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賞析丨又想起了八哥

2021-02-16 龍巖文藝

八哥不是人,是一種可以籠養的鳥。

小時候特別喜歡飼養八哥。每年穀雨過後,小夥伴們就相約著到樹林裡找八哥的幼鳥。八哥的繁殖期是4~7月,鳥巢都築在大樹的末端,要取到它們,是很不容易的。好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個個都是爬樹能手,而且還懂得很多爬樹技巧。比如樹幹細小、分叉多的樹,可以直接爬上去;樹幹粗大、樹皮光滑的樹,可以從緊靠在一起的小樹上去,再順勢爬到大樹,或者砍來一根竹子架在大樹上,兩下半就可以爬上去了。

怎麼找到鳥巢呢?這個也不難。先是站在遠處觀察,成鳥覓食飛進飛出的方向,就一定有鳥巢。再到近處尋找,幼鳥是需要排便的,哪個地方的地面或者樹葉上有新鮮的糞便,其上方就是目標了。

據大人說:八哥一年可以繁殖兩次,如果把第一窩的卵或幼鳥掏走了,它還會生產第二窩,不影響它的繁殖。第二窩就一定不能掏了。八哥巢成淺盂狀,用稻草、樹葉、羽毛等堆成。八哥的幼鳥一般每窩4隻。我們有時也會遇到還沒有孵化成鳥的卵,八哥卵淺藍色或輝亮的玉藍色。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便把它們帶回來,趁夜晚時間混雜到孵小雞的母雞那裡,照樣可以孵化出來。

八哥是雜食性動物,喜食蚯蚓、蝗蟲、螻蛄、蜘蛛等,也吃錐子、烏桕子、懸鉤子等樹果,豬肉、雞肉、鴨肉等更喜歡吃。八哥的消化力極強,食量非常大,一天需要餵養七八次。餵食時,我們都是把雛八哥放到手掌上,讓它從小對你的手就有依賴;當雛八哥會走時,就開始訓練它自己跳到你的手上來找食吃。方法是在雛八哥飢餓時,一邊喊它的名字,一邊用食物引它上手。餵食的時候,一邊撫摸它,以便它長大後你用手輕輕地撫摸它,它也不會逃,形成固定的條件反射。

童年是玩的世界,記憶模糊又清,有些早已記不清了,有些事卻至今難忘。小時候,我飼養過好幾隻的八哥。有一隻,飼養不到兩個星期,夜裡不小心被貓叼走了。還有一隻,飼養一年多時間,生病走了。其中跟隨我時間最長的,是小學三年級時飼養的那一隻八哥。

記得是個周末,一位小夥伴興高採烈地從我家門前經過,手裡捧著一隻雛八哥,我問他:哪裡來的?他說從臭石(綽號)處要來的,臭石家裡還有兩隻。我急忙跑到他家,也想要一隻來。臭石想兩隻都留著養,就是不給。在我堅持下,他提出一個交易條件,讓我把鉛筆盒給他,我咬咬牙同意了。

從此,這隻八哥成了我的寵物,我給它取了個名字——雷笛。我每天早晨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餵雷笛,中午、傍晚放學回家,也是先餵雷笛,再忙別的事。在農村,八哥的食物很豐富,隨便到門口的稻田裡轉一圈,就可以帶回很多的食物,那時也捉青蛙給它吃,現在想來是不對的。更多的是泥鰍、鱔魚,周末捉一次,可以餵養好幾天。

隨著時間的推移,雷笛也慢慢長大了。長大後的雷笛,喙足均為鮮黃色,喙與頭部的交接處有著明顯的額羽,細看頭頸部的體羽,黑色中有綠色的金屬光澤閃動,初級覆羽和初級飛羽的基部均為白色,因此在飛行過程中兩翅張開有明顯的白斑,從下方仰視,兩塊白斑呈「八」字型,漂亮極了。成年的八哥,基本上可以自己覓食了,但為了讓它對你有依賴感,每天早晚,還是要堅持給它餵食的。如果發現八哥羽毛比較暗淡,就必須拿肥肉給它吃,沒過幾天,它的羽毛就變得光亮光亮的,煞是好看。

八哥是有靈性的。它能辨別簡單的語言,在近處,你大聲一點呼喚它的名字,它會照著你的意思行事;在遠處,你用嘴巴打一聲響哨:「咻——咻——」, 它立馬就飛回到你的身邊。於是,我每天上學總是帶著雷笛,讓它站在肩膀上,到了學校後,再用手抓起來,使勁地往空中拋去,雷笛便在空中畫出一條長長的弧線,飛向對面的山林。放學回到家,朝著山林方向打一聲響哨:「咻——咻——」,雷笛又回來了,落在你的肩上,嘰嘰喳喳的叫個不停。周末放牛的時候,跟雷笛一起騎在牛背上,水牛行走時,會將牛背上的小型昆蟲驚飛,雷笛捕食飛起來的昆蟲,便可以輕鬆享受到豐盛的食物。一到下半年,周末就上山挖冬筍,我也是把雷笛帶在身邊,讓它在竹林裡覓食,中途休息時,把雷笛呼喚過來,兩相對望,言語鬥趣,儼然是我親密的小夥伴。

雷笛很聰明,它曾經救過我一次險。那是一次放牛的時候,我騎在牛背上經過一小片樹林,突然,雷笛昂著頭大聲鳴叫起來,聲音非常急促,我順著雷笛的視線望過去,頓時嚇出一身冷汗,頭腦腫脹起來,原來,近處樹枝上掛著一條毒蛇,吐著長長的信子,很是嚇人。好在雷笛的及時提醒,我得以避過這次險。

又聽大人說,八哥是可以學講話的。要讓八哥講話,首先必須把她的舌頭修圓一點,舌頭越圓,發音越準;其次是天天訓練它,教它說話。於是,有一天,我拿來剪刀,叫上小夥伴幫忙,準備給它修舌頭。雷笛拼命掙扎,堅決不從。望著它可憐兮兮、茫然無辜的眼神,我心生愧疚,放棄了。別的小夥伴曾經嘗試過,但是,村子裡那麼多八哥,從來也沒有出現過一隻會說話的。

雷笛整整跟著我三年,後來,我上初中了,要到十二公裡外的中學讀書。雷笛是肯定不能跟去的,它已經戀上了我家對面不到500米的那片小樹林,它每天都到那裡活動,我於是交待家人幫我照料。每次周末回家,我站在家門口打一聲響哨:「咻——咻——」,雷笛便立馬飛回來,落在我肩上,嘰嘰喳喳的,似乎有說不完的話。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將近一年。遺憾的是,臨放暑假的那個周末,一場超級颱風過後,我站在家門口呼喚雷笛,一次次,一聲聲,它卻始終沒有回來。聽弟弟說,已經三四天沒見了。那時的我,特別的失落,止不住雙眼淚水,任其傾瀉。同時,特別希望雷笛還在這個世界上,它只是貪念外面的世界,或者它找到情侶了,正在享受溫馨的生活。總之,雷笛不再回來了。

失去雷笛後,我不再飼養八哥了。

相關焦點

  • 賞文學 丨 文學賞析:塞萬提斯​《唐 · 吉訶德》(節選)
    這一時期,西班牙的文學也繁榮發展起來,田園小說、流浪漢小說、騎士文學和戲劇等各大流派爭奇鬥豔。騎士文學在西班牙曾風靡一時,各種作品層出不窮。別林科夫說「騎士小說表現出對個人人格的愛護和尊重,為壓迫者和被壓迫者犧牲全部力量甚至自己生命的勇敢精神,把女子作為愛和美在塵世的代表。」騎士文學對於衝破中世紀神學禁欲主義的束縛、對人性的解放具有極大的進步意義。
  • 八哥好心救八哥
    他在家兄弟中排行老八,其人友善、誠實、勤勞,鄉親們都親切地喚他「八哥」,志願者們也叫他「八哥」。 「八哥」從小一直生活在洞庭湖邊,對大自然的生靈都充滿感情。每當這個季節,他總是會到湖畔、田間去巡邏。「現在這個季節,正是龍蝦收購的尾聲,也是『雙搶』時節,田間的水都幹了,鳥兒會到處覓食,特別容易誤入蝦籠。」「八哥」痴痴地對記者說。
  • 八哥
    八哥 (椋鳥科鳥類) 八哥(學名: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外形大小和家八哥相似,體長23-28釐米。
  • 八哥的飼養與調教
    八哥的飼養家養八哥的話一般都用空間比較大的鳥籠來飼養,而且選擇飼養的鳥都是選雄鳥。如果有充足的時間從雛鳥開始飼養就更好了。家養的八哥我們無法給提供充足的昆蟲食用,可以在市面上購買八哥專用的人工飼料即可,如果養的糙也有餵雞飼料的。講究的朋友也有喜歡自己調配的,比如蛋大米。
  • 八哥和烏鴉有什麼區別?八哥和烏鴉的區別
    八哥和烏鴉都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鳥類,也是寵物鳥中比較常見的品種。這兩種鳥在外形上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因此有很多人總會將這兩種鳥搞混掉。那麼,八哥和烏鴉之間存在怎樣的區別呢?八哥和烏鴉的區別有哪些?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 主人離世8年後,八哥聽到熟悉指令竟情緒大變
    同時也讓我想起電影裡一句話,逝去的人並沒有真的完全離開這個世界,當這個世界上最後一個能想起他的人都不在世了,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想起他了,他才會真正地消失。或許這一切正如那句話吧!那麼當家裡的寵物碰到這樣的情況會怎麼樣呢?
  • 怎麼區分鷯哥和八哥?
    很多人分不清鷯哥和八哥的區別,今天爪巴就科普一下鷯哥和八哥的區別,並說一下怎麼選一隻好八哥。那麼我們要先從八哥和鷯哥的外形上進行區分。鷯哥鷯哥全身為黑色,頭和頸具有紫黑色金屬光澤,眼睛和頭的兩側有絨黑色的短羽毛,頭頂中央的羽毛硬密而捲曲。
  • 關於八哥吃食的小知識
    目前飼養八哥的養鳥者可謂是大有人在,而正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八哥可以說是鳥類中的「大胃王」,它們雜食性很強,葷素搭配,從不挑食。但是在八哥吃食方面,很多飼養者還是會遇到一些小麻煩,那麼我們今天就來普及一些八哥八哥吃食上的小知識吧!
  • 該怎樣讓八哥學會說話呢?學會這幾點,調教過後八哥說的可溜了!
    調教八哥一般從幼鳥開始,以剛換羽1次的最合適。調教八哥是一項耐心細緻的工作。(一) 訓練學習各神鳥鳴叫:八哥羽毛不比畫眉華麗,歌喉也不美,鳴叫不像百靈、畫眉那樣具有自己特點的音律。 但它能模仿其他鳥的鳴叫聲,而且鳴聲多變,經訓練的八哥還能模仿簡單的人語,深受人們 的喜愛。
  • 為什麼八哥會學人類說話?
    八哥是一種性情很溫順的鳥,它的鳴聲嘹亮,富於音韻,因善於模仿他種鳥類鳴叫,智商高,學習人類語言及訓練做各種表演的能力強,因此成為人們所喜好之寵物籠鳥。八哥為什麼會模仿呢?八哥是雜食性鳥類,取食翻耕出來的蚯蚓、蝗蟲、螻蛄等;也在樹上啄食榕果、烏桕籽、懸鉤子等。
  • 八哥很常見,你真的了解它們嗎?
    在中國,八哥原本是南方常見鳥種之一。由於籠養鳥貿易,它被擴散到了北方,也成為北方常見的籠養鳥之一。而一些八哥成功「越獄」,逃逸到野外,在當地形成小規模種群。在華北一些地方的城市公園裡,會見到小規模的八哥種群。
  • 恭城唐永波:養八哥和諧相處
    莫模安/攝  無獨有偶,早在2012年6月20日,記者就了解到廣西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觀音鄉觀音村委觀音山自然村13組村民唐永波家裡就養了的一隻鷯哥鳥(俗稱:八哥),鷯哥鳥與主人及主人家裡的貓、狗等動物和諧相處,令周圍鄰裡無不好奇稱讚。
  • 火遍全網的「凡爾賽文學」是個什麼梗?
    以下是一則「凡學」賞析:從朋友圈正文上來看,本來「氣急敗壞」的車主由於看到了「我」,態度「馬上」轉變,不僅變得「特溫柔」,還打算「加微信」,在這樣一句話的表達之中,暗示著「我」的「美貌」使得被刮蹭的車主為之折服,不再計較利益上的損失。整個朋友圈文案沒有一句直截了當的表達,卻處處埋藏「凡學家」的顯而易見的小心思,引導朋友圈讀者得出這位「貴族」想表達的結論。
  • 新手如何在八哥和鷯哥之間做選擇
    提起會模仿人類說話的鳥有很多,八哥和鷯哥最具有代表性,八哥和鷯哥的種類都比較多,我們這裡說的是最常見的人工繁殖的,如圖:左邊是鷯哥,右邊是八哥首先在食物上,鷯哥的要求比較細些,八哥對食物要求不算高,鷯哥的身體體質沒有八哥強,八哥比較潑皮。
  • 詩界杯3No.27【父親節特刊】丨父親和蒼井空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獲雲南省文學藝術創作一等獎、中國詩歌•突圍年度詩人獎、雲南《百家》文學獎、邊疆文學大獎詩歌獎等多種獎項以及昭通首屆十大傑出青年、昭通市第二屆名家等榮譽稱號。在《南方文學》發表過散文。
  • 阿里文學籤約作家多一半:一半是作者 一半是編劇
    提起「種田文」,老一點的讀者一定都會想起「多一半」。2006年,多一半創作了著名的網絡小說《唐朝好男人》,小說一經上線就被網友譽為「起點種田流派之鼻祖」、「2006起點最佳小說的前三名」、「架空類書中最溫馨最樸實的一本書」,是眾多網絡小說知名寫手的啟蒙小說。
  • 寵物鳥:養八哥用什麼籠子好?
    養八哥用什麼籠子好八哥別稱黑八哥、鴝鵒、寒皋等,為椋鳥科八哥屬飛禽,就是重要的農牧業和林果業益鳥,全是頗受歡迎的籠養鳥,能仿效其他鳥的鳴叫聲,還可以仿效簡單的人語,在我國廣被大伙兒籠養,而且被引種到菲律賓和加拿大等地,下面大家就一起來看一看養八哥用什麼籠子好吧
  • 飼養鷯哥和八哥,預防疫病同樣重要
    經常養鳥的朋友們應該知道飼養寵物鳥最忌諱的就是鳥類患病,而一些普通病症對於經驗豐富的老牌飼養者來說基本沒有什麼好怕的,但是一些鳥類的流行性疫病可就要小心了,除了疫病多發的鳩鴿科鳥類,八哥、鷯哥等雀類鳥也非常容易染上疫病,而這些疫病一般潛伏期比較長,因此很多非專業飼養者很難輕易看出來,那麼我們平時該如何預防八哥
  • 【文學】杜甫《登高》賞析
    【賞析】此詩作於公元767年(唐代宗大曆二年)秋天,杜甫時在夔州。這是他在五十六歲時寫下的。一天他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臺,登高臨眺,蕭瑟的秋江景色,引發了他身世飄零的感慨,滲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於是,就有了這首被譽為「七律之冠」的《登高》。
  • 鸚鵡和八哥區別是什麼?聽聽鏟屎官怎麼說
    鸚鵡跟八哥都是喜歡學人說話的鳥類,如果當飼主們心血來潮想要飼養一隻能夠說人話的鳥類動物來當寵物,陪飼主解解悶,那麼鸚鵡和八哥區別是什麼?聽聽鏟屎官怎麼說,下面一起來看看。首先我覺得八哥跟鸚鵡的第一個區別就是顏色的不同。咱們先來說說八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