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教理卷二
— 基督奧跡的慶典 —
前言:禮儀的一些基本概念
1066. 天主對受造物的「慈愛計劃」:天父為了世界的得救 和祂聖名的光榮,派遣祂的愛子和聖神,來完成「祂旨意的奧秘」。這就是基督的奧跡, 這奧跡依照一個計劃,在歷史中啟示和實現。
這計劃是:天主上智的「安排」,
①聖保祿稱之為「奧秘的計劃」,
②教父的傳統則稱之為「降生聖言的工程」或「救恩計劃」。
1067. 「這救贖人類和圓滿地光榮天主的工程由舊約子民中所行的奇妙工程預告出來,由主基督予以完成;尤其是以祂的逾越奧跡,即祂光榮的苦難、從死者中復活、光榮升天,來完成這工程,如此,『祂以聖死摧毀了我們的死亡,並以復活恢復了我們的生命』。事實上,基督安眠於十字架上時,從祂的肋旁湧流出整個教會這奇妙聖事」。
因此,教會在禮儀中慶祝的核心是逾越奧跡;基督藉此奧跡,完成了救贖我們的工程。
1068.教會在禮儀中宣布和慶祝的就是基督的奧跡,為使信友能在世界上見証這奧跡,並依此生活:事實上,藉著禮儀,尤其在感恩聖祭中,「我們得救的工程得以實現」,因此,禮儀最能促使信友在他們的生活中表達並昭示基督的奧跡,和真教會的純正本質。
主幾經周折、千方百計、最後派遣子、使得計劃得以實現、子的苦難湧流出教會(奇妙的聖事),教會慶祝這個得救事實
天主教的「禮儀」乃是中譯希臘文Leitourgia之教會術語;而Leitourgia這「詞語」之所以成為基督徒術語,也是經過一段歷史的過程。Leitourgia 由兩部分組成「ergon」即「工作」,Leitos 則為「人民的」,即屬於人民或者為人民。
也就是說Leitourgia在古希臘時代的古典用法是指「公務」或「為大眾(社會)的服務」,代表人民和為人民所做的工作。在基督徒的傳統上,「禮儀」意指天主的子民參與 「天主的工程」。我們的救主、大司祭基督,透過禮儀,在祂的教會內,偕同教會並藉著教會,繼續救贖我們的工程。
1070. 在新約中,「禮儀」一詞不但用來表示敬神之禮的舉行,也意指福音的宣布和愛德的實踐。所有例子都顯示出禮儀與事奉天主和服務人群有關。在舉行禮儀慶典時,教會是僕人,肖似她的主 ── 唯一的「禮儀執行者」(Leiturgos),分享祂司祭(敬禮)、先知(宣布)與王者(愛德服務) 的職務:
因此,理應視禮儀為耶穌基督司祭職務的執行。在禮儀中,藉著有形可見的標記, 且按每一標記專有的方式,表示並實現人的聖化;同時,在禮儀中,也是耶穌基督的奧體,包括元首及其肢體,實行完整的公開敬禮。
梵二禮儀憲章:強調「基督真實臨在」與「教會的公共敬禮」
梵二大公會議「禮儀憲章」開宗明義就在第二節,引用今日(常年期第二主日)獻禮經所說的,「禮儀」就是上主在我們身上「實行救贖的工程」。禮儀憲章第一章五至八節裡詳細說明天主的「救世工程」完成於耶穌基督的降生成人、死而復活的逾越奧跡裡;而教會 ── 基督的奧體,就是救贖工程在時空裡的延續和實現;故此教會以不同的方式,特別在福音的宣講和施行聖事當中,繼續實現這救恩史。
事實上,在「禮儀」當中,基督實在臨在於聖言的宣講、聖事的施行(特別是聖體奧跡)、聖職的服務及奉主之名彼此相聚的天主子民中間;同時,教會也通過基督向聖父獻上心神和真理的崇拜。
故此,「禮儀」基本上就是基督執行祂的司祭職務。
換言之,「禮儀」的本質,就包括了
1. 基督臨在他的子民 ── 教會當中,借著有效的標記
施行祂「救世的工程」;
2. 同時也是整個基督的奧體(教會),元首和肢體,一心一德向天父的公共敬禮。
由這兩個基本的要素就構成基督信仰中的所謂「禮儀」,即七件聖事、日課(聖經頌讚和代禱)和準聖事。
禮儀中慶祝的核心是:逾越奧跡(死亡和復活)
基督藉此奧跡,完成了救贖我們的工程。
1068.教會在禮儀中宣布和慶祝的就是基督的奧跡,為使信友能在世界上見証這奧跡,並依此生活:事實上,藉著禮儀,尤其在感恩聖祭中,「我們得救的工程得以實現」,因此,禮儀最能促使信友在他們的 生活中表達並昭示基督的奧跡,和真教會的純正本質。
1.禮儀是教會生命的泉源
禮儀是基督的工程,也是教會的行動。
禮儀實現並顯示,教會是天主和人類經由基督而共融的有形標記。
禮儀促使信友投身教會團體的新生活,並要求信友「有意識地、主動地和有實效地參與」。
但是、「禮儀並不涵蓋教會的全部行動」:在禮儀之前,先該有福音宣講、信德和皈依,禮儀才能在信友生活中結出果實:在聖神內度新生活,承擔教會的使命,並為教會的合一服務。
2.禮儀是教會行動(生活)所趨向的頂峰,也是教會一切力量泉源。
3.禮儀行為建立教會。信眾在禮儀中得以聖化,成為天主子民、基督奧體、所以建立教會。
4.禮儀體現教會。禮儀行為即體現本地教會,也體現出普世教會
禮儀像一盞指路明燈,引領我們走向天國、
走向成全。到天上就沒有禮儀了.
▲《降生奧跡》壁上的馬賽克。(十字架上的犧牲是教會聖事生活的泉源。馬賽克畫中的瑪麗亞代表著教會,她伸出她的左手,由耶穌被刺開的肋旁,領受血和水——教會聖事的象徵。)
第一部分 聖事性救恩計劃
十字架上的犧牲是教會聖事生活的泉源。馬賽克畫中的瑪麗亞代表著教會,她伸出她的左手,由耶穌被刺開的肋旁,領受血和水——教會聖事的象徵。
※ 聖神降臨(五旬節)五旬節那天,聖神的降臨使教會呈現於世界面前。
聖神的恩賜開創了「分施奧跡」的新時期:教會的時期。1076.
※ 教會的時期
在這時期裡,基督藉著祂教會的禮儀,彰顯、臨現和通傳祂救恩的工程,「直到祂再來」(格前 11:26)。
在這教會的時期,基督一直以適合這新時期的嶄新方式,在教會內並偕同教會生活和行動。
※ 何謂聖事性救恩計劃?
基督藉著聖事而行動;這就是東方和西方傳統共稱的「聖事性救恩計劃」;
就是在教會「聖事」禮儀的慶典中,通傳(或分施) 基督逾越奧跡的果實。
聖事性的救恩計劃,就是透過教會舉行的聖事,尤其是感恩(聖體)聖事,通傳基督救贖的成果,「直到他再來」(格前11:26)。
▲「降生奧跡」壁上的馬賽克畫( 梵蒂岡城 救主之母小堂)
▲天主聖三的工程
第一章 教會時期的逾越奧跡
基督徒禮儀的雙重幅度:
1.天父無條件賜給我們「屬神的福澤」;
2.我們對他作出信德和愛的回應。
聖父賜給我們天上的屬神的祝福:
(父降福我們、揀選我們、聖化我們、成為他的義子)
*「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天主和父受讚美!祂在天上,在基督內,以各種屬神的祝福,降福了我們,
* 因為祂於創世以前,在基督內已簡選了我們,
* 為使我們在祂面前,成為聖潔無瑕的;
* 又由於愛,按照自己旨意的決定,預定了我們藉著耶穌基 督獲得義子的名分,而歸於祂,為頌揚祂恩寵的光榮,這 恩寵是祂在自己的愛子內賜予我們的」(弗 1:3-6)。1077.
天主聖父的降福:
(1)天主賦予生命的行動,天父就是生命的根源
降福 (blessing)一詞,用於天主時,是指天主賦予生命的行動,而天父就是生命的根源,祂的降福既是言語也是恩賜 (bene-dictio, eu-logia,說好話);用於人類時,是表示人在感恩中向其造物主的欽崇和交付,稱為「頌揚」或「讚頌」。1078.
(2)天主的整個工程都是降福
從時間的開始至終結,天主的整個工程都是降福。受默感的作者,藉頌揚世界初創的禮儀詩歌,以至天上耶路撒冷的讚美詩,宣布救恩的計劃是天主一個極豐厚的降福。1079.
1080. 自起初,天主就降福所有生物,尤其是男人和女人。雖然人的罪使大地受到「詛咒」,但天主與諾厄和所有生物所訂的盟約,卻恢復這個令大地充滿生機的降福。人類的歷史原先邁向死亡,然而,自亞巴郎開始,天主的降福卻貫穿人類的歷史,為使人類再回到生命及其根源:由於亞巴郎──「信者之父」藉信德承受了降福,救恩的歷史就開始了。
(3)天主的降福透過救恩事件顯露出來 1081.
* 依撒格的誕生;
* 離開埃及(逾越和出谷);
*恩許賜予福地;
*選立達味;
*天主臨在聖殿裡;
*充軍的淨化以及「卑微的遺民」的回歸。
*法律書、先知書和聖詠交織出選民的禮儀,以紀念天主的降福,同時透過讚頌和感恩,回應天主的降福。
(4)天主透過禮儀把他的降福圓滿的通傳給人,這個恩賜就是聖神 1082.
在教會的禮儀中,天主的降福圓滿地顯示出來並通傳給人:天父受到稱頌和欽崇,因為祂是創造和救恩的一切祝福的根源和終向;祂藉著那為我們降生、死亡和復活的聖言,使我們洋溢祂所賜的福澤;並藉祂(基督)在我們心中傾注那滿載一切恩賜的恩賜:聖神。
(5)基督徒禮儀的雙重幅度
1.天父無條件賜給我們「屬神的福澤」,
2.我們對祂作出信德和愛的回應。
因此,我們了解基督徒禮儀的雙重幅度,就是天父無條件賜給我們「屬神的福澤」,和我們對祂作出信德和愛的回應。一方面,教會為了天父「那不可言喻的恩賜」(格後 9:15),聯合她的主,在「聖神的推動下」 (路 10:21),以欽崇、讚美和感恩來頌謝天父。另一方面,在天主的計劃圓滿地完成之前,教會將不斷向天父呈上「祂恩賜的獻禮」,懇求祂派遣聖神降臨到這些禮品上,降臨於教會、信徒以及全世界,使天主賜與的這些恩惠,藉著結合於司祭基督的死亡和復活,並藉著聖神的德能,結出生命的果實,以「頌揚祂(天父)恩寵的光榮」(弗 1:6)。1083.
透過自己建立的聖事通傳他的恩寵
基督在禮儀中表明和實現他的逾越奧蹟
1、基督透過自己建立的聖事,通傳祂的恩寵.
(1)基督建立聖事
基督「坐在聖父的右邊」,把聖神傾注在祂的身體──教會之內。於是,基督透過自己建立的聖事,通傳祂的恩寵。
聖事是人可以感覺到的標記(言語和行動),是我們現實人性所能觸及的。聖事憑基督的行動和聖神的德能,有效地實現其標記所表達的恩寵。1084.
基督在禮儀中表明和實現祂的逾越奧跡
基督在教會的禮儀裡主要是表明和實現祂的逾越奧跡。耶穌在世的時候,藉著祂的教導和行動,宣講和預告祂的逾越奧跡。當祂的時辰一到,祂經歷了一件在歷史中永存不朽、獨一無二的事件:祂「一次而永遠地」(羅 6:10;希 7:27; 9:12)死亡、被埋葬、從死者中復活、升天,並坐在天父的右邊。這是千真萬確的事件,在我們的歷史中發生了,至今仍是那樣無與倫比的:其他所有的歷史事件,一經發生,隨即消逝,淹沒在過去的歲月裡。但是,基督的逾越奧跡不會停留在過去的歷史中,因為祂已藉著自己的死亡摧毀了死亡,於是,基督本身的一切──祂為全人類所做和所受的苦──都分享了天主的永恆,超越萬世,臨現人間。十字架和復活的事件長存不朽,並吸引眾人歸向生命。1085.
2、基督建立教會,透過教會繼續他的救世工程
(父派遣子、子實現父的旨意並派遣宗徒、賜給他們聖神、宣講福音、為主 作證、解救人脫離死亡進入天國。)
派遣宗徒 .從宗徒的教會起.
「猶如基督為父所派遣, 同樣祂又派遣了宗徒們,使他們充滿聖神,不僅要他們向一切受造物宣講福音, 宣布天主聖子以其死亡與復活,從撒旦權下, 並從死亡中,把我們解救出來,移置在天父的國內;並且要他們以全部禮儀生活的核心 ── 祭獻與聖事,來實現他們所宣講的救世工程」。1086.
宗徒們(教會)—基督的聖事標記
因此,復活的基督賜給宗徒們聖神,把祂的聖化權能賦予他們:他們成為基督的聖事標記。藉同一聖神的德能,他們把這權能授予他們的繼承人。這「宗徒繼承」建構教會的整個禮儀生活;宗徒繼承本身是聖事性的,通過聖秩聖事得以傳遞。1087.
基督=聖事(天父的活的標記)
▽
教會=聖事(基督奧體,基督的標記)
▽
聖事(禮儀)= 基督的行動
「為完成此大業」──分施或通傳祂的救恩工程,「基督常與祂的教會同在,尤其臨在於禮儀行動中。
如此,①祂臨在彌撒聖祭中,臨在司祭身上,『祂曾在十字架上永遠地奉獻了自己,而今祂仍藉著司祭的職務親作奉獻』②祂在感恩祭餅酒形下的臨在,更達至極點。祂又以其德能臨在聖事內,因而無論是誰付洗,實為基督親自付洗。③祂臨在自己的言語中,因而在教會內恭讀聖經,實為基督親自發言。④最後,教會祈禱及歌頌時,祂也臨在其間,正如祂所許諾的:『哪裡有兩個或三個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我就在他們中間』(瑪 18:20)」。1088.
「基督為完成光榮天主和聖化人類的偉大工程,無時不與教會結合,因為教會是基督至愛的淨配,呼喚祂為自己的主,並通過祂向永生之父呈奉敬禮」。1089.
在地若在天——參與天上的禮儀
「在人間的禮儀中,我們預嘗並參與那在天上聖城耶路撒冷所舉行的禮儀,我們以朝聖者的身分向那裡邁進,那裡有基督坐於天主的右邊,作為聖所及真會幕的臣僕;我們偕同天朝全體軍旅,向上主歡唱光榮的讚歌;我們尊敬並紀念所有聖人,希望加入他們的行列;我們也期待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 ── 我們的生命出現,那時,我們將同祂一起出現在光榮之中」。1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