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濤學校第1295篇
朗讀者:程何、劉陽朗讀《唐·吉訶德》
——————————
《唐 · 吉訶德》(節選)
西班牙:米蓋爾 · 德 · 塞萬提斯 · 薩維德拉
遊俠騎士要到世界最偏遠的地方去,闖入最困難的迷津,爭取做到常人難以做到的事情。在草木稀少的地方頂著酷夏的炎炎烈日,在冰天雪地的嚴冬冒著凜冽的寒冷;獅子嚇不住他們,在魑魅魍魎面前他們也無所畏懼,而是尋找它們,向它們進攻,戰勝它們,這才是遊俠騎士真正重要的職責。
如果這個世界本身已經足夠荒唐,那到底什麼才能算是瘋狂?也許太過實際就是瘋狂。放棄夢想也許是瘋狂。尋找著珍寶,可周圍卻只有垃圾。太過清醒也許正是瘋狂。但是最瘋狂的,莫過於接受現實,而不去想這世界到底應該是什麼樣子!
——————————
01 / About the author
作者簡介
米蓋爾·德·塞萬提斯·薩維德拉(1547一1616),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的小說家、劇作家、詩人。
塞萬提斯最初寫的是劇本,以悲劇《奴曼西亞》(1584年)最為成功。其他作品有短篇小說《懲惡揚善的故事》(1613年)、長詩《巴爾納斯遊記》(1614年)、《八出喜劇和八出幕間短劇集》(1615年)以及一些詩歌。他在50多歲後開始寫作長篇小說《唐·吉訶德》。
——————————
02 / Creation background
創作背景
《唐·吉訶德》的產生是一個時代的產物。西班牙經過光復戰爭,顛覆和驅逐了阿拉伯人的統治,完成了國家的統一,同時又依靠其龐大的騎士隊伍,雄霸歐洲,遠徵美洲,造就了西班牙的「黃金世紀」。這一時期,西班牙的文學也繁榮發展起來,田園小說、流浪漢小說、騎士文學和戲劇等各大流派爭奇鬥豔。騎士文學在西班牙曾風靡一時,各種作品層出不窮。別林科夫說「騎士小說表現出對個人人格的愛護和尊重,為壓迫者和被壓迫者犧牲全部力量甚至自己生命的勇敢精神,把女子作為愛和美在塵世的代表。」騎士文學對於衝破中世紀神學禁欲主義的束縛、對人性的解放具有極大的進步意義。不過隨著後來封建經濟的解體和火槍火炮在軍事上的使用,騎士文化變得越來越不合時宜,15世紀開始出現一批打家劫舍、殺人越貨的強盜騎士,騎士文學開始變得愈發庸俗化。塞萬提斯生活的時期,西班牙還流行著五六十部粗製濫造、荒謬愚昧的騎士小說,為此,塞萬提斯決定創作《堂吉訶德》,「把騎士文學的地盤完全摧毀」,他沿用騎士作為主角的寫作形式,把騎士制度、騎士精神漫畫化。
——————————
03 / Appreciation of works
作品賞析
《唐·吉訶德》(又譯作《堂吉訶德》《堂·吉訶德》等)是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於1605年和1615年分兩部分岀版的長篇反騎士小說。文學評論家稱《唐·吉訶德》是西方文學史上的第一部現代小說,也是世界文學的瑰寶之一。
《唐·吉訶德》提出了一個人生中永遠解決不了的難題:理想和現實之間的矛盾。並採用諷刺誇張的藝術手法,把現實與幻想結合起來,表達他對時代的見解。在《堂吉訶德》中,可以明顯地發現新舊文本間重構和被解構的過程,並形成了互相參照、相互解釋和顯義的表現效果,真正實現了其因戲擬而產生的文本性目的。在戲擬中採用了單調的、崇高的聲調,同時應用了較多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堂吉訶德》為了準確地反應作者的真實意圖,而將社會上不同的聲音組織起來,通過作品來體現,其表現方式有:混合語言,引用由他人的語言和主人公的語言,插入其他體裁內容。同時,桑丘語言和堂吉訶德語言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桑丘的語言風櫻幽默、充滿狡黠和機智,常常會不自覺地引用一大串民間的歇後語和諺語,更加反襯出騎士話語的荒誕不經。而堂吉訶德在清醒的時刻,卻往往有著精闢的見解和獨到的思考,並在不經意間向讀者傳達出一種昂揚向上的情感信息。當然,小說中的視角變化和轉換,也體現出了多種語言及聲音。
——————————
閱讀的意義,不在於年歲的增長,
而在於對文學的感受和態度。
願你能尋找和品鑑文學的美好,
愜意生活,不負此生!
不知你喜歡那哪一篇?
歡迎在下方留言中分享給我們。
圖來源於網絡
作者:米蓋爾 · 德 · 塞萬提斯 · 薩維德拉
排版:王順靜
審核:陳靜、向民
—————— 迪濤學校 · 精彩繼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