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陪孩子坐小火車的樣子,暴露家庭教養方式,網友:不敢再坐了!

2020-12-23 依依媽媽說育兒

看到一篇育兒達人寫的文章,是關於父母在商場陪孩子坐小火車的,這個育兒達人說只要看了父母陪孩子坐小火車的樣子,就能知道他們家的家庭教育是怎樣的,相當戳心。

可我看得是一臉懵圈,腦子裡滿是問號,這幾組家庭的畫面分別是這樣的。

第一組家庭:孩子坐在前面當小司機,假裝駕駛著小火車前行,而父母沒有陪伴在她左右,選擇肩並著肩坐在孩子後面的位置且有說有笑,跟孩子呆滯的表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第二組家庭:缺少了父親的陪伴,只有母親陪著孩子玩小火車,媽媽盡責地抱著孩子,邊坐火車邊給她講述一路上的所見,兩個人都很開心的模樣,似乎父親沒有在身邊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第三組家庭:爸爸雖然參與了坐小火車的活動,但卻是自己一個人坐在後排,並且他還在不停地玩手機,媽媽則陪著孩子坐在前面,媽媽的參與性比爸爸高且積極。

因此,這個育兒達人提出,自己從三組家庭坐小火車的狀態下看到了他們各自的家庭教育方式。

他認為,三組家庭的教育都很失敗:

第一組是父母秀了個恩愛卻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他們自顧自地說著話,根本沒有在乎過孩子的感受;第二組是缺失了父愛,看不見父親的影子,說明他不願意參與親子教育,對孩子會造成不可逆的影響;第三組是家庭的溫暖度不夠,父親雖然參與進來了,但純屬應付,沒有用心,這樣的父愛也屬於缺失。

他認為,陪伴是非常重要的,家長應該盡到陪伴的義務,給孩子全部的溫暖以及安全感。

而這些小火車上的孩子,沒有一個得到了足夠的重視,他們渴望陪伴,但父母的冷漠給他們幼小的心靈留下了陰影。

就這樣,廣大的網友,對這個所謂的育兒達人,大家嘴裡的專家提出了質疑,紛紛表示小火車這個項目沒法玩了,怎麼陪孩子都是個錯呀!

有的說,這個讓人感覺太槓了,敢情小火車以後得搞寬點兒,至少是三個座位,爸爸媽媽孩子必須要坐一起。不行!還得考慮二胎、三胎家庭,那至少得五座吧。至於孩子再多的家庭,五座坐不下的,還是別考慮坐了,否則別人看著都不幸福。有的說,本來一排就只能坐兩個人,父母坐後面你說孩子呆滯,摟著坐吧你又說孩子沒爸爸,爸爸陪著你還說爸爸不用心。來來來!你說咋坐?有的說,第一排是坐不了三個人的,媽媽陪孩子坐第一排,你說爸爸不陪伴孩子;爸爸陪孩子坐第一排,你說媽媽不陪伴孩子;孩子自己坐第一排,你說孩子不開心!你說該怎麼?上天嗎?快拉倒吧大專家!還有的說,當代版父子騎驢的故事,騎也不是,牽也不是,扛也不是。世界上就是有這麼多人閒的沒事幹,總愛管別人家的事兒。說孩子目光呆滯不開心,你怎麼知道的?小孩子再開心也不會一直笑的,我娃坐火車就很認真地看著周圍環境,他神情一專注就不笑了,可是他坐小火車很開心啊!

深以為然。

有的時候,我們對於教育太過於執拗,卻忘記了變通,陪伴不是看出來或者說出來的,它需要的是真正的用心。

也許在圖一,孩子是司機,專注開車,帶著爸爸媽媽去旅遊;而圖二,爸爸去買好吃的東西,或者上廁所了;圖三爸爸怎麼就一定是在玩手機?也許他只是在看剛剛拍的照片罷了。

退一萬步說,真正的陪伴也不是帶著孩子玩玩小火車就行了,父母至少要做到以下這幾點。

全身心投入

當父母覺得某段時間用來陪孩子的時候,就要在那段時間完全放下手頭的任何事情,包括手機。父母要調整心情,全身心地專注到和孩子的活動中,做孩子喜歡的事。譬如孩子喜歡畫畫,那就陪孩子一起畫,學會欣賞他的每一幅畫,每一筆色彩,和他一起探究顏色、布局等問題,和孩子有效交流。

行大於言

陪伴孩子的時候並不是幹坐著就可以了,尤其是當孩子寫作業時,家長也可以拿一些書出來看。孩子學習,父母在一旁看書,有問題的時候隨時溝通,這樣的方式對孩子才是最好的,不但能提高他們的注意力,還能更高效地完成學業任務。這就是模仿,有一學一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他們最好的榜樣。

尊重大於陪伴

陪伴很重要,但尊重更重要,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性格特點。作為父母,應該善於觀察孩子的特性,及時發現他們存在的問題並尊重他們的想法,適時地引導他們找到屬於自己最佳的方式。比如孩子的興趣愛好,父母最不該幹涉,而是讓他們自己去多方向地嘗試,輔助他們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一個,這樣他們才會有熱情,更能做出一番成績。

今日話題:你認為專家對於陪孩子坐火車的方式分析的有道理嗎?歡迎一起來討論!

相關焦點

  • 你陪孩子坐小火車的樣子,暴露家庭教養方式,網友:不敢再坐
    我們一直都在強調父母對孩子陪伴的重要性,尤其是對於年齡比較小的孩子而言,父母的陪伴不僅能夠給出他們的安全感,而且能夠提高孩子的幸福度,讓孩子的童年充滿快樂,自然對他們的成長有利。然而前段時間有一個話題卻引來了人們的熱議,題目叫做你陪孩子坐小火車的樣子,暴露了家庭的教養方式。
  • 地鐵上一男孩對奶奶破口大罵,孩子有教養和缺教養,差別有多大?
    01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讓我領教了沒有教養的孩子是有多令人生厭?視頻中的小男孩,一直讓坐在座位上的奶奶站起來,奶奶不站起來,男孩就對著奶奶破口大罵道:「我警告你,你給我起來!針對此視頻網友紛紛留言:「缺家教」「慣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孩子這麼大了,這樣子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公共場所往往是展現一個人「有沒有教養」的最佳場所,對一個「缺乏心機」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
  • 吳京帶小板凳坐火車過道:只要能回家,坐哪都行!12306回應
    昨天,吳京在微博上發的兩張帶小板凳坐火車的照片火了,有人為他點讚,但也有人質疑:
  • 孕婦被老人逼讓座,小學生的話獲眾人點讚,乘客:有教養的樣子
    但老人過於「倚老賣老」,不懂得自重,言行也失去了該有的「教養」,往往讓孩子都無法認同。 案例張月懷孕三個多月了,肚子已經微微凸起。周二早上,她與往常一樣乘坐地鐵去上班,並找到一個座位,坐了下來。 途中上來一位大媽,徑直走到張月的面前。張月想著自己是孕婦,並沒有讓座。但大媽時不時會用眼睛掃她一眼,隱隱帶有一絲怨氣。
  • 孩子做作業時,家長是否要坐在邊上陪著?為什麼?你怎麼看?
    有時候坐在邊上盯著,他都不認真,何況如果不坐在邊上,那不是更不放心!家長說的都是事實,但是我的觀點還是堅持不能陪,就是因為家長從一開始坐在邊上陪著寫,「陪壞了」,習慣沒養好,所以才會出現這麼多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的問題。
  • 教育孩子不同的教養方式!
    為什麼有的孩子能考清華北大?為什麼有的孩子初中沒畢業就出去工作?不同的家庭,自然就會有不同的教養方式,不同人生。總體來說,教養方式可以分成三類:1、嚴厲性這種教養方式的主要特點是:家庭中所有的規則都是由家長制定;孩子不參與決策過程,但要絕對的服從,否則會受到懲罰。
  • 張若昀陪唐藝昕坐月子,吃月子餐胖十斤,網友:到底是誰坐月子
    劉昊然看著「新晉奶爸」張若昀說道:「你這月子餐白吃了,沒胖。」不料張若昀卻自我調侃道:「我最近還在產後恢復中,你要是早半個月見我……」據張若昀自己爆料,他的確胖了,而且胖了十斤!對此,網友回復「這到底是誰坐月子呢」「果然這就是陪產的人」「月子餐也太滋補了吧!」不過,距離唐藝昕的月子期已經過去許久,因為明顯的工作性質,張若昀現在很明顯已經瘦下來了,而且帥氣只增不減,或許是結婚當爸爸的緣故,還多了不少成熟男人的韻味。
  • 縣裡唯一被清華錄取的農家子弟,一人兩行囊坐K字頭火車去北京
    開學季,他一人背著兩行囊,坐著K字頭的火車去北京上學。對此,有網友回憶了自己當年求學的情景:記得20年前,我也是坐著火車去上學,只是連一個行李箱都沒有,兩個蛇皮袋,一條扁擔,在西安下火車的時候,看見沒有人用扁擔,我就把扁擔丟在了西安站。今年聽說西安站拆了,想必我的扁擔肯定找不到了。
  • 10歲男孩猥褻女童,家長惹眾怒:孩子沒教養的樣子,跟你如出一轍
    就像網友們說的一樣,見過不要臉的,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什麼樣的家庭,養出什麼樣的孩子,上梁不正下梁歪。二、沒有不懂事的孩子,只有不懂事的家長。教育界有句名言:這世上沒有壞孩子。小孩子可以年少無辜。可是,他的父母呢?
  • 你沒教養的樣子,真醜
    男子高高在上地指責對方說:「你就應該讓我坐!我身份比你高多了!」之後,還繼續批評女子:「你要在我單位,我早就把你開掉了。」換座是情分,不換是本分。明明需要低頭商量解決的事,男子卻覺得自己高人一等。看完讓人覺得又好氣又好笑,你沒教養且狂妄自大的樣子,真醜!什麼是教養?一個人的教養,和所謂的身份其實是兩回事。
  • 「傾國傾城微笑姐姐」火了,7歲女孩背著弟弟坐30小時火車,心疼
    「傾國傾城微笑姐姐」火了,7歲女孩背著弟弟坐30小時火車,心疼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真真正正的印證在我國留守兒童的身上,據統計我國目前留守兒童有6000萬之多,因父母外出打工,很多孩子幾乎一年都見不到父母一面
  • 坐上小火車,穿梭在日本的四季
    想想都覺得很美好有機會和朋友一起「坐上」小火車去看日本的四季吧!這是一列連接熊本・人吉和鹿兒島縣吉松的列車。為紀念當時修建鐵路的工作人員,往「吉松」車站開的列車叫做「伊三郎」,而往「熊本・人吉」方向的則叫做「新平」。
  • 地鐵上網友拍下的一幕:你的教養,就是孩子的起跑線
    前段時間,一段視頻被千萬網友們轉發。視頻中,孩子被媽媽抱在懷裡,孩子睡著了,媽媽怕孩子踢到旁邊的人,又不好把孩子的鞋子脫下,就一邊抱著孩子一邊用手捧著鞋子,直到地鐵到站。什麼是父母給的最好的教育,我想這就是最好的解釋。
  • 孩子的教養從「坐姿」就能看出來,有教養的坐姿,對孩子好處多多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時下熊孩子越來越多,在父母推崇釋放天性的教育方式的同時,不可置否的是有一部分父母身上存在著對孩子過分寵溺的表現,忽視對孩子言行方面的管束,這使得孩子在舉止教養上有所欠缺。老人們常說,「坐有坐樣」,一個人的坐姿是其內在素養的細節體現。
  • 爸爸給三胞胎製作小火車,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網友:當牛做馬
    爸爸給三胞胎製作小火車,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網友:當牛做馬面對每天只能宅在家裡的現狀,網友們可謂花樣百出的豐富著自己的生活,網絡上流傳著這樣一段視頻,成為網友們紛紛效仿的佳話。這位網友是一位年輕的父親,想來平常工作繁忙,沒有閒暇陪伴自己的三胞胎兒子玩耍,趁著不能出門,便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品,給孩子製作可以親子互動的玩具。這位有才的父親,用大紙箱給孩子做了三個車廂,並把車廂用繩子連接好,三個孩子端坐在車廂內,而這輛火車的動力,便是爸爸。
  • 不同的教養方式決定孩子不同的人生,適合的才是正確的
    美國心理學家黛安娜·鮑姆林德,根據父母對孩子的支持程度、控制要求程度的高低,提出了不同的教養方式。每一種教養方式,都對應著一種典型的父母,對應著一類典型的孩子。據美國心理學家鮑姆林德對一百多個家庭的研究發現,這種教養方式下的孩子容易有較高的攻擊性,平時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也容易發怒,會經常性暴躁。那在我們的生活中,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去教養孩子?父母又該避免哪些不合適的教養方式呢?
  • 《家庭的覺醒》:不一樣的教養方式,不再改變孩子
    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博士沙法麗.薩巴瑞接連寫了三本書:《父母的覺醒》1和2,《家庭的覺醒》。作者的寫作主題圍繞覺醒展開:父母的覺醒,家庭的覺醒,覺醒的教養方式。對於作者,至關重要的關注點是覺醒。這或許與作者的經歷有關。沙法麗.薩巴瑞是一位印度女性,對東方哲學非常熟悉。
  • 3張地鐵上的偷拍照,引發網友熱議:良好的教養是孩子的起跑線
    這3張地鐵上的偷拍照火了,孩子們良好的教養引發網友熱議都說一個孩子在公共場合的言行映射了背後家長的教育是否到位,所以很多家長也很注意教育孩子要懂得為他人考慮,尤其是在公眾場所,不要因為自己的自私行為影響到了別人。
  • 「把弟弟丟到垃圾桶」,姐弟關係糟糕,暴露了父母的教養方式
    二胎政策全面放開已將近5年,響應者卻不似預期的那麼多,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JoJo媽在粉絲群做了一個小調研,調查結果顯示,以前是擔心家庭經濟條件有限,父母精力有限,所以沒有生育二胎的打算。如今很多父母表示,不是不願意生二胎,是害怕處理不了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如果兩個孩子無法好好相處,無法相親相愛,彼此陪伴,家裡烏煙瘴氣,還不如只生一個孩子清淨幸福。
  • 愛、金錢和孩子:了解育兒背後的邏輯,告訴你什麼是好的教養方式
    權威型父母既肯定孩子目前的行為,但也為未來的行為設定了標準。父母使用理性與權力,通過規律的塑造和思想的鞏固來達到目標,並且不基於群體共識或孩子的個人願望作出決定。這是一個粗線條的劃分,你到底是專斷還是放任,主要看你怎麼處理孩子的分歧。最核心的一條分歧就是享受當下的樂趣和當前行為的長期後果之間你如何做權衡。父母總是比孩子更關心孩子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