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網特稿媒體和影迷一直念叨的黑人007還沒來得及出現,正在全球影院上映的《信條》提前讓黑人影星成為諜戰大片主角。約翰·大衛·華盛頓扮演的這個沒有名字的「主人公」,和詹姆斯·邦德、傑森·伯恩、伊桑·亨特、傑克·萊恩等大銀幕特工同行一樣,在危急時刻拯救了全世界。
《信條》終極預告
普通觀眾可能會好奇,這個長得像NBA火箭隊球星哈登的小夥子到底什麼來頭,能成為大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首部諜戰大片男主角。如果告訴你他是奧斯卡影帝丹澤爾·華盛頓的大兒子,也就是通常意義上的星二代,你可能會有些恍然大悟。
當然,諾蘭能找到約翰·大衛·華盛頓,也不單純因為他有個好爸爸。
在好萊塢,名門之後從事表演的現象並不少見,青出於藍或者並駕齊驅的有柯克·道格拉斯和麥可·道格拉斯、安吉麗娜·朱莉和強·沃特、馬丁·辛和查理·辛……但更多的星二代都活在成功父輩的陰影之下。
約翰·大衛華盛頓也面臨著這樣的壓力,但他走過的路有些特殊:像是迂迴戰略+彎道超車。(下文簡稱約翰·大衛)
還沒成為童星就愛上了橄欖球
《信條》上映前6年,約翰·大衛·華盛頓甚至都不是個職業演員。他接近30歲才下決心從事演藝事業,但之後又順風順水,34歲出演了坎城評審團大獎、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黑色黨徒》,36歲成為諾蘭作品首位黑人男主角。
用「大器晚成」似乎都不足以形容,說他是「彎道超車」也是可以的。
小時候和爸爸在一起
大銀幕處女秀
約翰·大衛1984年7月28日出生,是家中四個小孩的老大,7歲在便在爸爸出演的《馬爾科姆·艾克斯》中就獻出了大銀幕處女秀,他在電影最後一場戲中亮相,只有一句臺詞。現在回憶起來約翰·大衛·華盛頓都覺得很美好:「我的履歷表上第一部電影就是這部佳片啊。」
《馬爾科姆·艾克斯》是父親丹澤爾·華盛頓和斯派克·李合作的多部作品之一,當明星的孩子就有這點好處,動不動就可在父母輩的電影中早早露臉。
或許是成熟得比較晚,約翰·大衛11歲才意識到爸爸丹澤爾·華盛頓多出名,因為那一年父母竟然給他配了保鏢。也是在這一年,在父親的 《藍魔鬼》中客串之後,他從此遠離了表演,因為他有了其他的愛好。
進入小學之後,約翰·大衛最愛是運動,幾乎每天早上都會打橄欖球。小學畢業後,他決定把職業橄欖球員當成志願。事到如今他並不否認,當初做出這樣的選擇也有擺脫爸爸的名氣的考慮,「橄欖球可以說是我自己賺來的,我可以支配自己的人生,因為我想擁有我自己的名字。」
可能在外人看來,約翰·大衛一直生活在父親的陰影中,但接受《GQ》雜誌採訪時他卻說,和爸爸的相處的過程中他過得很愜意,「有時候我和父親在家一起吹小號;有時候我會把自己的頭髮染成紅色,學習阿拉伯語,他都不會說啥。記得有一題爸爸會陪著我在紐約逛街,突然背誦起莎士比亞《理查三世》的臺詞,和電影裡一樣,但我知道他平時不這麼說話的。」
右邊最高的孩子是約翰·大衛
和爸爸在一起很開心
進入中學後,約翰·大衛的橄欖球水平快速增長,脫離了業餘愛好的範疇,闖入NFL(國家橄欖球聯盟)的決心越來越強烈,他在大學橄欖球隊擔任的是跑鋒。橄欖球這項運動,約翰·大衛奮鬥這麼多年,最想得到的評價是,「我不知道這傢伙哪裡來的,只知道他打球打得不錯。」
確實,在運動場上戴上頭盔,沒人知道你是誰,更不用說你爸是誰,能不能得分完全依靠實力。和如何評價一個演員的演技相比,評價一個運動員的能力相對要客觀很多。
戴上頭盔不會有人知道你是誰的兒子
約翰·大衛還記得,2006年他以亞特蘭大莫爾豪斯學院學生身份NFL選秀訓練營時,特意提醒身邊人不要告訴任何人他爸爸是誰,他想靠自己的本事贏得認可。但第一次訓練結束後,他在休息室發現很多人都在笑,原來訓練營當地的報紙在頭版頭條報導了他參加訓練的事,熟悉他的隊友說你瞞不下去了,你不是只靠你自己了。
約翰·大衛身穿公羊隊球服
這也就是名門之後的無奈,費盡心力想擺脫父親的影響,但媒體和大眾並不會配合你。
2006年NFL選秀他只拿到聖路易公羊隊(如今叫洛杉磯公羊隊)的非選秀自由合約,3個月後就被放棄,改籤到公羊隊下屬的二級隊伍,以Rhein Fire隊員身份參加NFL歐洲比賽。
運動場上,沒人會管你的爸爸是誰。
約翰·大衛發現,要在NFL站穩腳跟成為遙不可及的夢,他冷靜地判斷自己的實力沒法讓他繼續職業之路,於是他打電話給媽媽,希望回到表演領域。但媽媽斷然拒絕,認為不能在這個時候認慫,她希望兒子在橄欖球上繼續堅持,不要放棄。
2009年約翰·大衛轉投到UFL聯盟( United Football League)的薩克拉門託山貓隊,在這期間,他還抽空參與了爸爸《艾利之書》的演出。2012隨著跟腱撕裂和UFL倒閉,29歲的他不得不下決心告別橄欖球。
離開橄欖球對約翰·大衛不是件容易的事,他在《GQ》雜誌回憶2013年從球隊租住的公寓回到童年房間,那一刻除了懷戀,最大的感受是失敗,「我曾經是獨立的,但那時候真是低谷,不僅丟掉了工作,而且橄欖球事業徹底結束,我想要的都離我遠去。」
剛從賽場上回來那兩年,他在家呆著無所事事時,甚至還考慮過利用自己的社會學文憑去當老師,倔強的他不願意沾父親光去當演員。
2014年HBO正在為《球手們》尋找演員,華盛頓家的朋友、經紀人安德魯·Finkelstein聽說丹澤爾的兒子打過橄欖球,就問他要不要試試。
約翰·大衛還在打球時就特別喜歡看HBO美劇,尤其是《欲望都市》和《黑道家族》興趣頗大,比如特別喜歡埃迪·法可在《黑道家族》中太太的角色,而他成年後首個表演角色就來自HBO,也算是個巧合。
約翰·大衛和媽媽背著爸爸為了試鏡進行了排練,最終拿到了角色後才公布真相。
《球手們》的製作人是巨石強森
《球手們》預告
得到HBO《球手們》的機會,丹澤爾·華盛頓知道之後的反應是怎樣?約翰·大衛·華盛頓表示:「他就是簡單地祝賀,但提出了一個條件,去拍導航集,然後回來得好好學習"。
拍完導航集,約翰·大衛就去了表演學校進修。再好的遺傳因素,沒有後天訓練也難成大器。
佐伊·克拉維茲(搖滾巨星蘭尼·克拉維茲和女星莉莎·博內特的女兒)是他的朋友,兩家人經常聚會,她說約翰·大衛這幾年越來越自信,她非常理解對方的處境。因為佐伊的情況也很類似,父母都是演藝圈大咖,更容易得到經紀人的幫助,更容易得到機會。但如果做不好,大家會覺得你不配,會覺得你不如你的父母,這方面壓力比一般演員大很多。
克里斯多福·諾蘭在多個場合表示,選擇約翰·大衛·華盛頓是因為《球手們》和斯派克·李導演的《黑色黨徒》。如果說前者還是靠自己橄欖球的背景,那麼後者就體現了明星父親的優勢。
《爵士風情》海報
丹澤爾·華盛頓和斯派克·李合作超過多次,約翰·大衛提到一個細節:《黑色黨徒》劇本朗讀會當天,約翰·大衛座位背後牆上的海報就是父親和斯派克·李合作的《爵士風情》。他說,當天的場景很詭異「斯派克坐在那發號指令,我爸坐在我背後觀察一切。」
2018年坎城《黑色黨徒》首映時,諾蘭剛好坐在導演斯派克李旁邊,多年後斯派克·李問他是不是因為這次首映,讓他下決心選約翰·大衛當《信條》男主角,諾蘭笑著說:差不多吧。
其實諾蘭去坎城前就看過約翰·大衛在《球手們》裡的演出,那時候諾蘭還不知道他是誰,更不知道他爸是誰。
諾蘭說自己寫劇本時,很少會把演員代入進去,但寫《信條》時腦海裡擺脫不了約翰·大衛的模樣,於是寫完就安排和正在拍《球手們》的約翰·大衛見面。
和諾蘭談笑風生
由於《信條》動作場面非常多,約翰·大衛身上的運動天賦發揮了優勢,諾蘭說:「我記得很多年前,007系列製片人艾伯特·R·布洛柯裡第一次看到肖恩·康納利,並認定對方可以演邦德的場景。會面結束後,艾伯特看到肖恩康納利離開的樣子,像一隻黑豹、貓科動物的樣子。」
約翰·大衛為《信條》進行排練
諾蘭覺得,約翰·大衛也有點類似的條件,覺得他的運動能力特別適合《信條》男主角,譬如可以實拍中爬上高速行駛的消防車,可以實現逆轉時間打鬥的場景。
累到了
即使有著職業橄欖球員的底子,但《信條》裡一場一場的動作戲還是讓約翰·大衛累到虛脫,他好幾次感覺自己沒法在床上爬起來,認為自己拍不完。「很多年前我為了保住NFL的工作而拼命,沒想到拍個電影我又要拼命了」
但這部電影值得他這樣的付出,即使他可能會受傷他也願意,因為2億美元投資的諾蘭大片,多少人搶著想要這份工作啊。
傳聞諾蘭片場沒椅子 坐地上總可以吧
《黑色黨徒》預告片
在出演美劇《球手們》那幾年,約翰·大衛有意不出席媒體宣傳活動,因為不想被問到和父親的問題。直到《黑色黨徒》才不得不出來面對記者。因為影片入圍了坎城電影節,次年又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海量的公關活動,實在是躲不過去了。
《黑色黨徒》劇照
出來露臉還有個重要原因:通過這部片,媒體和影迷都知道約翰·大衛是真的能表演,不只是有個明星老爸。
《信條》今年的發行倒省了事,沒有盛大首映,沒有媒體記者會。影片去年秋天就殺青,眼看著影片檔期一次次推遲,甚至都擔心上不了大銀幕,還好最終天隨人願。
華盛頓全家在上映前就在空空的華納公司放映廳看過全片,被問到父親如何評價他的表演?約翰·大衛·華盛頓說:「爸爸只是緊緊地擁抱了他,說很愛我,在我家這就是很大的讚許了。」
父子倆在NBA賽場
事實上,在等待《信條》上映的期間約翰·大衛也沒閒著,他偷偷地和贊達亞出演了愛情電影《馬爾科姆和瑪麗亞》,在挑戰了犯罪片、間諜片後,又來到了愛情片領域。
不可否認,父親的影響力和人脈對他的「大器晚成」幫助很大,但師父領進門修行在那個人,今後的約翰·大衛·華盛頓能有多大成就,只能走著瞧了。
本文部分內容編譯自《君子》《GQ》雜誌約翰·大衛·華盛頓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