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茯苓湯功效與作用及做法

2021-02-12 小明健康生活

對於桂枝茯苓湯,也許很多人都不了解,最多也就知道它是一種中藥方劑,但是對於桂枝茯苓湯的作用並不了解,因為中藥文化博大精深,藥材實在是太多了,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桂枝茯苓湯的更多知識。 

桂枝茯苓湯功效與作用及做法 

桂枝茯苓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四聖心源》卷十,具有疏木達鬱而潤其風燥之功效。主治妊娠下血症塊連胎者。桂枝茯苓丸最早見於東漢張仲景的《金匱要略》,是活血化淤、消(包塊)的名方,由桂枝、茯苓、芍藥、桃仁、丹皮、白蜜組成。方中桂枝性溫味辛,能通血脈消淤血,又能利小便、助氣化而行津液;淤血內停必伴有痰溼阻滯,用茯苓滲溼利尿,化痰行水,補脾安胎。桂苓合用以加強化淤消之力;丹皮、桃仁能活血化淤消。芍藥,緩急止痛,安胎;白蜜能緩和諸藥破洩之力。諸藥相合,共同起到活血化淤,緩消塊的效果。桂枝茯苓湯主要有改善血液流變性,抗血小板聚集,調節內分泌功能,抗炎,鎮痛,鎮靜,抗腫瘤等作用。  

茯苓是山區產的多孔菌,其性味甘淡,具有健脾和胃、利水滲溼,寧心安神的作用。它是一味珍貴的中藥材,其中藥用價值最好的當屬雲南出產的茯苓稱為雲苓。早在中醫最早的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中,茯苓就被列為上品,言其「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因為它功效非常廣泛,不分四季,將它與各種藥物配伍,不管寒、溫、風、溼諸疾,都能發揮其獨特功效,因此,古人稱茯苓為「四時神藥」。 

桂枝茯苓湯對子宮肌瘤的療效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肌瘤,多發於30~50歲的中年女性。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中年女性未育、性生活失調和性情抑鬱,造成內分泌紊亂、激素分泌過剩是導致子宮肌瘤的罪魁禍首。患病初期,多無明顯症狀。到了中後期,會出現月經量多,絕經後出血或接觸性出血,白帶異常,自摸有腫塊,下半身疼痛等症狀。  

桂枝茯苓丸大家可能都很熟悉,也經常在用,「婦人素有病,經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為痼害。妊娠六月動者,前三月經水利時,胎也。下血者,後斷三月血不也。所以血不止者,其不去故也,當下其,桂枝茯苓丸主之。」桂枝茯苓丸有溫經散瘀血的功效,而子宮肌瘤是由於肝氣鬱結,痰瘀阻滯引起的,所以桂枝茯苓丸加減治療效果較好。 

桂枝茯苓湯的適用人群  

1、面紫紅:體格比較健壯,面色多紅或潮紅,或發青,或面部皮膚粗糙或鼻翼毛細血管擴張,眼圈發黑,唇色暗紅,舌質暗紫暗淡,舌邊紫色或舌底靜脈怒張等。  

2、腿幹痛:皮膚粗糙易起鱗屑,特別是下肢皮膚更為明顯,或小腿抽筋,靜脈曲張,不能久行,或下肢浮腫或獨腳腫,或下肢肌肉有繃緊感,或下肢皮膚色暗、發黑,膝蓋以下發涼,易生凍瘡,足底皸裂、雞眼。  

3、少腹急結:腹部大體充實,尤其是小腹部,有的患者臍兩側尤以左側下腹更為充實,觸之有抵抗。主訴大多有壓痛。患者容易有便秘、腰痛、腿疼、痔瘡、闌尾炎、盆腔炎、前列腺增生。  

4、如狂善忘:容易頭痛、失眠、煩躁、發怒、情緒激動;容易頭昏、記憶力下降、思維遲鈍、語言謇澀。 

桂枝茯苓湯的臨床運用 

桂枝茯苓湯主要有改善血液流變性,抗血小板聚集,調節內分泌功能,抗炎,鎮痛,鎮靜,抗腫瘤等作用。  

1、月經淋漓不盡為表現的婦科疾病,如產後惡露不盡、胎盤殘留、子宮內膜增生症。  

2、腹痛為表現的婦科疾病,如痛經、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瘤、慢性盆腔炎、慢性附件炎等。  

3、腫塊、閉經為表現的婦科疾病,如卵巢囊腫、納氏囊腫、子宮肌瘤、多囊卵巢症候群、卵巢早衰等。  

4、胸悶氣喘為表現的疾病,如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動脈高壓、胸膜炎、胸腔積液等。  

5、血黏為特徵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腦梗死、心肌梗死、下肢深靜脈血栓等。  

6、便秘為表現的腎病,如急慢性腎功能不全、慢性腎病、糖尿病腎病、痛風等。 

對於桂枝茯苓湯的作用,通過以上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桂枝茯苓湯是一種很好的湯藥,它對一些女性疾病有著很好的療效。適當的了解一些養生藥材的作用對我們的生活還是非常有幫助的。

相關焦點

  • 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健脾滲溼,寧心安神。高血壓氣虛溼阻型患者食用。茯苓的食用方法(一)茯苓的常用食法開胃湯茯苓15克,淮山藥12克,谷麥芽各30克,鮮、幹鴨胗各1個,煮湯飲服。治小兒消化不良,不思飲食。荷葉茯苓粥食材:荷葉1張(鮮、幹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砂糖適量。做法:1.將荷葉煎湯去渣,把茯苓、洗淨的粳米或小米加入去了荷葉渣的湯中;2.同煮成粥,出鍋前加白砂糖調味即食。此粥清熱解暑、寧心安神、止瀉止痢,對心血管疾病、神經衰弱者有輔助治療作用。
  • 桂枝的功效和作用
    桂枝又名肉桂,玉桂,桂皮等,一般主要產於廣西、廣東及雲南等地。  2.用於風溼痺痛、胃寒腹痛、經閉、痛經.風溼痺痛,肩臂肢節冷痛,常與附子、生薑、甘草等同用,以溫經散寒止痛,如桂枝附子湯.胃寒腹痛,喜溫喜按,常與飴糖、白芍、生薑等同用,共奏溫中散寒之功,如小建中湯.血寒瘀滯,經閉腹痛或痛經,常與當歸、川芎、吳茱萸等同用,以溫經散寒,活血通經,如溫經湯.心悸脈結代,常與炙甘草、人參等同用,如炙甘草湯.
  •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茯苓甘草湯,脈證有何不同
    《傷寒論》第67條: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
  • 桂枝的功效與作用《中草藥常識》
    2、抗病毒作用用人胚腎原代單層上皮細胞組織培養,桂枝煎劑(1∶20)對流感亞洲甲型京科68-l株和孤兒病毒(ECHO11)有抑制作用。在雞胚上,對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以70%醇浸劑作用較好。3、利尿作用用含桂枝的五苓散0.25g/kg給麻醉犬靜脈注射,可使犬尿量明顯增加,單用桂枝靜注(0.029g/kg)利尿作用比其他四藥單用顯著,故認為桂枝是五苓散中主要利尿成分之一,其作用方式可能似汞撒利。內服:3~9g。--《中國藥典》.內服:煎湯,0.5~2錢;或入丸、散。--《中藥大辭典》.
  • 藥食同源:茯苓的作用及功效
    功效與作用:1、利尿。動物實驗證實有利尿作用,但不及木通、豬苓。2、滋養。中醫認為茯苓有補性,能健脾補中,可能與其所含營養物質的作用有關。3、鎮靜。茯苓的鎮靜作用雖不及茯神,這仍可用於鎮靜安神。炮製:生用。性味:甘、平。歸經:入心、脾、胃、肺、腎經。
  • 茯苓的功效及其作用!
    茯苓含蛋白質、卵磷脂、膽鹼、茯苓多糖等有效成分,能夠增強機體組織的生理活性,促進人體免疫系統功能,誘生和促誘生幹擾素和白細胞調節素,間接抗病毒、抗腫瘤,減輕放療與化療的副作用,且能夠保肝降酶,延緩衰老,美容養顏。茯苓所含的卵磷脂和膽鹼,能增強和改善大腦功能。其所含的茯苓素利尿功效較佳,有助於降血糖和減肥。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
  • 桂枝茯苓丸和血府逐瘀湯,你用哪個?
    兩張活血方,臨證用不同  作者/賈南、唐建蘭  從漢代張仲景的桂枝茯苓丸,到清代王清任的多個逐瘀湯, 活血化瘀法對後世醫家產生了一定影響,並在臨床上靈活應用。而桂枝茯苓丸和血府逐瘀湯作為活血化瘀兩張名方,常被後世醫家加減使用並取得很好的療效。  乍一看,似乎兩方並沒有什麼相似之處。
  • 桂枝的功效與作用 服用桂枝需要注意什麼
    桂枝的功效與作用 服用桂枝需要注意什麼?桂枝是一種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肉桂常綠喬木,一般生於常綠闊葉林中,但多為栽培。我國福建、臺灣、廣東、廣西和雲南等地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均有栽培,尤以廣西栽培為多,大多數為人工純林。
  • 經方: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
    清•陳修園《長沙方歌括》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出自《傷寒論》,《金匱要略》中名為「苓桂術甘湯」。本方為祛溼劑,主治痰飲,具有溫陽化飲,健脾利溼之功效。主治中陽不足之痰飲。胸脅支滿,目眩心悸,短氣而咳,舌苔白滑,脈弦滑或沉緊。臨床常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心源性水腫、慢性腎小球腎炎水腫、梅尼埃病、神經官能症等屬水飲停於中焦者。
  •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方證
    本雲桂枝湯,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朮。【歌訣】桂枝去桂加苓術,津虛解表生薑主。外邪不解裡停飲,解表利水要同伍。【方解】本方是桂枝去桂枝湯加茯苓、白朮而成,主用生薑解表,復用苓術主於利水除飲,主治外邪內飲證,又用芍藥除心下滿微痛。故本方適用津虛表不解、津傷致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
  • 每日一經方--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
    出自《傷寒論》,具有利水通陽之功效。主治太陽病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別名】白朮茯苓湯(《雞峰》卷十八)、茯苓白朮湯(《普濟方》卷一四七引《十便良方》)、桂枝去桂加苓術湯(《內臺方議》卷一)。
  • 您的好氣色,桂枝茯苓丸來幫忙!
    今天我們來聊一個千古名方——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丸出自張仲景《金匱要略• 婦人妊娠病脈證並治第二十》。婦人宿有癥①病,經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為癥痼害。妊娠六月動者,前三月經水利時,胎也。下血者,後斷三月衃②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當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 2019年11月1日---11月2日昆明三通堂公益活動【桂枝甘草湯、桂枝龍牡湯、桂枝救逆湯、小建中湯、苓桂術甘湯、理中湯的作用】
    小建中湯陰陽並補,通過益火補土過程當中,心陰心陽一塊調補,最終達到健脾陽的功效,在陰陽同補的情況下,以溫陽為主,溫陽體現在桂枝、甘草兩味藥上,通過溫通心陽達到溫中健脾的作用。經常出現腹中痙攣,要用手按壓著腹部才舒服,老是喜歡吃些溫熱的,經常感覺神疲乏力,身上有虛弱感覺,沒有力氣或者感覺心裡會激動煩燥,睡眠不好,面色蒼白或經常性伴有四肢酸麻,手腳心經常發燙髮熱,咽幹口燥,舌苔又淡又白,脈很細很弦。
  • 桂枝茯苓丸:女性癥病第一方
    因為第190期講了講桂枝湯,於是不止一位粉絲留言說要再講講桂枝茯苓丸。我就納悶兒了,為啥能從桂枝湯直接聯想到桂枝茯苓丸?
  •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驗案選
    《傷寒論》第28條說:「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歷代醫家對這一條原文的認識和理解很不一致。如清人徐大椿說:「凡方中加減法,皆佐使之藥,若去其君藥,則另立方名。今去桂枝,而仍以桂枝為名,所不解也」。
  • 桂枝加茯苓白朮湯
    方歌:桂枝湯中加茯苓,白朮健脾又利溼;
  • 桂枝茯苓丸
    方中桂枝化氣消其本寒,溫通血脈;茯苓健脾化溼,引溼下行,與桂枝同用,可以通陽化氣,利水除溼;丹皮、赤芍清鬱熱,合桃仁,活血化瘀,以攻癥痼,芍藥與桂枝相伍,又可調和氣血;五味相協,破癥行瘀,調和營衛,瘀去則漏下惡血自除矣。用丸劑以其漸磨其癥而不傷胎。用法:(1)丸劑: 諸藥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日2-3次,每次3-6g。
  • 傷寒論——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28條文: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僵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桂枝去桂湯加茯苓白朮湯主之。
  • 劉渡舟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醫案3則
    《傷寒論》第28 條說:「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歷代醫家對這一條原文的認識和理解很不一致。如清人徐大椿說:「凡方中加減法,皆佐使之藥,若去其君藥,則另立方名。今去桂枝,而仍以桂枝為名,所不解也」。錢天來也說:「治之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未詳其義,恐後人傳寫之誤,未可知也。
  •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這個湯意義重大,可查的醫案很少,但是兩千年來古今中外對這個條文的論述之精彩堪比歐洲冠軍杯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