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問陳賡帶多少兵,陳答20萬,宋慶齡:怎麼不如四期的林彪?

2020-12-23 歷史在眼前

引言。

陳賡去世後,宋慶齡寫道:……我們的好同志、好朋友突然去世,使我們遭受如此巨大的損失。不知道怎麼安慰你。這真的是巨大的打擊,讓我難過到了極點。我感到筋疲力盡。為什麼好人總是英年早逝?

師母」宋慶齡。

陳賡於1924年5月考入黃埔軍校一期。在校期間,他以優異的成績和出色的表現得到了廣泛的認可,與、何並稱「黃埔三傑」。

24年10月,陳賡參加了孫中山指揮的平息商團叛亂的戰鬥,在此期間,孫中山出於對革命青年的熱愛,親自與陳賡談話,於是陳賡結識了比他大10歲的宋慶齡(宋慶齡生於1893年,陳賡生於1903年)。

1932年11月,陳賡離開鄂豫皖蘇區赴上海治療傷腿,宋慶齡堂兄牛慧琳醫生參加。

1933年3月,陳賡準備離開上海到中央蘇區工作時,在麗都大劇院前被捕。很多人試圖把陳賡從監獄裡救出來,包括宋慶齡。

宋慶齡不僅參觀了監獄,還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利用他的身份和影響對蔣介石施加壓力。後來,她帶著楊杏佛和一些記者去監獄接受採訪。她還發電報給汪精衛和譚恩美,向蔡元培等人求情。

據《陳賡傳》官方改版,宋慶齡於4月5日直接找到蔣介石,對蔣說陳賡救了他一命。如果他還講禮貌和羞恥,他就殺不了陳賡...

正是因為宋慶齡等人的積極營救,陳賡才得以安全出獄。這次尷尬的獄中會面之後,陳賡與宋慶齡的下一次會面將是16年後,我軍解放上海的時候。

16年後上海重新統一。

1949年5月27日,上海十六日戰役勝利。我軍進入上海後,住房問題急需解決,後勤人員開始在這裡動員上海人,希望他們能主動把房子借給軍隊用一段時間。

當天,兩名後勤人員在上海莫裡哀路看到一棟大房子,敲敲門向業主說明來意。房子的主人是一位很有教養的女士,她很謙虛地向工作人員解釋說,她在做兒童福利工作,希望能保住房子。

當兩名工作人員返回時,他們把這一情況告訴了他們的指揮官和政治委員。司令員和政委聽後,決定親自去那裡動員。他們進了院子後,只聽主人自我介紹說:「我是宋慶齡……」

這就是著名的宋慶齡?司令和政委饒見過不少世面,但都急得不知所措,就匆匆離開了。

他們把這件事報告給陳毅市長後,陳毅哭喪著臉說:你們兩兄弟,上海那麼大,為什麼找孫太太?你們兩個老兵連孫夫人都不認識?你騰出我陳怡的辦公室,但是你不能動她的房子…

考慮到這一事件可能帶來的不利政治影響,陳毅不得不陷入思考。他在辦公室來回走了幾次,突然想到一個好辦法:陳賡現在在上海,和宋慶齡關係很好。讓他出面解釋,問題就不解決了?

接到這個特殊任務後,陳賡匆匆趕到莫裡哀路上宋慶齡的住處。陳賡仍然尊敬地稱宋慶齡為「珍妮」。他們已經16年沒有見面了。見面之後,自然有很多話。在聊天的過程中,陳賡沒有想到。宋慶齡問現在帶多少兵,陳賡準備回答20多萬(誇張)。

宋慶齡說:「為什麼這麼少?(黃埔)林彪的第四期現在有七八十萬士兵……」陳賡笑著說:「他進步很快!」宋慶齡說:「你的第一期胡宗南現在也帶來30萬……」

最後,兩個人談到了房子的問題。宋慶齡說,他當然不是不願意騰出房子。只是這件事說出去,會被別有用心的人造謠,不能讓這些人佔便宜...

聊天結束,宋慶齡說我跟你打交道20多年了,不輕易對你。你明天帶你妻子來,我請你吃飯...

陳賡的死使宋慶齡深受其害。

陳賡和宋慶齡一直保持著深厚的友誼和感情,直到1961年3月16日陳賡將軍逝世。

宋慶齡周圍的工人第一個知道了這個壞消息。他們都知道陳賡和宋慶齡友誼深厚,不忍讓她傷心。他們扣留了刊登陳賡訃告的報紙,並故意損壞了她的收音機。然而,報紙上沒有火。宋慶齡終於得知陳賡去世的消息。她難過得撲倒在床上,哭了起來。

3月19日,宋慶齡給朋友廖夢醒(廖、何香凝之女)寫了一封英文信,其譯文如下:

.....我們的好同志和好朋友突然去世,給我們造成了如此巨大的損失。不知道怎麼安慰你。這真的是巨大的打擊,讓我難過到了極點。我感到筋疲力盡。為什麼好人總是英年早逝?

我很難過。因為嚴重失眠,寫不了長信。希望這幾天你不會比我更難過。請多保重。等我感覺好點了,我會再給你寫信的...

宋慶齡在弔唁信中對陳賡表示深切哀悼。她說,陳賡過去為新中國的解放做出了傑出的貢獻。雖然他的身體已經去世,但他的精神將永遠存在。

陳賡將軍去世後,他的妻子傅婭女士負責整理丈夫的遺作和別人送給他的紀念物品。傅涯不太了解陳賡與孫中山的早期交往,所以她去了宋慶齡,後者立即回答了問題。宋慶齡90歲。人民畫報讓傅涯去問宋慶齡一些事件的細節。宋慶齡收到信後迅速回復,感動了傅涯。

相關焦點

  • 宋慶齡與詹姆斯·貝特蘭
    貝特蘭在紐西蘭接到宋慶齡發來的電報,問他願不願意回香港繼續為保衛中國同盟工作?電報說,旅居海外的中國人面臨新的危機,委員會需要貝特蘭來幫助恢復它。9月6日,貝特蘭抵達香港,隨即接手《保衛中國同盟新聞通訊》(以下簡稱《保盟通訊》)的編輯工作。宋慶齡向貝特蘭指出:「重要的是我們的宣傳。我們必須告訴海外的朋友,中國真正在發生什麼事。」
  • 病理報告證明宋慶齡的偉大|何大章|宋慶齡|病理檢查報告|宋慶齡...
    6月5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在其微信公號上以《流言下真實的宋慶齡》為題,介紹了該社5月底出版的《宋慶齡往事續篇》這一新書,本書作者為原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何大章,他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他在書中首次披露了1981年5月29日宋慶齡去世後,北京醫院對她遺體做了檢查,並將《病理檢查報告》上報黨中央,《報告》顯示,宋慶齡下腹部盆腔內無子宮(已切除),只殘留子宮頸,這與她1936
  • 宋慶齡身邊的紅色特工李雲
    接著宋慶齡叫來李媽,李雲一看就是開門的大姐。宋慶齡對李媽講:「這位錢小姐(馮雪峰幫李雲改的姓),是新來的秘書,因為事情忙,不能每天來。」她對李雲說:「如果我不在家時,李媽會照顧你的。」李媽走開後,宋慶齡和李雲在沙發上坐下,她親切地問李雲什麼地方人?家裡有些什麼人?李雲都一一作答,後來她問李云:「你能否每星期來三次,如果事情多了,再增加,你看好嗎?」李雲點頭說:「好。」
  • 流亡中「被」改嫁的宋慶齡
    宋慶齡受到國賓待遇,蘇聯政府將她安排在「糖宮」,這是過去俄國糖業巨子的宅第。為照料宋的生活起居,蘇方專門安排了教育人民委員柯倫泰夫人擔任接待組組長。柯倫泰夫人是蘇聯有名的婦女領袖。她英語很好,與宋慶齡交流沒有語言障礙。在她的陪同下,宋慶齡參觀了紅場和克裡姆林宮,瞻仰了列寧陵墓,愉快地在蘇聯四處遊玩。但很快,困難也接踵而至,最難的就是沒錢。
  • 陳炯明兵變期間,薛嶽忠心勇猛,保護懷孕的夫人宋慶齡安全撤離
    薛嶽不解地問。孫中山笑著說:「這是我打的一個比方,三種塵土就是軍閥、官僚和政客呀!我問你們,你們參加革命怕不怕犧牲?」葉挺首先搶答:「犧牲怕什麼?青年人就是要『振汙世、起衰溺嘛!渾是一包濃血裹一大堆骨頭』的人活著有什麼意思!」
  • 陳賡加入第四野戰軍,戰鬥中卻和林彪發生多次衝突,主席支持陳賡
    隨著遼瀋戰役的結束,第四野戰軍在林彪的率領下直接南下,準備發起平津戰役,這時陳賡將軍率領的第四兵團被劃分到了林彪的第四野戰軍中,在日常的軍事行動中,陳賡和林彪發生了多次的衝突。陳賡將軍第一次衝突一天林彪派聯絡官通知陳賡將軍,說林老總要直接指揮下轄的每一個師部,希望陳賡將軍能夠將這個決定迅速下達到各個師部,面對林彪的越級指揮
  • 史良與宋慶齡的友誼:情真意切 歷久彌堅
    當電報輾轉由香港送到宋慶齡手上時,她經過長時間考慮,確認一動不如一靜,先後給中共中央回了兩個函件,表示歉意,稱「將在上海迎接解放,和諸公見面」。  5月27日,上海解放,新政協籌備會議召開在即,中共派出了黨內地位和社會聲望都匹配的鄧穎超,持毛澤東和周恩來親筆信南下上海。
  • 宋慶齡:三妹存隔閡至死不見,與保姆李燕娥卻情同姐妹,葬在一起
    ▲宋氏三姐妹蔣介石本來頗受孫中山厚愛,但是在1925年孫中山去世之後不幾年,蔣介石就搞了「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殺,走向了人民的對立面。這也讓宋慶齡徹底看清了蔣介石的真面目,從此與之決裂。後來,宋慶齡大義凜然,不顧個人安危,經常在公開場合揭蔣介石的老底。蔣介石對宋慶齡非常仇恨,甚至在1949年敗退赴臺的時候,在暗殺名單上特意加上了三個人的名字,其中一個人就是宋慶齡。
  • 宋慶齡去世後,發生了兩件怪事,連自己最親的養女都無法解釋
    在大家的印象裡,宋慶齡是一個懷著滿腔愛國熱情,無所畏懼的革命戰士,但是在她的孩子心中,她一直是一個和藹體貼的好母親。也許你會問,宋慶齡不是沒有生育子女嗎?其實宋慶齡曾經也懷過一個孩子,但在流亡途中不幸夭折了,從此宋慶齡失去了當一名母親的機會。
  • 流言下真實的宋慶齡:受多年無端攻擊的女人,內心深處刻骨的憤怒
    這些流言蜚語的形成毫無疑問給宋慶齡再度帶來無可估量的麻煩,不過宋慶齡希望置之不理,不曾想事態反而愈演愈烈,甚至一度殃及到了隋永清。不少人認定隋永清便是隋學芳與宋慶齡的私生女。1974年8月2日,曾有人找到隋永清,直接便問她是不是宋慶齡的親生女兒。
  • 「宋慶齡在莫利愛路寓所」開幕
    早報訊 為紀念宋慶齡誕辰120周年,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舉辦「不朽的歲月——宋慶齡在莫利愛路寓所」展覽。該展覽從2月1日持續至4月10日。坐落於香山路7號(原莫利愛路29號)的孫中山故居是孫中山和宋慶齡一生中唯一一處共同的家。1918年,孫中山和宋慶齡在日本結婚後第三年,長期居無定所的孫中山偕妻子搬進這裡。
  • 施特勞斯鋼琴怎麼樣—這是宋慶齡珍愛的鋼琴品牌
    無論是在與孫中山結婚的「松本樓」,還是在上海、北京等地的寓所,都留下了宋慶齡曾經彈過的鋼琴……  前一段時間,「宋慶齡在上海」特展,「海上瓊英,國之瑰寶」在上海歷史博物館圓滿落幕。我們發現,「國母」人生的很多瞬間,也是與音樂相關的……  因此,我們選擇了一些宋慶齡在各地的故居掠影,來回顧她與音樂不解的情緣。
  • 孫中山問誰來做一件危險的事,眾人都不說話,宋慶齡卻挺身而出
    聽到這個好消息,孫中山非常高興,楊仙逸問他要不要參加試飛儀式,孫中山毫不猶豫地說:「當然要!我真高興啊!」新落成的大沙頭機場就是試飛的地方,雖然比較簡陋,但是也是當時國內最好的機場。試驗飛行當天,孫中山與宋慶齡夫婦準時抵達機揚。包括唐鐸在內的飛機製造廠的所有員工都停止了手頭的工作,興奮不已,紛紛前來參觀試飛。
  • 宋靄齡:阻礙宋慶齡戀愛,撮合宋美齡婚姻,是宋家神話創造者
    宋靄齡一共有5個弟弟妹妹,她小的時候,父親還不是特別忙,所以有比較多的時間帶她一起玩耍。比如,父親經常帶她坐著黃包車到處轉悠,他們一路上會邊看建築邊觀察行人,然後父親會跟她講解房子有什麼講究,從中就能看出房主的財力,觀察行人的著裝打扮,就能猜出對方是幹什麼的,有沒有社會地位。她父親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對子女的教育開放、民主。
  • 宋慶齡晚年鮮為人知的黃昏戀,兩人相愛到老,卻無法結婚
    宋慶齡是我國近代歷史上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她為國家和人民奉獻了自己的一生,但是她個人的感情生活卻並不美滿,孫先生早逝後,宋慶齡女士便開始一個人生活再也沒有改嫁,作為受人敬仰的國母,她時刻要謹記自己的責任和使命,並不能遵從自己的內心生活,因此她的一生也有許多遺憾。
  • 孫中山去世,對著宋慶齡只說了九個字
    一開始,孫中山身邊的人只是平淡地稱呼宋慶齡為「宋小姐」,只有極少數與孫中山私交甚篤的老朋友如廖仲愷、朱卓文等贊成他們結婚而尊稱宋慶齡為「孫夫人」。 若干年後,孫中山曾在一幀與宋慶齡的合影照片上題詞:「精誠無間同憂樂,篤愛有緣共死生。慶齡賢妻鑑。」
  • 宋慶齡珍貴展品開展 莫利愛路寓所歲月的見證
    為紀念宋慶齡誕辰120周年,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舉辦「不朽的歲月——宋慶齡在莫利愛路寓所」史料展。上海孫中山故居不僅是孫中山的紀念地,也是宋慶齡歷史見證地。 坐落於香山路7號(原莫利愛路29號)的孫中山故居是孫中山和宋慶齡一生中唯一一處共同的家,宋慶齡在此居住的時間跨度近20年。
  • 宋慶齡:生命最後一刻實現多年夙願
    1981年5月15日,在宋慶齡走到人生盡頭的時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鄧穎超和彭真去看望她,表示要向中央報告她的入黨意願,她輕聲答覆「好」。當天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一致通過接受宋慶齡同志入黨的決議;還建議人大常委會授予她國家名譽主席榮譽稱號。廖承志和宋任窮把這個消息告訴宋慶齡,她說:「謝謝同志們」。16日,鄧小平到宋慶齡寓所探望並致祝賀。
  • 河南68名中小學生榮獲第十一屆宋慶齡獎學金
    大河網訊(記者 許會增)8月19日,記者從河南省教育廳獲悉,我省68人獲得第十一屆宋慶齡獎學金。據了解,為了推動中小學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促進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第十一屆宋慶齡獎學金評選工作的通知》(教基一廳函[2013]36號),經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推薦,教育部、中國福利會和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決定向1543名學生頒發第十一屆宋慶齡獎學金。
  • 宋慶齡與國際友人 | 馬海德 保衛中國同盟駐延安代表
    1936年10月22日,紅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馬海德見證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歷史性時刻。在走訪和行軍過程中,他考察了紅軍前線和後方的醫療衛生單位,用英文撰寫《視察紅軍衛生工作的意見書》,並提出了改進根據地醫療事業的建議。毛澤東十分欣賞這份實事求是的報告,親自任命馬海德為中央軍委衛生部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