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小鳳仙與一位普通的鍋爐工結為秦晉之好。有研究人員說,小鳳仙就是在這個時候改名為「張洗非」的。「張洗非」這個意味深長的名字或許包含了小鳳仙對於自己後半生的期許吧,她希望自己能夠洗去前半生的是是非非,過安靜的日子,普通的日子,能夠真正為自己活一回。可是小鳳仙並沒有過上正常的生活,她不得不掩飾自己的真實身份,到處奔走。她的過去已經烙印在她的生命裡,為了與蔡鍔將軍兩年的相知,她付出了一生作為代價。也正是因為這兩年的相知,小鳳仙不顧生命掩護蔡鍔回到雲南發動護國戰爭,成為了人們口中「歷史的功臣」,可是她的初心,其實多麼渺小。
都說女人是感性動物,她們會相信在細節上打動自己的人,易先生的體貼,蔡鍔的知遇,一隻戒指,一副對聯,就贏得了她們的心。
這讓我想起一句話:別人一關注你你就敞開心扉,你以為那是坦率,其實那是孤獨。
其實,也就是這份渴望理解的孤獨,讓很多女性一遇到一份懂得,就繳械投降了。尤其是知識等級越高的女人,越容易在細節上被收服,但是她們忘了,其實做到相知並不難,只需要相等的智性、見識就行了。
人的一生很長,以後還會遇到很多能夠相知的人。真正難的,不是相知而是相守。而你要的,除了懂得之外,還應該有一份憐惜。
蔡鍔與小鳳仙的故事被好幾代人傳誦至今,用話劇、影視劇等多種形式演繹,與此同時,也有許多學者專門研究他們的故事,引出了不少爭議,比如小鳳仙究竟是哪裡人?蔡鍔與小鳳仙之間究竟有沒有愛情?小鳳仙病逝於哪一年?甚至有人直接提出蔡鍔出逃根本不是小鳳仙主動相助。自古美女英雄的故事就是為人們所傳頌的,更何況小鳳仙與蔡鍔的這段亂世情緣間接為歷史作出了貢獻,小鳳仙也成為了人們口中的「俠妓」。但在人們津津樂道的那些「名妓」小鳳仙與護國大將軍蔡鍔之間如泣如訴的愛情故事背後,是一個女人,最悽涼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