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Her Voice 山一說:中國幕後女電影人論壇

2021-01-19 山一國際女性電影展

2020歲末,「山一說:中國幕後女電影人論壇」如約而至。論壇將於12月30日晚在北京單向空間(大悅城店)與大家見面。今年,「山一說」邀請到有近30年行業經驗、常年持續扶持青年電影人的電影製片人耐安老師作為此論壇的聯合發起人。


同時,集結四位優秀的幕後青年女電影人:

電影錄音師龍筱竹

攝影師鄧璐

剪輯師劉新竹

調色師付舒

將在「聲音」、「影像」、「光線」和「色彩」的軌道上,以專業的視角分享各自在電影創作中的故事與經驗,展現女性在幕後創作中的藝術力量。

十九世紀末是電影藝術與女性主義思潮共同的起點,這兩個頻道的接軌是啟發「Her Voice 山一說2020:中國幕後女電影人論壇」的開端。中國的女性電影人,前有謝採貞、嚴珊珊,初執導筒、首登銀幕;民國時期,名伶綻放,各成風景;第四代女導演的崛起、90年代後獨立電影人、「演而優則導」的電影明星以及國內的新生代女電影人不斷注入新血液……在這之中,仍然有非常多優秀的幕後女電影人用業務說話,開創各自領域的電影新語言。

自山一2017年創辦,「女性」這個標籤便是我們骨子裡的基因,支持女性電影人是山一一以貫之的使命。前三年來,山一的論壇版塊持續策劃「國內外女剪輯師「、「亞洲女性電影人」、「國際女性電影節主題」等針對女性電影領域的不同主題面向,旨在關注國際和國內電影行業——有關女性電影人/史的歷史沿革、行業現狀、不為人知的背後故事、被人忽視的專業能力……今年,我們特此開設「山一說」(Her Voice)主題論壇欄目,將這一節目至此納入每年的論壇策劃,持續支持和為女性電影人發聲。


近幾年,電影行業開始普遍關注和討論女性議題,但依舊囿於對女性電影史的重視,或仰賴於臺前的曝光而提高女性電影人的話語權。山一論壇將視線聚焦中國幕後青年女電影人,對於複雜的電影工作流程,有相當多的工種對作品提供了不可忽視的付出,在這之中更有大量的女性電影人逐漸出現在優質電影的職位表單中。中國的電影行業現狀,除開導演與演員在幕前的持續曝光、「偶像」光環加持,幕後的女電影人是最為人忽視的群體,自中國電影史從20世紀初誕生,製片、剪輯、編劇等,女性姓名鮮少被歷史記載。至今,根據非官方的中國100名攝影師名單,獨有餘靜萍1名女攝影師上榜。電影是群體的共同創作,我們不可忽視幕後每一個崗位上工作人員的價值,並希望以今年的主題,將優秀的幕後電影人推至臺前,提高行業對國內幕後女電影人的重視,用經得起檢驗的業務能力被聚焦。


論壇中,各位嘉賓將與大家分享自身崗位上的工作特性與創作理念;自身性別色彩賦予電影創作中的優勢與劣勢;中國幕後女電影人的生態現狀如何;與各個工種、不同性別的電影人合作有怎樣的區別……我們希望通過這些幕後女電影人的故事,走到臺前,呈現各自領域的藝術創作,用這場體現「女性力量」的論壇為2020畫上句點。

擔任《蘇州河》《紫蝴蝶》《春風沉醉的夜晚》《推拿》《浮城謎事》《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等作品製片人。《紫蝴蝶》入圍第56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春風沉醉的夜晚》入圍第62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推拿》獲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提名等多項大獎。

從事電影錄音和電影後期統籌工作多年,曾參與製作數十部電影,曾獲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錄音提名、第55屆金馬獎最佳音效提名、第11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年度錄音師等獎項。代表作:《日光之下》《六欲天》《暴雪將至》《繡春刀》《師父》等。

2012年正式轉型攝影工作。2014年進修於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2016年成為中國中超賽事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性斯坦尼康攝影師。曾參與拍攝:《大象席地而坐》《大約在冬季》《烏海》《夜以繼夜》《後來的我們》《半個喜劇》等。

獅子座,東北籍剪輯師。代表作:《老獸》《春江水暖》《小偉》(原名:《慕伶 一鳴 偉明》)《她房間裡的雲》《烏海》等。

從事電影調色八年,參與調色的電影有《暴雪將至》《暴裂無聲》《春江水暖》《小偉》(原名:《慕伶 一鳴 偉明》)《她房間裡的雲》《抵達之謎》《烏海》《Love Infinity 》等。

「Her Voice 山一說:中國幕後女電影人」論壇

論壇中,各位嘉賓將與大家分享自身崗位上的工作特性與創作理念;自身性別色彩賦予電影創作中的優勢與劣勢;中國幕後女電影人的生態現狀如何;與各個工種、不同性別的電影人合作有怎樣的區別……我們希望通過這些幕後女電影人的故事,走到臺前,呈現各自領域的藝術創作,用這場體現「女性力量」的論壇為2020畫上句點。

活動流程
介紹論壇主題及出席嘉賓
嘉賓交流分享
Q & A 環節,媒體與觀眾提問


活動時間
2020.12.30
19:30-21:30


活動地點

單向空間·大悅城店
北京市朝陽區朝陽北路101號朝陽大悅城5F-42


報名方式

(即日起通過下方3種方式之一均可報名,報名成功我們會通過簡訊通知。)


1、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小程序報名



2、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3、點擊連結報名(使用瀏覽器打開)

http://hdxu.cn/qmn3g


審稿 Filmdept.

排版 Keni

版權說明: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歸山一國際女性電影展所有,感謝喜歡的朋友轉發,轉發時請註明出處。用於商業用途時,請務必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丨「她·臺前·幕後」女性電影論壇:女性電影人與...
    12月8日,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舉行「她·臺前·幕後」女性電影論壇。導演高群書,出品人、製片人、演員梁靜,導演薛曉璐等正活躍在臺前幕後的電影人,圍繞國內女性電影遇到的困境與機遇各抒己見,並探討了海南可以進行影視開發的女性電影題材。其中瓊中女足的故事已經進入影視開發製作階段。
  • 時間是一種假想|第四屆山一官方活動日程
    個體的延續與對話在今年的論壇活動中,我們設置了「對話的意義:從文學到電影」與「山一說:中國幕後女電影人論壇」兩場討論。開閉幕影片所引出的文學與電影生命的命題,將得到更深入和專業的討論。9月12日的「山一說:中國幕後女電影人論壇」山一策展人李沫筱邀請到有近30年行業經驗和常年持續扶持青年電影人的電影製片人耐安老師,作為此論壇的聯合發起人,集結電影錄音師龍筱竹、剪輯師劉新竹、攝影師鄧璐和調色師付舒,呈現當代與歷史女性電影史上不為人知卻豐富多彩的片段。同時,對話的意義,也在於個體間的溝通與聯結,個體的時間因與另一個體的時間碰撞,而得到變化與延展。
  • 山一露天電影院|女性電影人:另闢光影路
    9月11日-9月14日,你將會在成都遠洋太古裡春熙路地鐵口的太古廣場上,發現一座山一露天電影院(THE ONE CINEMA),並在為期4天中放映一部長達14個小時的紀錄電影《女性電影人:另闢光影路》(Women Make Film: A New Road Movie Through Cinema)。
  • 金雞獎女性電影論壇:女性電影,困境與夢想
    11月26日,以《女性電影,困境與夢想》為主題的第33屆金雞獎女性電影論壇在廈門舉行。此次論壇由陽光媒體集團、中國世界電影學會主辦,廈門文廣會展有限公司、北京陽光新盛傳媒有限公司承辦,論壇得到了弓立醫療用品公司獨家支持。
  • 2021年中考英語範文:About Voice
    She always listens to her parents' words and she never makes her own choice, but as she become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she realizes that she has grown up and wants to make her own decision.
  • 2020中國電影評論高峰論壇舉辦 兩項國家級電影活動永久落戶江津
    中新網重慶新聞12月19日電(高呂豔杏 肖江川)18日,中國電影基金會鍾惦棐電影評論發展專項基金髮布暨2020中國電影評論高峰論壇活動在重慶江津舉行,基金會現場獲贈20萬元。以設立該專項基金為契機,今後,「中國電影評論高峰論壇」和「中國電影評論年度評選」兩項國家級電影活動將永久落戶重慶江津。
  • 時光網年度巨獻 聚焦中國電影幕後英雄
    本文來自影視生活第一站 時光網時光網訊 時光網年度巨獻——五集電影人物紀實節目《我在中國做電影》定檔2月28日,全網上線!這部由時光網出品的五集電影人物紀實節目,首次將鏡頭聚焦於一群中國電影的幕後英雄,來自美術、聲音、特效、攝影、配音5大電影幕後工種,他們是代表著當今中國電影產業水準的最優秀的7位電影人。他們中既有行業的執牛耳者,屢獲殊榮的行業大咖,在他們的成就中窺見的是中國電影的歷程與發展;也有撼動行業的新生代力量,在他們的突破中湧動著電影行業新的趨勢與變化。
  • 俄女主播口誤 埋葬列寧說成埋葬普京
    The Russian blogosphere exploded with delight, with thousands of commentators sending her virtual flowers and leaving numerous posts on the young woman's page on the social site
  • 北京2022年冬奧會官方電影面向全球招募青年電影人
    由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組織委員會新聞宣傳部主辦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官方電影青年電影人全球招募」於2020年9月21日面向全球正式啟動!自1912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以來,製作奧運官方電影已經成為奧運會的傳統。
  • 北京冬奧會官方電影青年電影人全球招募問與答
    」正式啟動,向全球有熱情、有才華、有創意的青年電影人發出邀請:一起參與北京冬奧會官方電影的拍攝吧!奧運官方電影,是記錄一屆奧運盛會的珍貴影像。自1912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以來,製作奧運官方電影已經成為傳統。截至目前,奧運官方電影數量已超過40部,但面向全球招募青年電影人加入攝製工作尚屬首次。
  • 五位電影藝術家做客清華時代論壇共敘中國電影的過去與未來
    五位電影藝術家做客清華時代論壇共敘中國電影的過去與未來清華新聞網5月22日電(通訊員 熊巧琴 鄒賢坤)5月16日下午,於藍、秦怡、蘇叔陽、李前寬和肖桂雲五位電影藝術的泰鬥來到清華園,應邀出席「熒幕華章——中國電影110周年紀念論壇」,為學子們呈現了一場關於影視文化、人生哲學以及對中國電影百年歷史回顧與展望的講座
  • 第四屆山一國際女性電影展開幕:用電影詮釋女性力量
    2017年,首屆山一國際女性電影展在成都舉行,成為中國首個也是唯一的國家級國際女性電影節。影展不僅彌補了中國在女性電影節發展史上100多年來的缺席局面,同時,更是亞洲規格最高、參與人數最多、唯一具有電影市場的女性電影節。
  • 奧利弗·斯通:中國電影越來越像美國電影不是好事
    成都商報:中國小成本電影《泰囧》的票房突破10億元,你怎麼看待中國電影的現狀?  奧利弗·斯通:電影不僅僅只追求票房收入、只追求金錢,還有各方面的因素需要考慮,如果你只追求電影的票房就變成美國人了。  成都商報:你最喜歡的中國影片是什麼?  奧利弗·斯通:這個話不太好說,我看了很多的中國電影,包括動作片、愛情片,當然也有很愚蠢的商業爛片。
  • 第11屆中國電影科技論壇縱論中國電影「新基建」
    昨天,第十一屆中國電影科技論壇在北京與上海兩地同步召開。本屆論壇以「中國電影新基建」為主題,旨在討論在當前5G技術、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科技「基建」迅猛發展的趨勢下,科技對電影發展的價值和意義、科影融合以及高新科技在電影行業的應用等,並深入探討了電影科技產業基地的創新模式。
  • 每日視頻學英語4期:Can you keep your voice down 你能小點聲嗎
    今天這個小視頻依然是來自Desperate Housewives的第一季第一集,主要交代了四大女主之一Gabrielle Solis的背景故事,快來跟W一起看看裡面地道的英語表達吧!第一段交代了Gaby嫁給Carlos的過程,develop a taste for sth是個很實用的說法。也許還是嫁給愛情最幸福吧。
  • 王中磊金雞論壇發聲:中國電影人是最具韌勁的一群人
    來源:時刻頭條11月25日,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在廈門拉開序幕。上午,華誼兄弟副董事長、CEO王中磊受邀出席以「盤點2020年電影現象」為主題的金雞論壇首秀活動,與導演尹力,評論人譚飛,媒體人李星文,編劇宋方金、汪海林,演員詠梅齊聚現場,並發表了主旨演講。
  • 北京2022年冬奧會官方電影面向全球招募青年電影人
    北京商報訊(記者 關子辰 楊卉)9月21日,由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組織委員會新聞宣傳部主辦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官方電影青年電影人全球招募」面向全球正式啟動。據悉,「北京2022年冬奧會官方電影青年電影人全球招募」參與時間截止2020年12月21日。官方電影總導演和官方電影專家顧問團將對青年人提交的短視頻進行評審,評選出18名獲獎者,邀請加入官方電影製作團隊。據介紹,自1912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以來,製作奧運官方電影已經成為奧運會的傳統。
  • 中國動畫電影原創力量助力——2019動畫電影製作人高峰論壇
    2019年12月19日,常州市文化創意產業聯盟、龍城旅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江蘇贊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辦,中國電影家協會、電影衛星頻道節目製作中心、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電影局、江蘇省廣播電視局、常州市人民政府指導的「2019中國常州國際動漫藝術周」動畫電影製作人高峰論壇在常召開。
  • 女性電影人齊聚三亞 探討女性電影困境與未來
    12月8日下午,第三屆海南國際電影節「她·臺前·幕後女性電影論壇——助力女性電影蓬勃發展」論壇在三亞舉行。中共海南省委宣傳部一級巡視員、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副秘書長孫蘇,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王冬菊,東郎文創(北京)品牌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賀北予,東郎文創(北京)品牌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鄭欣,導演、監製、製片人高群書,出品人、製片人、七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演員梁靜,導演、編劇薛曉路,編劇阿美,導演、編劇姚婷婷等出席論壇,論壇由製片人、
  • 《中國電影人訪談錄》:透過電影人命運看時代風流
    兩年前,電影頻道推出了「改革開放四十年」 40集大型專題片《影響》,當時我曾撰文:「這是中國當代電影的芳華,也是而立之年的我之芳華。」接下來的一年,電影頻道又推出了大型專題片《封面》和《足跡》,如今匯聚成75萬字的《影響——中國電影人訪談錄》(1978-2019),這些顯然不是「為節目而節目」的孤立操作,背後有一根「文以載道」的人文脊骨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