年的博士論文《畢卡索人物畫是當代人生活感情的表述》更是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之後,他開始致力於畢卡索的作品收藏,最終收藏的畢卡索的作品多達800多幅,涵蓋了畢卡索創作的各個時期,使得他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畢卡索作品私人收藏家。 在1996 年捐贈給中國美術館的作品中就有4幅畢卡索的繪畫(3 幅肖像油畫,1 幅紙上繪畫),這也是所有捐贈作品中最珍貴的。這4幅作品是畢卡索晚年的代表作。

路德維希捐贈給中國美術館的畢卡索的作品《帶鳥的步兵》,1972年

上世紀90年代,路德維希夫婦來到中國,收藏了一大批中國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其中就包括了藝術家方力鈞著名的潑皮系列,以及黃永砅、胡志穎、方力鈞、曾梵志、餘友涵等一大批當代藝術家的作品。

路德維希收藏的方力鈞作品《系列二(之二)》

如果路德維希像其他的收藏家那樣,把藏品放在個人收藏室裡束之高閣,那麼他就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收藏家而已。然而,收藏只是他的第一步,無償捐獻才是他如此熱衷於收藏的目的。

路德維希夫婦

1957年起,路德維希與其夫人陸續向世界26個博物館無償捐獻了自己的藝術收藏品,並創建了12個以路德維希命名的博物館和藝術基金會,真正做到了讓藝術走進大眾,因此被譽為「終生獻給藝術的人」。

相關焦點

  • 世界繪畫大師收藏的頂級繪畫大師的作品
    這個展覽有趣的地方在於藝術家搖身成為了收藏家——參展的作品由於幾乎都出自大師之手,而這些本身富有名望的作品經過另外一位藝術大師的肯定和珍藏後,更增添了額外的魅力和地位,這裡面有馬蒂斯收藏過的德加、弗洛伊德青睞的柯羅、凡·戴克收藏過的提香等,展覽的巧妙之處在於把大約60張藏品與這些收藏者自己的作品並排陳列,這種配對是一個動態的而且最原始的對,有助於清晰地尋摸藝術史傳承的線索——藝術家會選擇什麼樣的作品掛在他們的牆上
  • 烏利·希克:五種收藏家類型
    這些藝術大腕在全世界名氣很高,作品頻繁出現在各大拍賣會、藝博會、美術館的展覽上,也被各地的美術館和個人藏家收藏。這種收藏雖不會太讓買家耗神,卻相當耗費資源,而且會導致一個嚴重的後果,即藏品最終看上去大體相似,缺乏特色。看過了許多藏品之後, 我們只能說與上次看到的作品相比,裡希特的這幅畫尺幅大了些,巴斯奎特的這幅作品多了些叛逆性。這裡用兩位藝術家做例子,並非是質疑他們的藝術。
  • 清代收藏家安岐舊藏出現一類蓋有異常欽印作品,是偽造的其收藏品
    安岐的書畫藏品主要來自於明代收藏家項元汴,清代收藏家梁清標、耿昭忠、陳定、高士奇等人。安岐歿後,其舊藏書畫多入清內府。《墨緣匯觀》著錄作品中蓋有安岐印的作品,部分是其鑑藏作品,有一部分則是偽造其鑑藏的作品。
  • 清收藏家安岐名氣太大,以至於有人偽造了一批蓋其印的書畫作品
    安岐的書畫藏品主要來自於明代收藏家項元汴,清代收藏家梁清標、耿昭忠、陳定、高士奇、曹溶、卞永譽等人。安岐歿後,其舊藏書畫大多進入清內府,小部分作品散落民間。安岐是清代初期私人收藏家,藏品豐富,存世部分書畫作品中,雖未著錄於《墨緣匯觀》,但鈐有安岐的鑑藏印,這部分作品是否真實存在安岐鑑藏環節?
  • 著名陶瓷大師倪明曄作品賞析
    佛學居士、詩人、書法家、陶瓷美術家、收藏家。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中國書畫專業本科,雙本科學歷,民革黨員,中國陶瓷美術大師、中國陶瓷書法大師、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師、江西省陶瓷美術大師、江西省高級陶瓷美術師、江西省高級陶瓷書法師、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聯誼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香港文聯作家協會會員、上海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市寶山區美術家協會理事、上海逸仙畫院畫師、景德鎮美術館高級畫師、全國規範字書寫註冊教師
  • 經濟學姐弟變收藏家,6層別墅供放數百尊佛像,藏著東方最美微笑
    在繁擾的都市,有一對姐弟早早修煉了一個「佛系」的禪意世界,他們將數百件精品木造像陳設於6層的別墅內,並取名為「佛像堂」,這裡藏著東方最美的微笑。這棟別墅的主人是兩代木造像收藏家:詹文靜、詹皇臺姐弟以及詹父。經濟學畢業的姐弟倆,隨父親進入收藏圈子,06年開始規劃性建設這家佛像堂。詹氏姐弟對木造像的收藏理念,是不過分強調材質和完整度,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對作品藝術性的討論上。他們始終遵循著父親的傳統,注重東西稀有性與品位。
  • 郴州蔣一禾:求技、求真、求美的國畫大師
    其主要繪畫成就為2000年為廣東中山雅居樂會所創作巨幅油畫;2001年,作品入選澳門百人畫展,6月參加港陸兩岸藝術精品展;2002年,作品《大地·蛻變》系列在廣東嶺南美術館展出;2002年,應邀為上海四季大酒店總統會議大廳繪製巨幅油畫;2002年,為廣州雅居樂會所創作巨幅油畫;2003年,為上海湯臣集團董事長別墅創作多幅美術作品;2003年,為烏魯木齊香格裡拉大酒店大堂創作巨幅山水畫;2004年,應邀參加廣東省中青年美術家精品展
  • 《最強蝸牛》收藏家手札怎麼獲得 收藏家手札獲取攻略
    都知道在最強蝸牛中收藏家手札可以開出貴重的物品,但是關於收藏家手札到底該怎麼獲得呢?相信許多的玩家都不清楚,作為遊戲中的第二寶庫,收藏家手札獲得的方式有很多,接下來就隨著下邊... 最強蝸牛收藏家手札怎麼拿?都知道在最強蝸牛中收藏家手札可以開出貴重的物品,但是關於收藏家手札到底該怎麼獲得呢?
  • 國際收藏|好藏品靠的是藏,其價值是藏出來的!
    朱紹良,古代書畫收藏家,曾於2010年被《收藏家》雜誌評為全球華人收藏家榜首。 朱紹良:廣東這邊我每年都會過來兩三次,廣東的藏家,前些年主要局限於嶺南畫派,後來大家也逐步到國際市場上去買東西,他們現在收的東西,古代書畫、陶瓷、清三代的玉器,也是比較多的。其實廣東在近代史上有很多大藏家,比如十三行潘家的收藏,康有為收藏的永樂大典、梁啓超收藏的顏真卿真跡,都非常有名。
  • 中國著名收藏家及企業家陳培秋先生
    喜愛朋友為人仗儀,願天下 收藏家來湖南做客!願和各位大藏家成為真誠的朋友!上世紀七十年代起即熱衷中國古代錢幣、郵票、 紫砂壺等收藏,漸渚涉及高古玉、宮廷玉器、 瓷器、古茶、古酒等高尚古玩。其中所藏商代「銀縷玉衣」在2014年 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活動中被評為「中國民間十大國寶」,本人也榮獲「中國保護 文物金獎」。「史海遺珍—中國清代 翡翠展」。
  • 這6個世界級大師為何也熱衷設計「失敗」作品?
    建築大師們的作品可謂是集藝術和美學於一體的一流名作,但建築也不總是科學的、理性的、實用的,大師的作品,甚至大師開創性的名作,也有著一些「失敗」的案例。 第6:流水別墅 流水別墅是大師弗蘭克·賴特的作品。 1934年,德裔富商考夫曼在賓夕法尼亞州,也就是今天美國匹茲堡市東南郊的熊跑溪買下一片地產,並邀請當時著名的建築師弗蘭克·賴特來為他設計一棟周末別墅。
  • 著名畫家蒲華,生前一貧如洗,如今繪畫作品受到了收藏家的青睞
    著名畫家蒲華,生前一貧如洗,如今繪畫作品受到了收藏家的青睞文/文涓作為晚清的著名畫家,蒲華曾經創作了《竹菊石圖》以及《荷花圖》等著名的繪畫作品,吸引了繪畫家們的普遍關注。不過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在蒲華的一生當中,一直過著清貧如洗的生活,自己的繪畫作品,也沒有得到世人的承認。直到今天,蒲華的繪畫才被收藏家發掘,並賣出了很高的價格,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財富傳奇,一時間亮瞎了大家的眼睛。
  • 10年前在落基山脈藏百萬寶藏 美收藏家:有人找到了
    中新網6月8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美國一位89歲的收藏家在2010年發起尋寶活動,宣稱自己將裝有金幣等財寶的寶藏箱,藏在美國落基山脈的某處。期間,有不少人去尋找這價值100萬美元的寶藏。近日,收藏家表示,有人已經尋獲寶藏,並向他傳送了寶藏的照片。
  • 香港收藏家羅桂祥的一把虛扁,揭開了上世紀上海灘······
    當他拿出珍藏的清初花貨開山祖師陳鳴遠的一把《虛扁壺》,請當代花貨大師蔣蓉鑑定時,蔣蓉仔細辨認後,發現這把壺竟是40年前她隨伯父蔣燕亭在上海為古董店老闆仿製的「古壺」。幾乎所有頂尖的宜興藝人都在上海等地從事仿古工作,為陶器商和古董商製作了難以統計的仿製作品。
  • 日本大正時代,內藤湖南與崛起的關西收藏家
    後來,他們造訪了當時第一的收藏家端方的宅邸,看到以(傳)郭熙《溪山秋霽圖卷》為首的許多件「令人驚訝的傑作」,那些都是在以前傳入日本的中國繪畫中不曾見過的作品。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內藤湖南對中國書畫、特別是中國繪畫的眼界大開。回國後,他馬上把此次親身見聞告訴大阪朝日新聞社的社長上野理一,這也成為上野理一轉而關注中國美術的一個契機。
  • 世界著名建築大師的10個作品,最後一個一定是你所熟悉的
    所以無論他從事任何項目,私人別墅、大型社會住宅綜合體、教堂還是公共建築,他的設計始終都是原創的。所以這也是他總能在這些項目中不斷突破,不斷創新的原因。下面,我們介紹他一生中十個來自世界各地的最具影響力的作品。
  • 2020年全球最頂級的200位藝術品藏家中國有哪些 怎麼聯繫他們
    中國藝術品收藏界的頂級收藏家有哪些,下面我們一一揭開他們廬山真面目。排名不分先後:王薇與劉益謙夫婦(龍美術館):中國頂級收藏家之一初中輟學搏得百億身家,劉益謙在資本市場的傳奇故事,又在收藏圈上演。高調又任性的劉益謙的億元藏品清單每年都在刷新中。他在拍賣會上已成功地將十多件過億元人民幣藝術品收入囊中,包括中國古代書畫、瓷器、當代國際藝術,劉益謙目前身價最高的藏品是他於2015年11月以十多億元買下的莫迪利阿尼的作品《側臥的裸女》。
  • 44幅作品亮相!湖南首個「二石二虹(鴻)」大師書畫、手札展開幕
    8月8日,在向日葵美術館「百年巨匠」收藏系列之「二石二虹(鴻)」大師書畫、信札手稿展開展的第三個周末,現場參觀者往來不絕,不僅有藝術家、收藏家,還迎來了一波又一波遊學潮,不少家長趁周末帶著孩子從各地慕名前來參觀,也有在老師帶領下集體學習並現場臨摹的。
  • 千金盡散名跡留芳:那些民國時期的收藏家
    在驚嘆他們收藏之宏富、鑑藏之精準的同時,今天的收藏家也會得到一定的啟示。戰火中的民國收藏風氣盛行,造就了大批名聲大噪的收藏家,他們收藏的逸聞趣事流傳至今,他們因愛而藏,為藏而專,不僅保存下重要的歷史文物資源,還使得這些文化遺產在他們手中發揚光大。
  • 「張久、張思遠父子歐洲藏畫展」正在展出中
    從柯羅、盧梭到凡高、莫奈,還有馬蒂斯等等,全是真跡 近日,「張久、張思遠父子歐洲藏畫展」正在南京河西新城藝樹家工場2樓的上•美術館展出,由父子二人歷經20多年收藏的一大批歐洲藝術大師的原作珍品集中亮相,其中安格爾、柯羅、盧梭、莫奈、凡高和馬蒂斯等藝術巨匠的真跡作品也同時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