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的事工-聖言會在中國

2021-02-15 聖經語文

聖言會(S.V.D.)標誌

聖言會(拉丁語:Societas Verbi Divini,縮寫SVD;德語:Gesellschaft des Göttlichen Wortes;英語:Society of the Divine Word)是一個國際性的天主教的修士團體,由聖楊生·愛諾德神父(Arnold Janssen)創立於1875年9月8日。總部在義大利羅馬,2013年會員 有6001名,包括4,171名司鐸,分布在近70個國家。現任總會長Rev. Fr. Heinz Kulüke。其使命是把天主的愛、教導、和熱情帶給每一個人(Bringing Christ’s love, teachings and compassion to all people)。

在華傳教沿革 

1879年4月20日,其第一批傳教士安治泰(德國籍)和福若瑟(奧國籍)抵達香港。學習了一段時間中文以後,於1882年前往山東西南部陽穀縣坡裡莊,1885年起負責新成立的山東南境代牧區,這個教區的轄境包括半個山東省:曹州府、兗州府、沂州府和濟寧直隸州。長期以來,方濟各會的神父們無法在這一地區傳教。坡裡莊的100多名教友幾乎就是新教區的全部成員。然而富於進取心的聖言會克服了種種阻力,終於在這一地區打開了局面。

1897年11月曹州教案中,兩名德國籍聖言會傳教士能方濟和韓理加略被殺,德國政府藉機強行佔領山東膠州灣,引發中德衝突,義和團事件使得關係進一步惡化。

曹州教案後,得以將主教座堂建造在兗州府城,並擴展到青島附近的4個縣。1900年,福若瑟神父被選任為省會長;他在濟寧附近的戴家莊建立了聖言會的省會院。1949年,聖言會在山東創建的5個教區-兗州教區、青島教區(1925)、陽穀教區(1933,中國籍主教)、曹州教區(1934)和沂州教區(1937年從青島教區分出)已經擁有20萬教友。此外,聖言會在中國其他省份還陸續建立了信陽代牧區(1923)、新鄉監牧區(1936)、西寧監牧區(1937),並從聖母聖心會手中接管了蘭州代牧區(1923)、和新疆監牧區(1930)。

1933年,聖言會從本篤會手中接管了北京輔仁大學,至新中國接管為止。輔仁大學於1963年在臺復校,聖言會為3大辦學單位之一,對於輔大的重新建校助力甚多。在此之前,北京輔大附中已先於1961年由聖言會在嘉義市獨立復校。

香港和臺灣的事工

聖言會是第一個在德國成立專為向外傳教的國際修會。6千多位會士從事福音傳播、教育和社會服務等工作。從1879年開始派遣2位神父來到中國進行文化事工,由山東擴展到甘肅、河南等地,至1950年有354位聖言會士在中國,建設了10個傳教區。在非洲、澳洲、南美及亞洲的日本、菲律賓也都有聖言會士的傳教足跡。 

國共內戰後,聖言會在中國大陸的會士大多移往臺灣,並以臺北、嘉義兩地為主要據點。1954年,陽穀主教牛會卿被任命為嘉義監牧;北平總主教田耕莘樞機也在1960年至1966年間擔任臺北總教區署理主教。

1970年,甘百德神父到香港創辦聖言中學。

楊生·愛諾德神父在1889年又成立一個名為「聖神婢女會」(Holy Spirit Sisters)的女修會,與聖言會共同進行傳教工作。

聖言會在1954年抵臺後,肩負二項傳教任務,一是經營嘉義地區、阿里山的傳教工作;二是推動輔仁大學在臺復校並管理輔仁大學理工、民生和外語三個學院。除此,還從事堂區、成人職工、外勞、監獄牧靈等使徒工作。

會士的多種膚色、語言,是國際性聖言會的特色。1946年,聖言會士田耕莘被教宗庇護十二世任命為首位華籍樞機主教。另一位聖言會士洪山川在2007年被任命為首位臺籍總主教。

在香港、中國和臺灣的聖言會,屬於同一個會省。中國聖言會未獲準成立,故沒有任何團體。但就聖言會而言,仍視這三地區為完整的會省。

聖言會在青島

聖言會自1882年起進入山東傳教,並於1885年開闢魯南代牧區。1897年德國佔領青島後,魯南代牧區的主教銜宗座代牧安治泰於1898年秋派遣聖言會神父白明德赴青島負責傳教。白明德到達青島之初,在青島天后宮後側用木板搭建一座平房作為臨時天主教堂使用,此處臨時教堂是青島市區的第一處天主教活動場所。 

1898年9月,膠澳總督府公布了第一版城市規劃方案,並於10月開始了土地拍賣。起初,由於德國政府和德國海軍方面對傳教會採取的不信任態度,總督府不肯依照聖言會希望的方式和價格提供他們看好的土地,城市規劃方案也因為將天主教堂規劃在離主城區較遠、鄰近鐵路線的西北方而受到了天主教會的抨擊。總督府的行為令安治泰大為惱火,他認為德軍佔領青島的機會正是用兩位聖言會教士的生命換來的。 

最終在安治泰與白明德的爭取下,聖言會在青島市區購買了至少7處土地,其中一處約3萬平方米的地塊位於一個山坡的頂部,處於歐人商住區與大鮑島華人區之間,風景秀麗。1899年至1902年,聖言會在該地塊上建設了聖言會會館,為傳教會機構所在地,設有辦公室、傳教士住宅、小禮拜堂和印刷廠,設計者為總督府建設局建築師、天主教徒彼得·貝爾納茨(Peter Bernatz)。會館與西側聖心修道院之間是為建設天主教堂預留的位置。會館內的小禮拜堂自1902年啟用,一直到1934年聖彌額爾主教座堂在空地上建成,這裡一直是青島市區天主教徒的禮拜堂。此外,白明德曾在會館內開設一所男童學校。約1906年,聖言會又在臨德縣路的位置建設了一棟兩層樓。

1914年8月,青島戰役爆發。在此期間,聖言會會館曾臨時作為青島督署醫院的戰地病房使用。11月6日,聖言會會館被日軍炮彈擊中。11月7日德軍投降前的20分鐘內,傳教站一共中了九發炮彈,所有的窗玻璃都被震碎,門也被炸毀,傳教士們躲在地下室裡,無人傷亡。戰後,會館建築按原貌修復。1923年3月,聖言會將原男童學校改為明德小學。1951年,明德小學被青島市人民政府接管,後改名為青島德縣路小學。1950年代,外籍教士全部被驅逐,青島天主教會與聖言會脫離關係。文革期間天主教會宗教活動停止,聖言會會館舊址挪作他用。

約1980年代,德縣路小學拆除了建於1906年的兩層樓和聖言會會館舊址的另一小部分以建設教學樓。青島市宗教事務局曾在該建築內辦公。2008年,建筑西翼經歷整修,模仿原貌重建了兩座塔樓的塔頂。2012年11月6日,聖言會會館舊址列入市南區未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一般不可移動文物)名錄。現西翼部分為天主教會所用,部分對外出租做為商鋪。其東側的小禮拜堂舊址(曲阜路1號)現部分為青島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市南大隊中山路中隊所使用,其他房間部分為商業用途,東側部分建築為德縣路小學所使用。

青島聖言會會館的建築


青島教區主教座堂與右側的聖言會會館現狀

這一天主教傳教機構設立在市中心離前海最近的一片丘陵的最高處。兩層建築的南立面沿柏林路展開,西立面則緊鄰蘆伊特波爾德路,圍合成一片長方形的會館。從這一面積很大且臨近華人商業區的土地的選擇上,可以判斷出當時天主教在青島的地位。聖言會建築的兩個入口分設在南翼和西翼的路旁,其中的南入口需經外設的石臺階進入,這是聖言會會館的主要入口。

整個建築的中心實質上是在兩條道路的交匯點,流暢的會館外牆在這裡猛然突出,集成一個小型城堡樣的塔樓,上覆尖頂。建築外觀上下兩層可謂涇渭分明,一層為清水磚牆直接裸露,二層則處理成白色。會館朝向大教堂的一面外牆飾有文藝復興風格的八角窗。條狀的樓前花園環繞著這座建築,樓內設有一個小教堂,一個印刷廠和修會的若干辦公室。內院是一片花園。 

在1898年到1899年間制定的城市規劃第一方案中,福音教堂和天主教堂被分別安排在亨利王子路(今廣西路)的兩個遙相對應的端點。在主教看來,這一位置似乎離華人的商業區過遠。此外,這裡也不如福音堂所佔的高地位置那樣理想。聖言會後曾按照所有傳教機構的慣例從總督府無償地得到一塊相當靠北的地皮,其面積達3萬平米。它位於歐洲區和華人商業區大鮑島的臨接處。 

至1914年德國人離開青島前,清政府對德國傳教土在山東和青島的工作是肯定的。政府的藍皮書說:傳教士在當地居民中的影響,應該受到表揚,許多中國人的猜疑,被傳教士仁慈的勸告驅散了。但是,隨著1900年的庚子事變,德國政府的這種讚揚的聲音隨之就變得弱小和不那麼張揚了。德國在上海的一家報紙把政府的聲音變成了另外一種警告:傳教士不得從事宣傳教會和知識以外的工作,違者予以處罰和驅逐。當然,在這時候,德國在上海的傳媒和變革中的德國政府本身,並不知道離著德國佔領當局自己在青島的被驅逐已經不遠了。1900年時,作為天主教的附屬事業,德籍神甫白明德在聖言會會館的東邊創辦德華學校,1923年3月更名明德小學。學校有2幢樓房,3間平房和一個禮堂。 

~~~~~~~~~~~~~~~~~~~~~~~~~~~~

關注聖經語文 微讀聖教文化

微信公號ID:bible-philia

(長按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禮儀、詩歌、聖言
    禮儀、詩歌、聖言作者:何奇偉禮儀是可見之聖道,如聖人加爾文
  • 正確認識和應用「晨興聖言」!
    問:有人認為只有讀《晨興聖言》的才是主的恢復?怎樣正確地認識和應用《晨興聖言》?《晨興聖言》為水流職事站的刊物。根據刊頭的說明,其出版目的為「幫助聖徒每日晨興享受主話,並幫助聖徒預備為主說話。水流職事站一點沒有意思想藉《晨興聖言》來「控制」全地眾召會。「時代的職事」和「正確的道路」也不能單單以《晨興聖言》來作代表。若有人看待此材料的「意識形態」意義大過「享受主話,被真理構成」的意義,那就有點「焚琴煮鶴」、聖俗不分了。簡單地跟隨主今時代的說話,跟隨羊群的腳蹤,的確是基督徒蒙保守及生命長大的路。
  • 陳穗生牧師談廣州東山堂的牧養事工架構
    廣州東山堂復堂30年來,信徒人數已達上萬,事工團隊從起初幾個發展到如今幾十個,從傳統單一的侍奉發展到如今形式多樣的服侍。近日,中國基督教網站登出廣州東山堂陳穗生主任牧師關於東山堂牧養事工架構及管理方面的分享,內容如下: 隨著得救人數不斷加添的同時,如何使信徒靈性生命也有所成長,教會對事工及時作出調整就顯得尤為重要。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教會的事工一普通事工)
    第六篇 教會論第三節 教會的事工一普通事工1、教會的普通事工1)長老是在牧師事工中教導話語的一方面。「那善於管理教會的長老,當以為配受加倍的敬奉。那勞苦傳道教導人的,更當如此。」因此設立教會事工的第一目的,是叫事工教導、幫助、引導、照顧信徒,使他們與信徒的身份相稱,當迷路時將他引回原路。就是說賜職分是為了將按己意行錯路的羊,救回到靈魂的牧者與監督耶穌之下。2)為了各盡其職弗4:12說,「各盡其職」。「其職」就是指侍奉的工作。具有「僕人、侍奉,執事等意。
  • 耶穌的事工託付給了誰?
    他雖然會覺得被丟棄,但是他實際上已經知道加略人猶大要賣他,彼得要三次否認他,羊群會因為害怕而離開他。耶穌對他們不報期待,因為耶穌知道魔鬼的試探是多麼的強烈,耶穌知道自己的對手是誰,是戳瞎了世人心眼的這個世界的王,是這個世上的壯士,是使萬有都伏在他權下的,是迷惑列國的。
  • 每日聖言祈禱:常年期第廿一主日
    聆聽聖言 耶穌來到了裴理伯的西澤勒雅境內,就問門徒說:「人們說人子是誰?」他們說:「有人說是洗者若翰;有人說是厄裡亞;也有人說是耶肋米亞,或先知中的一位。」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說我是誰?」西滿.伯多祿回答說:「禰是默西亞,永生天主之子。」
  • 詹鳳琴: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詹鳳琴老師在廣東實驗中學任教多年,教育出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省實學子。在學生眼中,詹老師永遠面帶微笑,和藹親切。課堂上,她娓娓而談,引領學生認識理解一條條物理規律;下課後,她抽絲剝繭,耐心細緻地為學生答疑解惑。在詹老師春風化雨的教導下,學生學到的不僅是物理知識,更是端正的學習態度和踏實的學習品質。
  • 主言美好時刻-每日聖言祈禱:聖女小德肋撒
    聆聽聖言 在那時刻,門徒來到耶穌跟前說:「在天國裡究竟誰是最大的?」耶穌就叫一個小孩子來,使他站在他們中間,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變成如同小孩子一樣,絕不能進天國。所以,誰若自謙自卑如同這一個小孩,這人就是天國中最大的。無論誰因我的名字,收留一個這樣的小孩,就是收留我。」
  • 美好時刻-每日聖言祈禱:常年期第廿二周星期一
    聆聽聖言 耶穌來到了納匝肋,自己曾受教養的地方;按他們的慣例,就在安息日那天進了會堂,並站起來要誦讀。教宗方濟各說:「對看不見的事仍要信賴,這會讓我們感到迷失方向:就像跳進深處,不知道將會找到甚麼。我自己經常有這樣的經驗。然而,沒有比全心託賴聖神的指引能給予更大的釋放,放下規劃以及掌握一切細節的控制欲,而依從聖神的啟發、引領和指導,讓祂帶我們到祂願意的任何地方。聖神清楚知道何時何地我們需要甚麼。這就是奧秘豐產的意義!」
  • 辛巴威:美國聯合衛理公會對教會醫院與事工組織給與大批捐贈
    辛巴威教會理事會向老穆塔雷、尼亞迪爾和丁迪聯合衛理公會的事工醫院捐贈了個人防護設備。這些捐贈包括有手套、護目鏡、紅外線溫度計、N95口罩、三層外科口罩、洗手液和一次性防護服。理事會負責新冠狀病毒響應的普世協調員提納希·甘波(Tinashe Gumbo)表示,組織致力於通過保護和激勵一線工作者來對成員教會進行支持。
  • 春風化雨潤心田 - 新時代 - 海外網
    這是奮進的五年這是輝煌的五年回眸「十三五」感受中國的發展活力感受人民不斷增強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過去五年間我國文化領域百花齊放競芬芳春風化雨潤心田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
  • 主言美好時刻-每日聖言祈禱:將臨期第一周星期三
    聆聽聖言 那時候,耶穌離開了那裡,來到加裡肋亞海岸,上了山坐在那裡。於是有許多群眾帶著瘸子、殘廢、瞎子、啞吧、和許多其他的病人來到耶穌跟前,把他們放在祂的足前,祂便治好了他們;致使群眾見到啞吧說話,殘廢康復,瘸子行走,瞎子看見,都大為驚奇,頌揚以色列的天主。
  • 【終身執事】終身執事三重職務(一): 服務聖言與訓導職務(之十)
    因此,執事的主要職責,就是與主教和司鐸合作,宣講基督的奧跡、傳遞基督徒信理、和關注時代的問題;因為這職務並不出於他們自己的智慧,而是出於天主聖言的智慧,召叫眾人皈依和成聖。傳揚福音和宣講天主聖言是執事的本份。按法典明示,執事有權在各地宣講。這權力雖然是建基於聖秩聖事,但在執行時,應要在聖堂主任司鐸的默許下,並懷著謙遜態度,作為天主聖言的僕人而非主人。
  • 中國基督教兩會歡迎芬蘭福音信義會代表團訪問
    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主席傅先偉長老致歡迎詞,代表中國基督教兩會熱烈歡迎芬蘭福音信義會代表團的到來,並回顧了中國基督教兩會2009年訪問芬蘭教會的美好回憶,及以往與芬蘭福音信義會籤訂的友好合作協議。傅長老感謝芬蘭福音信義會在神學院教師留學深造上的幫助及安排教師在金陵協和神學院任教支持中國教會的神學教育事工,期盼雙方進一步加強彼此的理解,促進未來更好的合作。
  • 關注支持「榮耀主」福音事工!
    這個事工原來是由弟兄姐們在工作之餘抽出時間來服侍,但是由於弟兄姐妹們的靈糧的需求量擴大,現在開始有全職同工在服侍。我們相信我們的神是「耶和華以勒」的神,祂必供應我們一切的所需。謝謝家人們,是你們的愛心託起了這個福音平臺;也是你們的關注與分享,把天國的福音傳遍了世界;更是你們的點滴支持,使得榮耀主平臺的同工們得以生活不缺乏。
  • 華人基督教媒體GOOD TV 榮獲NRB「國際電視事工獎」
    2月24日,GOOD TV官方網站發布消息,GOOD TV榮獲2014年NRB頒發的「國際電視事工獎」,NRB是全世界最大的基督教廣播媒體協會,這一殊榮肯定了GOOD TV對於華人媒體宣教事工的貢獻
  • 春風化雨 誨人不倦——記中國首位西班牙語外教瑪麗亞·萊塞亞
    原標題:春風化雨 誨人不倦——記中國首位西班牙語外教瑪麗亞·萊塞亞  新華網北京3月12日電(記者李曄)雖然已經從大學畢業了五十多年,董燕生教授仍然保留著當初學習西班牙語的筆記本,上面的藍色筆跡是他寫的作文,紅色筆跡是外教瑪麗亞·萊塞亞的批改。
  • 【推介】專注聖樂教育的----香港 RC Music 音樂事工
    RC Music創始於 2014 年,主要於香港及中國接案,專門為教會合唱詩班編寫不同類型的樂曲與提供讚美詩伴奏樂譜。
  • 傳教士施敦力傳:鼓浪嶼首座禮拜堂創辦者,曾從事《聖經》漢譯事工
    施牧師看到廈門牧場亟需同工,不斷地呼籲差會派遣更多的宣教士來廈。1846年,施敦力的胞兄亞力山大、胞妹凱薩琳以及養為霖夫婦來廈宣教。施氏兄弟在廈門一起同工,為福音事業貢獻良多,有史學家稱「廈門倫敦會之創業,施家兄弟篳路藍縷之力也。」1847年,施敦力前往上海從事翻譯《聖經》的工作,他的事工就由亞歷山大負責。
  • 榮耀事工 最新發表男女對唱單曲《禱告》
    榮耀事工發布最新製作的男女對唱詩歌,這首詩歌由湯小康擔任音樂製作,演唱者是深受弟兄姊妹喜愛的舒方弟兄和邱翠雯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