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中國足協召開的「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上,史上最嚴限薪令正式出臺。和中國足協在一年前推出的限薪令相比,無論是國內球員還是外援的最高年薪都直接被攔腰一刀。
國內球員稅前不超過500萬元
更為嚴厲的是,在中超俱樂部每年總投入不超過6億元人民幣的支出總額限制下,中超一線隊的球員工資總額,包括外援工資總額都有了非常嚴格的上限規定。
此前,算上國腳的20%上浮額度,中超國內球員的最高稅後年薪是1200萬元人民幣。而從最新限薪規定出臺後,不管是否為國腳,國內球員的最高年薪稅後年薪只有500萬元人民幣。外援的最高年薪從稅前600萬歐元,減少為稅前300萬歐元。
此外,新政還規定了俱樂部一線隊國內球員的平均年薪不能超過每人稅前300萬元人民幣,這就意味著,不是所有的國內球員都拿到中國足協規定的頂薪。而根據官方數據,中超國內球員2019賽季的平均年薪在550萬元人民幣左右。
中超各隊可以籤5名外援,但也不是所有外援都可以拿到稅前300萬歐元的頂薪,因為新政要求俱樂部的外援總年薪不能超過稅前1000萬歐元。如果有3名外援以稅前300萬歐元的頂薪籤約,那麼剩下兩名外援的稅前年薪總額度就將只剩下100萬歐元。而2019賽季中超外援的平均年薪超過了730萬歐元。在中超賽場上看到世界級得大牌球星,可能性已經不太大了。
在如此嚴厲的限薪令下,中超各家俱樂部在薪水上的支出將大大減少。以一線隊30名國內球員來算,最多也就是一年9000萬元人民幣的薪水支出。再加上外援的年薪,一線隊薪水的總支出也不會超過2億元人民幣。
要知道,以往一些囤積眾多國腳的中超俱樂部,光是幾名國內球員的薪水支出就超過了新政規定的上限;而超級外援的薪水就更不用說,一兩名球員的薪水支出就可以抵未來一家俱樂部所有球員的年薪總額。
對於年輕球員,中國足協也有規定:U21球員的年薪不能超過稅前30萬元人民幣。如果單賽季U21球員在亞冠、中超、足協杯出場累計超過900分鐘可以不受限,但必須符合國內球員個人薪酬限額規定。
大家關心的歸化球員薪水問題,各俱樂部可以自己選擇入籍球員薪酬按照國內還是外援標準,但必須在足協完成備案。
當然,中國足協也表示限薪規定從2021年1月1日起實行,也就是目前無論是國內球員和外援的已有合同將不會受此限薪令的影響,也不會計入6億元人民幣的支出總額限制裡。
因此,中國足球最嚴限薪令要真正為中超俱樂部節省開支發揮最有效的作用,還是要再過兩三年,等現有合同球員的舊合同到期之後。
如何界定球員的薪水,中國足協也是給出了細則。比如,合同裡的薪酬包括但不限於各種現金、福利和有經濟價值的物品,不包括比賽獎金,合同裡只能規定稅前薪水。每隊國內比賽贏球獎金的上限為300萬元人民幣,平局的獎金上限為100萬元人民幣;亞冠比賽的贏球獎金最高為600萬元人民幣,平局獎金最高為200萬元人民幣。所有的比賽獎金都將被算在6億元人民幣的俱樂部每年總支出內。
另外,中國足協不反對球員要和俱樂部以外的第三方籤署有經濟價值的合同,但必須先由足協審核。如果俱樂部要和球員及其親屬參與或者持股的公司籤合同,也必須經足協審核。俱樂部也不得通過關聯公司向球員和其直系親屬發放任何現金、福利和有價物品。
在違規處罰措施上,無論是俱樂部總支出超標、球員集體薪酬超標,都將視超過程度給予不同的罰分處罰,最高可以一個賽季罰24分。
弄虛作假直接降級和禁賽
俱樂部如果出現弄虛作假、故意隱瞞等方式與球員籤訂"陰陽合同"或違規發放薪酬,一經查出,即剝奪該俱樂部當賽季比賽成績並在下一年度降級至低一級別聯賽。涉事球員也將被處以禁賽24個月的處罰。球員未按要求申報額外收入的,一經查出,每次將被處以該項收入1-5倍金額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將追加停賽處罰。
俱樂部中性名稱
此外,中國足協宣布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新政。根據要求,俱樂部註冊官方名稱規範為:行政區域+俱樂部名稱+足球俱樂部+企業組織形式;俱樂部名稱不能超過4個漢字;俱樂部報名簡稱或球隊名稱規範:行政區域+俱樂部名稱;名稱中不得含有其他法人或非法人組織名稱,不得使用非漢字。這也就意味著上海上港、江蘇蘇寧、廣州恆大等俱樂部將要改名。
足協主席痛批:還不覺醒,難道良心已死嗎?
北京時間12月14日,中國足協在上海召開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表示,減費降薪對於中國足球的健康發展十分必要。
他表示,對比亞洲其它足球發達國家的薪酬,中國聯賽的薪酬已經高到十分可怕的地步,因此減費降薪也勢在必行。
「我們俱樂部的投入,是J聯賽俱樂部的三倍多,是K聯賽的10倍多,球員薪酬是J聯賽的5.8倍,是K聯賽的11.7倍。金元足球吞噬健康的足球肌體,現在有些人還不覺醒,難道良心已死嗎?」
「兩項工作,四個事關。事關落實總體改革方案的落實,事關中國足球的改革大局,事關俱樂部健康可持續發展,事關人民大眾的美好期盼。職業足球違背市場規律,違背價值規律,因而不可持續。」
陳戌源透露,早在今年夏天,自己就和各俱樂部投資人有過交流,減費降薪的計劃受到了一致的支持,「許家印、王健林、張力、張近東、胡葆森、周京輝,等等,投資人都鮮明表明立場。思想上有認識,思想上自覺,才能有好的執行。」
而對於減費降薪執行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違規問題,陳戌源也表示會嚴格處罰,不會講任何情面。
來源| 新聞晨報·周到上海記者 俞炯,部分內容來自澎湃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