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湖北省荊州市電信詐騙犯罪一度呈現高發態勢。荊州市公安機關敏銳察覺,精確研判,迅速掀起以「追源頭、斬鏈條、搗窩點、抓骨幹、打金主」為重點的「反電詐」專項行動,同時發起破案打擊、預警阻斷、聯勤聯控等三大戰役,全力維護疫情後期社會治安秩序。
3月中旬至5月上旬,荊州「反電詐」專項行動共破獲電詐案件187起,搗毀窩點15個,刑事拘留嫌疑人52名,繳獲對公帳戶38套、作案手機卡500餘張,斬斷向重點區域和境外輸送「黑卡」鏈條2個。
限時清除 把犯罪危害降至最低
4月30日16時,監利縣公安局根據荊州市公安局反詐中心下發的工作指令,組織10餘名反詐專業隊民警到某小區一居民住宅開展抓捕,當場抓獲正在實施電信詐騙的嫌疑人張某。17時,民警連續出擊,在荒湖農場抓獲2名電信詐騙嫌疑人。當晚,另有4名涉案嫌疑人投案自首。
「我們實行『日清周結』工作機制,市局下發的工作線索,相關單位必須在當日進行清零,及時抓獲嫌疑人,最大限度降低其犯罪危害。」荊州市公安局反詐中心負責人黃巍告訴記者。
為了迅速遏制電信詐騙犯罪高發勢頭,荊州市公安局黨委多次組織召開反詐專題工作會議,研究解決打擊電詐犯罪中的突出問題。成立了由主要領導牽頭負責的反詐工作專班,從刑偵、網安、特警等警種抽調民警12人,全面開展反詐合成作戰,並建立「日清周結」工作機制,對發現的窩點、團夥限時清除,每周對各縣市區反詐工作進行排名通報。
「為抓住最佳破案時機,我們建立『1+10』深度捆綁工作機制,做到精準打擊,有效摧毀目標。」荊州市公安局副局長向永虎介紹,「1+10」深度捆綁工作機制由反詐攻堅專班信息研判組全天候支撐,信息直接對接10個縣市(區)局微信工作群,實現快研、快推機制。
「日清周結」和「1+10」捆綁工作機制發揮了重大作用,4月28日,荊州市公安局反詐中心集中下發一批線索,洪湖、江陵、監利等地迅速行動,搗毀電詐窩點8個,打掉犯罪團夥7個。
地毯清剿 把反彈風險降至最低
4月30日,沙市區分局組織警力對轄區290餘家賓館進行清查時,抓獲電詐嫌疑人12名,收繳作案工具32套。犯罪嫌疑人為了逃避打擊,吃住在賓館並不斷更換地點。
「經過對已破案件的分析,我們認為,組織對出租屋、小旅社、賓館飯店的排查清查,可以有效發現電詐嫌疑人,壓縮其生存空間,降低反彈風險。」荊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支隊長周寶軍說。
4月20日起,在市公安局反詐中心的統籌協調下,荊州市各縣市區公安機關組織警力1025人,分10個戰區對出租屋、賓館等場所不定時開展地毯式清查。截至目前,已在出租屋、賓館、汽車上現場抓獲多名犯罪嫌疑人,有效震懾了犯罪分子,本地電詐嫌疑人作案數明顯減少。
全面封堵 把受害損失降至最低
「您好!我是荊州市公安局反詐中心民警羅實,您剛才是否收到要求您支付手續費的電話,那是詐騙電話,請您不要轉帳。」5月6日12時30分許,沙市區的黃先生正準備按嫌疑人要求操作轉帳4萬元手續費,接到民警預警後,立刻取消了轉帳交易。
荊州市公安局打破以往單純注重打擊的陳舊模式,不斷強化「緊急止付、預警勸阻、信息研判、偵辦打擊、宣傳防範」工作能力。於4月下旬建立了96110預警止付機制,開通96110反電詐熱線,固定7名工作人員專門負責接聽並向目標群眾下達反詐預警,及時阻止匯款支付。對於已匯款的,由反詐中心人員通知相關銀行進行緊急止付相關工作,全面封堵資金轉移通道。
96110預警止付機制建立以來,荊州市公安局反詐中心工作人員共撥打預警電話500餘次,及時勸阻11名潛在受害人轉帳匯款,減少群眾損失30餘萬元,同比預警成功率上升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