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是荷爾蒙和多巴胺的結合體,前者能讓你興奮,後者能讓你快樂。」
在來惜最近接到的傾訴案例裡,很多女孩都有這樣一個疑惑「談戀愛時到底什麼時候應該睡?」
當然,這個問題對於男生而言根本不重要,畢竟在祖宗遺傳下來的基因裡,已經寫滿了諸如「男人只需要儘可能多地交配就好了」等類似的話。
但是對於女孩而言,顧慮就多了很多。
但每個女孩的看法卻又不盡相同,
有的覺得結婚前不應有性生活,因此當男友三番兩次要求時只能拒絕,最後兩人只能以分手結尾,結果分手後女孩開始後悔,覺得如果自己當初答應了會不會就不會這樣;
有的覺得戀愛的時候順其自然,男友想要了給他就好了,反正也真的很喜歡對方,想要一直和他在一起。結果在未來的某天分手後,開始自卑於自己當初的「輕浮」;
還有的覺得,只要兩個人感情到位,對彼此的了解也足夠深入,那就可以在一起睡覺了,但具體什麼時候睡,還是看心情;
......
在中國相對保守的文化觀念裡,性向來不是一個上得了臺面可以隨便說的事情,也因此在我們的文化教育裡,從來不會出現與之相關的詞語。
父母更是諱莫如深,當小朋友問及自己是怎麼來的時,往往也只會被搪塞一句「垃圾堆裡撿來的」。
可是當我們長大後,總不可避免地遇到「婚後才能有性生活,否則就是不自愛」,「約會10次還沒上床,這樣的男人肯定不愛你」這樣截然相反的觀點,到底誰對誰錯?戀愛到底多久可以睡覺?
其實這個答案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不管你選擇在戀愛的哪個時候睡都沒問題,關鍵是你需要做好足夠的準備,並且自己也要很願意才行。
就像是在電影《完美陌生人》裡,爸爸語重心長告誡女兒的一段話:
「這是你人生中一個重要的時刻,是你會銘記一生的事情
不僅是你明天和朋友聊天的談資
如果你以後想起
無論何時回想起來,這件事都會讓你嘴角帶笑的話
你就去做吧
但如果你並不這麼認為或者不太確定
那就忘掉它吧
因為你還有大把的時間」
廖一梅說過,「遇見性,遇見愛,都不稀奇,稀奇的是遇見了解。」
在性生活這件事上,我們應該說,「遇見一個人,遇見性,都不難,難的是我對這件事,沒有任何疑慮」。
當你能接受睡完後的一切後果,哪怕下一秒等待你的是不愛、是分手,你也依然可以挺起胸膛而不會為這件事感到遺憾、失落甚至自卑,那你就去做吧。
那麼現在,你準備好和他睡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