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戰疫,中國貢獻有目共睹

2020-12-23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海外網

4月8日,滿載50個貨櫃太陽能板的75019次中歐班列從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新築車站駛出(新華社)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主席高度重視,親自指揮部署,聚焦打贏中國的全民戰疫。隨著疫情不斷發展,全球面臨巨大壓力。習近平主席在推動抗疫國際合作、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進復工復產以及推動疫苗研發國際合作等方面的精闢論述不斷引發關注。中國在這場全球戰疫中展現出的治理能力、大國擔當與天下情懷贏得國際社會衷心點讚。

「推動抗疫國際合作」

「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戰勝關乎各國人民安危的疫病,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雜誌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團結合作是國際社會戰勝疫情最有力武器》。

全面加強國際合作,凝聚起戰勝疫情強大合力,才能攜手贏得這場人類同重大傳染性疾病的鬥爭。這已成為共識。中國在推動國際合作方面的努力一直為人稱道。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4月23日報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當天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中方決定在上月向世衛組織捐款2000萬美元的基礎上,增加3000萬美元現匯捐款。她還表示,在全球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支持世衛組織就是支持多邊主義和全球團結。

中國在關鍵時刻的「雪中送炭」贏得各方稱讚。德國《明鏡》周刊網站指出,中方向世衛組織捐款體現了對世衛組織的支持和信任。德國外長馬斯表示,世衛組織的作用「不可或缺」,推卸責任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毫無助益。

除了同世界衛生組織保持溝通交流,中國正在積極落實向13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援助的承諾,向多國派出醫療專家組;中國主動推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網上知識中心,在線分享疫情防控科普、培訓視頻、最新技術指南和研究成果,獲得全球20餘萬人關注;中國專門建立國際合作專家庫,密集組織具有實戰經驗的權威公共衛生和臨床專家,向全球180多個國家、1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分享經過中國實踐檢驗的防控、診療方案和技術經驗。

多國政要、國際組織代表、專家學者、友好人士等充分肯定中國推動疫情防控國際合作取得的積極成果。

「在這個特殊時期,我們更應加強合作,共同應對疫情等全人類共同的挑戰。」非盟委員會副主席誇蒂表示,中國推動抗疫國際合作的實踐表明,國際對話與協調對更好應對疫情至關重要。南非科學創新部國際合作司代理司長彭卡·莫達卡表示,南中兩國政府和科技部門互動頻繁、合作密切。南非科學創新部願加強與中方在抗疫科研領域的全方位合作,攜手打贏疫情防控全球阻擊戰。奈及利亞國際問題評論員薩勒高度評價中國為推動抗疫國際合作作出的貢獻。薩勒表示,「戰勝疫情需要全球攜手。中國正積極同國際社會分享抗疫經驗,推動抗疫國際合作,體現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為世界經濟穩定作出貢獻」

「要在穩的基礎上積極進取,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進復工復產達產,恢復正常經濟社會秩序,培育壯大新的增長點增長極,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力有序推動復工復產提速擴面,是中國各地面臨的迫切任務。進入4月,習近平主席多次主持重要會議,對加快推動復工復產作出重要部署。

國際輿論尤其關注中國經濟釋放出的積極信號。

英國路透社4月23日報導稱,中國第二季度的燃料需求預計將反彈,接近去年同期水平。中國美國商會近日發布調查報告稱,近70%的受訪者預測其在華供應鏈業務將於3個月內恢復正常,96%的受訪者預測其在華業務將於3到6個月內回歸常態。

英國廣播公司近日報導,亞洲市場研究機構「絲綢之路研究」經理維內希·穆特瓦尼指出,數據顯示,到5月,中國大多數企業會百分百復工,不同行業的需求將恢復60%到100%,這些數據令人備受鼓舞。目前來看,中國已經逐步擺脫疫情影響、恢復經濟發展。在穆特瓦尼看來,這一切都得益於中國獨特的治理體系。

中國經濟復甦無疑是世界目前急需的好消息。正如沙特基礎工業公司副董事長兼執行長、2020年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主席尤素福·阿爾-拜延表示,世界各國正面臨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中國快速恢復經濟活力為全球經濟發展發出積極信號。

「中國各地正在有條不紊地展開復工復產,生產效益逐漸顯現。中國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有力提振了市場信心,讓人們對世界經濟發展保持樂觀期待。」埃及赫勒萬大學經濟學教授哈菲茲說。

在不久前召開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強調:「疫情對全球生產和需求造成全面衝擊,各國應該聯手加大宏觀政策對衝力度,防止世界經濟陷入衰退。」國際各界人士指出,習近平主席提出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等重要倡議,有力提振了世界經濟復甦士氣。正如巴西主流媒體《巴西利亞郵報》報導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承諾繼續「擴大改革開放、放寬市場準入、優化營商環境,擴大進口和對外投資」,以此「為世界經濟穩定作出貢獻」。

「推動疫苗研發國際合作」

習近平主席對疫苗研發提出了明確要求:要推進疫苗研發和產業化鏈條有機銜接,為有可能出現的常態化防控工作做好周全準備。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疫苗已成為人類戰勝疫情的關鍵。正如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所說:「最終完全阻斷病毒傳播將依靠開發和提供一種安全有效的疫苗。」4月24日,譚德塞在視頻會議上宣布,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啟動「裡程碑式」的國際合作倡議,以加速新冠肺炎相關疫苗、診斷工具和治療工具的研發、生產和公平分配。

「中國目前批准用於人體試驗的新冠病毒候選疫苗,比其他國家都多。」4月18日,美國《財富》雜誌報導稱。繼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腺病毒載體疫苗獲批開展臨床試驗後,日前,中國兩款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一二期合併的臨床試驗許可,成為首批獲得臨床研究批件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

「中國的疫苗研發也是一項全球性工作,最終將惠及整個國際社會。」美國蓋茨基金會表示。

事實上,中國一直積極推動並深度參與疫苗研發國際合作,為加快全球科研進程、助力全球抗擊疫情作出了重要貢獻。

「我們想向中國同行致敬,他們迅速與世界共享病毒全基因組序列信息,這為全球科學家開展疫苗研發、藥物研究、疫情控制等提供了重要基礎。」德國聯邦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所長洛塔爾·威勒說。

中國國內同步推進的5條疫苗研發技術路線均對外開放,分別與美國、德國、英國等國開展合作,並且還有更多合作正在商討中。

在《柳葉刀》等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上,中國科學家發表大量相關論文,供全球同行交流。「在疫苗研發進程中,中國始終積極推動並參與疫苗研發國際合作,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英格蘭醫療總監史蒂芬·波伊斯表示。

英國《衛報》報導稱,目前全球約有80家公司和機構正在研發疫苗,其中多家已開始進入臨床試驗。「這種空前的速度,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中國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及開放合作態度。」

日前,一個由全球120多名科學家、醫生、資助者和生產商組成的專家組發表公開宣言,承諾在世衛組織協調下,共同努力加快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

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的:「值此關鍵時刻,我們應該直面挑戰、迅速行動。我堅信,只要我們同舟共濟、守望相助,就一定能夠徹底戰勝疫情,迎來人類發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報記者 張 紅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04月30日 第 06 版)

相關焦點

  • 陳忠和教練對中國女排的貢獻有目共睹
    電影中國女排是傳遞女排精神的有效載體,代表了勇毅堅定,激揚了中國人的自豪,自尊和自信的《中國女排》,不應該在爭議中上映,支持中國女排!大年初一看中國女排,中國女排加油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作為一種強大的精神象徵,「中國女排」對於中國,對於全體中國人民來說,都意義非凡,要說這麼一部意義重大的電影,是應該多花些時間籌備的。
  • 全球戰疫,習近平展現中國的「同理心」
    (近觀中國)全球戰疫,習近平展現中國的「同理心」  中新社北京4月6日電 題:全球戰疫,習近平展現中國的「同理心」  作者 鍾三屏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多國蔓延,其不僅成為全球共同挑戰,也再次凸顯各國制度、文化、社會等方面的顯著差異。
  • 「國際銳評」中國為全球合作抗疫所做的貢獻有目共睹
    5月,習主席在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開幕式上發表致辭,提出加強疫情防控6點建議,宣布中國為推進全球抗疫合作的5大舉措,呼籲各國攜起手來,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習主席闡述的中國主張、指揮的中國行動,是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生動詮釋,為全球抗疫合作帶來了信心,注入了力量,指明了方向,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響應。
  • 馳援戰疫不分國界,臺鈴讓世界跑得更遠!
    在這期間,中國積極發揮大國精神,為支援全球戰疫作出了有目共睹的成績,這其中,不乏一些民營企業,在危難之際,挺身而出,成為共築疫情防控堤壩的重要力量,比如電動車行業的領跑品牌臺鈴。自疫情發生以來,臺鈴就一直積極馳援各地醫護工作者、基層防疫人員等,從國內到國際,臺鈴的捐贈行動一直在持續,每一次都走在了行業前列。國有大事,必有臺鈴!
  • 創意學人全球頭條丨全國「戰疫」海報設計大賽作品盡顯中國力量
    創意學人全球頭條推薦攜手並肩 共克時艱以藝術作品凝聚起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與愛同行·抗擊病毒——2020全國「戰疫」海報設計大賽作品盡顯中國力量」海報設計大賽,號召全國創意設計界貢獻一份力量,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讓我們一起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
  • 英語紀錄片《武漢戰疫紀》緣何贏得全球網友點讚
    中國國際電視臺推出時長33分鐘的英語新聞紀錄片《武漢戰疫紀》,網名為SoLo 85美國網友看完後如是感慨。這部紀錄片成了全球網友了解中國「抗疫」真實情況的一扇窗,在疫情蔓延的當下,它還為全球抗疫提供了經驗。
  • 貢獻僑力 同心戰疫(僑界傳真)
    盡心出力,守望相助,這是僑資企業世茂集團同心戰疫的生動故事,也正是廣大僑商僑企傾情支援祖(籍)國抗疫的縮影。  同舟共濟,愛國愛鄉赤子深情  1月26日,1.2噸;1月27日,4.1噸;1月28日,34噸……這是從新加坡金鷹集團下屬亞太森博(山東)漿紙有限公司的化學品車間發往各地的消毒液數量。截至4月底,金鷹集團已向社會各界捐贈次氯酸鈉消毒液原液超過1100噸。
  • 英文紀錄片《武漢戰疫紀》獲全球網友點讚:他們為保護人類作的努力...
    這部紀錄片成了全球網友了解中國「抗疫」真實情況的一扇窗,在疫情蔓延至全球的當下,它還為「全球抗疫」提供了寶貴經驗。因此,中國國際電視臺決定拍攝一部英文紀錄片,真實記錄武漢城裡發生的故事。在葛雲飛看來,這部紀錄片的價值在於如實記錄這個城市此刻的狀態和情緒,「全世界可以更直觀地看到,武漢為全中國、為全世界的疫情控制做出了何等的貢獻。看完這部紀錄片,就知道從醫護人員到普通百姓,是如何在封城狀態下頑強堅守,攜手抗擊疫情。」
  • 從全球戰疫,看習近平力倡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近觀中國)從全球戰疫,看習近平力倡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中新社北京4月30日電 題:從全球戰疫,看習近平力倡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中新社記者 梁曉輝疫情面前沒有孤島。現實之中,病毒兇猛無國界,疫情不分種族在全球蔓延,是人類共同的敵人。同時,全球戰疫也豎起了一面鏡子,映出越來越多國家、民族、人民守望相助,互施援手的「人類鏡像」。這個鏡像也反映了一種越來越被人們感受得到的理念——人類是一個彼此相連的共同體。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在7年前將這一理念表達為「人類命運共同體」。
  • 全球視野下,這裡的戰疫故事是一部60分鐘的啟示錄
    2020年6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指出中國抗疫鬥爭艱苦卓絕,值得永遠銘記。為了記錄這段不平凡的歷程,致敬那些在危難中挺身而出的身影,深圳衛視6月9日(周二)21:23首播60分鐘紀實片《深圳戰疫實踐啟示錄》,並在深圳廣電全媒體矩陣同步播出。
  • 英語紀錄片《武漢戰疫紀》贏得全球網友點讚 - 拂曉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中國國際電視臺推出時長33分鐘的英語新聞紀錄片《武漢戰疫紀》,網名為SoLo 85美國網友看完後如是感慨。這部紀錄片成了全球網友了解中國「抗疫」真實情況的一扇窗,在疫情蔓延的當下,它還為全球抗疫提供了經驗。    真實記錄風暴中心    戰疫期間,中國的紀錄片人推出了不少優秀作品,《武漢戰疫紀》則是首部展現武漢「抗疫」歷程的英文紀錄片。
  • 長影樂團打造全球戰疫歌曲《大愛無界》
    近日,由長影樂團、U SHINE ENTERTAINMENT、浙江仙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長影樂團擔任演奏,中國、塞爾維亞、美國、義大利四國藝術家共同創作、隔空演唱的全球戰疫主題歌曲MV《大愛無界》(Human Touch)在全平臺正式上線。
  • 傾聽全民戰疫的中國聲音
    戰疫二字成了流行語,行文也不必再加引號了。此時此刻,傾聽響徹雲霄的全民戰役的中國聲音,無限感慨湧上心頭。這是一場人人都是主角的戰疫。人們都用突如其來,形容這場戰疫的到來。僅幾天的時間內把14億中國人民卷了進去。所有的群體都在議論同一個話題,都在關注同一個焦點,都在期盼同一個目標。
  • 全民戰疫:彰顯制度優勢的一曲中國壯歌
    ,電視裡正在播報一條震驚世人的消息:世界衛生組織收到疫情單日新增病例報告,首次超過10萬,是全球單日新增最多的一天;截至北京時間21日,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到約496萬例。  作為率先有效控制國內疫情的國家之一,作為全球經濟重要的穩定器和動力源,中國召開的這次兩會將釋放保持定力、開放合作的鮮明信號,彰顯攜手前行、共克時艱的中國擔當,為世界注入強大信心和力量。  電視裡講的這番道理,10歲的中國小朋友不一定能都懂,但曹恆萱感受得到這個消息帶來的喜悅。
  • 2018年,美國貢獻了全球20%的GDP增長,中國貢獻了多少?
    那麼,這10個國家如果分開來,每個國家對全球的經濟貢獻又是多少呢?世界前十大經濟體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情況1、美國美國仍然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大經濟體,其2018年的GDP總量達到了20.51萬億美元,是世界首個也是唯一一個GDP總量超20萬億美元的國家,大概佔到了全球GDP總量的23.9%。
  • 全球戰疫:疫情中的中交馬東鐵項目「護島人」
    (抗擊新冠肺炎)全球戰疫:疫情中的中交馬東鐵項目「護島人」中新社吉隆坡10月6日電 題:全球戰疫:疫情中的中交馬東鐵項目「護島人」作者 陳悅 吳迪從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時毅然取消回國休假計劃,留守在中國交建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項目(以下簡稱中交馬東鐵項目
  • 馮鵬志:堅持科學思維科學精神科學理性全面構築中國戰疫強大科技支撐
    堅持科技合作 展現戰疫擔當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作為疫情初期情況十分嚴重和最早向國際社會報告疫情的國家,中國不僅用自己的力量、智慧和犧牲為世界守住了疫情防控的關鍵防線,而且通過積極開展務實高效的國際科技合作,為國際社會防控疫情提供了重要經驗借鑑與路徑指引,展現了全球科技戰疫的中國擔當。
  • 青平:中國戰疫密鑰——一切依靠群眾 一切為了群眾
    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依靠人民的力量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陳毅同志曾說,「淮海戰役是人民用小推車推出來的」。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依靠人民開展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建設,從安徽小崗村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到即將消滅絕對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都是億萬中國人民奮鬥的結果。
  • 捐了國內捐國外,騰訊「雙循環」戰疫收到20多個機構的感謝信
    面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中國網際網路企業捐了國內捐海外,以"雙循環"發展格局,對抗疫情,獲得了全球讚譽!最近,騰訊健康還上線新冠疫苗接種預約服務,戰疫也正式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此時,中國以唯一保持經濟正增長的成績一枝獨秀,向外界傳遞對疫情和經濟恢復的決心。作為"雙循環"開局年,2021年預計將繼續復甦勢頭,GDP有望升至9%!
  • 全球戰疫:中醫藥為澳大利亞民眾抗疫助一臂之力
    (抗擊新冠肺炎)全球戰疫:中醫藥為澳大利亞民眾抗疫助一臂之力  中新社雪梨6月17日電 題:全球戰疫:中醫藥為澳大利亞民眾抗疫助一臂之力  中新社記者 陶社蘭  中醫師方山在雪梨唐人街附近開設的診所已有20多年了,病患大多是澳大利亞主流社會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