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豆腐是淮揚菜中一款傳統名菜,它始於清代,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清代乾隆時期稱之為「文師什錦豆腐」。《揚州畫舫錄》云:「枝上村——天寧門下院也,······今歸御花園,僧文思居之,······善為豆腐羹,甜漿粥。至今效其法,謂之文思豆腐。」
傳說在乾隆年間,揚州梅花嶺右側天寧寺有一位名叫文思的和尚,善制各式豆腐菜餚;特別是用嫩豆腐、金針菜、木耳等原料製做的豆腐湯,滋味異常鮮美,前往燒香拜佛的佛門居士都喜歡品嘗此湯,在揚州地區很有名氣。據說,當年乾隆皇帝曾品嘗過此菜,還一度成為清宮名菜;文思和尚擅長製作素饌,除什錦豆腐羹以外,他烹製清湯五豪豆腐也很有名,頗受當時的香客、遊人的歡迎,故有人把「文師」說成「文思」,稱之「清湯文思豆腐」。開始,此文思豆腐純屬素饌,用蘑菇制湯;後經世廚改進,摻入葷配料,素菜葷做,風味更佳。豆腐絲幾經汆水,去掉豆腥味,保持原有的細嫩特色,盛於湯碗,輕浮不沉,甚為新驚,與其它各絲相映成趣,色味俱佳,係為席上珍品。
因該菜為文思和尚所創,人們便稱它為「文思豆腐」,一直流傳至今。從民國初期到30年代時,此菜在江南地區也很有名,不過其製法與清代已有所不同,廚師們對用料和製法作了改進,使其烹調更加考究,滋味更鮮美。
一、特點:
腐絲纖細、輕浮不沉、盈口入味、五彩相映、湯汁清、味鮮醇。
二、原料:
主料:內脂豆腐1盒
配料:水發冬菇20克、熟冬筍15克、熟火腿20克、熟雞脯肉50克、青菜葉10克
調料:精鹽、雞粉、雞清湯
三、製法:
四、操作要領:
關注廚博士微信(chuboshi6868)關注【每日更新】欄目
餐飲共享平臺 國內餐飲第一微媒體
微信號:chuboshi6868
近23萬業內同仁訂閱 每天18萬閱讀量
時間:每日下午五點準時推送
歡迎大師們投稿:郵箱QQ:1533902711,廚博士群:284774378
推送欄目:(每日推送內容)
【頭條推薦】【今日資訊】【培訓專欄】
【廚房專欄】【每日菜品】【HR專欄】
【人物專訪】【職場故事】.
【餐飲微信社區】
微信直接發貼與23萬業內同仁互動交流
【培訓課程】 每14天最新培訓課程
【每日更新】每周七天,下午5點前準時推送,各種菜品,各種酒店管理知識,最新行業諮詢。
分享交流是一種美德,和朋友分享交流更是一種美德。
查看精彩歷史消息,點擊對話框右上角,可以看到前一周的精彩餐飲信息。
添加手機桌面,餐飲信息平臺就像QQ一樣,隨時隨地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