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有些業績平平的網店為了吸引顧客的注意力、刷高店鋪信譽以及衝擊銷量指標,會採用私下「刷單」的做法。「刷單」似乎成了一種地下兼職工作。
網上刷單是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行為,是一種虛假交易行為,是一種破壞正常網絡購物秩序的行為,欺騙誤導消費者,應堅決杜絕。
不僅如此,刷單還成了不法分子實施詐騙的溫床。兼職刷單詐騙是當前一種常見的詐騙形式。8月7日,晉江警方就公布了這樣一起案例:
案 情 回 顧
6月27日,晉江市內坑鎮呂厝村30歲的柯女士在家裡玩手機,一個陌生人申請加她為QQ好友,通過後問她,是否在找兼職。由於寶寶目前才一歲,柯女士辭職在帶家孩子,聽說有輕鬆的兼職機會,馬上肯定地回答對方,對方給了她一個兼職的「機會」——兼職刷單。
對方讓柯女士下載幸運彩票APP,告訴她進群刷單每單可以賺20—200元不等。
柯女士開始接「任務」,第一單充值500元,賺了68元;第二單充值2000元,賺了208元;第三單,對方讓她充值1萬元,並加入另外一個高級群、添加「客服」的QQ號。
「客服」告訴柯女士,1萬元連同佣金要轉到她新註冊的幸運彩票帳戶上,於是柯女士趕緊又重新註冊了一個帳號。
詐騙開始了,搬好小板凳看小編為你直播!
「客服」告訴柯女士,她在註冊帳號時輸錯銀行卡,導致裡面的錢被凍結了,需要充值1.2萬。柯女士開始籌錢,於6月29日按照對方要求往指定銀行卡充值1.2萬解凍。
轉完帳後,柯女士並沒有拿回兩次充值的2.2萬和佣金,對方又說她的卡出現問題,需要繳納2.1萬元解凍費。柯女士又想辦法籌錢,於7月20日再次往對方指定的銀行帳號匯款2.1萬元。
轉完後,對方又告訴柯女士,卡號輸入錯誤,又讓她再次繳納3萬元解凍費。7月21日,柯女士又再次往指定銀行帳號轉帳3萬元。
因為轉進去的錢越來越多,柯女士希望早日將錢都拿回來,豈料左等右等,對方又告訴她,帳號錯了,需要她再轉2.7萬。直到這時,柯女士才發覺自己被騙了,趕緊報警。在這之前,柯女士也不是沒懷疑過,但每次都被對方「情真意切」地圓謊過去了,甚至在柯女士籌不到錢時,對方還「貼心」地說:「我是沒那麼多錢,不然我都幫你了。」這樣「熱心」的騙子,我們需要多亮的眼睛才能k認得清?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那就謹記一條,陌生人,談錢,一律拉黑!
從6月27日開始兼職接單,到7月21日報警,短短20多天,柯女士總共從這份兼職中「賺」了276元佣金,卻賠了7.3萬,這種「天價」的兼職,你還敢做嗎?
套 路 解 析
設置 · 誘餌
騙子往往以「足不出戶,日進鬥金」做誘餌,聲稱刷單在5分鐘—10分鐘完成,即可返還本金和賺取20—200元不等的佣金,輕輕鬆鬆日掙成百上千元,對一些在家帶娃苦於沒辦法上班的寶媽來說,是個致命的誘餌。
這起案件中的騙子更是給了柯某不能抗拒的誘惑,充值5萬元,返還49999元,被這高利潤衝昏頭腦的人,生活中可不少!
騙取 · 信任
在一開始,騙子會偽裝成客服,對受害人進行簡單的培訓,以營造正規運作的假象。
施以 · 小利
當受害人開始接單後,騙子本著「放長線釣大魚」的原則,並不會馬上開始實施詐騙,前幾單小單,他們會按約定返還佣金,博取你的信任,相信這是一份穩妥且可以「躺賺」的靠譜兼職。
實施· 詐騙
當進行數單後,詐騙分子的獠牙開始露出來,會誘導受害人充值更大的金額,以獲得更高的佣金,然後找各種藉口,比如,「任務未完成」、輸入卡號錯誤、帳號需解凍、銀行卡有問題等等藉口,騙取受害者一步步轉帳給對方。等到受害者發現自己被騙時,可能跟柯女士一樣,損失了幾十倍、幾百倍......
警方提醒
刷單是違法行為,國家法律法規、電商平臺均明令禁止這種虛假交易。
低投入、高回報的好事是不存在的,要通過正規渠道尋找兼職,才能保護自身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陌生人發來的網頁連結和二維碼不要輕易點擊或掃描,涉及資金的更要慎重,時刻保持安全防範意識。
如果發現被騙,請第一時間報警,同時保留各種轉帳等交易信息。由於受害者將錢打入騙子帳戶後,騙子一般在短時間內轉走、取走,止付工作就是警察和犯罪分子的一場賽跑,因此,越快報警,提供信息越準確,止付的成功率就越高!
來源:晉江公安
編輯:陳瑩瑩
覆核:林金榮
籤發:鄧漢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