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開口誦讀 :
(a)呼求聖神:〝天主聖神請降臨! 開啟我口領恩典!〞
(b)恭讀聖言: 用「誦讀」或「聆聽」的態度來誦讀聖言,慢慢地、集中注意力地、小心地聆聽每一字每一句,這是上主緘默、細微的聲音,是祂親密的話語。這就是上主
今天親自向我個人所發出的話語。這就是一種虔誠的聆聽,在靜默中懷著敬畏的心聆聽。
(1)聖詠第110篇
【[默西亞是君王也是司祭]
達味的聖詠。上主對我主起誓說:你坐在我右邊,等我使你的仇敵,變作你腳的踏板!
上主由熙雍伸出你的權杖:我要在你仇敵中統治為王!
神聖光輝的王位,你生之日,已偕同你,在曉明之前,好似甘露,我即已生了你。
上主一發了誓,他決不再反悔,你照默基瑟德品位,永做司祭!
上主站在你的右邊助戰,義怒的時日,把列王踏踐;
他要懲罰萬民,堆壘他們的屍首,他在大地各處擊碎他們的頭顱。
他於道旁暢飲溪流,正為此而挺胸抬頭。】
(2)箴言第17章
【與人相處要和善 幹餅一張而平安共食,勝於滿屋佳餚而互相爭吵。聰明的僕人必能管治任性的兒子,且可與弟兄們共分產業。鍋煉銀,爐鍊金,上主煉人心。奸詐的人,愛聽胡言亂語;說謊的人,輕信是非長短。嘲笑窮人的是凌辱他的造主;幸災樂禍的,必不能脫免懲罰。孫兒是老人的冠冕,父親是兒女的光榮。優雅的言詞,不適宜於愚人;虛偽的狂語,更不宜於君王。賄賂在饋贈者眼中,有如寶石;不論他要轉向何方,無往不利。掩飾他人的過錯,可獲得友愛;屢念舊日的過惡,則離間友誼。對明智人一句指責,勝過對愚昧人百次杖擊。暴徒只求叛亂,但有殘酷使者,奉命前來對付。寧願遇見失掉幼子的母熊,不願逢著正在發狂的愚人。誰以怨報德,災禍必不離開他的家。爭論的開端,如水之破堤;在激辯之前,應極加制止。
為人要公正 宣判罪人無罪,判定義人有罪:二者同為上主所憎惡。愚昧的人,既沒有頭腦,手執金錢買智慧,又何益之有﹖朋友平時常相愛,唯在患難中見兄弟。常為人擊掌作保,實是個無知之徒。好爭辯的人,實喜愛罪過;高舉門戶的,必自趨滅亡。誰存心欺詐,不會得幸福;誰搬弄是非,必陷於災禍。生糊塗孩子的,只有悲哀;糊塗人的父親,毫無樂趣。愉快的心,是良好的治療;神志憂鬱,能使筋骨枯萎。惡人在大衣下受賄賂,是為顛倒正義的判詞。精明的人,常面向智慧;愚者的眼,向地極呆望,愚昧的兒子,是他父親的痛苦,是他生母的憂傷。科罰無辜,已屬不當;杖責君子,更屬不義。智者必沉默寡言,達人必心神鎮定。愚人不發言,亦可充作智者;若謹口慎言,亦可視為哲人。】
(3)列王紀下16-18章
列王紀下16章
【阿哈次為猶大王
勒瑪裡雅的兒子培卡黑十七年,約堂的兒子阿哈次登極為猶大王。
他登極時年二十歲,在耶路撒冷作王十六年。他沒有像他祖先達味一樣,行了上主視正義之事,
卻走了以色列土的路,仿效上主從以色列子民面前趕走的異民的醜惡之事,令自己的兒女經火獻神,
又在高丘和綠樹下,焚香獻祭。
阿蘭和以色列進攻猶大
那時,阿蘭王勒斤和以色列王勒瑪裡雅的兒子培卡黑前來進攻耶路撒冷,圍困阿哈次,卻不能取勝。
就在這時,厄東王收回厄拉特重歸厄東,將猶大人從厄拉特趕走;厄東人進入厄拉特,住在那裡直到今日。
阿哈次派者去見亞述王提革拉特丕肋色爾你的僕人,你的兒子,請你上來救我脫離阿蘭王和以色列王的手,因為他們來攻打我」
阿哈次拿出上主殿內和王宮府庫內貯藏的金銀來,送給亞述王作為禮品。
亞述王遂聽從了他的要求,立即前去進攻大馬士革,佔領了那城,將那裡的居民往克爾,殺了勒斤。
聖殿內另立祭壇
阿哈次曾去大馬士革,會見亞述王提革拉特丕肋色爾,他看見了大馬士革的祭壇,就給司祭烏黎雅送去了那座祭壇的圖案模型,和詳盡的製造法。
烏黎雅完全照樣依照阿哈次王從大馬士革送來的祭壇式樣,建築了一座祭壇;烏黎雅司祭就在阿哈次王從大馬士革回來以前,完全照樣造好。
君王從大馬士革回來,看見那座祭壇,就近前上去,
奉獻了他的全燔祭和素祭,行了奠祭,將和平祭的血灑在祭壇上。
然後將上主面前的銅祭壇,從殿的前面,即從新祭壇和上主之殿的中間搬出來,放在祭壇的北邊。
阿哈次王吩咐司祭烏黎雅說:「你應在這大祭壇上焚燒早晨的全燔祭,晚上的素祭,君王的全燔祭和素祭,地方上全體人民的全燔祭、素祭和奠祭;全燔祭的血和各種犧牲的血,你也應灑在這祭壇上;至於這銅祭壇,讓我再加考慮」。
移去殿內的器皿
後來,阿哈次王又拆毀了盆座上的鑲板,挪去了座的銅盆,將銅牛上的銅海搬下,放在石鋪的地上。
此外,為了亞述王的緣故,又拆除了殿內建造的寶座,和君王從外面來到上主殿內的外門。
阿哈次其餘的事跡,都記載在猶大列王寶錄上。
阿哈次與祖先同眼,與祖先同葬在達味城;他的兒子則克雅繼位為王。】
列王紀下17章
【舍亞為以色列王
猷大王阿哈次十二年,厄拉的兒子曷舍亞在撒瑪黎雅登極為以色列王,在位凡九年。
他行了上主視為惡的事,但不像他以前的以色列列王。
亞述王沙耳瑪乃色上來攻打曷舍亞,他便向亞述王稱臣納貢。
後來亞述王發覺曷舍亞企圖造反。原來曷舍亞曾派使者去見埃及王索阿,就不再向亞述王每年納貢,所以亞述王將他拘捕,囚在監裡。
隨後,亞述王進軍侵入全國,直逼撒瑪黎雅,圍攻了三年。
曷舍亞九年,亞述王攻陷了撒瑪黎雅,把以色列人擄往亞述,把他們安置在哈拉黑和靠近哥倉河的哈波爾,以及瑪待各城。
以色列亡國的原因
這是因為以色列子民犯罪,得罪了領他們離開埃及地,擺脫埃及王法郎之手的上主,他們的天主,而去敬拜了別的神,
隨從了上主由以色列子民面前,所驅逐的異民的習俗,和以色列列王所規定的律例。
以色列子民作了不義的事,得罪了上主他們的天主:在他們所有的城中,從守望臺直到設防的城,到處建有高丘;
在各高崗上,在所有的綠樹下,豎有石柱和木偶;
在高丘上,依照上主從他們面前所驅逐的異民的習俗,焚香獻祭,作惡激怒上主;
又敬拜偶像,雖然天主曾明明吩咐他們說:你們不可行這樣的事!
上主曾借眾先知和先見者警告以色列和猶大說:「你們應離棄你們的邪道,按照我給你們祖先所規定的,借我的僕人,眾先知給你們傳授的一切法律,遵守我的誡命和我的法令。」
他們卻不聽從,如同他們的祖先一樣執拗,不肯相信上主他們的天主,
拒絕了上主的法律和他與他們祖先所訂立的盟約,以及對他們所發出的警告;隨從他們四周上主曾命令他們不可效法的異民,追求虛無,自己成為虛無;
拋棄了上主他們天主的一切命令,為自己鑄造神像,即兩個牛犢,製造木偶,敬拜天上萬象,事奉巴耳,
使兒女經火獻神,行佔卜和法術,出賣自己,行上主視為惡的事,激怒上主;
因此,上主對以色列大發憤怒,將他們從自己面前趕走,只留下了猶大支派。
但是,猶大也沒有遵守上主,他們天主的命令,反而也隨從了以色列所行的習俗。
為此,上主拋棄了以色列所有的後裔,使他們受壓迫,任人宰割,終於將他們從自己面前趕走。
的確,自從上主使以色列與達味家分裂以後,以色列便立了乃巴特的兒子雅洛貝罕為王;雅洛貝罕即引以色列遠離了上主,使他們陷於重罪。
以色列子民遂追隨雅洛貝罕所犯的一切罪惡,始終沒有離開,
直到上主將以色列從自己面前趕走,正如上主借自己的僕人眾先知所說的話。因此,以色列由本國被擄往亞述,直到今日。
撒瑪黎雅人的由來
亞術王從巴比倫、僱特、阿瓦、哈瑪特和色法瓦因徙置一些人民,住在撒瑪黎雅各城,以代替以色列人;這些人佔據了撒瑪黎雅,就住在各城內。
他們起初住在那裡的時候,因為不敬畏上主,所以上主打發獅子來,咬死了他們一些人。
有人報告亞述王說:「你在撒瑪黎雅各城徙置的人民,不知敬拜土神的禮儀,因此那神打發獅子來咬死了他們一些人,因為他們不知敬拜土神的禮儀。」
亞述王於是下令說:「你們叫一個從撒瑪黎雅擄來的司祭回去,住在那裡,教給他們敬拜土神的禮儀。」
於是,有一個從撒瑪黎雅擄去的司祭回來,住在貝特耳,教給他們該怎麼敬拜雅威。
雖然如此,各個民族仍然製造自己的神,供在撒瑪黎雅人所建築的高丘上的廟宇中;各個民族在自己所住的城內,供著自己的神。
巴比倫人製造了穌苛特貝諾特,僱特人製造了乃爾加耳,哈瑪特人製造了阿史瑪,
阿瓦人製造了尼貝哈次和塔爾塔克,色法瓦因人使兒女經火,獻於色法瓦因的神阿德辣默肋客和阿納默肋客;
同時他們也敬拜上主,從自己中間選派一些人作高丘上的司祭,在高丘上的廟宇內自己獻祭。
這樣,他們也敬拜上主,也奉事自己的神,從那一國徙置而來的,就照那一國的禮儀。
直到今日,他們仍然依照先前的禮儀而行。雅各伯──上主給他改名為以色列──的子孫,也不全心敬畏上主,也不按照上主給他們所立的條例、禮儀、法律和誡命而行。
上主曾與他們立約,吩咐他們說:「你們不可敬拜別的神,也不可跪拜,也不可事奉,也不可向他們獻祭;
只應敬拜那以強力和伸展的手臂,領你們離開埃地的上主,只應向他跪拜,向他獻祭。
我為你們寫定的條例、禮儀、法律和誡命,要時常謹守遵行,不可敬拜別的神。
我與你們立的盟約,不要忘記,也不要敬拜別的神,
只應敬拜上主你們的天主,他必拯救你們脫離你們一切仇敵的權勢。」
然而,他們不聽,仍然依照他們先前的禮儀而行。
這樣,這些人民敬拜上主,又事奉他們的雕像;他們的子子孫孫也是如此:祖先怎樣行,子孫也怎樣行,直到今日。】
列王紀下18章
【希則克雅為猶大王
以色列王厄拉的兒子曷舍亞三年,阿哈次的兒子希則克雅登基為猶大王。
他登極時年二十五歲,在耶路撒冷作王凡二十九年;他的母親名阿彼雅,是則加黎雅的女兒。
希則克雅行了上主視為正義的事,完全像他祖先達味所行的一樣;
他廢除了高丘,毀壞了石柱,砍倒了木偶,打碎了梅瑟所製造的銅蛇,因為直到那時,以色列子民仍向銅蛇焚香,稱為乃胡市堂。
他信賴上主以色列的天主;在他前後的猶大列王中,沒有一個可與他相比的。
他依靠上主,緊隨不離,謹守上主頒給梅瑟的誡命。
因此,上主與他同在,他無論作什麼,必都順利,且擺脫了亞述王的羈絆,不再作他的藩屬;
又擊敗了培肋舍特人,直追到迦薩,佔領了他們的土地,攻取了守望臺和堅城。
撒瑪黎雅失陷
希則克雅王四年,即以色列王厄拉的兒子曷舍亞七年,亞述王沙耳瑪乃色來進攻撒瑪黎雅,圍困了這城;
三年年底攻下,即希則克雅王六年,以色列王曷舍亞九年,撒瑪黎雅失陷。
亞述王遂將以色列人擄往亞述,徙置在哈拉黑和靠近哥倉河的哈波爾,以及瑪待各城內。
這是因為他們沒有聽從上主,他們天主的聲音,違反了他的盟約:凡上主的僕人梅瑟所吩咐的,他們一概沒有聽從,也沒有遵行。
亞述進攻猶大
希則克雅王十四年,亞述王散乃黑黎布前來進攻猶大的一切堅城,都佔領了。
猶大王希則克雅於是派遣使者,到拉基士去見亞述王說:「我錯了,請你退兵;凡你向我提出的條件,我都接受。」於是亞述王限令猶大王希則克雅繳納三百「塔冷通」銀子,三十「塔冷通」金子。
希則克雅只得把上主殿內,和王宮府庫所有的銀子都交出來。
同時,猶大王希則克雅將上主殿宇門上的金子和他自己包鑲在門柱上的金子都剝下來,交給了亞述王。
大將軍的恐嚇
亞述王從拉基士打發元帥、衛隊長和大將軍率領大軍到耶路撒冷去見希則克雅。他們就上到耶路撒冷,一來到,就站在上池的水溝旁,漂布田間的大路上,
求見君王。希耳克雅的兒子厄裡雅金家宰,舍布納書記和阿撒夫的兒子約阿黑史官,出來迎接他們。
大將軍對他們說:「你們去告訴希則克雅說:大王,亞述王這樣說:你所依靠的,算得什麼依靠﹖
你想空口說話,就是戰略和戰鬥的力量嗎﹖如今你靠誰來背叛我﹖
我現在你看,你依靠的埃及是一根破裂的蘆杖;誰依靠這杖,它就刺傷誰的手,且把手刺透;埃及王法郎對所有依靠他的人,就是這樣。
假使你們對我說:我們依靠雅威我們的天主,希則克雅豈不是曾推翻他的高丘和祭壇,且對猶大和耶路撒冷說:你們只應在耶路撒冷的這祭壇前朝拜﹖
如今你可與我的主上亞述王打賭:我給你兩千匹馬,你是否能給這些馬配上騎兵﹖
若不能,你怎敢拒絕我主上最小僕人中的一個軍長,而去依靠埃及的戰車和騎兵﹖
現在,我上來攻打毀滅這地,難道不是雅威的意思嗎﹖雅威曾對我說:你上去攻打這地,加以毀滅!」
希耳克雅的兒子厄裡雅金、舍布納和約阿黑對大將軍說:「請你對你的僕人說阿剌美話,因為我們都懂;你不要對我們說猶太話,因為城牆上的百姓能聽到。」
大將軍回答說:「難道我的主上打發我來,只對你的主上和你講這些話,而不是對那些坐在城牆上,和你們一樣該吃自己的糞,喝自己的尿的人,講這些話嗎﹖」
大將軍於是站起來,仍用猶太話大聲喊說:「你們聽大王亞述王的話罷!
大王這樣說:你們別上希則克雅的當,他決不能拯救你們脫離我的手;
也不要讓希則克雅使你們依靠雅威說:雅威必會拯救我們,這城決不會落在亞述王手中。
千萬別聽信希則克雅!原來亞述王曾這樣說:你們要與我和好,出來歸順我,各人就可以吃自己的葡萄和無花果,各人也可以喝自己井裡的水,
直到我來領你們到一個與你們本國一樣的地方去,一個有五穀和新酒的地方,一個有食糧和葡萄樹的地方,一個產橄欖油和蜂蜜的地方,叫你們生活下去,而不至於死亡。千萬別聽信希則克雅,因為他欺騙你們說:雅威必拯救我們。
萬國的神中,有那一個由亞述王手中,拯救了自己的國土﹖
哈瑪特和阿帕得的神在那裡﹖色法瓦因、赫納和依瓦的神在那裡﹖撒瑪黎雅地的神在那裡﹖難道他們從我手中拯救了撒瑪黎雅﹖
在這地域中的神,有那一個由我手中救出了自己的國土﹖難道雅威就能由我手中拯救耶路撒冷嗎﹖」
人都不作聲,一句話都沒有回答他,因為君王有命,不要回答他。當下希耳克雅的兒子厄裡雅金家宰、舍布納書記和阿撒夫的兒子約阿黑史官,撕裂了自己的衣服,來見希則克雅,將那將軍的話全部告訴了他。】
(4)迦拉達書2-3章
迦拉達書2章
【其他宗徒贊同保祿
過了十四年,我同巴爾納伯再上耶路撒冷去,還帶了弟鐸同去。
我是受了啟示而上去的;我在那裡向他們陳述了我在異民中間所講的福音,和私下向那些有權威的人陳述過,免得我白白地奔跑,或者徒然奔走了。
但是,即連跟我的弟鐸,他雖是希臘人,也沒有被強迫領受割損,
因為,有些潛入的假兄弟,曾要他受割損;這些人潛入了教會,是為窺探我們在基督耶穌內所享有的自由,好使我們再成為奴隸;
可是對他們,我們連片刻時間也沒有讓步屈服,為使福音的真理在你們中保持不變。
至於那些所謂有權威的人──不論他們以前是何等人物,與我毫不相干;天主決不顧情面──那些有權威的人也沒有另外吩咐我什麼;
反而他們看出來,我是受了委託,向未受割損的人宣傳福音,就如伯多祿被委派向受割損的人宣傳福音一樣;
因為,那叫伯多祿為受割損的人致力盡宗徒之職的,也叫我為外邦人致力盡宗徒之職。
所以,他們一認清了所賦與我的恩寵,那稱為柱石的雅各伯、刻法和若望,就與我和巴爾納伯握手,表示通力合作,叫我們往外邦人那裡去,而他們卻往受割損的人那裡去。
他們只要我們懷念窮人;對這一點我也曾盡力行了。
安提約基雅的事件
但是,當刻法來到安提約基雅時,我當面反對了他,因為他有可責的地方。
原來由雅各伯那裡來了一些人,在他們未到以前,他慣常同外邦人一起吃飯;可是他們一來到了,他因怕那些受割損的人,就退避了,自己躲開。
其餘的猶太人也都跟他一起裝假,以致連巴爾納伯也受了他們的牽引而裝假。
我一見他們的行為與福音的真理不合,就當著眾人對刻法說:「你是猶太人,竟按照外邦人的方式,而不按照猶太人的方式過活,你怎麼敢強迫外邦人猶太化呢﹖」
我們生來是猶太人,而不是出於外邦民族的罪人;
可是我們知道:人成義不是由於遵行法律,而只是因著對耶穌基督的信仰,所以我們也信從了基督耶穌,為能由於對基督的信仰,而不由於遵行法律成義,因為由於遵守法律,任何人都不得成義。
如果我們在基督內求成義的人,仍如他們一樣被視為罪人,那麼基督豈不是成為支持罪惡的人了嗎﹖絕對不是。
如果我把我所拆毀的,再修建起來,我就證明我是個罪犯。
其實,我已由於法律而死於法律了,為能生活於天主;我已同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了,
所以,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內生活;我現今在肉身內生活,是生活在對天主子的信仰內;祂愛了我,且為我捨棄了自己。
我決不願使天主的恩寵無效,因為,如果成義是賴著法律,那麼,基督就白白地死了。】
迦拉達書3章
【成義是由於信德
無知的迦拉達人啊!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 已活現地擺在你們的眼前,誰又迷惑了你們呢﹖
我只願向你們請教這一點:你們領受了聖神,是由於遵行法律呢﹖還是由於聽信福音呢﹖
你們竟這樣無知嗎﹖你們以聖神開始了,如今又願以肉身結束嗎﹖
你們竟白白受了這麼多的苦嗎﹖果然是白白的嗎﹖
天主賜與你們聖神,並在你們中間施展了德能,是因為你們遵行法律呢﹖還是因為你們聽信福音呢﹖
經上這樣記載說:『亞巴郎信了天主,天主就以此算為他的正義。 』
為此你們該曉得:具有信德的人,才是亞巴郎的子孫。
聖經預見天主將使異民憑信德成義,就向亞巴郎預報福音說:『萬民都要你獲得祝福。 』
可見那些具有信德的人,與有信德的亞巴郎同蒙祝福。
基督廢棄了奴隸性的法律
反之,凡是依恃遵行法律的,都應受咒罵,因為經上記載說:『凡不持守律書上所記載的一切,而依照遵行的,是可咒罵的。 』
所以很明顯的,沒有一個人能憑法律在天主前成義,因為經上說:『義人因信德而生活。』
但是法律並非以信德為本,只說:『遵行法令的,必因此獲得生命。』
但基督由法律的咒罵中贖出了我們,為我們成了可咒罵的,因為經上記載說:『凡被懸在木架上的,是可咒罵的。』
這樣天主使亞巴郎所蒙受的祝福,在基督耶穌內普及於萬民,並使我們能借著信德領受所應許的聖神。
弟兄們! 就常規來說:連人的遺囑,如果是正式成立的,誰也不得廢除或增訂。
那麼,恩許是向亞巴郎和他的後裔所許諾的,並沒有說「後裔們」,好像是向許多人說的,而是向一個人,即「你的後裔」,就是指基督。
我是說:天主先前所正式立定的誓約,決不能為四百三十年以後成立的法律所廢除,以致使恩許失效。
如果承受產業是由於法律,就已不是由於恩許;但天主是由於恩許把產業賜給了亞巴郎。
那麼,為什麼還有法律呢﹖它是為顯露過犯而添設的,等祂所恩許的後裔來到,它原是借著天使,經過中人的手而立定的。
可是如果出於單方,就不需要中人了,而天主是由單方賜與了恩許。
那麼,法律相反天主的恩許嗎﹖絕對不是。 如果所立定的法律能賜與人生命,正義就的確是出於法律了。
但是聖經說過:一切人都被禁錮在罪惡權下,好使恩許借著對基督耶穌的信仰,歸於相信的人。
在「信仰」尚未來到以前,我們都被禁錮在法律的監守之下,以期待「信仰」的出現。
這樣,法律就成了我們的啟蒙師,領我們歸於基督,好使我們由於信仰而成義。
但是「信仰」一到,我們就不再處於啟蒙師權下了。
其實你們眾人都借著對基督耶穌的信仰,成了天主的子女,
因為你們凡是領了洗歸於基督的,就是穿上了基督:
不再分猶太人或希臘人,奴隸或自由人,男人或女人,因為你們眾人在基督耶穌內已成了一個。
如果你們屬於基督,那麼,你們就是亞巴郎的後裔,就是按照恩許作承繼的人。】
〝上主的聖言。 感謝天主!〞
(B)默想靜觀: 選出一句特別觸動你的聖言,反覆默想。
(C)聖言金句: 再從今天每章的金句中選出【每日三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