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詩歌、聖言
作者:何奇偉
禮儀是可見之聖道,如聖人加爾文(John Calvin)司祭在《基督教要義》(The 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中所言,「仁慈的上帝為照顧我等之軟弱,屈尊祂自己,藉可感之物質將己傳遞於信徒」。
禮儀之所以傳遞恩寵,在於其根基於聖言。禮儀也只有在根基於聖言時才傳遞恩寵。聖禮聖事(Sacraments)是如此,敬拜所用之詩歌也是如此。
我們相信敬拜應該唱《詩篇》的根據,與我們相信聖餐禮(Eucharist)中基督「真實臨在」、洗禮(Baptism)赦罪等的原因是一致的:上帝藉著道而展現祂自己、藉著道而教導我們、藉著道而拯救我們。
所唱的,必須是道;所吃的,無疑是道;所洗的,一定是道。
救恩論(soteriology)、基督論(Christology)、聖禮論(sacramentology),三者密不可分,這在加爾文1545年《日內瓦教理問答》(Geneva Catechism)裡也有所表達。
註:加爾文被日內瓦教會任命為Minister of the Word(直譯為「聖道的執事」),正如聖使徒保羅所自稱的那樣(「執事」,《哥林多前書》4:1)。該詞(「Minister」)在羅馬天主教裡被譯作「聖事的執行人」,也稱「司祭」或「司鐸」(priest,在中文界常錯譯為「神父」),而在誓反教/抗議宗(Protestant)裡被譯作「牧師」。上文談到加爾文時,使用了羅馬天主教的譯法,講論同一個職分。來源:慈母教會是獨一教會;參考:牧師vs.司鐸?長老vs.主教?
參考:Catholic比羅馬天主教更古舊
按系統神學話題分類的文章合輯:
聖教信仰神學研究——文章合輯
已翻譯古舊經典作品:
解經文章合輯:
何奇偉|關於聖經與解經文章合輯
本公眾號神學立場:
正統改革宗信仰告白(「極端改革宗」信仰告白)
何奇偉|「認信」的概念及我的認信
何奇偉|對預定論、宗派等立場的澄清
- 完 -
長按下圖打賞,支持聖教事工
【被釋放的烏戈利諾】
ID:Ugolino-Unshackled
分享古舊文藝與人文思想感悟
可能是目前唯一認信歷史基督教
嚴格持守古舊福音派信仰
推廣改革宗大公主義
並分享古舊文藝與人文思想的公眾號
「被囚於高塔,飢餓痛苦中撕咬著自己的肉體,直等到死亡的降臨。烏戈利諾伯爵的境況是我們每個人的現實,不過,眾人早已習慣了被囚禁,唯有那極少數的夢想者還在仔細聆聽,望著牢籠外的月亮,期待著自由。」
生命短暫,技藝長存
感謝支持文字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