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天主教不等同於大公教會
作者:何奇偉
「我盼望,有學識之人不要把那個羅馬教會當成了大公教會。」(I hope this learned man doth not take the particular Romane Church, for the Catholick Church.)
上面的言論出自理察·巴克斯特(Richard Baxter),一位受安立甘教會(Anglican Church)尊敬的英國清教徒長老宗(Presbyterian)牧師,文本取自他於1651年所作《教會中嬰兒會員與嬰兒洗禮的清晰聖經依據》(Plain Scripture proof of Infants Church-membership and Baptism),304頁,何奇偉翻譯
其實,這一問題我早在今年1月份就已經發文闡明:
現在再作一解釋:
羅馬天主教徒又被稱作羅馬教徒(Romanist),他們是羅馬派裂教分子(Roman Schismatic),而並不能等同於公教徒(Catholic)。若把英文的「公教」一詞再回譯為「天主教」(參考:跨文翻譯體現神學思考演化),我們可以說,羅馬天主教徒不等同於天主教徒。因為大公教會/天主教會內並不只有羅馬派/羅馬教這一個傳統。
首先,在基督宗教的範疇內,就有三大天主教支流:
· 羅馬天主教;
· 東方天主教(即東正教);
· 福音派天主教(Evangelical Catholic,即誓反教)。
其中,福音派天主教這一支流又被稱為抗議宗天主教或誓反派天主教,英文:Protestant Catholic。
在福音派天主教這一支流中,又有主要的三大天主教的宗派傳統:
· 奧格斯堡天主教(Augsburg Catholic,即路德宗);
· 改革宗天主教(Reformed Catholic,即加爾文宗/廣義改革宗);
· 安立甘天主教(Anglo-Catholic,即安立甘宗/英國國教)。
對「天主教」概念翻譯及「公教」概念的探討,請參考:概念翻譯:改革宗天主教等;公教之外無救恩;原始的天主教:改革派天主教;我們沒有離開天主教
16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Reformation),某種意義上來講,無非是西方天主教會(西方拉丁教會)裡的有學識之人主張回歸13世紀被阿奎納腐化之前的大公教會信仰/天主教信仰(Catholic Faith),也就是眾使徒和眾教父的舊信仰。比如,因信稱義的教義是每一個古教父所宣講的,包括羅馬主教革利免(Clement of Rome )、主教愛任紐(Irenaeus)、安布羅修(St. Ambrose)大主教、北非主教奧古斯丁(St. Augustine)、屈稜多模(John Chrysostom)大主教等。我已經在以下幾篇文章中有過詳細介紹:① 離開阿奎納與天主教,回到古教父與基督教;② 正統誓反教與羅馬天主教的區別;③ 基督教的宗派、教派、異端
Protestants are true Catholics.
Romanists are schismatics.
天主教會的布林格(Heinrich Bullinger)牧師在1566年《第二瑞士信條》(Second Helvetic Confession)14章〈論人的悔改歸正〉中,引用聖使徒彼得的言論咒詛羅馬教皇的教義,痛斥羅馬教皇為吃教之人,「連同你的金錢一起滅亡吧」!
羅馬天主教在很多基要議題上背離公教信仰,使我們福音派天主教很難與他們合一。羅馬天主教若不悔改,我們也絕對不與他們合一。相關文章推薦:
① 一首詩歌:「宗教改革頌」
② 正統基督教五宗派及代表人物
③ 再思清教徒,談「中庸之道」
④ 人啊,你要往哪裡去?
⑤ 古舊福音派的信仰
⑥ 我們持守大公信仰
⑦ 什麼是正統的基督教信仰?
⑧ 教會之外無救恩
⑨ 真教會的標記
按系統神學話題分類的文章合輯:
聖教信仰神學研究——文章合輯
已翻譯古舊經典作品:
解經文章合輯:
何奇偉|關於聖經與解經文章合輯
本公眾號神學立場:
正統改革宗信仰告白(「極端改革宗」信仰告白)
何奇偉|「認信」的概念及我的認信
何奇偉|對預定論、宗派等立場的澄清
- 完 -
長按下圖打賞,支持聖教事工
【被釋放的烏戈利諾】
ID:Ugolino-Unshackled
分享古舊文藝與人文思想感悟
可能是目前唯一認信歷史基督教
嚴格持守古舊福音派信仰
推廣改革宗大公主義
並分享古舊文藝與人文思想的公眾號
「被囚於高塔,飢餓痛苦中撕咬著自己的肉體,直等到死亡的降臨。烏戈利諾伯爵的境況是我們每個人的現實,不過,眾人早已習慣了被囚禁,唯有那極少數的夢想者還在仔細聆聽,望著牢籠外的月亮,期待著自由。」
生命短暫,技藝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