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我想擁有自己的「名字」大器晚成的星二代—約翰·大衛...

2021-01-11 時光網Mtime

時光網特稿媒體和影迷一直念叨的黑人007還沒來得及出現,正在全球影院上映的《信條》提前讓黑人影星成為諜戰大片主角。約翰·大衛·華盛頓扮演的這個沒有名字的「主人公」,和詹姆斯·邦德、傑森·伯恩、伊桑·亨特、傑克·萊恩等大銀幕特工同行一樣,在危急時刻拯救了全世界。

《信條》終極預告

普通觀眾可能會好奇,這個長得像NBA火箭隊球星哈登的小夥子到底什麼來頭,能成為大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首部諜戰大片男主角。如果告訴你他是奧斯卡影帝丹澤爾·華盛頓的大兒子,也就是通常意義上的星二代,你可能會有些恍然大悟。

當然,諾蘭能找到約翰·大衛·華盛頓,也不單純因為他有個好爸爸。

在好萊塢,名門之後從事表演的現象並不少見,青出於藍或者並駕齊驅的有柯克·道格拉斯和麥可·道格拉斯、安吉麗娜·朱莉和強·沃特、馬丁·辛和查理·辛……但更多的星二代都活在成功父輩的陰影之下。

約翰·大衛華盛頓也面臨著這樣的壓力,但他走過的路有些特殊:像是迂迴戰略+彎道超車。(下文簡稱約翰·大衛)

還沒成為童星就愛上了橄欖球

《信條》上映前6年,約翰·大衛·華盛頓甚至都不是個職業演員。他接近30歲才下決心從事演藝事業,但之後又順風順水,34歲出演了坎城評審團大獎、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黑色黨徒》,36歲成為諾蘭作品首位黑人男主角。

用「大器晚成」似乎都不足以形容,說他是「彎道超車」也是可以的。

小時候和爸爸在一起

大銀幕處女秀

約翰·大衛1984年7月28日出生,是家中四個小孩的老大,7歲在便在爸爸出演的《馬爾科姆·艾克斯》中就獻出了大銀幕處女秀,他在電影最後一場戲中亮相,只有一句臺詞。現在回憶起來約翰·大衛·華盛頓都覺得很美好:「我的履歷表上第一部電影就是這部佳片啊。」

《馬爾科姆·艾克斯》是父親丹澤爾·華盛頓和斯派克·李合作的多部作品之一,當明星的孩子就有這點好處,動不動就可在父母輩的電影中早早露臉。

或許是成熟得比較晚,約翰·大衛11歲才意識到爸爸丹澤爾·華盛頓多出名,因為那一年父母竟然給他配了保鏢。也是在這一年,在父親的 《藍魔鬼》中客串之後,他從此遠離了表演,因為他有了其他的愛好。

進入小學之後,約翰·大衛最愛是運動,幾乎每天早上都會打橄欖球。小學畢業後,他決定把職業橄欖球員當成志願。事到如今他並不否認,當初做出這樣的選擇也有擺脫爸爸的名氣的考慮,「橄欖球可以說是我自己賺來的,我可以支配自己的人生,因為我想擁有我自己的名字。」

可能在外人看來,約翰·大衛一直生活在父親的陰影中,但接受《GQ》雜誌採訪時他卻說,和爸爸的相處的過程中他過得很愜意,「有時候我和父親在家一起吹小號;有時候我會把自己的頭髮染成紅色,學習阿拉伯語,他都不會說啥。記得有一題爸爸會陪著我在紐約逛街,突然背誦起莎士比亞《理查三世》的臺詞,和電影裡一樣,但我知道他平時不這麼說話的。」

右邊最高的孩子是約翰·大衛

和爸爸在一起很開心

進入中學後,約翰·大衛的橄欖球水平快速增長,脫離了業餘愛好的範疇,闖入NFL(國家橄欖球聯盟)的決心越來越強烈,他在大學橄欖球隊擔任的是跑鋒。橄欖球這項運動,約翰·大衛奮鬥這麼多年,最想得到的評價是,「我不知道這傢伙哪裡來的,只知道他打球打得不錯。」

確實,在運動場上戴上頭盔,沒人知道你是誰,更不用說你爸是誰,能不能得分完全依靠實力。和如何評價一個演員的演技相比,評價一個運動員的能力相對要客觀很多。

戴上頭盔不會有人知道你是誰的兒子

約翰·大衛還記得,2006年他以亞特蘭大莫爾豪斯學院學生身份NFL選秀訓練營時,特意提醒身邊人不要告訴任何人他爸爸是誰,他想靠自己的本事贏得認可。但第一次訓練結束後,他在休息室發現很多人都在笑,原來訓練營當地的報紙在頭版頭條報導了他參加訓練的事,熟悉他的隊友說你瞞不下去了,你不是只靠你自己了。

約翰·大衛身穿公羊隊球服

這也就是名門之後的無奈,費盡心力想擺脫父親的影響,但媒體和大眾並不會配合你。

2006年NFL選秀他只拿到聖路易公羊隊(如今叫洛杉磯公羊隊)的非選秀自由合約,3個月後就被放棄,改籤到公羊隊下屬的二級隊伍,以Rhein Fire隊員身份參加NFL歐洲比賽。

運動場上,沒人會管你的爸爸是誰。

約翰·大衛發現,要在NFL站穩腳跟成為遙不可及的夢,他冷靜地判斷自己的實力沒法讓他繼續職業之路,於是他打電話給媽媽,希望回到表演領域。但媽媽斷然拒絕,認為不能在這個時候認慫,她希望兒子在橄欖球上繼續堅持,不要放棄。

2009年約翰·大衛轉投到UFL聯盟( United Football League)的薩克拉門託山貓隊,在這期間,他還抽空參與了爸爸《艾利之書》的演出。2012隨著跟腱撕裂和UFL倒閉,29歲的他不得不下決心告別橄欖球。

離開橄欖球對約翰·大衛不是件容易的事,他在《GQ》雜誌回憶2013年從球隊租住的公寓回到童年房間,那一刻除了懷戀,最大的感受是失敗,「我曾經是獨立的,但那時候真是低谷,不僅丟掉了工作,而且橄欖球事業徹底結束,我想要的都離我遠去。」

剛從賽場上回來那兩年,他在家呆著無所事事時,甚至還考慮過利用自己的社會學文憑去當老師,倔強的他不願意沾父親光去當演員。

2014年HBO正在為《球手們》尋找演員,華盛頓家的朋友、經紀人安德魯·Finkelstein聽說丹澤爾的兒子打過橄欖球,就問他要不要試試。

約翰·大衛還在打球時就特別喜歡看HBO美劇,尤其是《欲望都市》和《黑道家族》興趣頗大,比如特別喜歡埃迪·法可在《黑道家族》中太太的角色,而他成年後首個表演角色就來自HBO,也算是個巧合。

約翰·大衛和媽媽背著爸爸為了試鏡進行了排練,最終拿到了角色後才公布真相。

《球手們》的製作人是巨石強森

《球手們》預告

得到HBO《球手們》的機會,丹澤爾·華盛頓知道之後的反應是怎樣?約翰·大衛·華盛頓表示:「他就是簡單地祝賀,但提出了一個條件,去拍導航集,然後回來得好好學習"。

拍完導航集,約翰·大衛就去了表演學校進修。再好的遺傳因素,沒有後天訓練也難成大器。

佐伊·克拉維茲(搖滾巨星蘭尼·克拉維茲和女星莉莎·博內特的女兒)是他的朋友,兩家人經常聚會,她說約翰·大衛這幾年越來越自信,她非常理解對方的處境。因為佐伊的情況也很類似,父母都是演藝圈大咖,更容易得到經紀人的幫助,更容易得到機會。但如果做不好,大家會覺得你不配,會覺得你不如你的父母,這方面壓力比一般演員大很多。

克里斯多福·諾蘭在多個場合表示,選擇約翰·大衛·華盛頓是因為《球手們》和斯派克·李導演的《黑色黨徒》。如果說前者還是靠自己橄欖球的背景,那麼後者就體現了明星父親的優勢。

《爵士風情》海報

丹澤爾·華盛頓和斯派克·李合作超過多次,約翰·大衛提到一個細節:《黑色黨徒》劇本朗讀會當天,約翰·大衛座位背後牆上的海報就是父親和斯派克·李合作的《爵士風情》。他說,當天的場景很詭異「斯派克坐在那發號指令,我爸坐在我背後觀察一切。」

2018年坎城《黑色黨徒》首映時,諾蘭剛好坐在導演斯派克李旁邊,多年後斯派克·李問他是不是因為這次首映,讓他下決心選約翰·大衛當《信條》男主角,諾蘭笑著說:差不多吧。

其實諾蘭去坎城前就看過約翰·大衛在《球手們》裡的演出,那時候諾蘭還不知道他是誰,更不知道他爸是誰。

諾蘭說自己寫劇本時,很少會把演員代入進去,但寫《信條》時腦海裡擺脫不了約翰·大衛的模樣,於是寫完就安排和正在拍《球手們》的約翰·大衛見面。

和諾蘭談笑風生

由於《信條》動作場面非常多,約翰·大衛身上的運動天賦發揮了優勢,諾蘭說:「我記得很多年前,007系列製片人艾伯特·R·布洛柯裡第一次看到肖恩·康納利,並認定對方可以演邦德的場景。會面結束後,艾伯特看到肖恩康納利離開的樣子,像一隻黑豹、貓科動物的樣子。」

約翰·大衛為《信條》進行排練

諾蘭覺得,約翰·大衛也有點類似的條件,覺得他的運動能力特別適合《信條》男主角,譬如可以實拍中爬上高速行駛的消防車,可以實現逆轉時間打鬥的場景。

累到了

即使有著職業橄欖球員的底子,但《信條》裡一場一場的動作戲還是讓約翰·大衛累到虛脫,他好幾次感覺自己沒法在床上爬起來,認為自己拍不完。「很多年前我為了保住NFL的工作而拼命,沒想到拍個電影我又要拼命了」

但這部電影值得他這樣的付出,即使他可能會受傷他也願意,因為2億美元投資的諾蘭大片,多少人搶著想要這份工作啊。

傳聞諾蘭片場沒椅子 坐地上總可以吧

《黑色黨徒》預告片

在出演美劇《球手們》那幾年,約翰·大衛有意不出席媒體宣傳活動,因為不想被問到和父親的問題。直到《黑色黨徒》才不得不出來面對記者。因為影片入圍了坎城電影節,次年又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海量的公關活動,實在是躲不過去了。

《黑色黨徒》劇照

出來露臉還有個重要原因:通過這部片,媒體和影迷都知道約翰·大衛是真的能表演,不只是有個明星老爸。

《信條》今年的發行倒省了事,沒有盛大首映,沒有媒體記者會。影片去年秋天就殺青,眼看著影片檔期一次次推遲,甚至都擔心上不了大銀幕,還好最終天隨人願。

華盛頓全家在上映前就在空空的華納公司放映廳看過全片,被問到父親如何評價他的表演?約翰·大衛·華盛頓說:「爸爸只是緊緊地擁抱了他,說很愛我,在我家這就是很大的讚許了。」

父子倆在NBA賽場

事實上,在等待《信條》上映的期間約翰·大衛也沒閒著,他偷偷地和贊達亞出演了愛情電影《馬爾科姆和瑪麗亞》,在挑戰了犯罪片、間諜片後,又來到了愛情片領域。

不可否認,父親的影響力和人脈對他的「大器晚成」幫助很大,但師父領進門修行在那個人,今後的約翰·大衛·華盛頓能有多大成就,只能走著瞧了。

本文部分內容編譯自《君子》《GQ》雜誌約翰·大衛·華盛頓專訪

相關焦點

  • 《信條》男主角:我想擁有自己的「名字」大器晚成的星二代—約翰...
    時光網特稿媒體和影迷一直念叨的黑人007還沒來得及出現,正在全球影院上映的《信條》提前讓黑人影星成為諜戰大片主角。約翰·大衛·華盛頓扮演的這個沒有名字的「主人公」,和詹姆斯·邦德、傑森·伯恩、伊桑·亨特、傑克·萊恩等大銀幕特工同行一樣,在危急時刻拯救了全世界。
  • 《信條》男主角:我想擁有自己的"名字"
    進入小學之後,約翰·大衛最愛是運動,幾乎每天早上都會打橄欖球。小學畢業後,他決定把職業橄欖球員當成志願。事到如今他並不否認,當初做出這樣的選擇也有擺脫爸爸的名氣的考慮,「橄欖球可以說是我自己賺來的,我可以支配自己的人生,因為我想擁有我自己的名字。」
  • 《信條》主演:想當職業橄欖球球員的「星二代」
    角色永遠是最令我投入的部分。」 約翰·大衛透露,在第一時間得知自己將成為諾蘭電影男主角後,他曾向影帝老爸丹澤爾·華盛頓求教,老爸給他支的招就是「把功課做在前面,不要被傳奇、英雄嚇倒。」 《信條》上映之後,觀眾的一個普遍反映就是「看不懂」,而事實上,演員們同樣看不懂劇本,包括約翰·大衛。
  • 《信條》主演約翰·大衛·華盛頓:想當橄欖球運動員的「星二代」
    在約翰·大衛看來,《信條》主人公是一個願為使命、為他為之奮鬥的人赴死的人。「我愛這一點,我認為這證明了他的本質。在整個故事中,他對待死亡的態度多次被重新定義。我想他的發現是,通過這些不同的時間支配規則,他能夠改變事物……他或許還有能力以新的方式拯救世界。或許他也無法改變,但我相信,只要知道還有可能,我們對事物的看法、對自身的看法就會一直改變。」
  • 《信條》裡的約翰·大衛,曾經只想「擺脫」他那有名的父親丨人物
    他在很小的年紀就見識到了當父親聲名大噪之後,周圍勢利者對待他們一家的態度變化;另一方面,一旦有人知道他的父親是誰,人們稱呼他的方式也會產生變化,哪怕是他後來在橄欖球場上跑出了100碼,次日的新聞標題也會寫「丹澤爾的兒子跑出了100碼」,仿佛「約翰·大衛」這個名字是不存在的——順便一提,他沒有中間名,「約翰·大衛」就是他完整的名字;再到後來,為了避免被人追問,或是引發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約翰·大衛甚至開始編造父親的職業
  • 丹澤爾華盛頓兒子謊稱爸爸坐牢,靠自己大器晚成,怕女友另有所圖
    從小對演戲產生濃厚興趣的凱奇,不想被人說靠關係,刻意隱去與叔叔一樣的姓氏,給自己取了藝名。星二代的眼界和資源是普通家庭的孩子羨慕不來的,同時光環也是魔咒,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被認可。乾脆隱姓埋名,靠自己闖出一番事業來,比如約翰.大衛.華盛頓。
  • 大衛·馬佐茲:DC熱劇《哥譚》裡的少年蝙蝠俠,能否承擔起重任?
    他將蝙蝠俠的一身行頭傳遞給下一代年輕的演員,而在《哥譚》裡飾演少年蝙蝠俠的大衛·馬佐茲能否接下重任。《哥譚》第五季集合了最強大的演員陣容,而大衛·馬佐茲飾演布魯斯·韋恩,班傑明·麥肯錫飾演詹姆斯·戈登局長和卡門·比康多瓦飾演「貓女」賽琳娜·凱爾在劇中擁有很大的戲份,也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 毛姆:查爾斯·狄更斯及其《大衛·科波菲爾》
    狄更斯脫下她手上的戒指,戴在自己的手上,終生戴到老死。他悲痛欲絕。不久他在日記中說:「此刻她若跟我們在一起,還是那個迷人、快樂、和藹可親的夥伴,比我的任何親友更同情我的想法和感受,我想我再也別無所求,只求這種幸福繼續下去。但她已經走了,祈求上帝發發慈悲,願我有一天能與她重逢。」他安排死後葬在她旁邊。
  • 想成功,任何時候都不晚!擁有這四種特徵,往往能大器晚成
    在商界,有很多大器晚成的企業家,他們人到中年,才通過努力發跡,由此可見,想成功,任何時候都不晚!天生我才,必有用,大器晚成,也是一種境界,但是,並不是人人都能大器晚成。而那些真正能夠大器晚成的人,通常具備這四種特徵,早晚苦盡甘來,往往能大器晚成,你有嗎?第一,為人處世,能進能退,遊刃有餘。
  • 星二代叫什麼?吳尊女兒是吳欣怡,董潔兒子的名字一聽就覺得很帥
    今天要和大家一起聊聊星二代的大名,看看明星們都給孩子起了什麼名字吧。最近,北京感恩公益基金會官微分享了一則消息,稱收到了一筆善款,來自吳欣怡和吳鑫樂。後來才發現原來是藝人吳尊以一雙兒女的名義向「守護者後盾行動」捐贈的善款,正能量滿滿,Max的大名吳鑫樂還罕見曝光。
  • 二貨脫口秀|聊聊我的大器晚成夢!
    大家好,我是隔壁老羅,今天和大家聊聊大器晚成!大器晚成出自《老子》四十二章:「大方無隅,大器晚成。」意思是指能擔當重任的人物要經過長期的鍛鍊,所以成就較晚。我今年31,事業平平,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實大器晚成也是對長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話,我朋友就常用大器晚成來安慰我,他們對我說:你看,俞敏洪31歲才創立了新東方,張朝陽32歲才創立了搜狐,你急什麼?我就說:你說我急什麼急?留給我大器晚成的例子不多了!我心理剩下的三道防線是35歲的馬雲,43歲的任正非,跟60歲的姜子牙!
  • 「星二代」戶口簿上都叫什麼?黃多多的最文藝,而他的名字最霸氣
    眾所周知,一個人名字將伴隨著一人的一生。因此,一個好的名字,在人的一生當中也會對其給有莫大的幫助。不僅如此,一個人的名字,其中也是蘊含著老一輩,對於新生代的期望以及祝願。而在娛樂圈之中,大部分藝人的名字,也都是藝名。其中也包括一些星二代們的名字,也都是藝名。但是,你們是否知道,那些星二代們的在戶口簿上的真實姓名,又是什麼呢?而哪一位明星父母是最有文化,給自己孩子起的名字是最好聽的呢?
  • 星二代F4:曹穎兒子自帶王子光輝,胡靜兒子名字真霸氣
    娛樂圈除了我們在節目裡看著長大的萌娃,還有不少鮮少露面的高顏值星二代。論顏值,曹穎的兒子必須拿來說一說。他大名王梓涵,小名「王子」,人如其名自帶王子光輝。媽媽曹穎是知名主持,爸爸王斑是國家一級演員,小時候的王子就長得可愛,但看不出長相隨爸還是隨媽。
  • 最「慘」星二代,因「家裡沒錢」初中退學,困境中卻活出自己的一片天
    說起郭麒麟,他是一個很爭氣的星二代,在和別人的相處過程中,郭麒麟都特別的謙虛且低調。雖然郭麒麟只是說相聲的,並不是偶像劇的演員,但是他卻靠著自己的魅力收穫了很多的粉絲。郭麒麟小時候更像一個"留守兒童"大家都知道郭德綱應該算是大器晚成,所以郭德綱剛創業的時候,他連家裡房租的租金都賺不夠,更不要說維持基本的生活保障了。都說貧賤夫妻百事哀,所以在郭麒麟還很小的時候他的前妻就嫌棄家裡太窮,所以便狠心的拋下了還不懂事的郭麒麟和郭德綱離婚了。
  • 大衛·李:我把自己最後的籃球記憶,都定格在聖安東尼奧的歲月裡
    但是,籃球的世界並不總會像童話故事那樣擁有一個美好的結局,很多人帶著希望而來,卻含著失望而去。如13年的麥迪、16年的大衛·韋斯特。不過在我心中的那份遺憾名單裡,大衛·李的馬刺生涯絕對佔有一席之地。在加盟馬刺之前,大衛·李就已經拿過總冠軍了。所以,當他在加盟馬刺時,更看重的是機會,是團隊的氛圍。
  • 她是日本最強星二代,15歲就擁有了「頂配」人生!
    譯為:我還不了解,這個國家和這個世界。去了解吧,為了變得更強,去了解吧,為了向前踏出一步,去了解吧,為了守護自由。用新聞開拓未來。沒錯,這就是木村光希,大家公認的擁有「頂配」人生的美少女。當木村光希被採訪談起自己的外貌,臉兩側各有一顆痣時,她說道:「媽媽右臉,和爸爸左臉的同樣位置也各有一顆,這兩顆痣是爸爸媽媽給我的禮物。」
  • 約翰·列儂逝世40周年:永不消失的理想國
    兩個人頻繁的爭吵讓每個成員都以為自己是樂隊裡被孤立的一個。此時,樂隊已有分崩離析之勢。而此時約翰·列儂,已有出走之心。小野洋子的出現似乎讓處於混亂中的列儂重新找到愛的秩序。小野洋子年長列儂7歲,她的恣意奔放的個性立刻為列儂注入了一道暖光。約翰·列儂甚至將自己名字改為「約翰·小野·列儂」。列儂說:「是洋子的愛,把我最好的一面給激發出來」。
  • 納什均衡是約翰·納什一個人的
    約翰·納什通過組合知識A、知識B、知識C、知識D、排除知識E,從而發現了納什均衡。知識A是約翰·納什腦殼裡的知識。甲使用腦電波技術把知識B映給納什。納什均衡是納什發現的,甲發現的知識不是納什均衡,甲發現的與納什均衡相同的知識可以以甲自己的名字命名。納什均衡的所有權人是約翰·納什;甲發現的與納什均衡相同的知識的所有權人是甲;納什、甲發現的相同的知識歸各自所有。乙使用腦電波技術讓納什想起納什知道的知識C 。
  • 「星二代」背後,明星父母的附屬品
    文 | 娛樂硬糖 謝明宏編輯 | 李春暉「清揚新世代大使:小S女兒許曦文」,品牌特地帶上媽媽名字真的尬。不管許曦文是不是因為老媽才得到代言,這麼一帶大家都會只往唯一的方向去想。內娛和好萊塢成為星二代樂土時,卻鮮少有韓國星二代的消息。這與明星的職業待遇恐怕息息相關,不好混誰還想讓孩子受苦?「星二代」標籤的背後,資源的不均衡有目共睹。想想未來的市場,養成系偶像和星二代們分庭對抗,是不是還挺光怪陸離的?想想竟還是十幾年前的超女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