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淺談了一下CBA歷史上個人心中的五個最佳位置,不是對穆鐵柱老師不敬,主要是七八十年代留存的比賽視頻太少了。同時,關於誰首發誰替補的,大家也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下面再談談本人心目中中國籃球和CBA歷史上心目中的第二個陣容,首先聲明,第二陣容不比第一陣容差,主要是考慮到職業生涯和高光時刻,以及本人70後所經歷的那個年代決定的。
1、控衛:劉煒
他的職業生涯和CBA生涯足夠長,數十年裡,他都是國家隊當仁不讓的一號位首發,同時,他身上也有很多個標籤:姚明的髮小和摯友、CBA歷史第3位10000分先生、中國籃球之隊磐石獎等,當他年年首發國家隊主控的時候,曾經有教練和媒體感慨:諾大一個中國13億人,找不出一個比劉煒好的控衛。表面是對劉煒的不滿足,說他不會傳球,投射不精,其實是一種褒獎,他的確是那個十多年裡最好的一號位,從2006年起,劉煒肩負起了國家隊隊長的職責,他的國手生涯中先後經歷了不下30位競爭對手,男籃主教練也從少帥王非、蔣興權、銀狐哈裡斯、歐洲凱撒尤納斯、郭士強、鄧華德、揚納基斯換了數位,但劉煒在國家隊的地位始終無可撼動,三屆奧運會、三屆世錦賽當仁不讓的主控,前無古人的國家隊經歷。
2、分位:李楠
CBA聯賽第一個投進1000個三分球的歷史第一人,CBA單場59分。在我的心目中,李楠和胡衛東各有千秋,從暴力美學和觀賞性上,可能胡衛東稍勝一籌,但從投射和背打,以及大心臟上,我更傾向於李楠。「小李飛刀」、「微波爐」、「二中鋒」,這是屬於他身上的獨特標籤,上場就爆,冷血殺手,敢打敢拼,能裡能外,198cm的身高,卻常常善於利用自己的身體和技術背身單打對方的大前鋒或中鋒,記憶最深的是國際賽場上,每每國家隊陷入得分荒時,他一劍封喉。
3、小前鋒:孫軍
其實,一直糾結於孫軍和朱八之間,在技術優勢和身體優勢面前,我選擇了虎王。1989年—2003年,15年國家隊的生涯、三屆奧運會經歷,強硬的身體素質和打球作風,紮實的腳步技術和精準投射,那個年代,國家隊的球員們都是要技術有技術,要身體有身體,敢於對抗,感和對方互爆對轟。
孫軍,一個真正把籃球融入自己血脈中的人,吉林籃球的隊魂。第一個CBA賽季就成為得分王和三分王。第一個也是至今唯一一個在CBA拿下70分的中國球員,被姚明尊稱為「中國虎」,70分至今為止仍是CBA國內球員難以逾越的高度。
4、大前鋒:鞏曉彬
風靡萬千少女,才高八鬥貌潘安,一朵梨花壓海棠,這些都是描寫大帥哥的詞語,雖然用在鞏指導的身上感覺有點娘,但誰讓他那麼帥呢!
曾經亞洲最好的二中鋒、新中國籃球運動員50傑之一、國家隊技術流的代表、姚明曾經內線腳步的導師、球風飄逸,個性極強的「逍遙王」,從氣勢上殺敗韓國的第一人。。。。。。這些都不足以形容鞏指導的特點。與胡衛東、孫軍並稱90年代三大天才球員,雖然國家隊生涯中有些小小的遺憾,但希望現在成為教練的鞏指導能不遺餘力,為CBA和國家隊調教出更多的內線球員。
5、中鋒:王治郅
把大郅歸到中鋒裡面,是因為國家隊他曾經打過中鋒和大前鋒,而在八一隊,大部分打的是中鋒。對於王治郅,不吝讚美之詞。他出道即巔峰,身體和技術一樣出眾,內線的夢幻舞步和柔和的投籃手感,至今無出其右;他曾經讓姚明崇拜,成為追趕的目標;他18歲就入選國家隊,中國男籃史上最年輕的國手,星光閃耀亞特蘭大奧運會;他是第一個入選世界青年明星隊的中國人、第一個進入NBA的亞洲球員,連續四屆CBA蓋帽王、連續三屆CBA扣籃王、他也曾老驥伏櫪,老而彌堅,2010年亞運會拯救中國男籃,奪冠後被所有隊員頂禮膜拜。
作為同齡人,有幸見證王治郅從國家隊到退役的點點滴滴,對於大郅,所有的讚美都不為過,如果不是因為性格原因和那次不歸事件,他的籃球職業生涯榮譽會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