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內政部」近日表示,自4月27日起將陸續辦理島內203個政黨廢止備案及42個政治團體廢止立案相關事宜,經廢止的政黨及政治團體,應依相關規定辦理財產清算程序,其中廢止的政黨除了婦聯會之外,還有不少統派政治團體。
去年9月由政治團體轉換為政黨的統一聯盟黨主席紀欣,28日接受了海峽衛視記者專訪。紀欣透露,像藍天行動聯盟、新同盟會這樣的團體,會在解散後成立社會團體,而她也講述了轉換為政黨的心路歷程,她說,存在就有意義,依然會堅定主張和平統一。
成立於1988年的中國統一聯盟,是臺灣第一個主張和平統一的政治團體,多年來一直是臺灣「反獨促統」的中流砥柱。2017年,臺立法機構通過政黨法,中國統一聯盟面臨轉換成政黨或者解散的局面。2019年4月,在統盟舉辦的盟員大會上,全體盟員一致通過轉換為政黨,並採納「統一聯盟黨」為黨名。
作為第一任統一聯盟黨主席,紀欣表示:「我的責任是非常重大的,因為其實大家都摸不著頭緒,怎麼樣從一個政治團體轉化為政黨,要求蠻多的。所以我自己也曾經每天寫日記,做了一個大事紀,從4月13日以後,跟臺灣的『內政部』怎麼樣來溝通,他們的需求,各種文件材料,這是一個非常辛苦的過程。」
據了解,統一聯盟黨不大,有1000多位黨員,分散在全臺各地,但從政治團體轉換為政黨,政治審核非常嚴格,紀欣跑了多次內務部門,終於在9月拿到政黨證書。紀欣介紹:「我們沒有改任何的有關黨章的,宗旨目標全部都不改,我覺得我跟他們講的理由,這是32年以前也是「內政部」核准的,你現在沒有什麼理由不讓我們能夠主張和平統一,這樣是不對的,所以在我們的堅持下,一個字都沒有改。」
但在去年,民進黨當局陸續修訂 「國安五法」,通過「反滲透法」,營造出風聲鶴唳的氛圍,使得不少統派人士憂心忡忡,如今又有不少統派政治團體面臨解散,紀欣坦言確實感到悲觀,但作為政黨,她的責任更重大了,紀欣也樂觀表示,統一是大勢所趨,這個方向是不會變的。
對於統一聯盟黨接下來的發展,紀欣認為,臺灣的內部的問題在哪裡、對「一國兩制」的了解,未來也是統一聯盟黨黨員要加強了解的地方,此外2022年的「九合一」選舉,統一聯盟黨勢必要提出候選人,這些工作也都不簡單。
紀欣表示:「讓我們繼續能夠存在下去,繼續我們的目標是我們的宗旨,鼓勵更多的年輕人來參加,我個人認為這本身就是一個意義。經過了半年的努力,如今在臺灣統一聯盟黨可以是一個堂堂正正繼續發展的政黨,我覺得這個是有意義的。」
海峽衛視臺北特約時事評論員張亞中認為,民進黨當局之所以會對統派政黨「趕盡殺絕」,主要是為了政治考量,是徹頭徹尾的「追殺」。同時,讓臺灣的統派團體變成政黨,不得不參加日常選舉,這也是民進黨當局鉗制統派的方法之一,也會讓兩岸之間關係越來越緊張,爆發衝突的可能性越來越高。
海峽衛視記者江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