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初期,八路軍第685團團長是楊得志,3個營的營長是誰

2020-12-26 騰訊網

全面抗日戰爭初期,八路軍下轄第115、第120、第129師,其中第115師下轄第343旅、第344旅,第343旅又下轄第685團、第686團。第685團的團長是大名鼎鼎的楊得志,後來成開國上將。

第685團下轄3個營,這3個營的營長是誰?後來如何了?我們往下看:

第一營營長是劉德明。劉德明是陝西禮泉人。1931年12月,劉德明參加寧都起義後加入紅五軍,參加了中央蘇區第四、第五次反「圍剿」鬥爭和長徵,紅軍到達陝北後擔任過紅二師四團團長。1937年全國抗日戰爭爆發後,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劉德明任第115師第343旅第686團第一營營長,開赴山西抗日前線,參加了平型關戰役和午城、井溝等戰鬥。1940年8月,劉德明參加了百團大戰,後調任晉西北軍區第八軍分區副司令員。1942年2月27日,日軍對晉西北抗日根據地大舉「掃蕩」,劉德明在一次戰鬥中壯烈犧牲,年僅32歲。

第二營營長是曾國華。曾國華是廣東五華人。他早年參加了北伐戰爭,後加入紅軍,歷任班長、排長、連長,參加了中央蘇區第四、五次反「圍剿」和長徵。紅軍到達陝北後,曾國華擔任過紅一軍團二師五團團長,率部參加了西徵、山城堡戰役。1937年,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後,曾國華任八路軍第115師第343旅第685團第二營營長,參加了平型關戰鬥。此後,曾國華還擔任過第115師教導第二旅旅長、山東軍區教導團團長等職。解放戰爭時期,曾國華擔任過第四野戰軍第十三兵團參謀長。1955年,曾國華被授予中將軍銜。

第三營營長是梁興初。梁興初是江西吉安人。1930年,梁興初參加紅軍。在長徵中,梁興初擔任過紅軍第一任騎兵偵察連連長,多次出色地完成重要的偵察和戰鬥任務,後晉升為二團團長。全面抗日戰爭時期,梁興初擔任過八路軍第第343旅第685團第三營營長、第115師教五旅旅長、新四軍獨立旅旅長,參加了平型關戰鬥、廣陽伏擊、汾離公路三戰三捷。解放戰爭時期,梁興初擔任過東北野戰軍第十縱隊司令員,參與指揮了黑山阻擊戰。抗美援朝戰爭時期,梁興初擔任過號稱萬歲軍的第38軍軍長。1955年,梁興初被授予中將軍銜

相關焦點

  • 抗日戰爭中,八路軍12個團的團長都是誰?後來是什麼軍銜?
    1937年,全面抗日戰爭爆發之後,在陝北成功會師的紅軍被改編為八路軍,開始東渡黃河抗擊日本侵略者。當時,在八路軍的戰鬥序列之下,有三個師六個旅十二個團的編制,就團級作戰單位而言,分別是第一一五師序列下的第685團、第686團、第687團、第688團,第一二〇師序列下的第715團、第716團、第717團、第718團,第一二九師序列下的第769團、第770團、第771團、第772團。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以上十二個團的首任團長都是誰?
  •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12個團首任團長分別是誰?誰軍銜最高?
    八路軍最初下轄了三個師、六個旅、十二個團,師長和旅長想必大家要熟悉一些,那你知道這十二個團的首任團長分別是誰,最後誰軍銜最高嗎? 按照順序來,685團團長是楊得志(首任是黃永勝,不過只當了一個月左右就被調到了獨立團當副團長,且比較敏感,就不多贅述了,黃後來也是上將。)
  • 長徵初期,紅一軍團六個主力團團長分別是誰?後有幾人參與了授銜
    在長徵初期,紅一軍團有三個師,分別是第一師、第二師和第十五師。其中一師、二師是主力師,十五師是彭紹輝和肖華領導的少共國際師。其中第一師和第二師下轄6個團,其中著名的中央三虎便誕生於這兩個師,這三「虎」是指:紅一方面軍第1軍團第1師第1團,第2師第4、第5團,在紅軍時期可謂立下了汗馬功勞。
  • 著名的八路軍685團後來去哪了?編入四野主力師,師長又是誰?
    八路軍,是抗戰時期共產黨的重要武裝力量,旗下有三個師的編制,下面六個旅,12個團。其中386旅是最厲害的,那麼12個團中,哪個團實力最強呢?很多人說是769團,這是因為這個團不光戰績強大,還是出開國將軍最多的團。
  • 抗日戰爭時期,115師四大主力團團長,誰打仗最厲害,發展最好
    115師在抗日戰爭中作戰勇猛,殲敵無數,手下也是戰將如雲。但是,115師四大主力團長誰打仗更厲害,誰發展最好。今天,筆者就來聊聊115師四大主力團團長。 685團團長楊得志 1911年,楊得志生於湖南省醴陵縣。
  • 八路軍第115師走出的開國上將都有誰?分別擔任什麼職務?
    抗日戰爭時期,是中國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時期,日寇的鐵蹄在中國大地上肆虐,類似南京大屠殺的慘劇比比皆是。抗戰全面爆發後,中國工農紅軍被改編為八路軍,下轄第115師、第120師和第129師。這三個師,是抗戰初期共產黨的主力部隊。57位開國上將中,出自這3個師的有28位。
  • 紅四方面軍改編為八路軍12個營,營長們後續發展如何
    16歲到陳調元部第46師當兵,1931年2月在安徽六安參加營長魏孟賢等領導的六安兵變,隨部編入鄂豫皖蘇區紅軍中央教導第2師。紅四方面軍到陝北後任紅4軍教導團團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第129師385旅769團2營營長,參加夜襲陽明堡和神頭嶺、響堂鋪等戰鬥。1938年4月隨徐向前等率領的路東縱隊南下冀南,任769團第二任團長、冀南軍區第三軍分區司令員。
  • 1940年八路軍115師整編後,6個旅的旅長都是誰?其中1人叛變
    那麼1940年八路軍115師整編後,6個旅的旅長是誰?我們接著往下看。他是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後來又進入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學習。抗戰初期擔任八路軍第115師343旅685團參謀長,參加了平型關戰役及廣陽、呂梁、淮陰、淮安、保安山等戰役。曾在蘇魯豫皖邊區,他率部在一年內斃傷日偽軍1.18萬餘人,堪稱傳奇。
  • 115師五大主力團團長,建國後被授予何銜,擔任何職
    115師五大主力團團長,建國後被授予何銜,擔任何職 115師是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三個主力師之一,成立之初人數最多,戰鬥力最強。由紅軍第一方面軍和第七十四師等部編成,林彪任師長,聶榮臻任副師長。下轄第685團、686團、687團、688團、獨立團,共1.5萬餘人。
  • 紅軍改編八路軍,陳錫聯由師長降為團長,三個營長都是誰?一人後為...
    改編前,陳錫聯任紅10師師長,改編後紅10師編為769團,隸屬八路軍第129師(師長劉伯承、副師長徐向前)第386旅(旅長王宏坤、副旅長王維舟),陳錫聯任團長,副團長汪乃貴,參謀長範朝利,八路軍在組建之初受國民政府干涉,所以一開始各師、旅、團是沒有政治委員的,在10月1日之後各部隊才開始陸續配備政委。
  • 「中國最好的一個旅」:旅長是大將 團長是中將 3個營長是開國少將
    「中國最好的一個旅」:旅長是大將,團長是中將,3個營長是開國少將看過電視劇《亮劍》的朋友,一定不會對386旅感到陌生,畢竟李雲龍的新一團就隸屬於386旅。那麼,真實歷史上的386旅是什麼樣呢?在長生口、七亙村、神頭嶺、響堂鋪、長樂村、香城固、黃崖底等八路軍軍史上著名的戰鬥中,第386旅給予了侵華日軍以沉重的打擊,美大使館武官卡爾遜來到第386旅考察時,稱讚說「386旅是中國最好的一個旅」,這個評價是相當高的。按照當時的編制,386旅下轄兩個主力團,分別是771團和772團,每個團下轄3個營,一共6個營。
  • 八路軍3個師15個團,加總部特務團,團長和副團長都是什麼軍銜?
    1937年8月,為了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紅軍主力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紅軍前敵總指揮部改為第八路軍總指揮部,下轄第115師、第120師、第129師和總部特務團。各師下轄2個旅,每旅下轄2個團,然後每個師還有一個教導團,這樣一共就是16個團。而這些團長副團長在1955年授銜的時候,很多都是中將以上的軍銜,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
  • 八路軍山東軍區第三師共有三個團,師長、團長後都為何軍銜?
    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是「盧溝橋事變」後由中國工農紅軍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及陝北紅軍等部隊改編而來,1937年8月下旬成立後即東渡黃河奔赴抗日前線。1938年初,八路軍正規部隊(津浦支隊)到達冀魯邊,1939年初八路軍115師主力進入山東。
  • 著名的八路軍115師344旅688團,第1任團長是誰?後來怎樣了?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根據當時軍委改編命令,原紅75師,迅速改編為688團,率屬於八路軍115師344旅688團,徐海東擔任344旅的旅長抗戰初期,參加平型關戰役,配合友軍保衛山西太原,在晉西北一帶開展遊擊戰爭,有力地牽制了日本對山西的進攻
  • 陳賡率領的紅軍幹部團,4個營長都是誰?後來各自都是什麼軍銜?
    不久之後,紅軍學校改稱為幹部團,由陳賡擔任幹部團團長,主要作用是在培養紅軍幹部的同時,保衛紅一方面軍總部的安全。當時,這個幹部團序列之下一共有4個營,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紅軍幹部團4個營長都是誰?後來都是什麼樣的軍銜?讓我們接著往下看。一、第1營的營長是李振亞。
  • 紅軍戰鬥力最強的三個主力團,團長都是誰?後來都授予什麼軍銜?
    當時在紅軍部隊之中,有三個團被稱為「主力中的主力」、「精銳中的精銳」,在第四次反「圍剿」戰役勝利表彰大會上,這三個團還受到了表彰,它們都是紅一軍團的主力團,分別是紅一師第1團、紅二師第4團、紅二師第5團。那麼,這三個主力團的戰鬥力怎麼樣?團長都是誰?後來都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 智取遵義的紅6團,政委和營長都是開國少將,團長為何沒有軍銜?
    上級把攻打遵義的任務交給了紅6團團長朱水秋。朱水秋是湖南瀏陽人,出生於1910年,因為家裡窮,只讀了半年私塾就被迫輟學了,之後朱水秋開始跟著大伯學篾匠。當時軍閥混戰不斷,百姓的生活十分艱苦,因此篾匠的生意並不好做。朱水秋和大伯辛苦一年,也只能勉強維持溫飽。
  • 八路軍最特殊的一個團,團長和副團長,1955年都被授予上將軍銜
    1937年8月,紅軍主力部隊改編為八路軍,它的戰鬥序列之下一共有三個師,分別是第115師、第120師和第129師。當時,這三個師都是丙種師,為兩旅四團的編制。因此,由於受到編制的限制,八路軍三個師就出現了一些編制外的部隊,最特殊的就是八路軍第115師獨立團。
  • 紅二軍團改編成八路軍6個營,營長們後來發展如何?犧牲了一半
    9月,紅軍三大主力被改編為八路軍,其中紅二方面軍的紅二軍團被改編為120師358旅。358旅下轄2個團6個營,這些團長營長在紅軍時期大都是師長或者團長,因為編制緊缺問題才不得不降級使用,其實個頂個都是我人民軍隊的彪悍人物,如果能夠順利活到建國後授銜的話,大多都會成為開國將軍。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由紅二軍團改編而來的6個營營長們的人生際遇。
  • 八路軍115師為什麼出了那麼多將帥?看懂它的來歷就明白了
    八路軍115師是一支英雄的抗日隊伍,在8年抗戰中作戰2萬餘次,殲滅日、偽軍50餘萬人,從日本人的殖民統治中解救了上千萬的中國同胞。1955年授軍銜時,從115師走出來的將帥共有3位元帥、2位大將、10多個上將、30多個中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