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何時,房價漲跌都是大家關心的熱議問題。
根據央行調查統計,目前城鎮城鎮家庭財產80%都是房子,居民60以上負債都來自房貸,所以房價每個變化都能讓大家格外關注,房價漲跌關乎著大家財富「保值」,也涉及炒房者手上房子是否貶值。
2020年是樓市低谷,房價更是跌到5年來低谷。最明顯的,從國家統計局發布《10月70城房價數據》可以看出,國內近半數城市房價是嚴重虛高已經「漲不動」了,許多地方庫存房數量居高不下,在樓市「集體淪陷」下,不少城市在一夜之間,「營救」樓市呼聲四起,這種情況下有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房價真的「不允許」下跌?
樓市「集體淪陷」?4城統一思想,開始「營救」樓市。在哈爾濱之後,廣東湛江、福建平潭、河北也開始發布「營救」市場策略:
河北在全省範圍內鼓勵購房者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買房,並且規定各地不得設置附加條件。
廣東湛江提高住房公積金貸款比例,單方申請最高額度從20萬上調到30萬,雙方申請則提高到50萬;同時放鬆了對貸款樓盤要求,只要房企有預售許可,建築主體完好都可以選擇申請公積金貸,通過給購房者降低買房成本,來估計大家積極購房。
哈爾濱從放寬公積金政策、幹涉銀行風控管理以及鼓勵開發商降價甩賣形式。對於新房銷售庫存較大縣市,要求需上報新房庫存、銷售量和下行壓力情況,鼓勵和引導房企進行團購打折、促銷等讓利方式來甩賣房子,降低庫存壓力。
福建平潭要求加快對新房預售審批時間和效率,加快購房者備案時間等,跟其他3城類似都是通過加大補貼來降低購房者成本,鼓勵大家入市買房。
為什麼「營救」樓市呼聲會四起?答案很簡單,因為樓市已經「集體淪陷」,經濟蕭條導致市場行情不好,在「買漲不買跌」的心理預期下老百姓都開始觀望,大家越不買房價就越跌。讓這4個城市在一夜之間營救樓市前提是「庫存房居高不下」,短時間內去庫存直接有效方法就是降價促銷進行大甩賣,
高層緊急回應、國家下「死命令」了!兩類人有麻煩了。當「營救」樓市呼聲,在一夜之間四起的時候,社科院在12月1日發表《中國住房大數據分析報告(2020)》。從官方的回應來看,今年房價漲跌分化嚴重,個別城市房價出現回落50%情況,9個城市距離最高點房價下跌超過16%。
河北廊坊房價下跌幅度達到47%,是自2017年以來的三年低谷;中山、鄭州、北海、保定房價跌幅逾10%;海口、肇慶、濟南、北京、石家莊跌幅超14%;天津、青島距離房價最高峰下跌超過19%,從社科院回應來看,北方的樓市已經是「集體淪陷」了。
在房說君看來,在房價上漲時這些地方盡情享受著房地產發展帶來經濟GDP增長;一旦高房價支撐不住拐頭向下時,都呈現出相同悲哀的表情。以天津、燕郊為例,在社科院緊急表態中可以看到,當兩地調控加強升級後不但限購還限售,依靠炒房客資金撐起來房價開始大幅下跌,外地人買不到本地人不願買導致這裡房價一度遭遇腰斬,燕郊房價最高峰時達4萬/㎡現在則跌到2萬/㎡,下跌幅度超過50%。
在12月3日住建部召開房地產座談會上,韓正副總理髮聲回應下達樓市「死命令」,他表示國家將繼續堅持「房住不炒」政策,時刻繃緊房地產調控這根弦不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手段。當中最重要「死命令」是國家會繼續加強房地產金融調控並完善政策工具箱;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設,發展房屋租賃市場來解決困難群體和新市民住房問題。
房說君以為,這裡突出樓市「死命令」有2個:一是完善房地產長效機制,結合11月財政部長已經央行行長易綱發聲要完善地方隨之擺脫對土地財政依賴來看,房產稅要來了;二是加快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很明顯國家將會加快共有產權、廉租、廉價等保障房,不直接調控房價而是用完善保障性住房對現有商品房體系乃至價格體系造成影響。
這種情況下,有兩類人要遭遇麻煩了。
1、投資炒房者,對於這類人群來說他們依靠著銀行按揭來加槓桿炒房,他們一次性買入大量房源等價格高漲後拋售,一旦房產稅以及保障性住房推向市場,首先是持有成本變大,再者買房人選擇更多他們手上房子就沒了銷路進退兩難,最後只能虧本降價甩賣。
2、高槓桿開發商們,「營救」樓市統一思想就是讓房企們降價促銷,說白了就是以量換價,爭取在短時間內把庫存房數量降下來;但是隨著國家不斷加強對房地產金融調控,高槓桿房企只能「賠本賺吆喝」來保證不虧換上銀行貸款,日子只會越過越難。
房說君有話說:從社科院緊急回應來看,超半數城市房價距離最高峰時平均下跌超過20%,可以說是「集體淪陷」了。這才有了後面,一夜之間「營救」樓市呼聲四起的情況,不過目前救市4個城市他們統一了「降價甩賣」思想,房說君相信,隨著國家樓市「死命令」推行,房產稅、空置稅等大概率也是準備要來了。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臺或媒體的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頁證明,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