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球正手拉球是相當複雜的技術,想真正掌握並練好正手拉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特別是對於業餘選手而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有所收穫。桌球正手拉球技術包括近臺拉球、中近臺拉球、遠臺拉球,有拉上旋球、下旋球,有近臺快帶、反拉弧圈球,拉半出撞球等等。
關於擊球點
擊球點的最佳位置是在身體的右前方(以右手為例),要保持最佳的擊球位置就必須學好步法,保持好身體的重心,重心的高低要根據來球來決定。馬林經常使用的側身倒地爆衝是不得已而為之,對方搓過來的球又低又長,拉完以後不可能再還原,只有搏殺。
馬林在拉這種球的時候重心低,但是擊球點是球的最高點或下降前期。正手位大角度的球擊球點要根據自己步法移動的情況來決定擊球點的高低。一般情況下是在球的下降中期和後期擊球。
關於如何轉腰
由於桌球是圓周運動,擊球時用腰來控制手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擊球時球拍的後引不是用手往後拉手,而是用轉腰來完成,用腰固定大臂,轉腰的速度要遠遠快於拉手。就是說,在擊球前的擺臂是先轉腰而不是先拉手。而我們好多球迷們在打球時都是先拉手,不知道轉腰,因而在擊球時經常出現身體不協調導致發力不集中或發不出力。
關於收前臂的要領
關於手腕的運用的原則
特別是在比賽中,很多球都不是很規則,來球的落點也是你最難受的地方,這時候就要靠手腕來調節,手腕的調節主要*大拇指和中指用力來完成。其次拉球時板型的控制也要靠手腕來完成,有很多的直板運動員正手拉球時吊腕很厲害,這影響發力,一般情況下,手腕和前臂幾乎在一條直線上,球板把與手腕之間的角度在45度左右。
關於搶衝上旋球和下旋球的區別
關於吃球的問題
我們看一個運動員拉球的好壞,主要是看他拉球時是否吃球。吃球就是球在球板上的停留時間比較長,而不是球一碰球板就出去了。要做到拉球時吃球,就必須每一板球都主動發力去摩擦球,在平時的訓練中儘量少打借力球。
拉球吃球的好壞,在平時訓練中不是很明顯,但在比賽中就有很大的區別。很多球都是在你不到位的情況下要完成拉球的動作,就全靠你用手腕主動發力去摩擦球來調節,你習慣了主動發力拉球,就能在比賽中控制拉球時力量和擊球部位的調節,拉過去很多高難度的球。
如何微調
想掌握桌球正手拉球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業餘愛好者缺少時間和系統的訓練。唯有多和球友交流切磋才是提高的捷徑。
文章來源:桌球迷
★作者觀點僅供參考,不代表本號立場;技術類文章不構成指導意見,請在正規專業教練指導下訓練。
★感謝原作者的辛勤創作,轉載只是為了更好的傳播,沒有商業目的,未能與作者及時取得聯繫,如有侵權,請原作者速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