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名廚 Antonia:一場車禍讓她成為真正的主廚

2020-12-23 名廚

從法律高材生,到爐灶前的廚師,再自己種菜,一星女主廚的人生轉折使她與眾不同。

義大利東北部接壤斯洛維尼亞的地方,有一座港口城市,第裡雅斯特(Trieste)多元民族融合的歷史文化背景,使之在義大利國土上孕育出獨樹一格的飲食特色,這也是為什麼生長於此的米其林一星女主廚 Antonia Klugmann,得以發展出她那「有點義大利、卻又不太義大利」的鮮明烹飪風格。

今年 1 月初,她首次踏上亞洲,受邀至香港麗思卡爾頓酒店的一星餐廳 Tosca di Angelo,與總監 Angelo Aglianó 聯手舉辦餐會。人生第一次造訪亞洲,香港的一切讓她驚喜不斷,腦洞大開,這趟亞洲經驗也勢必為她本已突出的廚藝路線,增添更多個人色彩。

從未受過廚藝訓練的法律高材生 Antonia Klugmann 直接從餐廳洗碗工做起。圖片來源:greatitalianchefs

自己的選擇

Antonia 的職業養成也很非典型,談吐溫和帶點書卷氣的她,原來是一名法律研習生,且出身自一個醫師世家,在這樣的家族中長大,最後選擇走入廚房工作,是很不尋常的事。

「我一直都對下廚的過程很感興趣,我很喜歡每天決定要煮什麼來吃的那些時候。而且我迷戀各種關於烹飪和主廚的書籍或電視節目。我覺得那是一個很好的時機,Ferran Adrià 的分子料理剛好在 90 年代末時非常出名,那讓我理解到主廚的工作可能是非常適合我的。」

雖然有了這個念頭,但她事實上一片茫然不知從何開始,「當我打電話給我的父母說:很抱歉,但我想要休學去當一個廚師。他們問我,你打算怎麼做?我還真的不知道。」沒有任何烹飪學歷背景,所以一名法律高材生跑去餐廳從一名洗碗工做起,進入那個環境之後,她的想法漸漸清晰,「能夠發揮創意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但弔詭的是,廚房裡只有主廚才能擔任創作者。所以我很快就知道,我必須成為廚房裡的頭頭,才能決定事情。

聰明又勤奮的 Antonia,把自己逼得很緊,為的就是早日坐上那個能發揮創意的位置。

Antonia 在身體修復期間,開始自己種菜。圖片來源:50topitaly

自己的菜園

在第一間餐廳 Harry’s Grill 待了4年,掌握所有烹飪應有的技巧之後,Antonia 開始四處遊歷,在義大利的不同地區工作,吸收地方的飲食特色與技術。沒想到這條精進之路,卻被突來的車禍意外給打斷,她被迫在家休養一年。

休息期間,儘管一度沮喪不安,但 Antonia 的腦子很快動了起來,「我生理上無法實際去做菜,但我可以一直在我的腦海裡做菜。我認為那是我真正成為一名主廚的轉折點。在那之前我只是一個『廚師』而已,我感覺自己在廚房裡還是一個學徒。」然而當她無法真正動手做菜,一道道食譜開始在她腦中成形。

另一方面,她也決定搭建一座菜園,種自己的菜,這個看似在工作停擺、胡思亂想期間天外飛來的念頭,事實上其來有自 Antonia 曾經在一間山裡的餐廳修業,當時那位年邁的主廚就有一座自己的農場供應餐廳食材,他教導 Antonia 如何挑選作物、傳授基本的種植技術,「所以我一直覺得如果可以有自己的菜園是很棒的事。而且你知道,耕種自己的蔬菜真的能徹底改變你的思維,真的,它完全改變你。

種菜究竟帶來什麼轉變?

「第一,你不浪費。這是很重要的準則,那真的是對你所付出的資源和時間,最基本的尊重,花了那麼多心力種出來的蔬菜,仿佛在懇請你不要浪費它。」

另外,則是菜園裡的自然之美,照顧一座菜園時所接觸到的自然美學,對於創意運作的過程很有幫助,「你看到植物生長的過程,真的太令人讚嘆了,你能聞到番茄的味道怎麼那麼香,還有那些葉子慢慢長出來,你看到一顆種子如何變成一顆番茄,那就像魔法一樣。」

畢竟 Antonia 的家族裡並沒有人務農,這些親身靠近大自然的體驗,都令她感到很驚奇,說起第一次收成的經驗,她仍印象深刻,語氣裡充滿感情:「那對我來說真的很驚人,我自己種的第一顆番茄,第一個花椰菜,原來過程是這樣子!」

位於北意的 L'Argine a Vencó 是百分之百屬於 Antonia 的餐廳。圖片來源:greatitalianchefs

自己的餐廳

因為意外而中斷事業的轉折,給了 Antonia 大片的時間思考,給她空間去創造一座菜園,休養生息近一年之後,她終於開了第一間自己的餐廳,這個起頭使她逐漸在北意聲名大噪。

這間餐廳儘管成功,但因為空間是租來的,Antonia 始終感覺那不全然屬於自己,於是她開始尋覓適合的物件,最後在威尼斯北邊、臨近斯洛維尼亞邊境的一處荒涼鄉間,找到一座 17 世紀留存下來的舊磨坊,這個地點甚至曾經出現在她的睡夢中,召喚著她前來。

2014 年 12 月,她的歸屬,百分之百屬於她的餐廳 L』Argine a Vencó 正式營業,在被菜園、葡萄園環繞的空間裡,她自由自在地做菜,開業第一年就獲得了米其林一星。

「身為一個經營者,做自己的老闆,讓我這 14 年來的職涯有連貫性,因為每當你思考關於自己的事,關於你的食譜、你的餐廳空間,某程度來講,都是在做你自己,而就像我之前說的,創意思考的過程對我來說非常重要,這真的是要窮盡一生去達成的事情。」

圖片來源:maisonelleinteriors

自己的風格

來自第裡雅斯特的女主廚,多元性本就流淌在她的血液裡。這座城市有 600 年的時間並不屬於義大利,在一戰之前它原是奧匈帝國的領土,是一個讓各界抵達的港口,有特殊的關稅和律法,歐亞大陸間不同國族的商人都會在此貿易,也因此形成豐富的飲食文化。

「我有部分賽爾維亞、部分奧地利的血統,我的祖父會說 4 種語言,在邊境地區長大,意味著我能以非傳統的方式來烹調傳統料理。」

Antonia 帶著學術訓練的條理,進入廚藝的世界;又從烹調食物的身份,追本溯源至食材的起點。這些轉換在她身上融合得很好,仿佛只有她才辦得到。

於是當你好奇她怎麼看待自己的料理風格,她如此堅定說道:「我會說那是很個人的,有某種私密性,我一直讓自己悠遊在其他廚師所帶來的影響之中,然後把它變成很『自己』的東西。你必須傾聽自己,了解自己的故事和背景,而且要真誠對待自己,不要被別人的期望牽著鼻子走。

自己種菜無疑是她跟許多主廚最大的分野,從觀察植物生長的每個階段,琢磨出各種讚頌蔬果之美的想法,使 Antonia 的料理在肉食主義的國度裡顯得特別不一樣。

Antonia 的無花果肉丸。圖片來源:Antonia IG

她興奮地分享今年創造出來的新菜品。放在盤裡的,外觀上看起來像一顆普通的義大利肉丸被茄醬裹著,但其實那是一顆無花果。她將無花果低溫烤了 3 小時,接著放到新鮮的番茄醬裡烹煮,又在無花果裡加入月桂葉水和月桂粉,最後點綴一些義大利肉丸常用的新鮮香草。

一顆偽裝成肉丸的無花果,當顧客切開,就會感到驚喜。而由於低溫的烹調過程,充分保留了無花果的水分,又將無花果的甜味大幅濃縮,搭配鮮酸的番茄,便是清爽明亮的滋味。

榲桲煮大根。圖片來源:Antonia IG

另外一道菜,她則玩起了日本的大根。她將大根放在榲桲(Quince Apple)的果漿裡慢煮,榲桲是一種介於蘋果和梨之間、義大利很常見的水果,硬度高,烹調需時長,經過慢燉後所獲得的汁液,經過收汁就是極酸的榲桲果漿。

Antonia 先把大根煎到焦糖化,接著以烤箱烤過後,放到果漿裡在直火上燉煮,「最後你會獲得非常有趣的大根,外觀上看起來很像魚片,也像豬肉的脂肪,但你還是可以看到大根煮熟的質地,又帶有酸的風味。配一點鹽和油就很好吃。」

Antonia 於北京 CookBook 感官盛宴展出「我的兔子洞」(My Rabbit Hole)。

自己的居室

40 歲的 Antonia 雖然直到今年 1 月才第一次造訪亞洲,但其實她的創作已經比她先一步抵達。去年 11 月,她受邀至北京 CookBook 感官盛宴展出一件裝置作品,從藤蔓搭建的拱門看出去,是一片青青草地,飄浮著不同樣貌、階段的植物,她把這件作品命名為「我的兔子洞」(My RabbitHole)。

「我想要說的就是,一個人的視野可以如何被他所處的環境、周遭事物所影響。大自然對我來說很重要,我也決定要住在鄉村裡,擁有一間充滿玻璃的餐廳,讓我可以親近大自然,而菜園就在旁邊,我們真的是被美環繞著。」

她每天都能從窗戶觀賞到這個世界最原初的美,從廚房看出去的景致,或是為了餐廳食材到森林裡採集的那些經驗,都深深影響她作為一名廚師。

「你有一個拱門,可以透過它看出去,看到世界的一小部分,然後你意識到必須不斷改變自己,去以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你周遭的世界會一直維繫著你的創意,世界也許總是那樣,但『明天』依然是你人生的未來,所以你還是要不斷改變。你必須踏出去,一方面保持自我認同,但另一方面又要持續變化。

身為一個女人,促使 Antonia 發想這件作品的出發點,也是因為女性主義大師伍爾夫(Virginia Woolf)提倡女人要有「自己的房間」,這位思潮先鋒的說法是:「女人要有一個自己的房間,和一筆屬於自己的錢,才能擁有創作的自由。」

這個想法,Antonia 再了解不過,「擁有自己的空間,真的是一件讓人要長久珍惜的事,有時候你甚至得自己花錢買到那個空間。」她確實辦到了,從職涯選擇、菜園綠野、磨坊餐廳、烹飪風格,一切都是自己的。

圖片來源:reportergourmet

編輯特寫:花椰菜的肉味

Antonia 熱愛蔬菜,就連療愈她的都不是什麼高熱量的垃圾食物,而是蔬菜。「特別像是花椰菜,只要用一點油和鹽、大蒜,水煮過就很好吃,這是我的療愈美食。或是放到烤箱裡用高溫烤過,只要用點油,就好棒。」說到花椰菜如此平價常見的食材,她的語氣卻和談論魚子醬一樣興奮,「烤過的花椰菜有一種近乎肉類的風味,非常複雜而且可以在嘴裡繚繞很久,因為烤過之後,蔬菜的甜味釋放,連它的口感都變得很不一樣。」

-end-

部分圖文數據引用自網絡,僅作信息分享與傳播,未涉及商業用途。首圖來源:The Ritz-Carlton Hong Kong

相關焦點

  • 米其林主廚竟然這樣看《米其林指南上海2018》 | 視頻
    針對他們所做的工作以及即將要發布《米其林指南上海2018》,我們有幸和他們聊了聊。📹獵宴-大廚專訪▿有多少人對於米其林主廚的印象停留在這樣的狀態?採訪之餘,她跟我們說Oriol作為老闆,真的是所有人的榜樣。他會早上九點多就到廚房,然後跟著他們一起忙到十二點甚至更晚,幾乎天天都是這樣。
  • 《天才主廚的絕對溫度》米其林三星主廚成長記錄,高手這樣開餐廳
    米田肇是如何運用數學思維,剖析米其林的神秘標準,做出極致的法餐,最後獲得米其林三星的?第三個問題,出現在米田肇在獲得了米其林三星後。數學思維幫助米田肇成為高手,取得米其林三星,但不能幫他成為大師。大師是改革者和創新者,需要提出全新的問題,乃至重新定義這個行業。通過檢視自己的夢想,米田肇如何完成了突破,成長為真正的大師?
  • 世界上最會做菜的米其林主廚們,他們的最愛美食居然是這些
    經過對全球各國米其林餐廳主廚的採訪,我們發現了一個驚人的共性:米其林三星主廚最愛吃的東西都非常平民化,都能走入尋常百姓家。來,和廚神吃同款走起。1.不過,作為義大利第一位執掌米其林三星餐廳的女主廚,Nadia激勵了很多後輩女主廚。更令人驚嘆的是,在嫁給丈夫Antonio之前,Nadia從未有過專業的烹飪經驗,她丈夫的祖母Teresa成為了她的啟蒙導師。Dal Pescatore作為一家家庭式的餐廳,給來就餐的客人們如同置身Santini家宴的感受。1976年,Nadia和丈夫一起接手了由Teresa夫婦創辦的餐廳DalPescatore。
  • 米其林三星主廚--戈登·拉姆齊(GordonRamsay)
    拉姆齊出身於工人家庭,曾是一名足球運動員,2001年,他成為當時英國3位獲得「米其林三星」稱號的主廚之一,這只是他的第一家餐廳(位於英國切爾西,另兩位是Alain Ducasse和Joel《地獄廚房》(Hell's Kitchen)《地獄廚房》的主角是來自英國的名廚格登·拉姆齊。
  • 香港米其林一星主廚 Vicky Cheng:只要把一件事做到最好就夠了
    VEA Restaurant & Lounge 主廚 Vicky Cheng(鄭永麒)無疑是近年香港西餐版圖上相當耀眼的新星,少年入行,不過三十出頭便有超過 15 年的資歷,按部就班照著自己定下的計劃達成目標,2015 年開始做自己餐廳的主人,不久後便獲得米其林一星。
  • 客座上海,2月7日開啟魔幻西班牙米其林主廚之夜!
    西班牙特邀米其林大廚帶你享盡美食》,文章一經推出就有很多朋友前來諮詢與訂購,現在所剩的餐位不多,2月7日(周六)僅剩6個名額,2月8日(周日)僅剩10個名額。那麼今天,我們就再次為不熟悉這個活動的朋友們介紹一下於2015年2月6日至8日推出的米其林系列特別套餐,讓大家不出國門就能享受到來自於西班牙的米其林一星主廚Rubén Trincado精心烹飪的獨家美食絕饗!
  • 去世界名廚家裡,找一點廚房設計靈感
    ,他是米其林三星餐廳 Osteria Francescana 的主廚,這個餐廳也曾在世界五十佳餐廳評選中也獲得過幾次冠軍。 02 Martin Major / 功能強大的家電,讓廚房「短小精悍」 倫敦米其林餐廳主廚
  • 世界名廚上演頂級廚藝盛宴
    下面就讓我們共同了解一下此次2017世界廚師藝術峰會受邀到來的八位世界頂級名廚的風採。大董 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國際中餐名廚專業委員會主席、大董中國意境菜創始人。維文∙溫克 米其林二星、荷蘭廚師最高榮譽SVH主廚王志強
  • 跟著米其林一星名廚來吃泰國皇室料理,感受前所未有的奇妙搭配
    曼谷十大名廚之一的Thaninthorn Chantrawan, Noom來臺獻藝,菜單上竟有泰國皇室佳餚,這一頓太強大!連續兩年獲得《曼谷米其林指南》一星餐廳殊榮的Chim by Siam Wisdom,來到臺北喜來登SUKHOTHAI餐廳客座啦!
  • 【2017世界廚師藝術峰會】世界名廚上演頂級廚藝盛宴
    下面就讓我們共同了解一下此次2017世界廚師藝術峰會受邀到來的八位世界頂級名廚的風採。大董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國際中餐名廚專業委員會主席、大董中國意境菜創始人。維文∙溫克米其林二星、荷蘭廚師最高榮譽SVH主廚王志強
  • 米其林名廚怎麼用味噌?平凡調味料所締造的驚喜
    本文中我們將介紹幾位國際米其林名廚使用味噌入菜的方法,從日籍主廚的鮮美味噌湯到韓裔美籍主廚信手拈來的味噌治癒美食,希望能啟發你將味噌用在讓人出乎意料的地方。米其林懷石料理主廚的味噌湯二星主廚石井義典以頂級海鮮製作味噌湯。
  • 英國名廚錄製節目期間身體不適死亡 「地獄廚房」名廚拉姆齊等人...
    對此,包括主持知名美食綜藝《地獄廚房》的明星主廚戈登 拉姆齊在內的多位名廚紛紛致哀。報導稱,羅德斯家族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羅德斯26日晚上去世,他的妻子珍妮陪在身邊。節目製作方27日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羅德斯當時正在杜拜拍攝一檔新的電視節目,他在26日拍攝節目的休息期間感到不適,當天晚些時候去世。目前節目團隊仍留在杜拜,盡其所能支持羅德斯的家人。
  • 米其林廚師眼中的世界百大廚師是誰?哪幾位在中國開餐廳?
    而有一項餐飲評鑑「世界百大主廚榜單」(The 100 Chefs),在全球名廚圈熱度超高,已成為名廚們獲得肯定的最高指標之一。 由法國美食雜誌《Le Chef》於2015年推出,每年邀請世界各地共約500多位米其林二星或三星主廚,請他們列出五位心目中最佳廚師,統計後公布來年的「世界百大主廚」名單。
  • 跟米其林星級大廚學做大餐 七款美食達人必收App
    米其林星級主廚:饕客心中的廚神   法國經典廚神·Guy Savoy   提到法國名廚,Guy Savoy 的名字你不得不好好記住,這位現年 62 歲的名廚,雖然就廚師生涯來說他已經退休了,但他的餐廳依舊是無數饕客們為之嚮往的地方。
  • 英國名廚錄製節目期間身體不適死亡,「地獄廚房」名廚拉姆齊等人...
    對此,包括主持知名美食綜藝《地獄廚房》的明星主廚戈登 拉姆齊在內的多位名廚紛紛致哀。 報導提到,羅德斯在26歲首次成為米其林星級廚師,曾在五間米其林星級餐廳裡擔任主廚。2004年,他還開設了第一家海外餐廳。
  • 寶珀攜手2021北京米其林指南 頒布「年輕廚師獎」讚頌生活的藝術
    作為米其林指南全球官方合作夥伴,「經典時計的締造者」寶珀Blancpain出席2021北京米其林指南發布會。這是備受矚目的米其林指南第二次「進京」,將令人夢寐以求的星徽及獎品頒給北京當下最具才華的主廚與廚藝團隊。
  • 黑珍珠遇米其林,四手聯彈新年的儀式感
    「用一場盛大的儀式感,去告別一言難盡的2020吧。」此夜,紅公館藝文空間的獨棟民國府邸裡,賓客滿堂。效仿古時文人雅客的冬月消寒會,一場「紅公館高級定製晚宴」,寒盡春回。紅公館主理人,吳斌歌子夫婦恐怕是好友中最注重「儀式感」的。
  • 名廚精選 | 戈登拉姆齊 來自地獄的男人
    記錄名廚戈登拉姆齊📝從一張圖片跟著小編了解來自地獄的男人
  • 2020 港澳米其林指南發布,廚魔遭降星
    由東京壽司名廚齋藤孝司開設的首間海外餐廳鮨.齋藤,去年在香港開業不到一年,便直接衝進二星榜單,也證明了主廚小林鬱哉跟隨大師多年所累積的堅強實力,而今年鮨.齋藤也不負眾望地維持二星的名譽。去年獲評一星的 Arbor,今年則加入二星之列,再加上 BO Innovation廚魔降為二星,讓香港的二星餐廳總數上升至 12 家。
  • 美國米其林三星主廚認為,廚師不需要迎合任何人
    這個夏天,東亞地區最引人注目的餐飲動向,莫過於美國加州納帕 The Restaurant at Meadowood 的米其林三星主廚 Christopher Kostow 進軍深圳,於福田香格裡拉大酒店頂樓開設餐廳 Ensue。Christopher 在芝加哥長大,年少時曾經夢想當一名職業曲棍球選手,大學則在紐約讀了一個哲學學位,最終卻進入廚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