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派張安樂前往臺灣中山大學演講,校長竟然「痛心疾首」要道歉?

2020-12-16 你不知道的臺灣

報導臺灣新聞越久,就越能發現,所謂最引人為傲的「言論自由」,在臺灣,只是「執政者」的自由,尤其在民進黨執政後。

21日,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張安樂受臺灣中山大學「當代臺灣政治發展」課程教授陳世嶽之邀演講,主題為「與青年對話,了解時事、關心未來」,吸引數十位學生聆聽,同時也引發軒然大波。

校方得知此事後,第一時間強調邀請張安樂純屬陳世嶽個人行為,該課程原本目的是要讓同學了解臺灣不同時代的政治發展及不同政治傾向的新政黨之理念,校方基於尊重老師個人教學自主,不會事先審查邀請講員的名單。

不料,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21日晚間突然發信聲明強調,邀請有恐嚇及組織犯罪前科的人到校分享政治願景,已逾越學術倫理,他「痛心疾首、不能自己」地向學生及社會大眾道歉。

原本主張學術自由的中山大學校方,因為校長的「痛心疾首」,也立刻改變說辭,強調未來會針對教師邀請講員做過嚴謹的把關,該案也絕對不會使用「高教深耕計劃」支付任何經費。

如果說張安樂代表「統派」去大學演講,是一件讓人「痛心疾首」的事,那麼邀請「獨派」去大學演講呢?

據了解,該校過去曾邀請的人物十分多元,不僅曾邀請代表「獨派」的「臺灣基進黨」,更邀請過高雄市議員蔡金晏,大談「高雄市國民黨的再起」。而臺灣基進黨也在臉書上表示,事實上,該堂課並不只邀請統促黨,也曾邀請臺灣基進、綠黨、臺澎黨等「臺獨」小黨代表演講,討論臺灣政治。但是比起其他政黨,該課程邀請統促黨討論島內政治,基進黨對此相當不以為然。畢竟促統黨腦子還沒秀逗到要僱傭香港人來臺灣當兵打大陸。

請基進黨談「臺獨」,卻不能請促統黨談「統一」,那麼這個「痛心疾首」的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究竟是何背景?

據了解,鄭英耀曾和吳音寧一樣,擔任民進黨「新境界文教基金會」第九、第十屆的董事,而董事長就是蔡英文。此外,2010年陳菊在民進黨初選打敗楊秋興,楊秋興仍執意在年底宣布參選高雄縣長,當時10餘位高雄縣政府縣政顧問,立即發表聲明辭去顧問一職,還批評楊秋興不信守初選承諾,令人失望。這些「棄興保菊」的縣政顧問就包括當年還是中山大學學務長的鄭英耀。2018年,臺前「教育部長」吳茂昆「卡管」失敗後,41天閃電辭職,當時鄭英耀接棒「教育部長」的呼聲最高。當時任國民黨立委的柯志恩還呼籲,讓教育擺脫政治的枷鎖,回歸正常與專業。不過最後鄭英耀實現「教育部長」之夢。

相關焦點

  • 為張安樂進校演講道歉,臺灣中山大學校長被起底:是陳菊支持者
    臺灣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張安樂21日受邀到高雄中山大學演講,校長鄭英耀晚間向師生道歉,表示「痛心疾首,不能自己」。鄭英耀被起底,曾經「棄興(楊秋興)保菊(陳菊)」,並在吳茂昆辭去「教育部長」後,是呼聲最高的接棒人選。
  • 島內各界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張安樂:臺灣需要再度光復
    統派團體齊聚當年日本投降地昨天上午10時,臺灣勞動黨、統一聯盟黨等十多個島內統派團體約200人,齊聚75年前舉行日本投降儀式的臺北中山堂前。他們高唱著臺灣光復歌,並向臺灣光復紀念碑敬獻鮮花,緬懷抗日先烈。
  • 臺灣「統派」十一大遊行:我的國旗是五星紅旗!(附現場視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這次遊行預計有近4000人參加,由臺灣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張安樂帶領,一同走上臺北街頭。當地警方對此加強了警戒,臺北市警局局長也將到達現場。據報導,在遊行開始前,就有近千人身著印有五星紅旗的衣服、拿著五星紅旗,在臺北車站東三門集合。
  • 張安樂為營救陳啟禮,奔走呼號不辭辛苦,江湖上的人對他非常敬佩
    卻說「白狼」張安樂在公開了陳啟禮留給他的錄音帶後,見乃達不到拯救陳啟禮的目的,心中萬分焦急,於1985年3月1日在洛杉磯一個臺灣人社團聯合舉行的江南命案演講座談會上,公開宣稱:「真正謀殺江南的人是蔣XX,這一切計劃都是蔣XX的一手策劃下進行的。」
  • 島內統派學者:兩岸統一愈來愈近,我們可以看到
    臺灣中國統一聯盟故主席毛鑄倫、故副主席王曉波等兩位臺灣統派代表人物,日前接連病逝,統一聯盟黨今天下午在臺大校友會館舉行追思會。與會的統盟顧問、臺灣大學政治系名譽教授張麟徵表示,走了兩位志同道合的同志她非常難過,但大家一定要活下來,見證歷史,因為兩岸統一是必然的,且時間會愈來愈近,我們可以看得到。張麟徵說,等到統一的時候,我們能再聚一次,告訴毛鑄倫和王曉波,我們見證統一了,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喪志,要繼承兩人的志業、統一道路上堅定前行。
  • 剛剛,臺灣爆發"統一"大遊行,五星紅旗插滿臺灣島!
    今天就是國慶節了,臺灣統派團體決定將於今天(10月1日)在島內舉行盛大遊行紀念活動。據臺灣風傳媒30日報導,臺灣中華統一促進黨日前以「慶祝光輝十月」為由,向臺北市警方申請在10月1日下午2時至4時舉辦遊行活動,與大陸同胞一同歡度國慶。目前遊行活動已獲準,警方希望各方尊重。
  • 臺灣統派率近4000人遊行 持五星紅旗慶祝國慶
    1日,臺灣統派團體中華統一促進黨舉辦「慶祝光輝十月」遊行,記者獲悉,下午2時許,遊行隊伍從臺北車站附近出發,參與人數估計達到4000
  • 臺當局叫囂嚴管統派遊行 遭痛罵:不能說統只讓說"獨"?
    作者 | 楊佳臺統派團體13日將在臺中遊行,宣揚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民進黨當局卻揚言要嚴管遊行,不接受「中國」幹擾「國安」。▲「『臺獨』遊行就可以,和平統一就是傷害臺灣?(民進黨)當老百姓是白痴,當權者就像黑道,順我者生逆我者亡。」
  • 張軍拜會中山大學校長羅俊
    張軍拜會中山大學校長羅俊 2020-07-29 20:0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臺灣知名統派人士王曉波今晨去世
    你好臺灣網7月30日消息 臺大前哲學系教授、海峽評論出版社創辦人王曉波今(30)日凌晨在家中辭世。 王曉波在島內統派組織的集會上講話(資料圖片 攝影:張浩) 王曉波1943年出生於大陸江西,在臺灣大學讀書時即發動保衛釣魚臺運動,之後他主持的海峽學術出版社在保釣25周年、30周年、40周年先後出版過多本紀念保釣運動的專輯及史料彙編。曾任教臺灣大學哲學系、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主要研究中國法家哲學、臺灣史及兩岸論述。
  • 臺灣首個統派政團改組為政黨
    成立於1988年的中國統一聯盟,是臺灣第一個主張和平統一的政治團體,多年來一直是臺灣「反獨促統」的中流砥柱。2017年,臺立法機構通過政黨法,中國統一聯盟面臨轉換成政黨或者解散的局面。所以我自己也曾經每天寫日記,做了一個大事紀,從4月13日以後,跟臺灣的『內政部』怎麼樣來溝通,他們的需求,各種文件材料,這是一個非常辛苦的過程。」
  • 臺灣統派瘋傳「舊文」:中國前途不在臺灣,而在中國大陸(下篇)
    近日,包括民進黨創黨元老、中華統一促進黨首任黨主席林正杰(圖二)在內的多位島內統派人士告訴筆者,島內統派人士近日在社交軟體群中瘋傳一篇「舊文」——已故臺灣大學教授、文藝評論家顏元叔(圖一)1991年2月發表《向建設中國的億萬同胞致敬》一文。「雖然已過30年,但該文的前瞻性,讀起來仍讓人心潮澎湃。」
  • 從「竹聯幫」大佬到愛國臺商 張安樂的兩岸傳奇
    在大陸的百萬臺商當中,臺灣商界知名人士、韜略集團總裁張安樂是一位頗為傳奇的人物。這位文質彬彬的玉面書生曾是臺灣「竹聯幫」的大老「白狼」,也是「江南案」發生後,海內外媒體報導的「風雲人物」。  日前,陳啟禮在香港病逝,在其遺體即將運回臺灣之前,張安樂寫下一篇2000多字的「悼念文」。這篇文章,以 「啟禮哥走了,帶著遺憾走了」為軸,道出陳啟禮除了客死異鄉之外的遺憾,就是沒有看到兩岸的統一。
  • 昨日國臺辦悼念的他,是「臺灣統派旗幟」
    來源:環球網臺灣統派代表人物、長期反對李登輝時期以來教科書「皇民化」與「去中國化」的前臺大哲學系教授王曉波30日凌晨在家中去世,終年77歲。此前「中國統一聯盟」前主席毛鑄倫於28日去世。資料顯示,王曉波1943年1月出生在江西,1949年隨父親到臺灣,但其母章麗曼留在上海,章之後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臺灣省工作委員會成員。1950年,章麗曼經香港到臺灣,暗中進行情報工作。1953年因有人叛變,王曉波父母遭憲兵逮捕,母親被槍決,父親以「知匪不報」的罪名被判刑7年。
  • ...被反嗆:蔡英文不是說沒有一個臺灣人需為自己的認同道歉嗎?
    對此,黃智在賢接受環球網採訪時表示,「蔡英文不是說,沒有一個臺灣人,需要為自己的認同道歉嗎?」圖為議題二「兩岸和平統一的希望有多大?」討論現場。2021環球時報年會12月5日在北京舉行,本次年會的主題是「疫情下世界·危局與變局」。
  • 臺灣知名教授:民進黨欲四年內消滅「統派」
    臺灣知名教授:民進黨欲四年內消滅"統派"蔡英文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成功連任,其中少不了她大力販賣"統獨"並從中撈到了票,而關於"統獨"這張牌,蔡英文屢用不爽,可她明知道這樣做會引起海峽對岸的方案,卻為何敢如此明目張胆呢?臺灣知名教授汪明生表示,民進黨欲四年內消滅"統派"。
  • 中共中央、國務院任命羅俊為中山大學校長
    中共中央、國務院任命羅俊為中山大學校長   1月27日上午,我校召開學校幹部教師大會。中共中央組織部幹部三局局長喻雲林在會上宣讀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中山大學校長職務任命的決定,任命羅俊同志為中山大學校長。
  • 統派在臺灣的處境到底有多艱難?新黨會泡沬化嗎?
    ,是獨派才能夠享受得到的,而統派的聲音,則一直被打壓,根本談不上自由。新黨面臨泡沬化雖然新黨的路線是好的,是對兩岸同胞有好處的同時也有利於臺灣地區的發展,但是如今的新黨卻面臨著危機,因為他們在臺灣地區立法機構當中並沒有獲得民意代表的席次,這意味著他們的聲音幾乎不被聽見。再加上臺灣地區的一部分媒體是侵略的,這使得新黨更難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