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乾貨】2017執業中藥師備考點

2021-02-12 醫學教育考試

用藥禁忌

  1、用藥禁忌—「十八反」配伍禁忌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蔞貝蘞及攻烏。藻戟芫遂俱戰草,諸參辛芍叛藜蘆。

  [注釋]

  (1)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

  (2)烏頭(川烏、附子、草烏)反半夏、瓜蔞(全瓜蔞、瓜蔞皮、瓜蔞仁、天花粉)、貝母(川貝、浙貝)、白蘞、白及。

  (3)藜蘆反人參、南沙參、丹參、玄參、苦參、細辛、芍藥(赤芍、白芍)。

  2、用藥禁忌—「十九畏」配伍禁忌

  硫黃原是火中精,樸硝一見便相爭。水銀莫與砒霜見,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為上,偏與牽牛不顧情。丁香莫與鬱金見,牙硝難合荊三稜。

  川烏草烏不順犀,人參最怕五靈脂。官桂善能調冷氣,若逢石脂便相欺。

  [注釋]

  硫黃畏樸硝(包括芒硝、玄明粉),水銀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包括巴豆霜)畏牽牛子(包括黑醜、白醜),丁香(包括母丁香)畏鬱金,川烏(包括附子)、草烏畏犀角,芒硝(包括玄明粉)畏三稜,官桂畏石脂,人參畏五靈脂。

  3、用藥禁忌—妊娠禁用藥

  禁用藥:丁公藤、三稜、乾漆、土鱉蟲、大皂角、千金子、千金子霜、川烏、馬錢子、馬錢子粉、馬兜鈴、天山雪蓮、天仙子、天仙藤、巴豆、巴豆霜、水蛭、甘遂、硃砂、全蠍、紅大戟、紅粉、芫花、兩頭尖、阿魏、附子、京大戟、鬧羊花、草烏、牽牛子、輕粉、洋金花、莪朮、豬牙皂、商陸、斑蝥、雄黃、黑種草子(維藥)、蜈蚣、罌粟殼、麝香。

  4、用藥禁忌—妊娠慎用藥

  慎用藥:人工牛黃、三七、大黃、川牛膝、制川烏、小駁骨、飛揚草、王不留行、天花粉、天南星、制天南星、天然冰片(右旋龍腦)、木鱉子、牛黃、牛膝、片薑黃、艾片(左旋龍腦)、白附子、玄明粉、芒硝、西紅花、肉桂、華山參、冰片(合成龍腦)、紅花、蘆薈、蘇木、牡丹皮、體外培育牛黃、皂礬、沒藥、附子、苦楝皮、鬱李仁、虎杖、金鐵鎖、乳香、卷柏、制草烏、草烏葉、枳殼、枳實、禹州漏蘆、禹餘糧、急性子、穿山甲、桂枝、桃仁、凌霄花、益母草、通草、黃蜀葵花、常山、硫黃、番瀉葉、蒲黃、漏蘆、赭石、薏苡仁、瞿麥、蟾酥。

飲片鬥譜編排基本原則

      1、配伍應用的放一個鬥

  麻黃、桂枝;酸棗仁、遠志;射幹、北豆根;黨參、黃芪;桃仁、紅花;陳皮、青皮;板藍根、大青葉;杜仲、續斷;山藥、薏苡仁;澤瀉、豬苓;辛夷、蒼耳子;火麻仁、鬱李仁。

  2、常用藥放中上層

  黃芪、黨參與甘草;當歸、白芍與川芎;麥冬、天冬與北沙參;肉蓯蓉、巴戟天與補骨脂;金銀花、連翹與板藍根;防風、荊芥與白芷;柴胡、葛根與升麻;砂仁、豆蔻與木香;黃芩、黃連與黃柏;厚樸、香附與延胡索;焦麥芽、焦山楂與焦神曲;酸棗仁、遠志與柏子仁;苦杏仁、桔梗與桑白皮;天麻、鉤藤與蒺藜;陳皮、枳殼與枳實;附子、乾薑與肉桂;山藥、澤瀉與牡丹皮等。

  3、「藥對」放一個鬥

  羌活、獨活;蒼朮、白朮;麥冬、天冬;川烏、草烏;知母、浙(川)貝母;蒲公英、紫花地丁;萹蓄、瞿麥;三稜、莪朮;乳香、沒藥;小茴香、橘核。

  4、藥性相似的放一個鬥

  金銀花、連翹;知母、黃柏;龜甲、鱉甲;桔梗、前胡;防風、荊芥。

  5.炮製品放一個鬥

  生梔子、炒梔子;生大黃、制大黃;生黃芪、炙黃芪。

  6.質輕量少的放高層

  月季花、白梅花與佛手花;玫瑰花、代代花與厚樸花;地骨皮、千年健與五加皮;絡石藤、青風藤與海風藤;密蒙花、谷精草與木賊草等。

  7.質重的和易造成汙染的放下層

  磁石、赭石與紫石英;龍骨、龍齒與牡蠣;石決明、珍珠母與瓦楞子;石膏、寒水石與海蛤殼;藕節炭、茅根炭與地榆炭;大黃炭、黃芩炭與黃柏炭;艾炭、棕櫚炭與蒲黃炭等。

  8.質松量大的放大鬥

  茅根與蘆根;茵陳與金錢草;白花蛇舌草與半枝蓮;燈心草與通草;竹茹與絲瓜絡;薄荷與桑葉;荷葉與荷梗。

飲片的處方應付

      1、處方應付:指調劑人員根據醫師處方的要求,選用符合規格標準的藥物,進行處方調配。處方應付一般包括中藥別名和並開藥應付、中藥炮製品應付。

  2、常見的處方應付實例

  (1)處方直接寫藥名(或炒),需調配清炒品,如紫蘇子、萊菔子、谷芽、麥芽、王不留行、酸棗仁、蔓荊子、蒼耳子、牛蒡子、白芥子等。

  (2)處方直接寫藥名(或炒),需調配麩炒品,如僵蠶、白朮、枳殼等。

  (3)處方直接寫藥名(或制),需調配炮製品,如草烏(水制)、川烏(水制)、天南星(礬制)、附子(炮製)、吳茱萸(甘草水制)、遠志(甘草水制去心)、厚樸(姜制)、何首烏等。

  (4)處方直接寫藥名(或炒或炙),需調配燙製品,如龜甲、鱉甲、穿山甲等。

  (5)處方直接寫藥名(或煅),需調配煅製品,如花蕊石、鐘乳石、自然銅、金礞石、青礞石、瓦楞子等。

  (6)處方直接寫藥名(或炒或炭),需調配炭製品,如乾漆、炮姜、地榆、側柏葉、蒲黃等。

  (7)處方直接寫藥名(或炒或炙),需調配蜜炙品,如枇杷葉、馬兜鈴等。

  (8)處方直接寫藥名(或炒或炙),需調配醋炙品,如延胡索等。

  (9)處方直接寫藥名(或炒或炙),需調配鹽炙品,如補骨脂、益智仁等。

  3、處方註明炮製要求的,則按要求調配

  (1)處方藥名注酒炒,需調配酒炒品,如酒黃芩、酒當歸等;處方藥名注焦,需調配炒焦品,如焦麥芽、焦谷芽、焦山楂、焦梔子等;處方藥名注姜制,需調配姜製品,如姜半夏等;處方藥名注霜,需調配霜製品,如柏子仁霜等;處方藥名注煨,需調配煨製品,如煨木香等。

  (2)有些處方藥味雖未註明炮製要求,但藥師在審方和調配過程中,對於生品製品同存,或一品多制的藥味品種,可根據處方上的中醫診斷和方劑(加減方)內容,判斷中藥的生用制用,並儘可能向處方醫師提出建議。

  飲片的處方應付中常見的處方應付實例和處方註明炮製要求的內容較易理解,大家可根據自己的複習情況選擇性的對該部分內容進行理解記憶。同時歡迎大家報考文都網校的各個班次,這裡有執業中藥師零基礎班、協議通關班和特訓通關班,更有專門的答疑平臺為大家解決疑惑,助大家一臂之力。

虛實辨證的歸納總結

    1、虛:指正氣不足,虛證便是由正氣不足所表現的證候。

  2、實:指邪氣過盛,邪氣便是由邪氣過盛所表現的證候。

  臨床症狀表現有餘、亢盛的,屬實;表現為不足、虛弱的,屬虛。其中聲音七夕強者為實,弱者為虛。痛處喜按為虛,拒按為實。舌質蒼老為實,胖嫩為虛。脈實有力為實,脈弱無力為虛。

  3、虛中夾實:指以正虛為主,兼夾邪實的病機變化。如脾陽不振,運化無權之水腫病,即屬此類。這是由於脾失健運,氣不化水,水溼停聚,泛溢肌膚所致。因為水溼之邪滯留於體內,故稱之為實,但其邪實乃由脾虛不運所致,故其病理變化仍以虛為主,而邪實則居其次,就屬於虛中夾實的病。

  4、由實轉虛:疾病在發展過程中,邪氣盛,正氣不衰,由於誤治、失治,病情遷延,雖然邪氣漸去,但是人體的正氣、臟腑的生理功能已受到損傷,因而疾病的病理變化由實轉虛。例如,外感性疾患,疾病初期多屬於實,如表寒證或表熱證等,由於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護理失宜,或年高體弱,抗病能力較差,從而病情遷延不愈,正氣日損,可逐漸形成肌肉消瘦、納呆食少、面色不華、氣短乏力等肺脾功能衰減之虛象,這是由實轉虛。

  5、實中夾虛:指病理變化以邪實為主,又兼有正氣虛損不足,從而形成邪實正虛的虛實錯雜療理狀態。 多由病證失治,或治療不當,耗傷正氣所致。如外感熱病中期,由於邪熱熾盛,耗氣傷津,從而形成實熱傷津,氣陰兩傷病證。表現為既有高熱氣粗,心煩不安,面紅目赤,尿赤便秘,苔黃脈數等實熱見症;又兼見口舌乾燥,口渴引飲,氣短心悸,舌燥少津等氣陰不足見症。

  6、因虛致實:指本為虛證,由於虛久不復,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減弱,氣、血、津液等運行遲緩和代謝失常,以致形成食積、痰、水溼、瘀血等滯留體內,積聚而成實證。

  7、真實假虛:指疾病本身屬實證,但又出現一些似乎是虛的現象。如熱結腸胃,痰食壅滯,大積大聚之實證,卻見神情沉靜,身寒肢冷,脈沉伏或遲澀等症脈。若仔細辨別則可以發現,神情雖沉靜,但語出則聲高氣粗;脈雖沉伏或遲澀,但按之有力;雖然形寒肢冷,但胸腹久按灼手。導致這類似虛之症脈其原因並不是病體虛弱,而是實邪阻滯經絡,氣血不能外達之故,因此稱這類症脈為假象、古稱之為「大實有贏狀」。此時治療仍然應專力攻邪。

  8、真虛假實:指疾病本質屬虛證,但又出現一些似乎是實的現象。如素體脾虛、運化無力,因而出現腹部脹滿而痛,脈弦等症脈。若仔細辨別可以發現,腹部脹滿,即有時減輕,不似實證的常滿不減;雖有腹痛,但喜按;脈雖弦,但重按則無力。導致這類似實之症脈的原因並不是實邪,而是身體虛弱的結果,故亦穩定之為假象。古人所謂「至虛有盛候」,就是指此而言。

特殊煎藥方法

      1、先煎

  (1)礦物、動物骨甲類飲片。如生蛤殼、生龍骨、生龍齒、生紫石英、生寒水石、生石決明、生珍珠母、生瓦楞子、鱉甲、龜甲、鹿角霜、生磁石、生牡蠣、生石膏、生赭石、自然銅等。

  (2)某些有毒飲片。一般應先煎1~2小時達到降低毒性或消除毒性的目的。如生川烏、生草烏、制附子。

  2、後下

  (1)氣味芳香類飲片。因其含揮發性成分故不宜煎煮時間過久,以免其有效成分散失,一般在其他群藥煎好前5~10分鐘入煎即可。如降香、沉香、薄荷、砂仁、白豆蔻、魚腥草等。

  (2)久煎後有效成分易被破壞的飲片。一般在其他群藥煎好前10~15分鐘入煎即可。如鉤藤、苦杏仁、徐長卿、生大黃、番瀉葉等。

  3、包煎

  (1)含黏液質較多的飲片。包煎後可避免在煎煮過程中黏糊鍋底。如車前子、葶藶子等。

  (2)富含絨毛的飲片。包煎後可避免脫落的絨毛混入煎液後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如旋覆花、枇杷葉等。

  (3)花粉等微小飲片,因總表面積大,疏水性強,故也宜包煎,以免因其漂浮而影響有效成分的煎出。如蒲黃、海金沙、蛤粉、六一散等。

  4、烊化

  膠類中藥不宜與群藥同煎,以免因煎液黏稠而影響其他藥物成分的煎出或結底糊化。如阿膠、鱉甲膠、鹿角膠、龜鹿二仙膠等。

  5、另煎

  一些貴重中藥飲片,為使其成分充分煎出,減少其成分被其他藥渣吸附引起的損失,需先用另器單獨煎煮取汁後再將渣併入其他群藥合煎,然後將前後煎煮的不同藥液混勻後分服。如人參、西洋參、西紅花等質地較疏鬆者,通常需另煎30~40分鐘,羚羊角、水牛角等質地較堅硬者則應單獨煎煮2~3小時。

  6、兌服

  對於液體中藥,放置其他藥中煎煮,往往會影響其成分,故應待其他藥物煎煮去渣取汁後,再行兌入服用,如黃酒、竹瀝水、鮮藕汁、薑汁、梨汁、蜂蜜等。

  7、衝服

  一些用量少,貴細中藥宜先研成粉末再用群藥的煎液衝服,避免因與他藥同煎而導致其成分被藥渣吸附而影響療效。如雷丸、蘄蛇、羚羊角、三七、琥珀、鹿茸、紫河車、沉香、金錢白花蛇等。

  8、煎湯代水

  對於質地松泡、用量較大,或泥土類不易濾淨藥渣的藥物,可先煎15~25分鐘,去渣取汁,再與其他藥物同煎,如葫蘆殼、灶心土等。

  9、用時搗碎

  需「用時搗碎」的臨方炮製常用藥有牛蒡子、瓜蔞子、芥子、決明子、豆蔻、苦杏仁、蓽茇、草豆蔻、梔子、砂仁、牽牛子、桃仁、益智仁、酸棗仁等。

  每一類特殊煎藥方法中的具體中藥是考試的常考點,大家需根據每味中藥的性質理解記憶特殊煎藥方法中的中藥舉例。

鬥譜排列的其他原則

    1、屬於配伍禁忌的藥物,不能裝於一鬥或上下藥鬥

  如甘草與京大戟、甘遂、芫花;藜蘆與丹參、南沙參、玄參、苦參、白芍、赤芍、細辛;烏頭類(附子、川烏及草烏)與半夏的各種炮製品、瓜蔞(瓜蔞皮、瓜蔞子、瓜蔞仁及天花粉);丁香(包括母丁香)與鬱金(黃鬱金、黑鬱金);芒硝(包括玄明粉)與荊三稜;肉桂(官桂)與石脂(赤石脂)均不宜放在一起。

  2、外觀性狀相似的飲片,尤其是外觀形狀相似但功效不同的飲片,不宜排列在一起

  如蒲黃與海金沙,紫蘇子與菟絲子,山藥與天花粉,杏仁與桃仁,厚樸與海桐皮,荊芥與紫蘇葉,大薊與小薊,炙甘草與炙黃芪,當歸與獨活,制南星與象貝(浙貝),菟絲子與蘇子,熟地與黃精,知母與玉竹,蛇床子與地膚子,玫瑰花與月季花,血餘炭與乾漆炭,韭菜子與蔥子等。

  3、藥名相近但性味功效不同的飲片不宜排列在一起

  如附子與白附子,藜蘆與漏蘆,天葵子與冬葵子等。

  4、同一植物來源但不同部位入藥的並且功效不相同的飲片不能排列在一起

  如麻黃與麻黃根。

  5、為防止灰塵汙染,有些中藥不宜放在一般的藥鬥內,而宜存放在加蓋的瓷罐中,以保持清潔衛生

  如熟地黃、龍眼肉、青黛、玄明粉、松花粉、生蒲黃、乳香面、沒藥面、兒茶麵、血竭面等。

  6、有惡劣氣味的藥物,不能與其他藥物裝於一個藥鬥中

  如阿魏、雞矢藤等。

  7、貴細藥品不能存放於一般的藥鬥內,應設專櫃存放,由專人管理,每天清點帳務

  如牛黃、麝香、西紅花、人參、西洋參、羚羊角、鹿茸、珍珠、冬蟲夏草、海龍、海馬等。

  8、毒性中藥和麻醉中藥應按照有關規定存放,絕不能放於一般藥鬥內,必須專櫃、專鎖、專帳、專人管理,嚴防意外事故的發生。

處方審核的主要內容

     1、中藥飲片處方書寫要求

  (1)應當體現「君、臣、佐、使」的特點要求。

  (2)名稱應當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規定準確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沒有規定的,應當按照本省(區、市)或本單位中藥飲片處方用名與調劑給付的規定書寫。

  (3)劑量使用法定計量單位,用阿拉伯數字書寫,原則上應當以克(g)為單位,「g」(單位名稱)緊隨數值後。

  (4)調劑、煎煮的特殊要求註明在藥品右上方,並加括號,如打碎、先煎、後下等。

  (5)對飲片的產地、炮製有特殊要求的,應當在藥品名稱之前寫明。

  (6)根據整張處方中藥味多少選擇每行排列的藥味數,並原則上要求橫排及上下排列整齊。

  (7)中藥飲片用法用量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規定,無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超劑量使用時,應當在藥品上方再次籤名。

  (8)中藥飲片劑數應當以「劑」為單位。

  (9)處方用法用量緊隨劑數之後,包括每日劑量、採用劑型(水煎煮、酒泡、打粉、制丸、裝膠囊等)、每劑分幾次服用、用藥方法(內服、外用等)、服用要求(溫服、涼服、頓服、慢服、飯前服、飯後服、空腹服等)等內容。

  (10)按毒麻藥品管理的中藥飲片的使用應當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

  2、中成藥處方的書寫要求

  (1)按照中醫診斷(包括病名和證型)結果,辨證或辨證辨病結合選用適宜的中成藥。

  (2)中成藥名稱應當使用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並公布的藥品通用名稱,醫院中藥製劑應當使用經省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的名稱。

  (3)用法用量應當按照藥品說明書規定的常規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況需要超劑量使用時,應當註明原因並再次籤名。

  (4)片劑、丸劑、膠囊劑、顆粒劑分別以片、丸、粒、袋為單位,軟膏及乳膏劑以支、盒為單位,溶液製劑、注射劑以支、瓶為單位,應當註明劑量。

  (5)每張中成藥處方不得超過5種藥品,每一種處方應當分行頂格書寫,藥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藥物應當避免重複使用,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藥不宜疊加使用。

  (6)中藥注射劑應單獨開具處方。

  處方審核中的中藥飲片和中成藥處方書寫要求較易理解,大家可根據自己的複習情況選擇性的對該部分內容進行理解記憶。

處方的用法用量(一)

    一、飲片處方的服用

  1、內服湯劑

  (1)藥液溫度:一般湯劑應在溫而不良時服用,但熱性病者應冷服,而寒性病者應熱服。如發散風寒藥最好熱服,服後避風寒,遍身微微出汗為宜。

  (2)服用次數:每劑藥物一般煎藥汁2次,分第一煎、第二煎,有些滋補藥也可以煎3次。可將第一煎、第二煎藥汁混合後分服,也可將兩次所煎藥汁頓服、分數次服等等。具體情況如下:

  ①病緩者一天服一煎;

  ②病情緊急者可一次頓服;

  ③重病、急病者可隔4小時服藥一次;

  ④嘔吐的患者或小兒宜小量頻服。

  (3)服藥時間:

  ①一般藥物宜於飯後服;

  ②滋補藥宜飯前服;

  ③驅蟲和瀉下藥宜空腹服;

  ④安眠藥宜睡前服;

  ⑤抗瘧藥宜在發作前1~2小時服用;

  ⑥健胃藥和對胃腸刺激性較大的藥物宜飯後服。

  2、外用湯劑

  (1)燻蒸法:即以藥物加水煎湯利用「蒸氣」來燻蒸局部或肌體。

  (2)洗浸法:用適當藥物煎液或浸液來洗浸。

  3、湯劑的煎出量

  (1)湯劑內服一般採取二煎煎法,有些滋補藥可以煎3次,每煎得藥液約200ml,合併煎液後分2~3次服用。

  (2)老年人、久病體弱、兒童、需控制入液量或鼻飼的患者,可將藥液適當濃縮至每劑50~200ml。代茶飲可取煎煮或浸泡藥液1000ml以上。

  二、中成藥的用量用法

  1、中成藥的內服用法

  (1)一般中成藥均以溫開水送服。

  (2)大活絡丸、牛黃醒消丸、跌打丸、七釐散等可用黃酒送服,一般用量為15~20g。

  (3)藿香正氣丸、附子理中丸等可用薑湯送服,以增強療效。

  (4)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等可用淡鹽水送服,取其引藥入腎,增強滋陰補腎的作用。

  (5)至寶錠用焦三仙煎湯送服,以增強消導之功。

  (6)銀翹解毒丸用鮮蘆根煎湯送服,取其清熱解表生津的協同作用。

  (7)川芎茶調散用清茶送服,取其清熱之效。

  (8)四神丸、更衣丸用米湯送服,取其保護胃氣等。

  (9)速效救心丸、六神丸、西瓜霜片等需要含服,將其含於口中,使緩緩溶解和發揮療效後再咽下,以便迅速發揮藥效。

  內服湯劑中的服藥次數和服藥時間、中成藥的內服用法是常見的考點,文都網校建議大家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鞏固記憶,比如中成藥的內服用法中「藥引」與各中成藥之間易混淆,如果掌握了「藥引」和各中成藥的作用,將對此部分的理解記憶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處方的用法用量(二)

      1、中成藥的外用方法

  (1)調敷患處:是將藥物用適當的液體調成糊狀,敷布於患處。如七釐散、五虎丹用白酒調成糊狀,敷於患處;紫金錠、蟾酥錠用醋研成糊狀敷於患處。

  (2)塗患處:外用油膏、水劑多用此法。一般先洗淨患處後直接塗抹,如獾油、癬藥水等。

  (3)貼患處:多為硬質膏藥,如狗皮膏藥,將膏藥加熱軟化後貼於患處,以及橡皮膏製劑如傷溼止痛膏,可直接貼於患處。

  (4)撒布患處:外用散劑多採用此法。如生肌散、珍珠散等,將藥粉直接撒布於患處。

  (5)吹布患處:多為散劑,用小紙筒將少許藥粉,吹之使其散布於患處,如吹耳的紅棉散,吹咽喉的錫類散、珠黃散,吹牙齦的冰硼散等。

  2、特殊劑型中成藥的正確使用

  (1)滴丸:滴丸劑主要供口服用,多用於病情急、重者,如冠心病、心絞痛、咳嗽、急慢性支氣管炎等。服用滴丸時應注意:仔細看好藥物的服法,劑量不能過大;宜以少量溫開水送服,有些課直接含於舌下;滴丸在保存中不宜受熱。

  (2)軟膏劑(乳膏):應用軟膏劑和乳膏劑時宜注意:塗敷前將皮膚清洗乾淨;對有破損、潰爛、滲出的部位一般不要塗敷;塗布部位有燒灼或瘙癢、發紅、腫脹、出診等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將局部藥物洗淨;部分藥物塗敷後採用封包;塗敷後輕輕按摩可提高療效;不宜塗敷於口腔、眼結膜。

  (3)滴眼劑:使用滴眼劑時,宜注意:用手指輕輕按壓眼內眥,以防藥液分流降低眼內局部用藥濃度及藥液經鼻淚管流入口腔而引起不適;清潔雙手,將頭部後仰,眼往上望,用食指輕輕將下眼瞼拉開成一鉤袋狀。

  (4)眼膏劑:使用眼膏劑時應注意多次開管和連續使用超過1個月的眼膏不要再用。

  (5)鼻用噴霧劑:鼻用噴霧劑是專供鼻腔使用的氣霧劑,其包裝帶有閥門,使用時擠壓閥門,藥液以霧狀噴射出來,供鼻腔外用。

  (6)栓劑

  ①陰道栓劑:應用陰道栓時應注意:洗淨雙手,除去栓劑外封物。

  ②直腸栓:應用時要依次進行。

  (7)氣霧劑:使用氣霧劑時,儘量將痰液咳出,口腔內的食物咽下;用前將氣霧劑搖勻;將雙唇緊貼近噴嘴,頭稍微後傾,緩緩呼氣儘量讓肺部的氣體排盡;於深呼吸的同時撳壓氣霧劑閥頭,使舌頭向下;準確掌握劑量,明確一次給藥撳壓幾下;屏住呼吸約10~15秒,後用鼻子呼氣;用溫水清洗口腔或用0.9%氯化鈉溶液漱口,噴霧後及時擦洗噴嘴。

相關焦點

  • 執業藥師《中藥綜》考點:十八反、十九畏
    很多考生想高效的進行執業藥師備考,環球青藤小編搜集整理了2021年執業藥師考試《中藥綜》考點:十八反、十九畏,詳細內容如下,希望能幫助廣大考生順利通過執業藥師考試!《本經序例》指出:「勿用相惡、相反者」。但如前面藥物「七情」所述,相惡與相反所導致的後果不一樣。
  • 2017廣東執業中藥師中藥學專業知識一每日一練習題(10.16)
    2017廣東執業中藥師中藥學專業知識一每日一練習題(10.16) 2017-10-20 15:12:24| 來源:廣東中公教育
  • 2021年美國牙醫執業試全科重點整理,信息量巨大!
    來來來,超乾乾貨嗷!昨天整理完美國醫生資格執業試USMLE考試重點,不少粉絲反映不錯,那我們接著來總結美國牙醫資格執業試INBDE的考試重點啦,乾貨很多,一定要掌握哦!!!
  • 2017年執業藥師考試96個密押考點(中藥一)
    常用植物類中藥的鑑別狗脊主產於福建、四川等省為蚌殼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乾燥根莖蒸後曬至六七成千,切厚片,乾燥,為「熟狗脊片」近邊緣1-4mm處有1條棕黃色隆起的木質部環紋或條紋,邊緣不整齊,偶有金黃色絨毛殘留無臭,味淡、微澀大黃主產於甘肅、青海、西藏、四川、貴州、雲南、湖北、
  • 「備考筆記」2021執業藥師考試《中藥綜》精選複習材料:中醫理論基礎
    中醫理論基礎考點1.症、證、病的區別,主要考查「證」的實際應用。考點2.陰陽學說:①陰陽的基本概念。考點3.五行學說:①在疾病傳變中的應用;②在疾病治療中的應用,即相生規律與相剋規律確定的治則治法。考點4.五臟,以心、肝的為重點。注意成對考點的臟器:心主血、肝藏血、脾統血;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
  • 乾貨收藏!2020二建《建築實務》數字考點-管理篇
    即便暫時沒有取得證書,學到的知識也是終身受用的。工作後,想要高薪,無非是拼命的工作、努力的提升自己。以下是2020二建《建築實務》數字考點-管理篇,希望對大家備考有所幫助。今年因為疫情推遲考試,備考時間充足,準備報考人數大幅度提升,請儘早備考,取得比別人更大的優勢。
  • 中國人事考試網執業藥師登錄入口_中藥執業藥師準考證列印入口
    廣東衛生人才網同步中國人事考試網考試動態信息:中國人事考試網執業藥師登錄入口_中藥執業藥師準考證列印入口,請考生多加關注。更多執業藥師準考證列印,中國人事考試網,廣東醫療衛生考試,廣東人事考試的內容,請關注廣東衛生人才網考試動態頻道/廣東人事考試網!
  • 2019執業藥師考試:中藥學專業知識歸納一
    2019執業藥師考試:中藥學專業知識歸納一 2019-01-17 16:57:43| 來源:廣東中公教育
  • 【執業藥師】2018年執業藥師考試藥理學考點數字記憶法
    【導讀】華圖寧夏醫療衛生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執業藥師】2018年執業藥師考試藥理學考點數字記憶法,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 2021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高效備考攻略!
    試題既有理論性強的知識,又有具體的臨床病例分析,該理解的、該背的十分多,但總體來說都是很基本的東西。對這些內容的掌握,僅通過看書或者蜻蜓點水似的做幾個練習是不行的,必須反反覆覆做練習,把知識融化到大腦中才行。
  • 執業藥師考試--記住這些,中藥鑑定學輕鬆得分!
    鬱金與莪朮薑黃來源性狀松、青、爐貝性狀雞血藤與大血藤性狀橫切黃柏與關黃柏性狀橫切大青葉與蓼大青葉性狀紅花與西紅花性狀五味子與南五味子性狀苦杏仁與桃仁性狀麻黃(3個種) 來源性狀橫切茯苓與豬苓來源產地性狀粉末乳香與沒藥性狀海金沙、蒲黃性狀三種蛇類中藥性狀
  • 2020寧夏執業藥師考試-中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每日一練1.17
    【導讀】華圖寧夏醫療衛生考試網同步醫療衛生人才網發布:2020寧夏執業藥師考試-中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每日一練1.17,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寧夏醫療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衛生人才招聘微信公眾號(nxyshd),寧夏醫療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微信號:ht18295188220   2020年執業藥師考試備考已經開始,華圖卓坤小編在此為大家準備了執業藥師考試模擬題:中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每日一練,快來備考吧!
  • 執業藥師每日一練(中藥)
    34.毒性中藥藥性峻烈,治療劑量與中毒劑量相近,使用不當會致人中毒甚則死亡,因此掌握毒性中藥飲片的正確用法尤為重要。下列毒性中藥不可內服的是(  )。罌粟殼必須憑有麻醉藥處方權的執業醫師籤名的淡紅色麻醉藥處方方可調配,應於群藥中,且與群藥一起調配,不得單方發藥,每張處方不得超過3日用量,連續使用不得超過7天。處方保存3年備查。其中毒表現為昏睡或昏迷,抽搐,呼吸淺表而不規則,噁心,嘔吐,腹瀉,面色蒼白,發紺,瞳孔極度縮小呈針尖樣,血壓下降等。故正確答案是E。
  • 2017福建社區公共基礎知識:馬哲哲學原理的考點集錦
    福建社區工作者考試網提供福建社區工作者考試教材,包括2017福建社區考試報名時間/入口、社區考試條件、社區考試科目、社區考試面試、社區工作者考試培訓輔導等信息。
  • 2021年執業護士資格考試報考指南(附詳細流程)
    《關於加強衛生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工作的通知》等相關文件的精神,於2001年開始正式實施的,是評價申請護士執業資格者是否具備執業所必須的護理專業知識與工作能力的考試。自2019年起如無重大變化,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實行相對固定分數線,兩個科目合格分數線均為300分,一次考試通過兩個科目為考試成績合格。(1)專業實務科目考查內容:涉及與健康和疾病相關的醫學知識,基礎護理和技能,以及與護理相關的社會人文知識的臨床運用能力等。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報名中急需解決的問題,考生必看!
    1、問:我是現役軍人,我的考點選擇哪裡?答:請選擇省會考點進行報考。2、問:我在村衛生室工作,村衛生室無帶教老師,請問我的帶教老師可以是上級衛生醫療機構的註冊執業醫師嗎?另外,如果您已取得臨床類別的助理醫師資格證,可使用取得助理醫師資格證書之後入學的臨床專業的成人學歷報考臨床類別執業醫師,如果沒有符合報考資格的相關學歷,您無法報考臨床類別執業醫師。4、問:我已用中專或大專學歷取得助理醫師資格證書,我有成人學歷,請問我用哪個畢業證書進行報名?
  • 北京京華教育:考執業藥師證,選中醫藥師還是西醫藥師?
    眾所周知,執業藥師也叫藥劑師,是負責提供藥物知識和藥事服務的人員,而只有在這之前取得了執業藥師資格證書並經註冊,才能夠正式上崗。然而,執業藥師證有兩種,分為中藥師證和西藥師證,雖然二者都是藥師證,但考試科目以及職業發展方向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
  • 執業中藥師備考中藥鑑定順口溜
    在2020年執業藥師考試中,《中藥一》科目裡的中藥鑑定學屬於重點內容,內容雜知識點多,許多考生都在抱怨中藥多不好記憶,小編整理了51種中藥鑑定順口溜,幫你一招致勝!
  • 執業藥師回歸價值!
    隨著新上市藥品層出不窮,藥品種類繁多,以及處方流向院外,新形勢、新變化下對執業藥師專業素質和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為了體現執業藥師的技能與藥學服務水準,不斷提升執業藥師的藥學專業水平,有效銜接有關法律與法規的更新與推進,2020年執業藥師繼續教育也迎來了「大改」。
  • 關於2021年度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報名事項有關問題的提示
    各位考生:根據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委員會辦公室《關於2021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有關問題的通知》(護考辦發〔2020〕2號)、國家衛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務中心《關於2021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考務工作安排的通知》(衛人才發〔2020〕152號)精神,2021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定於2021年4月24-26日舉行,為保證我省考試工作順利進行,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