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有一部關於日本鐵路的動畫片,叫【鐵膽火車俠】,又名【電光火車俠】。日文叫【超特急ヒカリアン】
和變形金剛一樣,這是日本大玩具廠商TOMY為了賣玩具而拍攝的一部具有廣告性質的動畫片。但是跟一般的廣告片不同,這部動畫片還是基本上基於現實中有的鐵路車輛來進行製作的。
日本是世界上鐵路運輸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鐵路網路能夠延伸到幾乎每一個城鎮。所以日本的小朋友對各種火車可是一點兒都不陌生,相反還會覺得很親切。動畫片通過擬人化的火車拉近與小朋友的距離,在商業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首播是在1997年,若算上構思劇本,繪畫製作等的時間,則作品應該創作於1994-1995年間。當時日本最為先進的火車車種是300系新幹線,於1992年3月開始在東海道-山陽新幹線開行停站最少速度最快的車種--希望號列車。所以本片的第一主角當然原型是300系新幹線列車。
連名字也跟現實的一模一樣,叫のぞみ。就是希望的意思
300系新幹線列車最高速度在275km/h,這一速度只有在彎路較少的山陽新幹線才能達到。東海道新幹線段限制在220km/h。該列車將往來東京站與新大阪站之間的時間由之前的光號(ひかり)的3小時10分縮短為2小時30分鐘。相應的從東京站前往九州的博多車站時間也縮短了50分鐘左右。經過多年運行,2012年全數300系新幹線電車報廢除籍。
對應的玩具,留意包裝上的JHR(日本高速鐵道),影射的是JR集團。
知道編號為JHR002的翼號(TSUBASA)原型的人就少很多了。因為其原型車400系新幹線可以算是最短命的新幹線列車之一。
400系新幹線列車也是1992年投入服務,不過是行駛在JR東日本管內的山形新幹線上面。山形新幹線是一條極其特殊的新幹線線路。
元日本國鐵的線路分為兩種,一種是標準軌距(1435mm)的新幹線;還有一種被稱為【在來線】,意思是一直以來就有的線路。在來線的軌距為3英尺6英寸(1067mm),兩套系統完全不能兼容。
為了削減建設成本及加強與既有在來線的連絡,從東北新幹線的福島車站引出,利用在來線【奧羽本線】的路線,在外側多加一條鋼軌這樣能得到新幹線軌距的路線。但是因為沿線的建築界限和速度限制(最高130km/h)依然還是在來線的標準,直接用新幹線列車是不行的。就按照在來線車輛的標準開發了400系新幹線列車,得名迷你新幹線。
其運行模式是與東北新幹線其他的列車(200系、E2系、E4系等)在東京站串聯行駛至福島車站解編,然後400系延山形新幹線開往山形與新莊,其他的列車繼續北上開往盛岡。南下東京的線路也是在福島車站會合,再次串聯開往東京
此車次與E4系新幹線列車串聯。
後來1997年的時候JR東日本開發了E3系新幹線列車用於同是迷你新幹線的秋田新幹線,為減少維護成本,400系新幹線也停產了。後來山形新幹線也統一用車為E3系,殘留的400繫到2010年結束營業,成為最短命的新幹線車種。
現行山形新幹線上面的E3系1000番臺
編號為JHR003的三號主角陽光號(ひかり)其原型車是新幹線100系電車,該車是在1964年新幹線0系電車投入使用以後東海道-山陽新幹線所使用的第二款列車。於1985年投入使用。
之所以到1985年才有100系是因為之前很長一段時間日本國鐵在新幹線方面都是虧本運營的,加上六七十年代工潮風起雲湧,國鐵高層在開發新型新幹線列車上面無法投入太多資源。直到1982年上越新幹線開通以後用那邊的新型200系列車部分技術才在以前0系基礎改進才有100系的。最高時速220km/h,早期全部是16節全編,後期有8節和4節的版本。
末期作為西日本光號的100系新幹線電車
JHR008號的閃電流星號(E2ジェット)應該是廣大中國朋友見過最多的一款車了。因為其原型是JR東日本的E2系新幹線電車。2004年日本川崎重工在中國鐵道部第二輪高速動車組項目中標,並且在2007年中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上開始使用,這就是中國的和諧號CRH2系列動車組,這也是繼臺灣高鐵700T型電車後新幹線技術第二次出口。
原版的E2系新幹線電車主要應用於東北-上越-長野新幹線,用來替代老舊的200系新幹線電車的。1997年隨長野新幹線一同啟用。
該車型也是日本第一款具備變頻功能的新幹線列車。日本的交流電系統比較奇特,靜岡-新潟以東是50hz,然而以西是60hz。長野新幹線正好跨過了這一界限,所以需要變頻功能才可在兩個區間行駛。
日本的家用電器也有頻率限制
理論上新幹線應該統一成一個交流電頻率的,東海道新幹線就是全線統一60hz,由西日本地區負責供電。然而長野新幹線的線路實際上是從東北新幹線上面的大宮站分叉出來經高崎,輕井澤到達長野的,而大宮-上野-東京這一段屬於東北新幹線,使用50hz交流電。故不可能全線60hz。所以E2系新幹線電車就具備了頻率轉換功能。
中國版本的E2系也是一個傳奇。因為中國幅員遼闊,鐵路運行形態以長時間長距離運行為主,線路環境也不同。所以對列車有較大方面的改進。初期的改進是將空調進風口由車底改到車頂,當時的CRH2系列主要行駛在提速改造後的普通線路,像是滬寧鐵路、滬杭鐵路等。當時中國普通鐵路客車廁所汙物是直接排到路軌上,車底進氣就會吸入。造成車廂很臭。後來就將空調進風口改到車頂才算解決這一問題。
CRH2系列版本眾多,除了青藏鐵路公司以外,幾乎每個鐵路局都有配屬該系列列車。計有如下版本:
CRH2A-基礎型8節,最高速度250km/h
CRH2B-長大編組16節,最高速度250km/h
CRH2C-高速型,最高時速300km/h
CRH2E-16節臥舖型,最高速度250km/h
CRH2G-惡劣天氣型
武漢鐵路局的CRH2C列車
後來自主研發的CRH380A型高速列車便是在CRH2系列基礎上開發而來,可謂青出於藍勝於藍。
外形還是有一點CRH2系列的影子在。
篇幅所限,就先聊到這裡。還有其他車型下回繼續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