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孩子是不是父親的親生骨肉?在很多人眼裡,唯一能證明血緣關係的就是DNA,而DNA也是地球中所有生命相同的基本代碼,如果所有生命都有一個相同的代碼,是不是可以說: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也許你會覺得這種說法有些荒謬,但事實上所有不同生物的DNA代碼都有相似的聯繫,比如我們經常見到的水果:香蕉,裡面就有60%的DNA和我們人類是相似的。
香蕉基因跟人類相似,到底是不是無稽之談?DNA和基因又有何區別?
人類和香蕉的相似度是真的嗎?香蕉為何會擁有人類基因呢?這個統計數據到底從何而來?這到底是不是無稽之談?不管你用什麼眼光看待這個問題,事實就是如此,而且相關科學研究表明,我們人類跟植物的基因相似度達到了50%,在眾多植物中,就已經包括香蕉。其中有兩種說法:50%DNA相似度和50%基因相似度,兩者有何區別呢?
DNA與基因的關係:包含與被包含
在地球中,基因對於生物體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很多遺傳因素都是通過基因傳遞的。一直以來科學家們也都沒有放棄對DNA和基因的研究,DNA是DNA的分子,它主要是由脫氧核苷酸連接而成的兩條長鏈,螺旋而成的結構。是生物中的一種重要遺傳物質,而基因雖然也是一種有效遺傳的DNA片段,但是這種基因只佔據了DNA的2%。
打個比方:DNA與基因的關係就好像是我們與表親的關係,表親一般都是母親家族的親戚,雖然沒有堂親這種親密的血緣關係,但是我們也和表親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俗話說得好:表親三千裡,堂親五百年。而DNA和基因的關係就是我們與表姐,表哥,表姑的關係。我們與香蕉相似的百分之五十基因,又跟DNA有何聯繫?這種是遺傳效應,意味著我們人類與香蕉只共享了1%的DNA,並不是50%。除了其中2%的蛋白質,還有8%的DNA是由基因調控區域組合而成,它就好像一種開關在控制著基因,何時關閉,何時開啟。剩下的大部分DNA基本上是沒有任何功能的,也被稱為垃圾DNA。
人類和香蕉有可能是「親戚關係」
我們把DNA看成一個整體,在這個整體中除了少數是「有益」的DNA,剩下的都是垃圾DNA也可以稱「死亡基因」。這種無用功能的DNA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
其實,它是生物在進化過程中發生的一種基因突變,無法製造蛋白質。我們和香蕉包括其他植物還有動物都存在著必然的聯繫,那就是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我們和香蕉的基因就是從這個祖先中分裂遺傳出來的,甚至我們也可以理解成為香蕉和我們是有「親戚的」。
1、共同祖先露卡,進化成了單細胞生物
有網友不禁會問道:「人類和香蕉的祖先到底是什麼物種呢?」在科學家對生命細胞的研究中,發現人類和植物(香蕉)、動物的共同祖先名叫露卡。露卡是單細胞的祖先,它是一種微生物,大部分科學家認為它主要來自淺海地區,也有少部分科學家認為它是從火山巖的裂縫中誕生的,多種礦物質元素是它的主要食物。露卡在進化初期,它的生命特徵很簡單,連細胞膜都不存在,隨著時間的推移露卡逐漸進化成了單細胞生命。通過不斷分裂單細胞的生命數量越來越多,最終為地球的生物進化掀開了新的篇章,成就了地球上的所有萬物。
2、細胞吞噬演化成線粒體,形成多細胞及複雜生命。
地球上的萬事萬物,只要有生命的,都是由單細胞組合而成,在地球中歷史上只發生過一次細胞吞噬事件,在單細胞演化過程中一個單細胞生命把另外一個單細胞生命全部吞噬掉,被吞噬掉的單細胞生命沒有在宿主體內及時消化掉,而是與宿主體內的單細胞共存,並且為之提供能量,慢慢的就演化成了線粒體,這種單細胞與單細胞之間相互吞噬的事件發生在十多億年前,而且迄今為止僅發生過一次,在線粒體細胞的進化發展壯大後,逐漸變成了多細胞以及複雜細胞生命,就像我們新儒家看到的所有動物、植物都是屬於真核生物。換句話說世界上所有多細胞生命的祖先都是源於之前發生的單細胞吞噬事件。
3、人類保存了和香蕉相似的基因,主要是參與修復和製造能量
人類體內保存了和香蕉相似的基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這些基因能夠為人體製造一些能量或者修復損傷細胞。就像人類和香蕉的共同祖先露卡,在進化過程中,它需要能量轉換,而其中的一半基因就是人類和香蕉共同的基因,但DNA卻不是。在很多科學實驗中,為何人類會拿小白鼠做實驗,因為它的基因和我們人類重合率很高,實驗結果才有效。
在地球上,除了香蕉,我們人類還與哪些動物或者植物基因相似?
1、與雞的相似度是百分之六十
現代家雞的野外祖先被稱為原雞,儘管雞身上披著羽毛,是下蛋的動物,與人類差異很大,但是雞的生殖方式卻跟哺乳動物完全不同,經過科學基因實驗對比,科學家們發現雞的體內蛋白質和骨骼與哺乳動物很相似,其中就有著與人類相似的百分之六十基因。
2、與黑猩猩的相似度是百分之九十六
黑猩猩模仿能力非常強,比如他會使用一些工具來達到某種目的,甚至是記住簡單的數字去做數學題。猩猩也有思考能力,從生物學角度來說,黑猩猩和人類的基因相似度高達了百分之九十六,在國際上把黑猩猩也分到了人科,認為黑猩猩是人的一種,算是人類的親兄弟。但是從智力發展角度來講,黑猩猩跟人類的差異是巨大的,所以把黑猩猩化為人科,也在學術界也引起了爭議。
在2007年,科學雜誌就刊登過一篇關於人類與黑猩猩DNA相似度高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作者用DNA序列公布了對比結果,認為人類和黑猩猩的基因差異不大,只有5%,但這件事也得到了極少數科學家的反對,其他科學家認為不應該拿DNA序列數據作為參考對象,而是選擇基因,但這種基因差異比較大,科學家認為人類之所以走上了發展智力的道路,是因為人類和黑猩猩經歷的不同。在人類體內應該有一種特殊的基因,在某些條件達成後才會觸發,讓人類的智力和思維的大門打開。目前這種說法爭議很大,不過它與進化論者背道而馳,畢竟黑猩猩的一舉一動都與人類基因息息相關。
3、人和果蠅的相似度是百分之六十
果蠅是果蠅科中的許多小蠅,它種類有很多,主要分為黑腹果蠅、櫻桃果蠅等等,果蠅這些昆蟲比較小,基本是在4毫米左右,最小的只有2毫米,顏色從黃色到棕色和黑色不等,果蠅遍布世界各個角落,尤其是在潮溼地熱地區更為常見。果蠅喜歡發酵水果氣味,別看它的體積小,但是它可以飛到世界任何地方。與其他生物相比,果蠅繁殖能力非常強,果蠅的生命周期非常短,從卵到成蟲只需要八天,這意味著一個熟透的西紅柿可以在一周內滋養一個小規模的果蠅群。室內一旦有果蠅飛舞,將不容易消除。
在科學研究中,果蠅成為生物學界最受矚目的研究對象,別看它的體積小,但是它的基因很複雜,涵蓋了大量生物所共有的生命活動,特別是生長和發育有關的基因。在果蠅與人類大腦研究機制中,科學家們利用基因組數據確定了在形成大腦迴路方面發揮主要作用的基因,這些基因負責果蠅和人類的腦白質基本運動。這也說明果蠅和人類擁有相同的基本遺傳機制,而這些大腦區域正是通過這種機制發展起來的。
4、人類和豬的相似度百分之六十
豬,一種又萌又聰明的動物,卻成為了人類餐桌上最常見的食物。不過,有專家稱,在豬的基因中,有與人類相差無異的基因突變,此中數目更是多達112條。人類擁有23對染色體,包含2萬多個基因,總共30多億個鹼基對,在豬身上這些基因突變的基因中,大多數是和疾病相干的。而這疾病與我們人類一些難以治療的疾病近似,就像糖尿病、肥胖、帕金森等。舉個例子,比如人類和家豬的胰島素只有一個胺基酸不同,人類與牛的胰島素只有三個胺基酸不同,所以早期治療糖尿病時,使用豬的胰島素要比使用牛的胰島素效果好。
從地球生命起源中,我們可以看出人類和地球中所有生物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如今看來人類和地球生物都有共同祖先:微生物,說明人類並不是外來物種,此前有人認為我們人類是來自其他星球,現在看來這種說法並不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