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taboos)簡單地說就是指「被禁止的」。在宗教信仰中,禁忌與該宗教中視為神聖(以及褻瀆神聖)的言行舉止有關,並且用誡命(或法規)的形式表達。天主教的禁忌與其信仰中神聖的對象及違反誡命(犯罪)有關,觸犯禁忌與犯罪不同,禁忌未必出於故意(例如不小心在聖堂喧譁吵鬧或毀損聖像),但犯罪是明知故意而犯,犯罪亦是天主教的禁忌。關於天主教的禁忌,扼要如下。
禁忌一:對信仰對象方面
新約記載耶穌公開傳教時,首先是召叫人跟隨祂(瑪19:21、16:24),因此對天主教與信友而言,最神聖的信仰核心是:信仰並且跟隨主耶穌基督,並在生活中回應祂的召叫。基督徒不再是猶太教徒,而是跟隨耶穌基督並為祂作見證的人,這一群人的信仰團體就是教會。天主教延續首代宗徒的教導與傳承,自一世紀起是以耶穌基督為主、為中心的普世性大公教會,一如安提約基亞的依納爵主教(二世紀初)所說,「哪裡有耶穌基督,哪裡就有大公(天主)教會」。
相反於此的便是天主教最大的禁忌,亦即背教(apostasy)。例如信友否認耶穌基督是唯一的天主、主、天主子與救主,或在思言行為方面褻瀆耶穌基督與三位一體天主(聖父、聖子、聖神);外教人對耶穌基督與三位一體天主的褻瀆與不敬,或以任何方式促使信友背叛或放棄信仰、離開(或阻止返回)教會,或使聖職或修會人員放棄身份與違背誓言,都是首要的禁忌。安提約基亞的依納爵說:「信德是天主賞的神恩,又是耶穌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代價,敗壞人的信德就是犯神靈的淫穢,罪過至重,必受永火的刑罰,聽從他們的人也受同樣的罰。」(得後2:12)也有類似的文字。天主教有《天主教教理》明確說明天主教教理的內容。
禁忌二:誡命方面
保祿宗徒(Paul the Apostle)指出:基督徒雖因耶穌基督的緣故已是在恩寵之下,而非在(梅瑟)律法之下,但不表示因此可以犯罪(羅6:15)。在福音書中耶穌也教導:「如果你願意進入生命,就該遵守誡命」(瑪19:17)。因此天主教與信友都應遵守天主誡命,不可犯罪。明知故意地犯罪(自己犯罪或協助他人犯罪)是天主教與信友的禁忌。
天主教會自開始便承認舊約的神聖性,但更重要的是從耶穌基督的角度來詮釋與理解,包括先知訊息與十誡。耶穌說最大的誡命只有兩條:「你應全心,全靈,全意,愛上主你的天主」與「你應當愛近人如你自己。全部法律和先知,都繫於這兩條誡命」(瑪22:37-40;谷 12:28-34),這「愛的誡命」因此是所有天主教誡命與律法的核心。就積極面而言,所有信友都應努力實踐愛德,不僅全心全靈全意愛天主,也要在生活中愛人如己實踐愛德;相反於此的就是犯罪,其中包括應做而未做的愛德工作;就消極面而言,信友明知故犯地在思言行為上違反十誡內容,就是犯大罪——不論是自己違反或是使他人違反誡命,信友如果犯了罪,應積極主動地求赦罪(和好聖事);外教人以各種方式使教友在思言行為上違反十誡內容,是天主教的禁忌。
具體來說,愛的誡命與十誡的關係是:十誡前三條是愛天主的誡命:一、除了天主之外不可有別的神(欽崇天主在萬有之上),二、不可妄呼上主天主的名(毋呼天主聖名以發虛誓),三、當照上主天主吩咐遵守安息日奉為聖日(守瞻禮主日);另外七條是關於愛近人的誡命:四、應孝敬父母,五、不可殺人,六、不可姦淫,七、不可偷盜,八、不可作假見證害人,九、不可貪戀他人的妻子,十、不可貪圖屬於他人的一切事物。天主教確認十誡具有基本的重要性和意義,信友有遵守十誡的責任;天主教相信十誡是一個不能分割的,每條誡命都涉及其他誡命,因此觸犯一條誡命就是違反整個法律(雅 2:10)。但天主教同時相信,由於耶穌基督賜給我們祂的神聖與恩寵,人能遵守愛的誡命,就是十誡。
天主教以《天主教法典》詳細說明天主教各項規定,自己故意違反或使人故意違反《天主教法典》,是天主教的禁忌。
禁忌三:聖經與宗徒聖傳方面
天主教的神聖經書是聖經,包括舊約與新約。天主教尊崇舊約為真正的天主聖言,其所有經書都是天主所默感的,具有永久的價值,並且為準備普世救主基督的來臨;新約記載了天主啟示的明確真理,是有關耶穌的生平和教導的主要見證。天主教相信聖經是一體的,因為天主聖言是唯一的,兩約中的天主默感也是唯一的。因此,違反聖經的教導、對聖經不敬或褻瀆、或分割聖經、或曲解聖經內容,都是天主教的禁忌。
天主教堅信宗徒聖傳與聖經緊密相連,兩者使基督奧跡在教會內使人受益,都來自同一的神聖泉源,形成同一神聖的信仰寶庫。宗徒聖傳就是基督訊息的傳遞自初期教會開始,以宣講、見證、制度、敬禮、默感書來完成,宗徒把從基督得來、從聖神學來的傳授給他們的繼承者主教,並透過他們而傳諸萬世,至今不墜;信仰寶庫從宗徒們委託給整個天主(公)教會——就是以伯多祿宗徒(Peter the Apostle)為首的宗徒團體,如今就是接受(梵蒂岡)聖座帶領的普世公教會。否認天主教宗徒聖傳、或是意圖凌駕於教會宗徒聖傳之上,都是天主教的禁忌。
禁忌四:禮儀與聖統方面
天主教相信禮儀是卓越的神聖行動,是教會一切力量的泉源,耶穌基督真實親自臨於禮儀中,表達和實現了祂的逾越奧跡,祂在禮儀中親自行動,給世世代代各地的信友通傳祂的恩寵。因此天主教重視禮儀,認為禮儀不屬於基督徒個人,而是屬於天主與普世大公教會的,同時在禮儀方面制定明確清楚的規範。信友違反禮儀規範的行為舉止是天主教的禁忌;外教人在參與天主教禮儀時,不按照天主教禮儀規範的言行舉止、或表現出不敬或冒犯(例如冒領聖體或聖血),均是天主教的禁忌。
聖堂是教會神聖的禮儀場所,是天主的聖殿、天主的家,是耶穌基督臨於人間的可見記號。聖堂中的各種布置,例如:十字架(苦像)、聖體龕、祭臺、讀經臺、聖油與聖水池、聖人(包括天使、聖母與聖人)塑像或畫像、告解室、苦路、主禮的座位等,都是在這個天主聖殿中神聖的標誌與記號。聖堂即便在沒有進行禮儀時,仍是神聖的處所。在聖堂內的任何不敬言行舉止(例如:任意喧譁、不莊重等)都是天主教的禁忌。
天主教會有明確嚴謹的組織架構——聖統,由聖職人員組成,即主教、司鐸(神父)、執事,他們領受了聖秩聖事,組成教會的聖統,在教會內盡聖職,並且團結一致,與教宗(聖座)保持共融,分擔教宗對普世教會的關懷與治理。天主教堅信:教宗是羅馬主教和伯多祿宗徒的繼任者,是教會一個永久可見的合一中心與基礎,是基督的代表、世界主教團的首領、整個教會的司牧,是由天主制定的,享有完全、最高、普遍的權力。信友不遵守(僭越)或是不服從聖統制,是天主教的禁忌;外教人對教會聖職人員(教宗、主教、司鐸、執事)的冒犯或輕蔑,都是天主教的禁忌。
Salve, Regína, Mater misericórdiæ, vita, dulcédo, et spes nostra, salve. Ad te clamámus éxsules fílii Hevæ. Ad te suspirámus, geméntes et flentes in hac lacrimárum valle. Eia, ergo, advocáta nostra, illos tuos misericórdes óculos ad nos convérte. Et Jesum, benedíctum fructum ventris tui, nobis post hoc exsílium osténde. O clemens, O pia, O dulcis Virgo María.
中拉對照經文
母后萬福,仁慈的母親,我們的生命、我們的甘飴、我們的希望。厄娃子孫,在此塵世,向你哀呼;在這涕泣之谷,向你嘆息哭求;我們的主保,求你回顧憐視我們。一旦流亡期滿,使我們得見你的聖子——萬民稱頌的耶穌。童貞瑪利亞,你是寬仁的、慈悲的、甘飴的。天主聖母,請為我們祈求,使我們堪當承受基督的恩許。
提示:文中廣告內容由公眾平臺隨機匹配,並非由本公眾號篩選,但您的每次點擊都會給平臺帶來幾毛的收益,您的支持我們的動力。喜歡本文請點讚,支持我們請分享。您的一次分享就是為傳播福音盡一份力!
Ora et Labora,是一句拉丁語,翻譯為中文的意思就是「祈禱與工作」。這是天主教徒們十分熟知的語句,它源於修道院,由聖教會最偉大聖人之一的聖本篤提出。 聖本篤曾立下一部著名的《聖本篤會規》,成為留給後世教會的重要規章。會規全面規定了祈禱、求知、勞動等各方面,並提倡適度的靈修。會規認為「空閒是靈魂的敵人」,提倡在祈禱之外的時間進行勞作,這被總結成為「Ora et Labora」(祈禱與工作)的規定。 祈禱,是與天主對話;工作,是為天主做事。Ora et Labora,祈禱與工作,是天主教中文網唯一指定的聖物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