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書友問俠客:「為啥我買了兩套《九成宮》法帖,他倆的字體有區別呢?我懷疑買到了假字帖!」
俠客答:「這涉及到刻本與拓本的關係,任何刻本與拓本都是假的,除非你買墨跡!」
古代很多書法名家,家中都養有刻工,專門研習其書法。這些刻工常年伴隨書法家左右,對書法家的書寫風格瞭然於心,因此能夠清楚地表達其主人的筆力。
如顏真卿,當時可謂有權有勢,自己酷愛書法,花錢養幾個優秀刻工,那簡直就是小KISS。
又如《張玄墓誌》,因為極其高明的技法,不難想像其家境十分富裕,才能養有這樣高水平的刻工。
——神秘俠客
今天,俠客給各位來聊聊刻本與拓本的一些小知識
受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對原碑的影響,不同時期的拓片不一樣的。原碑中,為了便於刻工走刀,筆畫的剖面形狀呈現為 v 型,開口由表及裡呈收縮狀。
在風化 流水侵蝕等外力作用的影響下,原碑表面有一定程度的磨損。筆畫的開口會變窄。
除了外力作用,人為因素也會對原碑造成破壞。其中包括每次的拓印。人為因素對原碑的破壞更為複雜。
我們猜想「會不會更有古意,筆畫更舒朗乾淨」在一定程度上的有道理的。拓本越久遠,筆畫越粗,越接近原碑。因此,拓本筆畫的粗細,也就成為判斷拓本久遠程度的一個重要依據。
為了保證拓片的質量,有時會進行洗碑,也叫開字口。就是按照原來的字形,拓寬加深筆畫。當然了,越挖越肥,使原碑變形的負面例子也有。
除了原碑的變化,拓片材質 拓印方法也會影響拓本。例如烏金拓和蟬翼拓就是兩種不同的拓法。
通體烏黑,紙面用蠟,有油脂的光澤。明人多好烏金拓。
拓紙薄如蟬翼,用墨淺淡,捶拓時手法較輕,拓片多有留白。能夠很好地保留原碑細節,因此適用於拓小字和破損較嚴重的碑刻。宋代好蟬翼拓。
當然,很多朋友問俠客墨跡與刻本的關係,由於篇幅原因,我們下次再聊!
---- 神秘俠客 ◎ 獨家撰稿-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