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念念不忘,必有迴響,這句話總飽含著深情,讓人覺得非常的美好,母愛永遠是沉重而偉大的,有時候是母愛維繫起來一個家庭。每一個家庭就是一個堅強的堡壘,它支撐著無數人度過最難捱的日子,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這麼幸運,能夠一直享受到母愛的洗禮,總有那麼一天,自己最愛的親人會逝去,總有那麼一天會發現,曾經親人相伴在身邊的日子,已經是最美好的日子了,從此以後,海闊天空,天涯海角,再也不會有那樣純粹的幸福,那個時候,只要能夠跟母親在一起,每一天都是意義非凡,那個時候,只要跟母親在一起,每一天都是非常興奮且快樂,直到經年久別,隔著萬千山水,回望過去時才忍不住潸然淚下。
哪怕一遍遍的翻看過去的相冊,哪怕一遍遍地想著母親的音容笑貌,北燕尚且可以南飛,但是故人依舊不會回來。有時候很忙的時候,早已忘記了逝去的親人,可是有時候突然回想起來,卻前所未有的感動脆弱,感到害怕和倉皇不已,最惶恐的時候,還是想起曾經愛自己最深的那個親人,已經離開自己許多年,那個時候,更是悲從中來,不可斷絕。
宋慶齡是孫中山的妻子,她因為種種原因,身體有舊疾,所以一直沒能生孩子,後來有一個跟她相熟的警衛秘書,名字叫隋學芳,她跟宋慶齡親如姐妹、情同手足,在1957年,隋學芳生了一個女兒叫做隋永清,宋慶齡很喜歡這個可愛的小女孩子,打看到她的第一眼,宋慶齡就覺得這個孩子跟自己有點緣分,她長著兩顆亮亮的眼睛,笑起來咯咯咯的宛如銅鈴鐺一般,於是宋慶齡就覺得很開心,經常去找隋學芳,也經常去逗弄這個孩子,後來隋學芳又生了孩子,宋慶齡便向她提出,想要把隋永清收做自己的女兒,當時隋學芳就點頭同意了,她身為跟宋慶齡那麼親切的人,她怎麼會不懂宋慶齡的無奈和深深的孤獨呢?
隋永清是一個很可愛、很懂得寬慰人的女孩子,她對宋慶齡一直都很親近,並沒有因為宋慶齡只是她的養母,她就對她有所疏離和陌生,而且她還給了宋慶齡一個特別可愛的稱呼,親切地稱宋慶齡為「媽媽太太」。
這個時候的宋慶齡已經到了晚年生活了,孫中山早已離開人世,沒有親人的宋慶齡當年一個人生活著,縱使是受人尊敬、敬仰的國母,她還是覺得非常的傷悲,而幸好有隋永清的存在,隋永清的陪伴,讓她整個人都煥發出新的光彩,讓她從此再也不害怕晚年生活的落寞悲涼,可以說,就這是這個可愛的女孩子,是宋慶齡晚年莫大的安慰。
不過,人生總是這樣有得有失,宋慶齡的人生也隨著時光緩緩流逝,白駒過隙,最終走到了生命的盡頭,那個時候,隋永清突然收到了一份加急電報,希望她能夠儘快趕回家,其實那個時候她已經很清楚,她已經離開家十多年了,她那可親可敬的養母,也已經年已古稀,也許這個時候的她,已經抵抗不住歲月的侵襲,即將離開人世。
當時,她的心就如同灌了鉛一般沉重,她完全是被自己的養母看著長大的女孩,哪怕是後來她長大,離開養母給她的巢穴,並且朝著人生的下一個階段前進,來到了新的人生路,但是在她心裡從來沒有一刻,忘記過自己的養母,她一直都很牽掛著她,但是她卻還是步入了人生的終點。
隋永清整個人都為此感到十分的慌亂,最終,她還是買了當天的火車票,馬不停蹄地趕回了宋家,匆匆忙忙地趕回了宋慶齡的身邊。當時的宋慶齡已經是彌留之際,她感受到隋永清來到了她身邊,所以就強撐著睜開了眼睛,並且非常欣慰、飽含深情地望著隋永清,對她說:你終於回來了……隋永清聽著養母的聲音,終於忍不住放聲大哭,她覺得這個世界的一切都黯然失色,隨著養母死去的那一刻,似乎冥冥之中有什麼,跟著她一同走到了終點。
此後,隋永清遇到了新的怪事,就在宋慶齡死去的時候,她發現門口的掛鐘停止了轉動,停留在了跟宋慶齡死亡時間一模一樣的時間,與此同時,宋慶齡養的鴿子自那一刻以後再未進食,它就一直乖巧的拍打著自己雪白的雙翼,在籠子裡面,溫柔的感受著和煦的春風,時不時地抬起頭來,凝望著自己主人的方向,似乎在思考著什麼,又似乎是在回憶著什麼,下人們給它餵的小米和鴿糧,它一點都沒有吃,就這樣慢慢地捱著,捱著,直到終於有一天它失去了所有的生機,倒在地上死去。
宋慶齡的一生的確是偉大的,於宏觀的事業而言,她輔佐了孫中山的事業,推進了新中國的誕生,促進了辛亥革命和民主主義革命,同時她還用自己的力量去幫扶創建了一些婦女委員會,通過這些委員會促進了婦女的解放。同時於微觀的親情層面,她的養女、她養的鴿子都永遠地緬懷她,都是如此溫柔而又熱切的思念她的存在,完全是一顆真心換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