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到蝦米即將退市,很多的人直覺是再沒有純粹的音樂app了。
蝦米音樂將帶走無數人的青春歲月。
而一個做了十幾年正版音樂服務的人,評價:我早就料到有今天,挺好的。
蝦米是正版的守護者還是盜版的踐行者,作為普通音樂愛好者,已經很難判斷了。
隨著音樂產業從播放器進入短視頻和泛音樂時代,專注小而美的蝦米音樂的落寞,也是有著時代的無奈。
蝦米從2006年走到今天,如果說時間太短,那它一定的失敗者。
如果說時間足夠長,而今天的倒下也說明曾經成功過。
蝦米再見。
紀念之餘,使我想起《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中有一句話:高層要有使命感,中層要有危機感,基層要有飢餓感。
不論如何,都應該讓我們有所思考。
關掉一個APP,關不掉的是音樂還在繼續。
在2019年音樂APP市場份額前三名全部是騰訊旗下,從數據來看,蝦米音樂已經落後太多。
「中國最全曲庫」的標籤,已不足以概括騰訊音樂的內容生態。
用戶中流傳的音樂APP鄙視鏈中,蝦米佔據最頂端。
騰訊系不斷在「聽、看、唱、玩」等 用戶音樂使用場景中發展,並加大對版權的投入,收購酷狗等音樂平臺拓展市場。
騰訊音樂在社交娛樂與在線音樂之間創造了一個循環。
從聽音樂到用音樂,當下發生的一切,都是未來的基礎。
就像陳奕迅的《人生馬拉松》裡:一副骨骼身軀,一對酸軟的腿,用盡力氣的追下去……從高山深海,歡欣悲哀走來,途中的姿彩總躲不開多障礙,時空多更改,只好拋開等待,應不應該,精不精彩,總結在我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