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萬河谷!4000米雪山我軍炊事班高喊「交槍不殺」,印軍交械投降

2020-12-23 深度工場

近期,加勒萬河谷、鬥拉特別奧裡地以及班公湖地區一下子成為熱點,我們就說說在這裡爆發過的戰鬥。在58年前的1962年中印邊境反擊戰,就是在加勒萬河谷、以及班公湖地區,我軍打垮了印軍精銳第114旅。

加勒萬河谷是高原嚴寒地區,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坡度達40度以上。這裡空氣稀薄,地面光禿。其新藏公路以西、班公湖以北的數萬平方公裡內荒無人煙。

印軍修建了完善的工事,比如,第11旅第14營第3連陣地以沙袋和片石砌成的半地下室5個、地堡16個。工事特點是低下隱蔽,火力交叉,住房與工事相結合;地堡之間有塹壕交通壕相連接。整個印軍第114旅構成了一個巨大的環形陣地。

在這一系列戰鬥當中,其中,班公湖四戰四捷最有出彩,西裡扎普海拔4000米,由第八廓爾喀聯隊第一營第四連連部帶1個排據守,擁有6個地堡,以及以沙袋、石塊砌築塹壕、交通壕,連接各地堡工事,形成的堅固環形防禦。

我軍步兵2團2連和高炮3連抽調117人組成突擊隊,攜帶6門迫擊炮,2挺高射機槍,從兩個方向擔任進攻,2連主攻,2個工兵班預備隊,還有1個班擔任阻援。10與餓1日,2連在兩個方向發起鉗形夾擊,遭遇印軍猛烈機槍射擊。

尖刀班第二班班長潘發枝首先奪取第一座地堡,在頭部負重傷的情況下,又炸毀2座地堡,戰後追記一等功。高射機槍班則封鎖印軍地堡火力點,掩護步兵將手榴彈炸藥包從煙筒裡扔進去,最多一個地堡扔進去3顆手榴彈。

到9點22分,戰鬥22分鐘戰鬥結束,印軍無一漏網,擊斃14人,俘虜25人,繳獲機槍3挺,手槍步槍24把,火箭筒1具,51迫擊炮1門。

4400高地海拔更高,有印軍第八廓爾喀聯隊第一營第四連約1個排防守。築有碉堡5個,房子5間,單人掩體等。10月21日,我軍突擊隊在奪取西裡扎普再攻擊4400高地,在下午13點30分,6門82迫擊炮,1挺高射機槍,1挺重機槍火力掩護,突擊隊分組躍進。

在17點結束戰術,擊斃10人,俘虜12人,繳獲十幾把步機槍和迫擊炮。其中,第二排第五班一個班就炸掉5座碉堡。

絕拉溝位於班公湖以北60餘公裡處,溝寬200-300米,兩側為海拔5000餘米高山,地勢險要。10月22日,我軍117人突擊隊從側後迂迴發起進攻,當時,大雪紛飛,突擊隊在18點30分發動進攻,在19點30分結束戰鬥,其中,戰士馬萬德一個人就擊斃2名印軍,隨後負傷倒地,又抓起印軍武器,擊斃2名印軍,成功掩護突擊排前進,此戰一共擊斃38人,俘虜50人。

第4戰就是,襲擊野營地,全殲尤拉印軍,野營地位於班公湖南岸,離邊界線8公裡,海拔4300米,東西南三面環山,北面臨湖,在戰鬥最後時刻,做飯的炊事兵等4人向東側迂迴,以猛烈射擊,擊退了印軍反撲,立即衝下高地,炊事班邊打邊喊「交槍不殺,優待俘虜」,迫使,8名印軍交械投降。

相關焦點

  • 當學上甘嶺「坑道」經驗,堅守加勒萬河谷,防禦印軍冬季乘虛而入
    起因是印軍奉行前進「蠶食政策」,在加勒萬河口擅自修建簡易公路,甚至主動挑釁攻擊我營帳,我方打了一個漂亮的反擊戰,讓印軍鎩羽而歸。現在還有印軍士兵屍沉河底,印軍不得不出動海軍300蛙人來打撈屍體。印度蛙人印度會咽下這口氣?
  • 印軍T-90坦克部署到加勒萬河谷,真實戰鬥力如何?
    據《印度時報》報導,最近由印度空軍C-17、伊爾-76運輸機和鐵路運輸運抵列城的T-72、T-90主戰坦克,一部分目前已經部署到了加勒萬河谷地區,其中部署到位的T-90主戰坦克一共有6輛,《印度時報》表示這是印度「為最壞的情況」所做的準備。那麼,T-90部署到加勒萬河谷地區,其真實戰鬥力到底如何呢?
  • 加勒萬河谷地區在哪裡?1962年我軍只花了40分鐘就全殲來犯之敵
    加勒萬河發源於我國新疆和田地區阿克賽欽南部薩木崇嶺的加勒萬-岡日峰,發源地有長達35公裡的冰川,向西北流出我國國境匯入印度控制的什約克河。加勒萬河位置圖加勒萬河全長只有83公裡,但是水流比較急,有至少9處深達數十米的深潭,流域面積有1745平方千米。這一地區海拔在5100米左右,河谷與山頂高差有500米左右。
  • 加勒萬河谷的對峙現狀如何了?
    4月印軍越線進入我方加勒萬河,並在河谷內架橋修建碎石公路改變現狀,打破了加勒萬河數十年的平靜。尤其是印方6月15日,單方面挑起加勒萬河谷之戰,雖然印軍來勢洶洶,人數眾多,派出數十倍於我的兵力,最終被我軍勇猛、團結精神一舉擊潰,打得印軍落花流水,狼狽逃竄,死傷慘重。我軍取得了以少勝多的完全勝利,並把印軍驅出了加勒萬河谷。
  • 印軍T90部署加勒萬河谷,根本不是15式的對手,只能當掩體用
    據環球網報導,一個月前印軍就在中印邊境加勒萬河谷地區做好充分準備,部署T-90主戰坦克。T-90坦克是目前印度陸軍裝甲部隊的主力武器,同時也是最先進的坦克。不過印度將T-90充當援軍部署到加勒萬河谷,可能算錯了一步。
  • 印度拍攝《加勒萬河谷》電影,太神了……
    這不,電影製作水準相當可以的印度寶萊塢,要拍攝反映中印兩軍加勒萬河谷衝突的電影《加勒萬河谷》,已經開機拍攝了。近日,有網民發布消息,稱印度要拍攝電影《加勒萬河谷》,並貼了幾張電影拍攝現場照片。對於加勒萬河谷衝突,中國網民可謂是記憶猶新啊!一名網梅風松骨2020就指出:加勒萬河谷衝突,第一撥印軍100多被打死20多;列城印軍前指失去聯絡又調集6個部隊組成6支突擊隊前往增援,結果先後到現場一看都嚇傻了,誰也不敢動。
  • 終於輪到寶萊塢出手,《加勒萬河谷》劇照流出,這是當喜劇片拍?
    印軍士兵我們知道,在今年6月份的時候,中印邊境爆發「加勒萬河谷事件」,此事件導致20名印軍士兵死亡,也讓印度人異常氣急敗壞。果不其然,幾個月後,這部根據「真實事件」胡編的《加勒萬河谷》劇照就流出了,在我們看來可謂是喜感十足。從劇照中我們可以看出以下幾點:首先是「加勒萬河谷事件」發生在今年6月份,正值夏季呢,為何中印兩軍都穿得厚厚的?
  • 不費一槍一彈搞定!印軍在加勒萬河谷陷入絕境,俄:令人拍案叫絕
    小道消息稱,雙方沒有發生熱武器衝突,而是用木棍、磚頭甚至拳頭等,展開了貼身肉搏,有疑似現場的照片顯示,多名印軍倒在地上頭部鮮血直流。據悉,引發本場對峙的是印度方面的一項計劃,印方希望在班公錯湖周圍修建道路,並修一條公路直通加勒萬河谷。此舉遭到我們的反對,印度強行修建,所以雙方才發生衝突。
  • 印度媒體一片歡呼,盛讚印軍在加勒萬河谷的勝利
    與此同時,印度軍方高層在接受國內媒體採訪時強硬表示,雙方「脫離接觸」進程完成後,印度軍隊將恢復對14號點(加勒萬河谷衝突爆發點附近)的武裝巡邏。這可能進一步給印度國內媒體造成錯覺,導致印度國內媒體一片歡呼,盛讚印軍在加勒萬河谷的勝利。在印度媒體和網絡媒體平臺上,還廣泛引用了一張1962年7月15出版的印度《加爾萬郵報》的報導截圖。
  • 前哨:印軍死亡人數為何大增?直升機飛不來,只能公路運傷員
    但在仔細研究了加勒萬河谷地區的交通和醫療後送條件後就會發現,印軍死亡人數的突然增多並不是沒有原因的,當地的交通和印軍醫療救治條件實在太差了。在加勒萬河谷局勢本來已經趨緩情況下,印方一線邊防部隊公然打破雙方軍長級會晤達成的共識,再次跨越實控線蓄意挑釁,真是「自尋死路」。圖:加勒萬河谷,該地河谷海拔超過4000米,兩側山頭海拔接近6000米。
  • 中印加勒萬河谷衝突回顧:以少勝多,挑釁者被打殘!玩火者必自焚
    19日,中國軍人去年在加勒萬河谷包圍國土的英雄事跡報導,成為了全國關注的新聞熱點。 我軍的英雄官兵,挫敗了去年6月印軍越線、挑釁和暴力行為,捍衛了祖國領土尊嚴,驅逐了對方越境人員。在這一過程中,我軍付出了軍官、戰士犧牲受傷的代價,消滅一批主動滋事的敵人,驅逐對方數百人。這一切,責任完全在印方。
  • 印度越境中國的加勒萬河谷在哪裡?
    據環球時報》在5月18日消息印度5月上旬不顧國內疫情暴發,在中印邊境加勒萬河谷蓄意挑起事端。越過邊境線阻攔我方正常巡邏,構工設障,試圖單方面改變邊境管控現狀。著名旅遊景點班公湖就在加勒萬河南邊不遠處。雖說這裡人煙稀少,卻是我國西部重要的戰略要地。在1962中印戰爭爆發前,印軍在此處構築了大量工事地堡、企圖長期佔領。在中印戰爭中這裡成了西線的主戰場。由於印軍一開始就佔據了有利位置,解放軍付出了一定犧牲後收復了加勒萬河谷,守住了這個中國西部重要的戰略要地。
  • 美報告煞有其事:稱衛星拍到加勒萬河谷,印軍遭1000名士兵伏擊!
    文/行人根據海外媒體的相關報導稱,美國的相關部門妄稱我國「一手策劃」了發生在加勒萬河谷的衝突事件,為了做進一步的解釋與說明,還煞有介事的拿出了一張加勒萬河谷的衛星照片,並且表示,在加勒萬衝突事件爆發的一個星期之前,我國就已經在這一地區埋伏了將近
  • 和田加勒萬河谷是怎樣的一條溝谷,為什麼位置如此重要?
    阿克賽欽是唯一連接新疆與西藏地區的樞紐,是新藏公路的重要節點,加勒萬河谷則是阿克賽欽地區的外圍屏障! 這裡古稱蔥嶺,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空氣稀薄,地面沒有植被,數萬平方公裡都是荒無人煙的無人區!
  • 美智庫為印軍叫屈,稱解放軍在邊境早有準備,加勒萬衝突是一圈套
    今年6月15日,在險峻的加勒萬河谷裡,中印兩軍爆發了一場肢體衝突,結果是印軍死20人,重傷18人,輕傷50多人。事後證明,而且印度方面自己也承認,是印軍錯誤判斷形勢,主動發起挑釁引發了兩軍人員的互毆。然而,美國「美中經貿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將此事徹底翻案,竟然稱印度人是中了解放軍的圈套,加勒萬河谷衝突是中方有意發動的。按照該報告的說法,是中方「主動策劃」了6月的加勒萬衝突。USCC高級研究員馬登同時任職於布魯金斯學會。他為了支撐上述觀點,搜盡枯腸找到了三點所謂的「重大證據」。
  • 中方介紹加勒萬河谷衝突:印方跨越實控線挑釁
    中新網6月19日電 據「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消息,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9日詳細介紹中印加勒萬河谷衝突事件來龍去脈。6月19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後,有記者問:你能否詳細介紹加勒萬河谷衝突事件的來龍去脈?中方對解決此次事件持何立場?趙立堅介紹,加勒萬河谷位於中印邊界西段實際控制線中方一側。多年來,中國邊防部隊一直在此正常巡邏執勤。今年4月以來,印度邊防部隊單方面在加勒萬河谷地區持續抵邊修建道路、橋梁等設施。
  • 《加勒萬河谷》開機,解放軍大鬍子軍官「被俘」
    此次事件造成了20名印度士兵喪生,解放軍的傷亡情況尚不清楚。近日,網絡上流傳著印度拍攝電視劇的一些現場畫面,拍攝的主題故事就是上述加勒萬河谷衝突,數十名扮演解放軍以及印軍的演員在拉達克地區爆發衝突,「開機」令一下,印軍士兵拿著鐵棒武器衝向解放軍,最終「俘虜」了解放軍大鬍子軍官。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加勒萬河谷衝突事件的來龍去脈
    趙立堅在當日例行記者會後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了加勒萬河谷衝突事件的來龍去脈及中方對解決此次事件所持立場。  趙立堅說,加勒萬河谷位於中印邊界西段實際控制線中方一側。多年來,中國邊防部隊一直在此正常巡邏執勤。今年4月以來,印度邊防部隊單方面在加勒萬河谷地區持續抵邊修建道路、橋梁等設施。中方多次就此提出交涉和抗議,但印方反而變本加厲越線滋事。
  • 加勒萬衝突吃敗仗受懲,印軍中將辛格被解職,對華鷹派將走馬上任
    今年6月中旬,中印兩軍在加勒萬河谷發生衝突後,印度高層一直沒有對外披露印度軍隊在此次軍事衝突中的"表現",而外界只能從外媒零星的報導中,得到印度軍隊慘敗的消息。印度官方也一直對這一消息諱莫如深,從未做出過任何正式的回應。當被問及時,要麼是"印度軍隊表現地很勇敢"之類的搪塞之詞,要麼便匆匆"一筆帶過"。
  • 印度「加勒萬河谷大捷」電影開拍!我們不拍,真相就被敵人拍了
    最近,在網絡中就流傳出了印度在拍攝「印版加勒萬河谷大捷」的故事。從目前流出的視頻片段來看,印度拍攝的這版「加勒萬河谷大捷」,依舊沒有脫離「抗中神劇」的路線。從流出的畫面當中可以看到,在印度的電影裡由一小撮流亡反動分子扮演的解放軍戰士,在印軍神勇的打擊下,節節敗退,印度士兵在激烈的搏殺當中,展現出了高超的勇氣和強大的戰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