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宣紙市場上種類非常豐富,就品種而言,以更為適合專門用途的書法類用紙為多,真正具有「儲存」意義的好宣紙,其實還是傳統的品種。
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要想說清楚什麼是好宣紙,必須先要知道,哪一方面的「好」,具體是你所需要的,這樣才是科學的針對性選擇。
結合歷史上大家對宣紙各種不同目的之追求,我們便知道了宣紙的好之所在。
就用途、目的方面而言,是否適合自己使用以及是否適合收藏增值,是2個大方向,前者不一定追求一定是正宗宣紙,而後者則以正宗宣紙為首選。
下面的文字,主要也就是針對「代表市場絕大多數的人需求的正宗宣紙」而寫的文字。
針對這些方面去辨別、尋找,符合要求了,便可確定是好宣紙。
導讀:宣紙是一種消耗品,之所以能夠進入藝術愛好者追求的目標,甚至成為收藏投資者的「籃子選項」,是因為相比於普通文化紙,具有如下方面的好處:1、效果好(潤墨性)2、韌性好(耐折騰)3、耐腐蝕(抗蟲抗腐)4、壽命長(紙壽千年)5、未來價值好(可儲存投資)與此同時,因為消費者的癖好和目的是多種多樣的,而這種「宣紙如何的好法」肯定不能一個標準適合所有受眾,因此,宏觀的評述是針對「絕大多數人」,微觀的「好壞標準」一定是具體針對某個消費者自身感受的!特此說明。
1、效果好(潤墨性)
宣紙的實用性是首當其衝需要追求的。
相對於普通的文化用紙而言,使用宣紙傳作的妙味,已經可以超出「憑手頭書畫功底可以營造的藝術形態」境界,其「墨韻萬變」(劉海粟對宣紙的評價)的神奇效果,讓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給予
「宣紙是中國勞動人民所發明的藝術創造,中國的書法和繪畫離了它便無從表達藝術的妙味」如此高度之評價。
宣紙美妙的效果首先體現在繪畫上面,尤其是利用墨色效果的寫意類國畫。
能夠令畫面呈現「墨分五色」的神奇藝術魅力。
那麼在這個特點上,差一點的宣紙,儘管也能夠讓墨色發散,但是基本那些次一點的紙,發散出來的墨跡是混沌的,難以分出層來。
能夠利用對不同濃度墨液發散程度的不同,營造美輪美奐藝術效果。好宣紙的墨跡發散,是非常均勻的「絨毛狀」,熟練的掌控著,可以利用墨液的濃度、水量的大小、紙面的乾濕狀態等各種不同,營造出自己需要的效果。
而次一點的宣紙,除了前述「墨色混沌、分離不清」之外,其發散的「軌跡」也是「似犬齒般參差不齊」的,也就是說,大多數的非正宗好宣紙,墨跡會出現很難看且不可控的「亂竄」之態。
該特點利用的經典,尤其齊白石先生創作「無水而動」的蝦尤為代表。
因此,在宣紙的效果追求上,對於經驗不是很豐富的人來說,「先行試用」,是甄別宣紙好壞的重要也是必要方式!
看圖讀懂宣紙的「洇墨」特點
2、韌性好(耐折騰)
這裡的韌性主要是指「耐摺疊」,和具有一定的伸縮性。
看過宣紙結構的人可能了解一些,比如曾經視頻裡面所見,很多宣紙的宣傳片看到,創作之前,有的會將宣紙先揉作一團,再鋪開創作。
從原理方面,宣紙的內部結構是:
「彈性好的青檀樹皮纖維以及棉性卓越的沙田稻草纖維隨機混合搭集」而成,
這2種剛中帶柔的材料配比,是數千年來勞動人民反覆實驗的結果。
到了當下,已經成為宣紙製造業的通用標準,
人們將二種材料的配比以「8皮2草、7皮3草、6皮4草」的3種搭配,固定為特性(紙性)不同的3個「標準產品」:特種淨皮、淨皮、棉料。
如下圖為某著名品牌早期宣紙樣本標註:
之所以囉裡囉唆說這麼多,是因為,宣紙的韌性,主要是以檀皮的含量決定的,皮料越高、韌性越強。
韌性強的宣紙,除了「作品保存百年反覆折騰也不會斷裂、不會被損壞」這種強悍的優勢之外,還有一個更大的可利用特點:
製作拓(音tà)片!
拓片製作的細節就不說了,只說其中一個重要環節:
需要將紙張儘量貼合與凹凸不平的器物表面,但紙張不宜破損或掉落。
這種用途下,對紙張的要求是,越薄越好、紙的韌性越強越好。
那麼目前的宣紙品種當中,特皮扎花,完美符合這種需求。
因此,如果你的創作要求或者用途是:需要在紙張上面重複塗抹、多次渲染以及製作拓片等做法,那麼,宜選用「檀皮含量高,也就是韌性更好一些」的宣紙。
如果只是單純的書法創作,或者簡筆畫之類,那麼,棉料及淨皮宣紙甚至不是正宗的宣紙,有時候已經能夠滿足「形態」上的創作要求了,如非對墨色有特殊追求,不一定非得特淨宣紙。
3、耐腐蝕(抗蟲抗腐)
這種強悍的特性,是其他任何工業紙張比不了的。
對於一些重要檔案部門用紙、重要時刻信息記錄資料、高價值書畫作品創作、以及收藏用途來說,讓紙張能夠保存得更久,顯得尤為重要!
宣紙之所以能夠達到「紙壽千年」的效果,主要是因為整個生產過程中,尤其是原材料處理階段,利用了大量反覆的「自然洗滌」法則,去除了原料中的植物蛋白、汁液等一切「營養類」物質,最大化只保留了植物纖維部分。
那麼這就不容易招蟲子了,也不太容易腐爛、黴變了。
充其量,在南方潮溼季節的時候,表面吸附了一些空氣中的雜質而出現黴點,乾燥之後形成黃斑,僅此而已。
如此我們就知道了,只有正宗的傳統宣紙才是」原料無添加「的,其他使用了非宣紙原料哪怕比例極少的「準宣紙、偽宣紙」都是不符合這個標準,加入了其他添加物,以後便會「招蟲子、可能腐爛、黴變……」的。
這一點對宣紙挑選的要求便是:認準正宗宣紙品牌、宣紙正宗宣紙品種(知名品牌產品中也有非正宗宣紙品種,如某星的書畫紙)。
4、壽命長(紙壽千年)
這點是基於前面第3條宣紙的特點自然而具有的特性。
早在20世紀90年代,曹天生先生已經藉助於科研機構的協助,進行了「高溫高壓模擬環境的壽命試驗「,
也就是說,利用了現代的方法,論證出了宣紙的壽命可達1050年。
還是那句話,前提是必須正宗宣紙。
5、未來價值好(可儲存投資)
2008年之後,北京奧運開幕式上,一張氣勢磅礴的宣紙畫卷將中國文化吹向了全世界,並引發了一波歷史上少有出現的宣紙,開始進入收藏者的視野。
2012年,一個「老宣紙專場拍賣」更是將現僅有一刀存世的「紅星牌」公私合營時期四尺黃料夾宣,以落槌價38萬元成交……
老宣紙的「比新生產出來的宣紙對筆墨更具親和力、更具有墨色襯託……」等等的美妙特性,使得老宣紙的行情一下子被社會重視起來。
最為熱火的半年,有大量的社會資金打入了少量正宗宣紙的廠家「等待生產出庫」……
直至今天,老宣紙的行情即便銷售不如以前,但是價格仍然非常可觀。
因此,選擇一些適合的宣紙品種,在你看來「不僅很好用、而且能夠越放越升值」一類的宣紙,便理所當然就是「好宣紙」。
這類宣紙的品種有傳統正宗宣紙中的實用品種,以及各種紀念性質(題材)的專題宣紙等等。宣紙之貴,貴在識真
總結:
如同其他收藏品一樣,好宣紙的標準,並不是唯一固定的,大凡上述提到的幾點範圍,如某個具體的紙包含越多條,則越好!
但這也不是說,「不包含上面任何一項的紙,對於任何人都不是好紙」——因為好與不好,是一定要針對某一個具體受眾而言才是正確的。
鑽牛角尖的角度來說,只要是自己認為「好」的宣紙,那便是好,即便你們都看不上,那又如何,自己用著非常順手。比如初入書畫者經濟條件又不是很寬裕的話,一些西北的手工毛邊紙用來練習——那也是算得上好紙了!
畢竟,性價比好,也是一種好嘛。