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這件事會發生在我自己身上,就當買個教訓吧。」原想「兼職」賺點錢為自己換個新手機,再在元旦假期出遊,沒想到錢沒賺到,反被騙走5.4萬元。回看過去最近這一周,30歲的陳女士不停責罵自己「太傻了!」
這是個為「平臺上分」的兼職。何為「上分」?陳女士至今說不明白,「反正就是賺差價,比如平臺要『上分』500分,我實際只需要給平臺充值450元,平臺客服就會轉500元給我,然後我就賺這個差價。」
「實際上哪有這麼好的事,但對方心理戰術用得太好了,我竟然就相信了。」陳女士懊惱,自己共充值5.4萬元,「上分」6萬,如今卻一分也拿不回來。
目前,陳女士已經向警方報案,受理其報案的成都市武侯區簇錦派出所已經介入調查。
↑陌生好友向陳女士透露「兼職」
不小心加的陌生好友
勸她做兼職「上分賺差價」
「他說去年一年賺了一個首付,在蘇州買了套房」
陳女士今年30歲,在成都從事醫美工作。她介紹,因為工作需要,她的手機上下載了多款社交應用軟體,以便從中聯繫到意向客戶。「所以我們會添加到很多人,也不會避諱別人來加我們。」
12月10日,陳女士的一款社交應用裡收到了一位陌生人士發來的私信。兩人簡單交流後,互加了微信好友。陳女士介紹,對方是一名男性,實際上並不是醫美的客戶人群,自己也並沒有計劃繼續與對方多交流。幾天後,她便刪除了對方。
「但後面我再添加其他客戶的過程中,沒注意又把他加回來了。」陳女士介紹,這次對方又不時向她發來消息,自己在空閒的時候也偶爾會回復幾句,「從他發的信息來說,他是打工的,因為我也相當於是在打工,感覺有點共同點吧,就多聊了一些。」
陳女士介紹,在雙方繼續聊天的過程中,對方的話題也從生活方面慢慢「有意無意地說到了兼職上面」。「我問兼職情況怎麼樣,他說去年一年賺了一個首付,在蘇州買了套房。建議我也可以做一做兼職,我特別驚訝。」
在兩人的聊天記錄中,男子介紹,這一「兼職」主要是在「手機上做,幫客戶上分賺差價」,並稱,「客戶是玩期貨的,需要分,所以代理就幫客戶上期貨分賺差價」。操作也並不複雜,並稱如果陳女士願意的話,還可以做代理。
陳女士介紹,因為了解過一些刷單和殺豬盤的騙局,曾懷疑這可能也是騙局,一開始並沒有做的想法,但「不知道怎麼回事」,在對方的勸說下,還是答應試一試。
動心參與「上分」
從少到多不斷充值 確實賺了錢
「500分就是500元,充了450『上分』,收回500元」
12月18日,男子便向陳女士發來了一個網站連結,要其進行註冊登錄。同時向陳女士介紹,「註冊好了後看看客戶上不上分,如果客戶上分,你就找平臺客服先把分買到自己的帳戶,然後在下級客服裡操作」。
一番操作,陳女士註冊成功。第二日,她便收到了平臺客服的消息,讓其「上分」。但陳女士並不知道「上分」到底怎麼玩。面對疑問,男子並未向其作出明確解釋,只是舉例:「比如客戶要300分,代理買就只要270元,(再)賣給客戶300,賺這個差價」。
對此,陳女士介紹,在當天的具體操作中,她先嘗試了「上500分」。「500分就是500元錢,但我只需要向客服平臺充450元就相當於是500分了,然後平臺客服再給我轉帳500元。相當於我就賺了50元。」
儘管陳女士並未弄懂為什麼能夠這樣賺錢、到底平臺是如何操作的,她覺得只要能賺到差價就好。於是在嘗試了「上500分」後,她又上了1400分、4000分,最後上到了60000分。其介紹,實際需要向平臺充值的金額為1300元、3300元、54000元。而為了能夠將「60000分」上夠,陳女士甚至向好友、家人提出了借錢,還使用了貸款。
陳女士介紹,前幾筆「上分」的錢確實都收了回來,也賺了差價,不過最後這筆54000元,「上6000分」的錢卻沒能收回。
充值5.4萬後被指「涉嫌洗錢」
拿回解凍資金還需充值12萬元
「我從來沒想到過我會被騙,不敢給家裡人說」
陳女士介紹,原本計劃上完60000分後就不再繼續,不過平臺客服則又提出需要上11萬分,待11萬分完成後,再全部向其結算。而此時,她已經沒有錢進行充值「上分」,於是提出不再繼續。
然而,要想退回其充值的54000元以及應得的6000元「差價」卻並不容易。
陳女士介紹說:「我問了教我兼職這個人怎麼操作,他說可以在軟體平臺輸入金額退回錢就可以了,我就輸入60000,但我輸入後,卻收到了一條消息說我涉嫌洗錢,錢被凍結了。」之後,陳女士又聯繫到客服詢問怎麼辦,而客服的回覆則是,必須充值凍結資金2倍的資金才能解凍,只有這樣,解凍後所有資金才會回到帳戶。客戶稱解凍後陳女士則可以提現17.4萬元。
不過解凍除了資金要求還有時間限制。客服稱,按系統設定,被凍結資金需要在24小時內解凍,超過期限的需要充值3倍解凍金才能解凍,並且三個工作日內未解凍的被凍結資金將會永久凍結。
面對這一回復,陳女士不斷表示自己沒有錢了,而客服則表示,「這是你的事」。
到此時,陳女士也終於意識到,自己的這場「兼職」其實是一場騙局。「我從來沒想到我會被騙,現在也不敢跟家裡人說,只能自己熬過去,就當買個教訓吧。」
因為無法要回充值的錢款,12月20日下午,陳女士緊急向警方報了案。記者了解到,受理陳女士報警的成都武侯區簇錦派出所已經介入調查。
對於陳女士的遭遇,一名成都反詐民警向記者表示,這是典型的利用手機軟體應用進行「兼職投資」的電信網絡詐騙。其介紹,電信網絡詐騙作案成本低、收益高,近年來手法也在不斷變化,但打擊難度較大,更重要的是需要群眾提高防範意識,減少財產損失。
警方提醒
而據四川省公安廳的研判分析,目前在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方面,通過電話直接實施的詐騙案件在逐步下降,而以QQ、微信、網站、APP等網際網路媒介實施的網絡詐騙犯罪不斷攀升。其中,代辦信用卡詐騙案、冒充熟人領導詐騙案、QQ詐騙案、網絡刷單類詐騙案、網絡交友類詐騙案件最為高發。其中利用網絡平臺交友實施婚戀、投資、賭博類詐騙涉案資金巨大,尤其需要注意防範。
紅星新聞記者 杜玉全
編輯 於曼歌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