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ARTnews的老牌欄目「藏家Top 200榜單」近日公布了。
我們對200個排名進行粗略檢索發現,中國藏家佔據了34個席位,共40人。
其中,內地12個、中國香港15個、中國臺灣7個。
中國藝術品收藏界的頂級收藏家有哪些,下面我們一一揭開他們廬山真面目。排名不分先後:
王薇與劉益謙夫婦(龍美術館):中國頂級收藏家之一
初中輟學搏得百億身家,劉益謙在資本市場的傳奇故事,又在收藏圈上演。高調又任性的劉益謙的億元藏品清單每年都在刷新中。
他在拍賣會上已成功地將十多件過億元人民幣藝術品收入囊中,包括中國古代書畫、瓷器、當代國際藝術,劉益謙目前身價最高的藏品是他於2015年11月以十多億元買下的莫迪利阿尼的作品《側臥的裸女》。
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
這些昂貴的戰利品都被放在劉益謙、王薇夫婦擁有的上海龍美術館裡展示。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劉益謙、王薇夫婦創辦的龍美術館已擁有兩座場館——浦東館、西岸館。 重慶館也於2016年5月底開幕,構成了「兩城三館」的藝術構架,是目前國內相當具有規模和收藏實力的私立美術館。
未來,劉益謙夫婦還有新的開館和展覽計劃,他們在藝術品市場上買買買的節奏就從來沒有停歇過。正如王薇所言,在收藏上,劉益謙賺多少錢,我就花多少錢!
王津元與郭廣昌夫婦(復星國際)
郭廣昌,年長她4歲,浙江東陽人,畢業於復旦大學,目前擔任復星集團董事長,總資產超過百億。中國頂級收藏家之一
王中軍(華誼兄弟)
王中軍,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1960年出生於北京,1994年獲得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大眾傳媒專業碩士學位;同年,與弟弟王中磊一同創立華誼兄弟。1998年,王中軍先生帶領華誼兄弟成為首個以投資方式進入電影行業的民營公司,並於2009年帶領華誼兄弟在創業板成功上市,成為中國首家上市娛樂公司。中國頂級收藏家之一
喬志兵(油罐藝術中心)
喬志兵對當代藝術的痴迷深入骨髓,自2006年底開始收藏中國當代藝術便一發不可收。他不斷走訪藝術家工作室,並且以每個月都在買的速度增加收藏。時隔一年之後的巴塞爾博覽會則為他打開了另外一扇收藏大門,他的收藏更加開放,不限於國界與媒介,富有冒險精神。
喬志兵在上海斥巨資打造了「油罐藝術中心」
他不僅收藏當代藝術,還在不遺餘力地讓更多的人相信當代藝術。他將收藏展示在他上海的俱樂部裡,並接待了無數國內外藝術愛好者,成為上海的藝術地標。
為藝術冒險的他,還在上海斥巨資打造了「油罐藝術中心」,未來圍繞著5個巨大的油罐,將會形成一個藝術生活的新生態圈。
李琳(江南布衣):
70後的李琳打造了江南布衣的時尚王國, 900多家JNBY,分布在幾大洲。然而她並不認為自己是「時尚專家」,事實上她的時尚事業一直受益於藝術。
李琳每年基本上要去10個藝博會,是巴塞爾、邁阿密、倫敦、紐約以及巴黎、馬德裡等藝博會的常客。甚至在早期她對國外藝術家還沒那麼熟悉的時候,也會先買下來,再順藤摸瓜去研究。
王兵(新世紀當代藝術基金會)
從事證券投資行業20年的王兵, 2000年創辦了鼎天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曾任和現任TCL、匯源、萬通等多家公司的董事。王兵不僅收藏了眾多中國當代藝術家的重要繪畫、雕塑、裝置和影像作品,也對新興的年輕藝術家持續保持著高度的關注。
王兵和薛冰共同發起的新世紀當代藝術基金會(NCAF),為藝術家、策展人、學者和機構提供資助,開展自主性研究項目和出版工作,推動了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在2018年度亦支持了12個藝術創作、展覽、出版及講座等相關活動以及7個非盈利空間。
王健林(萬達集團)
萬達集團的掌門人王健林是收藏家榜單上的常客,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王健林在收藏界小有名氣,他就敢於以800萬元分期付款買下傅抱石的代表作《龍盤虎踞》。
1997年,王健林第一次拜訪吳冠中後,他開始花費巨資,幾乎搜羅了所有流落國外的吳冠中作品。他曾半開玩笑地說,之所以會放棄部隊和政府裡的大好機會及穩定前程,而選擇冒險下海去做房地產,原因就是因為要有錢才能搞收藏,才能買得起他愛的那些書畫。
畢卡索《兩個小孩》
2014年,萬達集團在紐約佳士得夜場拍賣中,以1.72億元人民幣購得畢卡索名畫《兩個小孩》,拉開了中國企業家國際化收藏的大幕。
萬達在銀行租了一個幾百平方米的保險庫存放藝術品,王健林也正在建造大連萬達美術館。如今,萬達的收藏史已經超過20年,其藏品數量之大、質量之高、品類之全,在國內企業中幾乎無人能及。
楊濱(北京達世行)
邵忠(現代傳播集團)
馬雲(阿里巴巴)
馬雲,男,1964年9月10日生於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浙江省嵊州市(原嵊縣)谷來鎮, 阿里巴巴集團主要創始人,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原主席、日本軟銀董事、TNC(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理事會主席兼全球董事會成員、華誼兄弟董事、生命科學突破獎基金會董事。
張明(投資界)
何劍鋒(和美術館)
中國香港藏家共15個席位(18人):
K11創始人鄭志剛
地產界藏家劉鑾雄和劉鑾鴻
出版業藏家B.L AU
投資界藏家GERALD CHAN
房地產界藏家伉儷朱秋慧和張松橋夫婦、藏家MIGUEL CHANG
實業家何鴻卿、徐展堂
建築業界藏家SIMON KWAN
調味品界藏家K.S. LO
元大銀行馬維建
藏家YEUNG WING TAK、DAVID TANG、蔡崇信夫婦
中國臺灣藏家共7個席位(8人)
臺灣藏家陳泰銘、黃崇仁、林百裡、蔡明興和翁美慧夫婦,以及藏家CHANG TIEN GE、YU GI-CHUNG、TSAI CHEN NAN。
雖然榜單本身較往年並沒有變得天翻地覆,但人們對這200位大富豪的名字所產生的好奇心似乎越來越強烈了。
誰最捨得花大價錢買東西,比如一次性消費5000萬美元以上?這些藏家今年有哪些特別的動作?
藝術品是中華文明的重要遺產和精神載體。古代藝術品資產化是將古代藝術品通過文化價值開發,市場化流通傳承,在確真、確權、確值的基礎上,實現金融價值,成為可流動資產,逐步作為黃金的補充,成為國家貨幣信用背書、計入社會資產、財富信用體系,實現古代藝術品的流通性、信用性和金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