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飛躍發展帶來環境陣痛,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伴隨經濟發展和工業化加速推進,我國走出了一條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特色道路。「十三五」期間,我國生態文明紅利不斷釋放。伴隨著一項項鐵腕治水的硬舉措,茂名市電白區把水環境治理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綠水青山美麗畫卷越鋪越廣,金山銀山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深秋時節,電白城區的寨頭河依然熱鬧非凡:河中間一塊塊淺灘上,成群的白鷺、蒼鷺、青腳鷸、環頸鴴、黑腹濱鷸、蒙古沙鴴等在水中嬉戲覓食,白色、黑色、褐色,星星點點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前幾年我在寨頭河也見過一些水鳥,但沒有現在這麼多,有不少水鳥都沒有見過。」市民吳建忠說。寨頭河原是電白城區的一條黑臭水體,經過這兩年的整治,寨頭河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周圍生長著茂密的植物,越來越多的野生水鳥選擇在這裡過冬。
寨頭河煥發新顏,是電白境內大河小溪蝶變的縮影,折射出電白人治水的堅定信念和詩意情懷。短短兩年時間,電白完成城區3條入海河流的水環境綜合治理,消除劣V類。完成省定貧困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工程和主要江河周邊的村莊等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477條,在建210條。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達100%,全部達到或優於Ⅲ類。
一個個披荊斬棘的日夜,至今依然伴隨著電白治水的每一天。人們驚喜地發現,垃圾河、黑臭河變成了景觀河、風景河,「昔日臭水塘,今日蓮花香」的村莊比比皆是,天藍、水清、山綠、地淨的家園夢想越來越近。
▲龍記河經過治理提升後,風光越來越秀麗。
高位推進,鐵腕治水不鬆懈
電白區委書記、區長譚劍鋒到任之初,就在區政府常務會上指出,要以對全區人民負責的態度,緊緊圍繞建設宜居宜業濱海城市的總體目標,做到鐵腕治水不鬆懈,全力守護優美生態環境。
一場以「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為目標的黑臭水體殲滅戰和長治久清的持久戰在電白全面打響。電白區建立黨政主要領導掛帥的河長制責任體系,設立三級河長共457名,其中區級河長10名、鎮級河長199名、村級河長248名。明確河長制實施範圍、河長組織體系、河湖管護目標、主要任務、責任分工和保障措施等,用更接地氣的方式開啟護河新模式。
為深入推進水汙染防治攻堅戰,電白區汙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由區委書記擔任第一總指揮,區長擔任總指揮。出臺《電白區2020年水汙染防治攻堅方案》《電白城區入海河流水質達標應急方案》《電白區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等方案,明確各項工作任務時間節點、責任單位和問責措施,全面推動全區落實水汙染防治攻堅任務。成立專班,及時協調解決好整治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全力排除一切幹擾,並定期督導、檢查和通報工作進展情況。
截至6月底,全區河長巡河達到1.2萬多次,發出河長督辦整改通知29個。常態化開展以「清漂」為主的「五清」行動。2020年以來,清理水浮蓮等漂浮物120萬平方米,清理高稈作物870.7畝,清理棄渣約8萬立方米,清淤、清障河道121公裡,清理亂堆建築垃圾共12萬立方米,已完成整治入河排汙口20個,完成率為100%。開展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電白區被省列入「四亂」範圍的5宗問題已整治銷號,同時還對其他流域面積1000平方公裡以下的河道「四亂」開展清理,共清理11宗。
多體結合,河流整治成效顯
近年來,電白用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全力推進中小河流治理和河長制湖長制工作,在防災減災和水生態治理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實現了治一條河流、美一方水土、保一方平安的目標。
電白區委、區政府始終把中小河流治理和河長制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來抓,實施河流治理與鄉村振興、碧道建設、人居環境整治、黑臭水體治理等多體結合,紮實推進中小河流治理。
與鄉村振興結合。沙瑯江坡心段和黃嶺鎮黃嶺河,途經坡心鎮七星村、坡心鎮排河村、黃嶺鎮白石村3條省定貧困村,電白區有關部門結合精準扶貧和鄉村治理,把河流治理融合新農村建設。截至2019年底,在村邊河岸建設親水平臺小公園3個,打造水生態岸坡景觀。
與碧道建設相結合。在沙瑯江沙瑯段和華侗河,規劃建設碧道工程10公裡,已建成2公裡,打造「一河兩岸」水生態景觀帶。全區共規劃碧道74公裡,目前已建成碧道5公裡,在建15公裡。完成河岸加固及生態修復16.5公裡,種植樹木2000多棵,花草14萬平方米,使水更清、岸更綠。
與人居環境整治相結合。結合農村「三清三拆三整治」,組織集中開展河湖清「四亂」大行動,全面清理違章建築。在林頭鎮龍記河打造了新圩段旅遊景觀亮點工程,在那霍鎮大社河官屋段打造了鵝卵石河堤路面原生態景觀工程。
與黑臭水體治理相結合。整合區市政、環保、水務等資源,綜合整治水東河、寨頭河、森高河3條入海河流,改造城區水環境,打造人水和諧新景觀帶,工程綜合治理已完成85%,3條河流水源水質及水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周邊群眾環保意識、衛生意識逐步增強,河流水質明顯提升。
源頭截汙,織密防汙治汙網
河水變清,關鍵在源頭。為更好從地源頭截汙,徹底治癒水汙染頑疾。一大批鎮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全面動工,汙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加快,入河、入海排汙口整治紮實推進,同時堅持城管、環保等多部門聯動,編織起嚴密的防汙治汙網絡。
水東生活汙水處理廠擴建及提標改造工程(城區汙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土建主體及設備安裝已全部完成,目前正在試運行;安樂水質淨化廠已完成設備安裝和配套管網建設,正在調試運行。鎮級廠已開工建設15個,其中沙瑯、那霍、霞洞、坡心、羅坑5個鎮級廠正在進行調試運行,小良鎮水質淨化廠正在籌備前期調試工作;水東河截汙工程配套管網、海濱片區沿海堤路截汙管網工程、安樂水質淨化廠配套管網工程及沙瑯、那霍、霞洞、坡心、羅坑、小良等級廠管網已全部完成,目前已完成管網建設42.75公裡。完成省定貧困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工程和主要江河周邊的村莊等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477條,在建210條。
目前,全區20個入河排汙口已全部完成整治。城區6個超標入海排汙口,其中2個納入電白區汙水收集配套管網工程進行整治的已完成,油地碼頭等2個已整治完成,尚未完成的2個正抓緊加快施工。
如今,水環境治理工作已成為電白人居環境高質量發展的一張閃亮名片,為濱海新城建設增光添彩。
三級河長制
電白建立黨政主要領導掛帥的河長制責任體系,設立三級河長共457名,其中區級河長10名、鎮級河長199名、村級河長248名。
碧道建設
全區共規劃碧道74公裡,目前已建成碧道5公裡,在建15公裡。完成河岸加固及生態修復16.5公裡,種植樹木2000多棵,花草14萬平方米,使水更清、岸更綠。
排汙口整治
全區20個入河排汙口已全部完成整治。城區6個超標入海排汙口,其中2個納入電白區汙水收集配套管網工程進行整治的已完成,油地碼頭等2個已整治完成。
▲整治後的共青河新圩段,成為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示範點。
見證:林頭鎮共青河新圩段從黑臭河湧變景觀河
「網紅河」是如何養成的?
綠樹婆娑,綠道環繞,隨手一拍就是大片,每走一步都會讓人怦然心動……徜徉於電白區林頭鎮共青河新圩段,親水棧道在一片濃密的綠意掩映之下,每走一段就有廊橋亭閣,河岸兩邊各色鮮花競相綻放,遠處隱約可見浮山嶺、鵝凰嶂的美景。
「每天早上都要來共青河棧道散散步,鍛鍊一下身體。」居住在附近的陳先生談起家門口的河流整治讚不絕口。但很少有人知道,這條景色秀美的河流,兩年前還是條黑臭河湧。
林頭鎮共青河新圩段整治前雜草叢生、垃圾亂棄、排汙超標,水域岸線生態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破壞,水源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為了讓這條臭水河「活」起來,林頭鎮黨委、政府從大局出發,下定決心打贏一場水域治理攻堅戰,改變共青河流域水質及兩岸環境面貌。
但要想讓臭河變成景觀河,絕非易事,源頭是治理關鍵。林頭鎮首先摸底調查畜禽養殖、水面養殖的汙染排放情況,清理禁養區所有大小畜禽養殖場,限養區嚴格控制養殖規模,並嚴格實行汙水處理及雨汙分流和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聯合區環保、規建部門清理非法排汙口11處,清理河道障礙物3處、清理涉河違法建築2處,組織打撈船、水下挖掘機清理河道淤泥、垃圾、水草、水浮蓮等雜物18公裡;建立「戶收集、村集中、鎮運轉、區處理」的城鄉清潔工程運轉機制,保證農村生活垃圾及時有效處理,杜絕垃圾入河入庫。由政府出資聘請專職河道清潔公司,對主要河段進行日常保潔,清理河道垃圾、水浮蓮、水草等漂浮物,保證河道潔淨,村級護河隊,每天對河流巡邏、發現問題及時上報等任務,逐步實現河道清理專業化、常態化。
實現淨化後,林頭鎮還對河道進行美化、綠化、亮化。把共青河打造成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示範點。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投入480多萬元,加固共青河河堤8公裡,拓寬河道,建設河堤護欄8公裡、綠道4.8公裡、棧道2公裡,種植樹木、花草超過10萬平方米,安裝特色景觀燈300多盞,水上風車3個,拓寬下遊河堤路,並實施黑底化,極力打造十裡河岸景觀,實施「一河兩岸」水生態景觀示範工程。沿線在新圩村建有共青河好心公園,園內建有王佔鰲銅像、小廣場等。
共青河治理項目的建成,不僅解決了林頭鎮的防洪安全,更是極大地美化了當地的環境,為廣大市民打造了集觀光旅遊、休閒健身為一體的平臺。2018年1月,茂名市在共青河好心公園召開中小河流治理現場會,與會者大為稱讚。
來源/南方日報
整理/廣東生態環境微信編輯小組
【來源:廣東生態環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