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

2021-02-14 昆明數碼鸚訓鳥
八哥

 

(椋鳥科鳥類)

 八哥(學名: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外形大小和家八哥相似,體長23-28釐米。通體黑色,前額有長而豎直的羽簇,有如冠狀,翅具白色翅斑,飛翔時尤為明顯。尾羽和尾下覆羽具白色端斑。嘴乳黃色,腳黃色。

主要棲息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次生闊葉林、竹林和林緣疏林中。以蝗蟲、蚱蜢、金龜子、蛇、毛蟲、地老虎、蠅、蝨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穀粒、植物果實和種子等植物性食物。

八哥在中國南方的種群數量較普遍,既是重要的農林益鳥,也是頗受歡迎的籠養鳥。它能模仿其他鳥的鳴叫,也能模仿簡單的人語,在國內廣被人們籠養,而且被引種到菲律賓和加拿大等地。

當地時間10月24日,英國坎布裡亞郡卡萊爾市區上空出現成千上萬隻八哥鳥集體遷徙的自然景象。


9

形態特徵

八哥通體烏黑色,矛狀額羽延長成簇狀聳立於嘴基,形如冠狀,頭頂至後頸、頭側、頰和耳羽呈矛狀、絨黑色具藍綠色金屬光澤,其餘上體綴有淡紫褐色,不如頭部黑而輝亮。兩翅與背同色,初級覆羽先端和初級飛羽基部白色,形成寬闊的白色翅斑,飛翔時尤為明顯。尾羽絨黑色,除中央一對尾羽外,均具白色端斑。下體暗灰黑色,肛周和尾下覆羽具白色端斑。 虹膜橙黃色,嘴乳黃色,腳黃色。

大小量度:體重♂78-150g,♀82-130g;體長♂221-277mm,♀210-261mm;嘴峰♂16-26mm,♀16-25mm;翅♂112-151mm,♀112-140mm;尾♂63-90mm,♀70-91mm;跗蹠♂37-41mm,♀33-43mm。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次生闊葉林、竹林和林緣疏林中,也棲息於農田、牧場、果園和村寨附近的大樹上,有時還棲息於屋脊上或田間地頭。 

生活習性

性喜結群,常立水牛背上,或集結於大樹上,或成行站在屋脊上,每至暮時常呈大群翔舞空中,噪鳴片刻後棲息。夜宿於竹林、大樹或蘆葦叢,並與其他椋鳥混群棲息。

常在翻耕過的農地覓食,或站在牛、豬等家畜背上啄食寄生蟲。性活潑,成群活動,有時集成大群,特別是傍晚,集成大群在樹上過夜。夜棲地點較為固定,常在附近地上活動和覓食,待至黃昏才陸續飛至夜棲地。善鳴叫,尤其在傍晚時甚為喧鬧。

野生八哥食性雜,主要以蝗蟲、蚱蜢、金龜子、蛇、毛蟲、地老虎、蠅、蝨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穀粒、植物果實和種子等植物性食物。往往追隨農民和耕牛後邊啄食犁翻出土面的蚯蚓、昆蟲、蠕蟲等,又喜啄食牛背上的虻、蠅和壁蝨,也捕食像蝗蟲、金龜、螻蛄等。八哥的植物性食物多數是各種植物及雜草種子,以及榕果、蔬菜莖葉。

分布範圍

原產地:中國、寮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越南。

引進:阿根廷、汶萊達魯薩蘭國、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

旅鳥:泰國。 

中國分布於四川、雲南以東,河南和陝西以南的平原地區,東南沿海臺灣、香港和海南島一帶。留鳥。 

繁殖方式

繁殖期4-8月。營巢於樹洞、建築物洞穴中,內墊有草根、草莖、草葉、藤條、羽毛、碎片、蛇皮、塑料薄膜等,巢無一定形狀。有時也成小群集中營巢,每窩產卵3-6枚,多為4-5枚,卵藍綠色而富有光澤,大小為27.3-33.3mm×19.6-22.0mm,平均為29.2mm×21mm。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裡,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等級人工養殖籠具

八哥籠有圓頂圓籠、平頂圓籠、拱頂方籠等(直徑和高均為40cm左右)。籠中置跳棍一根,食碗、水碗各一隻。籠底配置一塊盛糞板,一隻夾肉用的竹板。外置一件籠衣。八哥和鷯哥等椋鳥科的鳥均屬大型籠鳥,籠子應大一些。因其食性雜、食量大、排便多,籠應為亮底、下有託糞板。另外,八哥的嘴強有力,身體健狀, 籠宜堅固。一般高48釐米、直徑36釐米、條間距2.2釐米,條粗0.4釐米,竹製、鉛絲(14號)制均可。鯊魚皮棲槓一根,食水罐、軟食缸各一個,比一般鳥的深、大、結實。 

選鳥

要選擇健康體壯的鳥。俗話說:「人貴有志,鳥貴羽麗。」羽毛是鳥的時裝和保護層,體壯的八哥必然是羽毛平整有紋,毛色黑亮並帶有金屬光澤。健康的八哥雙眼黑亮有神,身軀較大,站立姿態優美,雙腳抓棲槓有力,食慾旺盛,喜歡鳴唱。如果羽毛不整,缺少黑色金屬光澤,眼睛半開半閉,黯淡無光,或尾部帶不潮溼糞便,不愛鳴叫,常站立不動,食慾不旺,這樣的鳥一定不是健康的鳥,購買時應當慎重。 

其次,要選擇易馴的幼鳥。一般來說,選擇頭窩幼鳥最佳。實踐證明,在幼鳥中,頭窩的幼鳥比較聰明,有條件的應選擇雙親均是青年八哥後代的第一窩鳥。如果在市場上選購,應選繁殖季節第一批孵出的幼鳥,因為八哥1年要繁殖2次。 

儘量選頭窩雛鳥。質量上乘的雛鳥應具備「五白」特徵:即翅膀上白色羽斑明顯為「一白」,尾羽上的白色羽斑多而明顯為「二白」,兩腿胯之間肚(腹)部羽毛呈灰白色為「三白」,兩胯間灰白色羽斑向胸前延伸為「四白」,頭頂、兩眼上方兩側有淺灰白色羽斑為「五白」。但這「五白」齊全的雛鳥往往是很難得的。 

一般來說,雄雛鳥活潑好動,精力充沛,在繁殖季節勤於鳴叫和仿講人語,叫聲響亮,且鳴叫和仿講人語的頻率高於雌雛鳥。從外形看,身體修長,矯健有神,「五白」特徵明顯,加上火紅硃砂色的眼沙,玉白色的嘴,則為上品。 

馴練

八哥放飛馴練法八哥放飛,使其聽從主人的口令或手勢,主人走到哪裡,鳥就跟著飛到哪裡,或在主人的指揮下,在乎上、肩頭與主人玩耍。 

八哥放飛馴練要從幼鳥開始,大體分3步進行:

①馴練八哥上槓與下槓。從八哥入籠飼養即開始馴練,每次餵食之前,主人發出上槓、下槓(上棲槓、下棲槓)的指令(手勢的指令),如果八哥按指令去做,就給食物獎勵。這樣經過2-3周的馴練,每當主人發出口令或手勢的指令,即使不給食物它也會完成上槓、下槓的動作。

②馴練進籠與出籠。待八哥初步領會主人在上槓、下槓手勢的指令後,就要馴練八哥進籠與出籠。這種出入籠的馴練,開始最好在室內進行。房子的門窗應事先關閉好,以防八哥不辭而別。主人手持八哥愛吃的蟲子或愛吃的食物在籠外引誘,把籠門打開,同時向八哥發出出籠的口令或手勢。當它出籠時,就獎勵其食物;然後,手持食物轉入籠內引誘,同時發出入籠指令,八哥入籠立即給食獎勵。用這種方法反覆馴練,使之聽從主人的指令出籠與入籠。

③放飛馴練。放飛馴練時注意預防八哥受犬、貓的驚嚇。犬和貓都有追捕鳥的習性,放飛前一定不要讓犬和貓接近。待八哥已能熟練地按其主人指令出入籠以後,就可以進行放飛馴練了。馴練要先室內後院內;先近後遠;先在安靜人少的地方,後到人多嘈雜的地方。先馴練八哥由籠門飛到主人手上,然後令其飛回籠內,或將其放入籠內。使其逐漸習慣主人的指令而飛到手上,飛到手上即獎勵其愛吃的蟲子等食物。這樣反覆馴練,進而使其建立條件反射,漸漸地讓它越飛越遠。

放飛時要注意放飛的時間不宜太長,最初放飛以不超過15分鐘為好。如果開始放飛的時間太長,就可能使其因自由遊蕩而忘記返籠。另外,也可因其在籠外自由慣了,對籠中生活產生厭煩感,不利於今後的飼養。有經驗的養鳥者,能根據鳥放飛時「領取」獎勵食物的狀態,有效地掌握放飛的時間,及時令鳥入籠休息。 

餵養

八哥的飼料以雞蛋大米為宜。雞蛋大米的調製方法是:將大米放入鍋內,用文火炒至黃而不焦,倒入盆中,趁熱把攪勻的生雞蛋液拌入米中,攪勻,冷卻後掰開、搓散即可。一般每公斤米加4-6枚雞蛋,並適量添加螞蟻、皮蟲、瘦肉絲、嫩青菜、香蕉等。八哥消化力強,食量較大。 

飲食

幼鳥飼餵:幼鳥的飼料以鷯哥粉為主,其配方為:玉米粉150克、內糜270克、熟雞蛋20克、骨粉05-1克、黃豆粉50克、魚粉20克、蠶蛹粉20克、青菜泥10克。將粉料加水調成半乾半溼的糊狀,用竹製匙填喂,每天5-8次等。

能自行取食時飼餵配方:綠豆或黃豆粉150克、肉糜70克、熟雞蛋30克、青菜泥10克、骨粉0.5-1克的軟料,到長齊羽毛後改餵成鳥食物。有經驗表明,用雞配合飼料,加一些去殼蝦肉、蠶蛹等動物儀器餵養幼八哥也很好。

成鳥飼餵:八哥比較好養,餵養八哥成鳥的食物以雞蛋大米或雞配合飼料加雞蛋為主,每天上午再加餵1食缸軟料(同幼鳥),如果再加餵一些昆蟲效果更好。 

衛生:八哥吃得多拉得也多,而且糞便有腥臭味,所以每天應清刷一次籠底和託糞板,籠底可放些細沙,以防汙染八哥的足趾。鳥的食物要新鮮,尤其是軟料和粉料易變質,一般要求在1-2小時吃完為宜,每天應清洗食缸,更換新的飲水,其他籠具用品每周應清洗3-4次。

水浴:八哥鳥喜歡水浴,一般1~2天水浴一次,換羽期停止水浴,冬季減少水浴,雨季高溫應適當增加水浴。水浴可在浴籠中進行,也可在籠中入入盛水的淺盆任其自行水浴,還可用噴壺噴灑水至鳥身上。如果天氣較涼,水浴後應將鳥置於陽光下使羽毛快速乾燥。

防病:八哥最易得感冒,尤其冬天氣溫低時更易發生,因此,冬天應加強管理,防止鳥受凍。若得了感冒先可用紙捻子通入鼻孔捻出粘液,再用植物油滴入鼻孔,使鼻孔通暢。在飲水中加入長效磺胺(S.M.P),每10ml飲水中加入1/10片,1日換2次。

管理:注意寒暑變化,防止八哥受冷受熱;夏天應將鳥放在通風涼爽處,晚上用網罩防蚊;冬天應將鳥放在溫暖處,並儘量讓其每天有1小時左右的陽光浴。

注意:籠養八哥有啄人的特性,尤其是小孩易受攻擊。因此,小孩不要靠近鳥籠,以防發生意外(鳥的寄生蟲可以用中藥百步來除。也可以用無毒無刺激的二氧化氯消毒劑進行消毒。) 

調教

八哥學其他鳥鳴叫馴練法。八哥一般不具自己特有的音韻,應注意創造條件,使其學習其他鳥的鳴叫聲。學習鳴叫的最好時間是在每天的早晨。此時的鳥異常興奮,能專心一致地學習,效果比較好。學習時,應把「教師鳥」籠與八哥籠掛在一起,並把籠衣放下,使鳥看不到外界,能集中精力聽、學「師鳥」的鳴叫。也可以將「師鳥」籠掛得高些,學徒鳥籠掛得低些。八哥學其他鳥鳴叫,如學百靈、畫眉、沼澤山雀等鳥的鳴叫,一般經2~3個月就可學會。一隻聰明的八哥可以學會十餘種鳥的鳴叫聲。但要注意不要隨意更換「教師鳥」,學會一種教師鳥的鳴叫之後,需鞏固一段時間再換「教師鳥」,學另一種鳥鳴。 

教學說人語:教學說人語的八哥宜為1歲以下的幼鳥,剛學會泥沙的幼鳥則更好。因為鳥的發情與舌是無關的。教學話的第一步是使鳥馴熟,把八哥喜吃的昆蟲幼蟲(如皮蟲、麵包蟲之類)及香蕉等軟水果,用手拿著喂,餵時給些聲音信號,使鳥逐漸馴熟,並能按口令上槓、下槓,而後再教學說話。教八哥說話最好在早上空腹時進行,將鳥籠掛在安靜、無雜音幹擾的室內,令八哥上棲木,然後有間隔地反覆說一句話,鳥每學一次就獎勵幾務蟲子。教師要有耐心,也許開頭兩天它不開口,也不要使鳥「失望」,最後也要給幾條蟲子,以利下次再教;為了使鳥注意力集中,宜左手拿蟲,右手伸直食指作為教話信號。教學的語音要簡單、明亮,音節由少至多,學會一句並鞏固後再教第二句。一般學一句養3-7天,多的能學會10多句。如果在教說話時,有會說話的成鳥帶領,讓幼鳥對關鏡子學效果更好。也有人用錄音機教學,但要防止鳥亂說,不聽指揮。一隻優秀的八哥鳥能學會說很多句話,如「請進」、「謝謝」、「再見」等,還能次其他鳥的叫聲,更有甚者能效仿:「大大—低低—大—大—大」的喇叭聲。如果一隻能說會道的八哥鳥能出籠玩耍,賞玩起來情趣無窮。 

馴練鳥學人語,還要注意鞏固鳥的記憶力,對所教會的話要天天重複。教新內容前,還要複習學過的話,以防日久遺忘。

相關焦點

  • 八哥好心救八哥
    他在家兄弟中排行老八,其人友善、誠實、勤勞,鄉親們都親切地喚他「八哥」,志願者們也叫他「八哥」。 「八哥」從小一直生活在洞庭湖邊,對大自然的生靈都充滿感情。每當這個季節,他總是會到湖畔、田間去巡邏。「現在這個季節,正是龍蝦收購的尾聲,也是『雙搶』時節,田間的水都幹了,鳥兒會到處覓食,特別容易誤入蝦籠。」「八哥」痴痴地對記者說。
  • 八哥的飼養與調教
    八哥的飼養家養八哥的話一般都用空間比較大的鳥籠來飼養,而且選擇飼養的鳥都是選雄鳥。如果有充足的時間從雛鳥開始飼養就更好了。家養的八哥我們無法給提供充足的昆蟲食用,可以在市面上購買八哥專用的人工飼料即可,如果養的糙也有餵雞飼料的。講究的朋友也有喜歡自己調配的,比如蛋大米。
  • 八哥和烏鴉有什麼區別?八哥和烏鴉的區別
    八哥和烏鴉都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鳥類,也是寵物鳥中比較常見的品種。這兩種鳥在外形上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因此有很多人總會將這兩種鳥搞混掉。那麼,八哥和烏鴉之間存在怎樣的區別呢?八哥和烏鴉的區別有哪些?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 怎麼區分鷯哥和八哥?
    很多人分不清鷯哥和八哥的區別,今天爪巴就科普一下鷯哥和八哥的區別,並說一下怎麼選一隻好八哥。那麼我們要先從八哥和鷯哥的外形上進行區分。鷯哥鷯哥全身為黑色,頭和頸具有紫黑色金屬光澤,眼睛和頭的兩側有絨黑色的短羽毛,頭頂中央的羽毛硬密而捲曲。
  • 關於八哥吃食的小知識
    目前飼養八哥的養鳥者可謂是大有人在,而正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八哥可以說是鳥類中的「大胃王」,它們雜食性很強,葷素搭配,從不挑食。但是在八哥吃食方面,很多飼養者還是會遇到一些小麻煩,那麼我們今天就來普及一些八哥八哥吃食上的小知識吧!
  • 文學賞析丨又想起了八哥
    八哥不是人,是一種可以籠養的鳥。小時候特別喜歡飼養八哥。每年穀雨過後,小夥伴們就相約著到樹林裡找八哥的幼鳥。八哥的繁殖期是4~7月,鳥巢都築在大樹的末端,要取到它們,是很不容易的。好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個個都是爬樹能手,而且還懂得很多爬樹技巧。
  • 該怎樣讓八哥學會說話呢?學會這幾點,調教過後八哥說的可溜了!
    調教八哥一般從幼鳥開始,以剛換羽1次的最合適。調教八哥是一項耐心細緻的工作。(一) 訓練學習各神鳥鳴叫:八哥羽毛不比畫眉華麗,歌喉也不美,鳴叫不像百靈、畫眉那樣具有自己特點的音律。 但它能模仿其他鳥的鳴叫聲,而且鳴聲多變,經訓練的八哥還能模仿簡單的人語,深受人們 的喜愛。
  • 為什麼八哥會學人類說話?
    八哥是一種性情很溫順的鳥,它的鳴聲嘹亮,富於音韻,因善於模仿他種鳥類鳴叫,智商高,學習人類語言及訓練做各種表演的能力強,因此成為人們所喜好之寵物籠鳥。八哥為什麼會模仿呢?八哥是雜食性鳥類,取食翻耕出來的蚯蚓、蝗蟲、螻蛄等;也在樹上啄食榕果、烏桕籽、懸鉤子等。
  • 八哥很常見,你真的了解它們嗎?
    在中國,八哥原本是南方常見鳥種之一。由於籠養鳥貿易,它被擴散到了北方,也成為北方常見的籠養鳥之一。而一些八哥成功「越獄」,逃逸到野外,在當地形成小規模種群。在華北一些地方的城市公園裡,會見到小規模的八哥種群。
  • 恭城唐永波:養八哥和諧相處
    莫模安/攝  無獨有偶,早在2012年6月20日,記者就了解到廣西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觀音鄉觀音村委觀音山自然村13組村民唐永波家裡就養了的一隻鷯哥鳥(俗稱:八哥),鷯哥鳥與主人及主人家裡的貓、狗等動物和諧相處,令周圍鄰裡無不好奇稱讚。
  • 新手如何在八哥和鷯哥之間做選擇
    提起會模仿人類說話的鳥有很多,八哥和鷯哥最具有代表性,八哥和鷯哥的種類都比較多,我們這裡說的是最常見的人工繁殖的,如圖:左邊是鷯哥,右邊是八哥首先在食物上,鷯哥的要求比較細些,八哥對食物要求不算高,鷯哥的身體體質沒有八哥強,八哥比較潑皮。
  • 寵物鳥:養八哥用什麼籠子好?
    養八哥用什麼籠子好八哥別稱黑八哥、鴝鵒、寒皋等,為椋鳥科八哥屬飛禽,就是重要的農牧業和林果業益鳥,全是頗受歡迎的籠養鳥,能仿效其他鳥的鳴叫聲,還可以仿效簡單的人語,在我國廣被大伙兒籠養,而且被引種到菲律賓和加拿大等地,下面大家就一起來看一看養八哥用什麼籠子好吧
  • 飼養鷯哥和八哥,預防疫病同樣重要
    經常養鳥的朋友們應該知道飼養寵物鳥最忌諱的就是鳥類患病,而一些普通病症對於經驗豐富的老牌飼養者來說基本沒有什麼好怕的,但是一些鳥類的流行性疫病可就要小心了,除了疫病多發的鳩鴿科鳥類,八哥、鷯哥等雀類鳥也非常容易染上疫病,而這些疫病一般潛伏期比較長,因此很多非專業飼養者很難輕易看出來,那麼我們平時該如何預防八哥
  • 鸚鵡和八哥區別是什麼?聽聽鏟屎官怎麼說
    鸚鵡跟八哥都是喜歡學人說話的鳥類,如果當飼主們心血來潮想要飼養一隻能夠說人話的鳥類動物來當寵物,陪飼主解解悶,那麼鸚鵡和八哥區別是什麼?聽聽鏟屎官怎麼說,下面一起來看看。首先我覺得八哥跟鸚鵡的第一個區別就是顏色的不同。咱們先來說說八哥。
  • 鷯哥與八哥區別在這裡,難怪人們馴養都選擇母鳥!
    每年市場一般在5月至8月是鷯哥和八哥的活躍期,現在這個季節,按照以往的規律基本少見了。雖然現在還有很多鳥友們會選擇飼養鷯哥或者八哥作為家庭寵物鳥,不過很多朋友們可能不知道,現在這兩種鳥都是國家三有保護物種,鷯哥更是已經被列入了低危(LC)級別,已成為國家二級保護物種了。
  • 鳥中之寵——八哥,從它的鳴叫中感受自然的美好
    而八哥就是其中的熱門,很多人都喜歡養八哥。這是為什麼呢?首先八哥作為一種鳥類,帶給主人的好處是很多的。養鳥不需要像養其他寵物譬如狗和貓那樣,騰出大量的面積來給寵物安家,它們頂多需要一個籠子。鳥的活動範圍也不大。再者,八哥的外表雖然沒有五顏六色的,但是有一身烏黑油亮的羽毛十分惹眼,不時還會露出白色的翅斑。前額上長長的羽簇如同一頂帽冠,十分神氣。
  • 小學生關於描寫動物的作文——八哥和鸚鵡的比賽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的小鸚鵡和弟弟的八哥。我的鸚鵡叫虎皮鸚鵡,別名嬌鳳。一隻是藍色的,另一隻是綠色的。為什麼它們的名字裡有「虎皮」兩個字呢?因為它的羽毛的紋路如同老虎身上的條紋。八哥是烏鴉科的,也就是說它長著一身黑乎乎的羽毛,就像在煤炭裡剛剛打滾了一樣。我的鸚鵡要跟弟弟的八哥比賽,看看誰的更厲害一些。
  • 瀕危鳥長冠八哥的成長蛻變,前後差別太大
    Sid是一隻極度瀕危的長冠八哥,她現在正住在一家野生動物園。這一系列照片是飼養員 Catherine Francescon‭ ‬拍攝的,她和她的同事們精心飼養著這隻小長冠八哥,這組照片忠實地記錄了這隻小鳥從嗷嗷待哺到羽翼漸豐的成長經歷‭。
  • 八哥狗的優點很多,在合理的養護下,帶來幸福的交往
    在很多狗中,八哥狗是我喜歡的類型,這種犬類確實聽話,本來他們的形狀很喜歡,但在其他方面的表現也有一些優點。首先是安靜。 八哥狗有時叫,但真懶。 他們一適應新家的生活,就表現出非常懶惰的特徵,整天躺在地上,不叫。 這樣的表現當然不容易打擾鄰居。 如果自己想擁有狗,但害怕打擾鄰居,八哥狗絕對值得選擇。 我確實很喜歡那個特徵。
  • 成都全面禁售畫眉、八哥、鷯哥 三個月後鳥市蕭瑟
    8月1日到9月1日,成都市全面禁止售賣畫眉、八哥、鷯哥三種鳥類。專項行動結束後,9月1日起,鳥市商家引進和銷售畫眉、八哥和鷯哥,需確保能溯源人工繁殖種群後依法審批。11月12日,專項行動啟動3個多月後,記者走訪成都青羊鳥市發現,過半以售賣籠養鳥為主營項目的店鋪關門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