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教理丨感恩祭的禮儀慶典

2021-02-22 融城佳音

1345. 世代相傳的彌撒

從第二世紀起,我們已有殉道者聖猶思定的見證,他描述了感恩祭程序的基本輪廓。直到今天,這輪廓仍完好地為各大禮儀族群所保存。聖猶思定曾在公元155年左右,向外教皇帝虔誠者安多尼(Antoninus Pius)解釋基督徒所做的:

在我們稱為「太陽日」這天,住在城市和鄉間的信眾,都前來聚集在同一地方。

按照時間許可,誦讀宗徒的記載和先知的著作。

讀經者讀畢,主席便教導和勉勵會眾仿行這些美好之事。

然後,我們一同起立祈禱:為我們自己……,也為所有其他的人祈禱,無論他們身在何地,好使我們都能正直地生活和行動,並忠於誡命,以獲得永遠的救恩。

祈禱結束後,我們彼此親吻。

然後,有人遞上餅與一杯混合了水的酒,交給眾弟兄的主席。

他接過餅酒,便因子及聖神之名,光榮稱頌宇宙之父;並以相當長的時間感恩(希臘文:eucharistian),使我們堪當領受這些恩賜。

當他祈禱和感恩完畢,全體會眾便高聲回應:「阿們」。

主席感恩與民眾回應之後,我們中那稱為執事者,就把祝謝過的餅以及酒和水,分給在場參禮的人;也帶給那些不在場的人。

 

1346. 感恩祭禮儀按照它的基本結構展開,這結構歷經許多世紀,一直保存到今天。它包含著兩大部分,這兩大部分基本上形成一個整體:

——會眾集合,聖道禮儀,包括宣讀聖經、講道和信友禱詞;

——感恩禮儀,包括呈獻餅酒、有祝聖效果的感恩祈禱(感恩經)和領聖體禮。

聖道禮儀和感恩禮儀,共同組成「一個整體的敬禮行動」事實上,在感恩祭裡,為我們擺設的筵席,既是天主聖言的筵席,也是主的身體的筵席。

 

1347. 這不就是「復活的耶穌跟門徒所共進的逾越節晚餐」的情節嗎?復活的耶穌與他們同行時,給他們講解聖經,然後與他們同席進餐時,「他拿起餅來,祝謝了,擘開,遞給他們」。

 

禮儀慶典的進行

 

1348. 所有信友聚集一起。基督徒來到同一地方舉行感恩聚會。此聚會之領導者是基督自己,他是感恩祭的主要執行者(principalagent)。他是新約的大司祭,是他親自以不可見的方式主持整個感恩慶典。主教或司鐸則是以基督元首之名(inpersona Christicapitis)代表他主持聚會,在宣讀聖經後講道,接受獻禮並以感恩經祈禱。所有的人在慶典中,都各按其分,主動參與:宣讀聖經、呈獻禮品、送聖體聖血,全體會眾則以「阿們」顯示他們的參與。

 

1349. 聖道禮儀的讀經包括「先知的著作」,即舊約聖經和「宗徒的回憶錄」,即宗徒書信和福音。宣讀聖經後就是講道,勸勉眾人接受聖言,並切實當作天主的話來領受,且付諸實行。隨後,為全人類代禱,正如宗徒所說的:「首先我勸導眾人,要為一切人懇求、祈禱、轉求和謝恩,並為眾君王和一切有權位的人代禱」(弟前2:1-2)。

 

1350. 呈獻禮品:然後有時以列隊方式,把餅酒帶到祭臺,由司祭以基督之名在感恩祭中奉獻,使之成為基督的體血。這正是基督在最後晚餐中所做的行動:「拿起餅和杯來」。「唯有教會能向造物主獻上這純潔的祭品,即以感恩之心,向造物主獻上他所創造的」。祭品呈獻到祭臺,是沿用默基瑟德的舉動,並將造物主的恩賜交託在基督的手中。是基督在他的祭獻裡,使人類的獻祭達致完美。

 

1351. 從起初,基督徒帶來為感恩祭用的餅酒,也同時帶來他們的禮物,為分給有需要的人。這奉獻(捐獻)的習慣是合乎時代的,是由基督的榜樣所啟發的,他成了貧困的,好使我們成為富有的:

那些富裕的,和願意的人,按照各人的能力捐獻。收集的捐獻,交給主席,用來幫助孤兒寡婦、病人或因其他原故而有所匱乏的人,如囚犯、移民等。總之,是援助所有貧困的人。

 

1352. 感恩經(anaphora):藉著感恩經——感恩和祝聖的祈禱,我們到達慶典的中心和高峰:

在頌謝詞裡,教會藉著基督、在聖神內,感謝聖父;感謝他所做的一切工程:創造、救贖和聖化的工程。整個團體連同天上的教會、天使和全體聖人,不停地讚頌天主,向他高唱「聖、聖、聖」。

 

1353. 在呼求聖神禱詞(epiclesis)裡,教會祈求聖父派遣他的聖神(或他聖化的德能)降臨於餅酒之上,使餅酒藉著聖神的德能成為耶穌基督的聖體聖血,並使那些分享感恩祭宴的人,成為一心一體(某些禮儀傳統把呼求聖神禱詞編排在紀念禱詞[anamnesis]之後)。

 

1354. 在建立聖體聖血的敘述裡,基督所言所行的力量,以及聖神的德能,使基督的聖體聖血在隨後的紀念禱詞裡,教會紀念耶穌基督的苦難、復活和光榮地再來;將聖子為使我們與天主和好的祭獻,呈獻給天主父。

在求恩禱詞(intercessions)裡,教會表示感恩祭是天上人間的整個教會一起舉行的,包括生者、死者;並與教會的牧者,即教宗、教區主教和他的司祭團及執事、以及普世主教和他們的教會,團結合一。

 

1355.在領聖體禮部分,念完主禱文(天主經)及擘餅後,信友領受「天上的食糧」和「救恩之杯」——即基督的體和血,他「為世界的生命」(若6:51)把自己奉獻出來。

這餅酒是「祝謝過的」(古老用法是採被動式eucharisted),因此,「我們稱這食糧為祝謝過的餅(eucharist);只有相信我們所講的是真理,受過洗而獲得罪赦和重生,並按基督的教訓而生活的人,才可分享這食糧」。

相關焦點

  • 天主教教理 - 禮儀慶典(1)(含視頻)
    天主教教理卷二— 基督奧跡的慶典 —前言:禮儀的一些基本概念1066. 天主對受造物的「慈愛計劃」:天父為了世界的得救    和祂聖名的光榮,派遣祂的愛子和聖神,來完成「祂旨意的奧秘」。主幾經周折、千方百計、最後派遣子、使得計劃得以實現、子的苦難湧流出教會(奇妙的聖事),教會慶祝這個得救事實天主教的「禮儀」乃是中譯希臘文Leitourgia之教會術語;而Leitourgia這「詞語」之所以成為基督徒術語,也是經過一段歷史的過程。
  • 《天主教教理》簡介
    1992年《天主教教理》是以法文頒布的,直到1997年,才推出了拉丁文的修訂本,並以此拉丁文版本,作為其他譯文的官方參照本。從《天主教教理》的編撰過程可見,它是整個教會,特別是主教團合作的成果。正如教宗在《信仰的寶庫》宗座憲令中所說:「這教理的完成正反映出主教們團體的本質,見證了教會的至公性。」
  • 兒童感恩祭指南
    幼兒園、天主教學校及各種兒童機構,對這方面的培育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12.  雖然禮儀本身,為兒童也一樣,都有教育的意義,但是在堂區或學校內教授要理課時,講解感恩祭的意義,鼓勵兒童積極、有意識及真誠地參與是非常重要的。這種要理教授必需配合兒童的年齡及智力,同時透過基本的禮規及祈禱,特別是感恩經及兒童有份參與的歡呼詞,使他們明了感恩祭的意義。
  • 天主教彌撒中神父主教的服飾
    1983年問世的教會「法典」第929條規定:司鐸和執事在舉行感恩祭和分送聖體時,應按禮節要求禮儀所規定的服飾。祭披與神職人員是終身相伴的。除舉行彌撒外,主祭的神職人員也可穿上祭披舉行諸如聖體遊行、祝聖新建教堂、抬聖髑等儀式。再者,祭披是在神父晉鐸時所領受的,它已經成了鐸品的特徵,即便在神職人員去世的時候,同樣可以穿上一件或數件祭披入殮。
  • 禮儀、詩歌、聖言
    禮儀、詩歌、聖言作者:何奇偉禮儀是可見之聖道,如聖人加爾文
  • 基督教和天主教有什麼區別?
    各派系教徒只是對本派的教義、神學、經典、禮儀、節日、神職、教制、教歷、教堂等有所了解,而對其他派系的詳情就不甚了解了。本文就基督教三大派系:東正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之間的區別略為分類。我們 學過世界史的人都知道,公元395年,羅馬帝國一分為二,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
  • 聖教禮儀的神聖與尊嚴不可侵犯!(轉發呼籲)
    在禮儀中司鐸是執行基督司祭的職務,以有形可見的標記表示並實現人的聖化。同時,在禮儀中,是基督的奧體,即頭和肢體,實行對天主的公開敬禮(參看天主教教理簡編218。以下簡稱簡編)。換句話說,教會的禮儀就是履行我們人類得救的工程。原來教會本身既是屬人的又是屬神的,是有形兼無形,表現於行動,潛心於默禱,行動是現世的,目標是來世的(禮儀2-7)。
  • (上)】--王神父禮儀聖事系列(五)
    最後藉著感恩慶典(彌撒),我們已與天上的禮儀相融合,且預嘗永生,在那時,「天主將是萬物之中的萬有」(參閱格前15:28)。簡言之,感恩祭是我們信仰的總綱和綜合。這樣稱呼是因為這聖事連接著主在受難前夕與門徒一起享用的晚餐;藉此我們預享那在天上耶路撒冷的羔羊婚宴:「有位天使給我說:『你寫下:被召赴羔羊婚宴的人,是有福的!』他又給我說:『這都是天主真實的話』」(默19:9)。
  • 【教會禮儀】圓氅(Cappa)在天主教內的使用
    這是一種禮儀內使用的服飾,更確切地說是一件長鬥篷(long mantle),服飾在胸前可以打開,用帶子或摩爾斯(morse)連接固定在胸前,保持服飾的穩定。它可以有任何禮儀用色上的改變,其上的圖案也通常沒有固定的形式。任何等級的神職人員,都可以使用這種禮儀服飾。如果是主教穿,則通常要與主教冠(Mitre)搭配使用。
  • 天主教禮儀中的聖鹽
    鹽是非常珍貴的,是獻給天主的合宜之物,甚至被當作結成盟約的祭物(結約之鹽):【此外,凡你獻的素祭祭品都應加上鹽,總不可讓你的素祭,缺少與你的天主結約的鹽;在你的一切祭品上,都應加上鹽奉獻。】(戶18:19)【把它們獻在上主前,司祭在上面撒上鹽,獻與上主為全燔祭。】(則43:24)【上主以色列的天主,曾立鹽約,將以色列王位永遠賜予達味和他的子孫,莫非你們不知道嗎?】
  • 天主教禁忌
    天主教有《天主教教理》明確說明天主教教理的內容。禁忌二:誡命方面 保祿宗徒(Paul the Apostle)指出:基督徒雖因耶穌基督的緣故已是在恩寵之下,而非在(梅瑟)律法之下,但不表示因此可以犯罪(羅6:15)。在福音書中耶穌也教導:「如果你願意進入生命,就該遵守誡命」(瑪19:17)。因此天主教與信友都應遵守天主誡命,不可犯罪。
  • 感恩祭是教會生活的泉源和綱領
    最後藉著感恩祭的舉行,我們得參與天上的禮儀,提前享受永生。所以感恩祭是我們的信德綱領。倘若我們的想法與聖體聖事相符合,聖體聖事也會同我們的想法和諧一致。 聖體聖事的各種名稱 聖體聖事有各種名稱,亦各有來由、茲分訴如後:1.感恩祭:因為耶穌立聖體時,曾拿起餅來舉目向天感謝。
  • 天主教教理—基督的信徒
    主教負有「最高司祭職的恩寵分施者」的責任,尤其是在他自己奉獻或藉他的助手、司鐸們所奉獻的感恩祭中。因為感恩祭是個別教會的生活中心。主教和司鐸們以他們的祈禱和工作、以宣道和聖事的職務去聖化教會,也用他們的榜樣去聖化,「不是做託你們照管者的主宰,而是做群羊的模範」 (伯前 5:3),好能「與託給他們照顧的羊群,一起進入永生」。管理的職務894.
  • 天主教中文祈禱文的起源
    為了使中國讀者能理解,他們竭盡全力譯書著書,將歸依者帶入天主教信仰的核心——救世主耶穌基督其人其事的啟示中。為使信友善度信仰生活,他們從中國人對天主誦經祈禱的愛好中獲得靈感,也從其他宗教的施教方法受到啟發,利瑪竇和羅明堅從傳播福音開始起,就將教理的主要內容與需要誦念的祈禱文結合起來。由「信經、天主經、聖母經」開始解釋信仰真諦,編著了教理書、祈禱經文備教友使用。
  • 天主教歷次大公會議內容
    會議分為三個階段,重點研究天主教和反宗教改革運動,討論《聖經》與《聖傳》的地位、原罪與稱義德教義,以及彌撒聖祭等等禮儀和敬禮聖人的問題。 議決摘要是次為羅馬天主教會之自我改革運動,被稱為「反改教運動」(Counter Reformation)。
  • 基督教的三大派別 -- 天主教 基督新教 東正教
    宣稱教會為耶穌基督所創立,是唯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有權赦免世人的罪。宣傳諸聖相通功、人的肉身可復活和永生。還說善人得享永福,惡人要受永苦等。 天主教會組織特點:它有一套嚴格的教階體制,主要反映在神品方面。天主教的神品分為七品:司門員(一品)、誦經員(二品)、驅魔員(三品)、襄禮員(四品)、副助祭(五品)、助祭(六品)、司祭(七品)。
  • 三賢「耶穌聖心堂」祝聖奉獻慶典
    12月2日,東蒲堂區三賢「耶穌聖心堂」紅燈高掛,鼓樂齊鳴,隆重地舉行了祝聖聖堂奉獻慶典。慶典禮儀由教區主教孟寧友主禮,40多位神父共祭、1800餘位教友參禮。天主教自清朝順治年間傳入三賢村,迄今已有370年歷史,是太原、晉中一帶較早接受信仰的村莊,在光緒26年(1900年)教難中,有115名教友為主致命。 現在,三賢村共有教友200多人(王、程、閆、杜四姓),教友們在本堂王根成神父的帶領下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將教會的各項事業搞得紅紅火火,先後成立了唱經班,管樂隊,鑼鼓隊。
  • 惠儒雅形體禮儀開業慶典圓滿成功
    2020年8.28日惠儒雅開業慶典圓滿成功-END-活動現場金菊吐絲,8.28日上午,河南東方美韻·惠儒雅形體禮儀開業慶典隆重舉行。參加本次活動的領導有濮陽市原副市長張學田先生,濮陽縣原副縣長王志讓先生,上海錦江飯店原黨委書記:高京生女士,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濮陽市文聯副主席王濮方先生等,自媒體採風團有大濮網、龍都網、大嘴說濮陽、生活在濮陽、濮陽全攻略、濮水之陽、京開大道等多人共同見證了惠儒雅形體禮儀開業慶典。
  • 【禮儀】天主教彌撒結構與程序
    感恩經:(感恩經第二式)主祭:上主,禰實在是神聖的,禰是一切聖德的根源。 因此,我們懇求禰派遣聖神,聖化這些禮品,使成為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聖體+聖血。 祝聖后的歡呼 :(請起立)主祭:信德的奧跡。信友:基督,我們傳報禰的聖死,我們歌頌禰的復活,我們期待禰光榮的來臨。主祭:上主,因此我們紀念基督的聖死與復活,向禰奉獻生命之糧、救恩之杯,感謝禰使我們得在禰臺前侍奉禰。我們懇求禰,使我們分享基督的聖體聖血,並因聖神合而為一。
  • 教會有關禮儀服裝的規定
    同時,禮服亦應有助於增加禮儀行動的優雅。司祭、執事、以及平信徒輔禮人員所穿的禮服,在作為禮儀用途之前,宜照《羅馬禮書》中之儀式先加以祝福。336. 各級聖秩及正式任命的各級職務,其共同禮服是長白衣(alba),並於腰間束以聖索(cingulum),除非長白衣縫製合身,無需聖索。若長白衣不能覆蓋日常服裝的衣領,則於穿長白衣前先佩戴方領(amic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